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最南麵的範陽國,仍為羯軍所占據,石勒遣其重將孔萇鎮守,屯兵郡治涿縣。
孔萇在石勒起家的“十八騎”之中,最是狡詭,他多次遣人秘密北上,去探查段氏的內情,當聽說段匹磾拘禁了劉琨之後,不禁大喜道:“鮮卑與晉人不和,我正可趁此機會收取幽州,為趙公壽也!”
於是派人到薊縣附近去大肆散播謠言,對晉人說段匹磾不日便將謀害劉琨,對鮮卑人則說晉人為劫劉琨,不日或將俱反——薊縣的危局,也正是孔萇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等到段匹磾挾裹著劉琨北上,攻打段末柸,孔萇坐不住了,心說此戰若勝,段氏的勢力重新牢固,就算事後段匹磾殺了劉琨,恐怕我也難覓好時機發兵進取啦。不如現在就動,掩襲薊縣,逼迫段匹磾迴軍!
於是親率萬餘兵馬,急向薊縣而來。段叔軍聞訊,出城迎戰,盧諶也率晉師應援。但是鮮卑人和晉人心結未除,戰場上根本不可能緊密配合,被孔萇尋見薄弱之處,一戰而破,段叔軍狼狽逃迴薊縣,盧諶則退保征北小城。
隨即孔萇揮師猛攻征北小城,連破城外七壘。盧諶遣人向薊縣求援,段叔軍率軍來救,卻又被孔萇擊敗。最終小城為羯軍所破,盧諶率殘兵逃向薊縣,段叔軍卻命緊閉城門,不肯納其入城。
孔萇率軍逼至城下,晉軍徹底崩潰,盧諶在團團包圍之中,隻得下馬,束手就擒。
消息傳至無終,劉琨當即率劉演等前往薊縣救援,同時寫信給段匹磾,一方麵通報此信,一方麵也重申前盟,請其勿疑。
再說段匹磾擊破了段末柸所部,可惜未能生擒渠魁,被段末柸率百餘騎突出重圍,向西北方向急遁而去。段匹磾乃遣段文鴦率部追擊,自己返身殺至徐無城下,果然不出末柸所料,城中舊部開門迎降,段匹磾乃得大搖大擺地,複收了父兄的基業。
可是他在徐無城內屁股還沒坐穩呢,便接到了劉琨遣來的信使,不禁大吃一驚——雖然早料到孔萇會趁機北擾,但沒想到竟然來得這麽快……於是便留下段秀在徐無,一方麵養傷,一方麵鎮定舊部,自率主力,急匆匆折返薊縣來。途中與段文鴦會合——段末柸逃去無蹤,段文鴦未能追及。
另方麵劉琨緊趕慢趕,卻還是遲了一步,才到薊縣近郊,便聽說城池已為羯人所破。
要知道薊縣城內外的主體居民,仍是晉人,段叔軍既然多次遊說乃兄謀害劉琨,又加不納晉軍殘部入城,遂導致內外晉人離心,在遭到羯軍攻打後,每日綴城逃亡者不下百數。城中士氣因此而低靡,孔萇乃使聲東擊西之計,竟然不足三日便即突入城中,段叔軍逃亡失敗,跟盧諶一個下場,也做了羯人的階下囚。
劉琨率領晉軍倉促歸來,士卒疲憊、散漫,遂被孔萇親將兵馬來逆,竟然一戰而敗——要知道劉琨所部多為並、冀兩州出身的晉兵,雖然與羯人仇深似海,但同時也有深深的“畏羯”情緒刻入骨髓,除非數量絕對大過羯軍,否則是很難提振士氣的——被迫退入東方的潞縣。隨即段匹磾領兵也趕到了,要求進城,劉琨卻不敢納。
終究晉軍新敗,勢蹙力弱,根本無法與鮮卑兵相抗衡,則一旦段匹磾入城,若是重欲拘押劉琨,又該如何是好啊?劉琨遂使溫嶠出城,去向段匹磾謝罪,說潞縣城小而卑,難容大軍,段公還請暫在城外歇馬吧,我等將傾盡府庫,為段公供應軍資。
這最後一句話,其實不過表個態度而已,潞縣城內府庫皆空,實在拿不出多少東西來資供段匹磾。段匹磾又急又氣,斥責溫嶠道:“且待退了羯賊,看大司空尚有何麵目再與某相見!”
溫泰真不陰不陽地迴複道:“大司空並非無顏相見段公,實乃不敢見耳。段公自然敢見大司空,至於麵目如何,自有公論。”
隨即段匹磾便率軍繼進,抵達薊縣郊外,孔萇率軍出城來逆。段匹磾縱馬而上一高阜,俯瞰戰場,不禁吃驚道:“羯賊安得有如許兵馬?難道是大羯自襄國趕來了不成麽?”
其弟段文鴦搖頭道:“賊軍中不見大羯石勒旗號,隻是孔萇本部,原不當如此之多,然而——彼既得薊縣,驅趕城內晉人從征,想必不難。即便新募之卒與我無傷,與彼終能鼓舞聲勢,提振士氣啊。”
段匹磾恨道:“晉人從賊者竟如此之多,果然不可信也!”
