石原莞爾的軍事思想與岡村寧次的軍事思想相一致。兩人都主張解決中國問題,必須采用多管齊下策略,動用軍隊必須以消滅中國主力為主,沒有必要直接摧毀中國政府。


    早在1939年夏季,岡村寧次就完成了他的研究成果,製定了對中國第五、第九兩戰區施以政、戰謀略的方案和指導大綱。其核心思想是:以政治、軍事和派遣特務等各種手段,策反雜牌軍,孤立以黃埔軍校少壯係為主的中央軍,然後殲滅中央軍。其計劃要領是:一、對第五戰區的敵軍,置重點於策動廣西、四川軍隊反叛,借此使全戰區走向崩潰;其次對該戰區的中央軍及其旁係軍加以影響,也要不失良機進行工作。二、對第九戰區之敵,可對四川軍及遊擊旁係軍施以懷柔工作,對其他軍隊進行積極的謀略宣傳,引導其喪失戰爭意誌和走向投降、逃亡。三、任務分擔:第6師團對楊森軍策反工作;第33師團對王陵基軍策反工作;軍特務部擔任對五戰區的四川軍的策反謀略工作,為此應接受有關師團長的援助。在大力開展策反工作的同時,岡村寧次又製定了《江南作戰指導大綱》,將第九戰區的中央軍列為武漢日軍的打擊重點。大綱的中心意圖是:以奇襲手段,盡量在短期內殲滅中央軍。


    對中國第五戰區的隨棗會戰和對第九戰區的第一次長沙會戰,其共同的特點是,在寬大的正麵長途奔襲,窮追猛打,以消滅對方骨幹兵團為目標(在江北是湯恩伯軍團,在江南是關麟征集團),不以占領地域為目標,速進速退。均因作戰兵力不足和作戰地域限製而沒能完成任務。


    所以岡村寧次率領著日本侵華最精銳的11軍,卻遲遲不過漢江,這導致了日本國內軍界某些人的大不滿。日本國內很多人等不及,因為他們原計劃侵略中國後,中國三個月就會滅亡,後來改為半年,武漢會戰後,日本國內突然感覺問題大了,看來在中國戰場會陷入持久戰,日本國資源和兵力耗不起,所以產生急躁情緒。


    這就導致大本營決定把岡村寧次調走,換能夠執行大本營意圖的圓部和一郎過來接任11軍司令長官。


    岡村寧次接到調令後,氣得差一點要吐血。圓部和一郎到武漢後,岡村寧次竟然不理不睬,也不介紹所屬隊伍情況,雙手一攤,夾著公文包就離開。


    岡村寧次清楚,他在中國的戰略思想極有可能會被大本營放棄,一個有思想的人對未來前途都搞不清楚,你叫他對圓部和一郎怎麽可能客氣?


    圓部和一郎也不敢對岡村寧次發火,圓部和一郎清楚,岡村寧次迴國後,馬上就會另有重用。


    圓部和一郎占據11軍司令部後,隻能通過參謀們了解所屬隊伍情況。


    嶽陽方向,南昌方向,信陽方向都很穩定,當他聽到鍾祥方向情況後,不由自主站了起來。


    圓部和一郎看著鍾祥方向,聽參謀介紹著情況,臉色越來越凝重。


    石原莞爾這是打的什麽仗?第十六師團竟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損失了兩個聯隊!


    圓部和一郎是想把第十六師團作為突破漢江防線的主力部隊的啊!第十六師團竟然連張昊獨立團都打不過,怎麽可以擔當重任!


    圓部和一郎清楚,石原莞爾是軍事家,在國內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初來乍到,不便過多幹預。


    在當時,日軍軍級機構隻是臨時的,對師團隻起指導作用,打仗時,以師團自行決策為主。日軍的指揮體係在這一級較為混亂,師團直接隸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


    圓部和一郎重重歎了一口氣,產生與大本營聯係,把石原莞爾調走念頭。


    中午十一點左右,在鍾祥的石原莞爾終於感受到了張昊獨立團的強大力量,獨立團一營在趙大誌營長的指揮下,對鍾祥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攻擊行動。


    石原莞爾在師團司令部不斷下達著命令,一方麵催促從京山方向趕迴的援軍加快行軍速度,另一方麵催促天門日軍旅團全速前進。


    石原莞爾參謀狂叫:“命令師團部所有人員準備戰鬥!”


    石原莞爾不得不做好張昊獨立團攻入鍾祥的準備。


    不過,石原莞爾仍然抱著幻想,在他看來,張昊獨立團假如攻入鍾祥,從天門和京山趕來的大軍,就可以對張昊獨立團進行反包圍,以前所有的損失,可以通過用消滅張昊獨立團,來彌補。


    隻要能消滅張昊獨立團,即使戰損一個旅團也值得。


    石原莞爾的魄力不是一般的大,隊伍傷亡這麽大了,他竟然還能幻想。


    戰略家和戰術家的想法有著很大的差別,作為戰略家的石原莞爾對於得失看得很淡,他更加關注結果。


    張昊獨立團向鍾祥發動進攻,在石原莞爾看來,竟然是消滅張昊獨立團的絕佳機會。


    石原莞爾待在師團部,卻不知道外麵的具體情況,進攻鍾祥的隻是張昊獨立團的一個營,張昊什麽時候都沒有想過,要打下鍾祥啊!張昊把主力全都埋伏在了京山與鍾祥之間,正準備對從京山開往鍾祥的日軍實施伏擊呢!


    石原莞爾對張昊的意圖與軍力部署並不知情,但張昊卻對石原莞爾隊伍的動向一清二楚。


    雪兒的作用在這裏體現得極為明顯,她相當於是張昊的眼睛和耳朵,她能為張昊提供日軍的情報,為張昊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麵對如此強大的日軍第十六師團,張昊每次都動用全團力量擊其一部。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以強淩弱局麵。


    雖然和張自忠軍合作,消滅了第十六師團三個大隊和一個騎兵聯隊,但論紙麵實力,仍然遠弱於第十六師團,即使是與從天門開來的日軍旅團相比,實力也明顯弱。


    但張昊卻仍然決定打伏擊,根據情報,天門日軍趕到鍾祥會比從京山開往鍾祥日軍慢,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就是張昊獨立團消滅從京山開往鍾祥日軍的時間差。


    伏擊地點確定在寬闊的東橋東側峽穀中。


    這裏絕對不是最佳伏擊地點,最佳伏擊地點在東橋西側山梁上。但那座山梁上有日軍留守隊伍,雖然兵力並不強,但假如要在那裏設伏,就必須把山梁攻打下來。這一打,伏擊意圖就會徹底暴露,日軍不會傻到明智張昊獨立團設了仗,仍然一頭往伏擊圈裏紮。


    比較而言,東橋東側是最理想伏擊場所,雖然峽穀寬大,有接近四公裏的可通行區域,但是伏兵從兩側用野戰炮山炮迫擊炮重機槍進行打擊,日軍仍然無處可躲,無路可逃。


    張昊在選擇伏擊地點時,從來不選最佳地段,原因很簡單,你選擇的最佳地段,也是日軍最提防之處。選擇比較而言的好地段,張昊就會滿足。


    張昊對形勢有著清晰的判斷,沒有時間全殲日軍,因為天門日軍一個旅團正浩浩蕩蕩開來,隻要能打殘這股日軍,就是勝利。


    一營對鍾祥發動聲勢浩大攻擊行動後,開門京山日軍接到師團長石原莞爾命令,立即馬不停蹄往迴趕。


    這下可苦了這幫日軍,剛趕到京山,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就又得往迴趕。坦克中隊還好說,其他隊伍都是步行啊!尤其是野炮兵聯隊,野戰炮很重,為了打仗,沒能使用汽車拖拽,隻能靠人力推。


    長官動動嘴,士兵跑斷腿。


    這些隊伍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時的囂張狂妄徹底消失,全都象蔫茄子一樣,低頭走路,連槍都背不動了。


    坦克是配合步兵進攻利器,由於要等步兵,導致坦克屁股黑煙直冒,卻不敢開得太快。


    步兵第十九旅團旅團長草場辰已少將發現這樣走法,到天黑都走不到鍾祥,經過思考後,決定讓坦克拉著大炮前進。


    與日軍相比較,獨立團四個營由於提前到達伏擊地段,構建好陣地後,就可以休息。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反正日軍從京山走到伏擊地點,有四十來裏路,一時半會走不到。


    大牛營全都駐紮在北側山坡樹林裏,大炮校準後了座標,隻等日軍進入伏擊區域就開炮。這樣可以提高命中率。觀察人員在小高地上,用望遠鏡觀察著遠方,日軍一旦進入仗擊圈,他們就會不斷向開炮人員報告座標數據。伏擊日軍,日軍雖然會全都會進入目視範圍,但大牛營有規矩,炮兵營各種人員仍然必須密切配合。


    二營和三營埋伏在南側山坡上,四營埋伏在北側山坡上。三個營的迫擊炮也校準好了座標,重機槍輕機槍全都隱藏好,做著隨時都能射擊準備。反坦克步槍有各營選拔出的神槍手使用,李康時要求他們當坦克進入射程後,射擊坦克觀察窗及側部油箱。每個營都安排了一定數量戰士,準備用蘇聯反坦克手榴彈炸坦克。


    獨立團一切都準備就緒,隻等日軍自投羅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鐵血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七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七品並收藏抗戰之鐵血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