段文鴦反詰道:“倘若大司空留守薊縣,即便不能取勝,想來晉人也不會附賊……”
段匹磾無言以對,不禁長歎一聲,對兄弟說:“前事已矣,何必再提。今四弟陷身賊中,我等自當同心奮戰,救他出來。”
段文鴦一拱手,說阿兄你放心——“我雖與四弟因大司空之事起齟齬,終究一母同胞,血脈相連,是斷不能坐視不救的。”隨即一拍胸脯:“弟當先發,挫踏羯陣!”
正在商議之時,忽報羯軍派來了使者。孔萇提出條件來,隻要段匹磾生縛劉琨以獻,他便當即釋放段叔軍,退出薊縣,返歸涿縣去,並且——“前此貴家先單於與王浚合兵,犯我襄國,趙公陣擒末柸,遂與先單於盟誓,不相侵伐。趙公所恨者,唯劉越石也,設非越石進讒離間,貴家何得破盟啊?若致越石,則兩家仍可重申前約,甚至於某棄範陽而歸襄國,使貴家全得幽州,亦非不可商量。”
段匹磾見信,不禁猶豫。段文鴦勸諫道:“此前先單於私與羯賊約和,乃使末柸得歸,結果養虎貽患,阿兄切不可蹈其覆轍。我之伐羯,非為幽州,亦非為大司空,乃是為朝廷討賊,此乃國事,豈能因私情而廢國事呢?”
段匹磾搖頭道:“曩昔之事,與今日不可一概而論,若彼釋歸四弟,哪有什麽‘養虎貽患’之說?若允其請,不但能得四弟,且可收複薊縣,我今又敗末柸,占據數郡之地,徐徐積聚數年,自可伐滅羯賊。而今與之私和,不過為救血親,聊作敷衍耳,難道就真的在乎什麽盟誓,再不為國家而攻伐羯賊了不成麽?”
段文鴦道:“若孔萇以釋歸四弟為條件,要我退出燕國,此事可允。但彼要我等擒拿大司空,此事斷不可為!況且,大司空見在潞縣,閉門不肯納我,又豈能如兄所願呢?”
段匹磾道:“可請大司空前來,合力攻羯,彼若肯來,擒之不難,彼若不來,則曲在彼——潞縣彈丸之地,有何難攻啊?”
段文鴦連連擺手:“阿兄不可起此妄心,還是當麵攻打羯賊,以期救出四弟為好。”
段匹磾頓足道:“我等奮戰,自可擊敗羯賊,但恐難救四弟——倘若孔萇敗退時,先害四弟,如何是好?則我等便死,也無顏麵往地下去見父、兄了!”
段文鴦無計可施,隻是反複規勸,阿兄你切不可聽信孔萇之言,再欲謀害大司空。段匹磾搖著頭,不加理會,果然命人前往潞縣,去請劉琨過來,商議軍事。
其實劉琨在潞縣,也接到了孔萇的來信,孔萇表示,盧諶如今在我手中,劉公隻要與我前後夾攻,擊敗了段匹磾,我不但將釋放盧諶,還會把薊縣交還給劉公——“我本受命,北擾薊縣,以迫使段匹磾迴軍,為救段末柸也。今末柸既敗,留薊無益,則隻須擊敗段匹磾,使不為我範陽之害,自當率兵暫歸。且候將來,再與劉公會獵疆場。”
崔悅當即指出:“此離間之計也!”溫嶠也說:“聞聽段叔軍亦為所俘,想來羯賊必有相似書信,送往段公軍中,欲我自相猜忌,甚至於自相攻伐,彼乃可從中取利!”
劉琨當即下令,亂棍將使者打出城去。然而時候不長,就從段匹磾處馳來了使者,請劉琨至軍前一敘,共謀敗羯之策。
劉演道:“段匹磾必是中了孔萇之計,欲害叔父也,絕不可往!”
劉琨苦笑道:“我自然明白,然而……段匹磾兄弟情深,乃中羯賊之計,也在情理之中,不必苛責。彼既相召,我若不往,其曲在我,彼若因此而迴師來攻潞縣,又如何是好啊?”
溫嶠慨歎道:“兩家嫌隙既生,勢難合力了……誠如明公所言,潞縣城小而卑,難以護守,理當急尋退路才是……”
就此提出建議,說咱們目下還有三個去處——
“上策,軍行而東,沿海而下,至厭次與邵嗣祖相合,背倚兗、徐,進退有據……”這正是裴該讓盧誌父帶過來的想法,溫泰真這幾日反複籌思,確實這是一條最為安全、穩妥的道路。
然而劉琨卻連連搖頭,隻是問:“尚有二策為何?”
溫嶠暗歎一聲,便道:“中策,仍然東進,經徐無而向平州。今段秀鎮守徐無,想來不會阻撓我軍;而平州崔毖,雖為王浚餘孽,據傳與王浚亦不甚相合,且自王浚敗亡後,即絕朝廷訊息。明公誠能兵向遼東,招撫崔毖,尚可於北地立足;倘若崔毖不肯聽命,我亦可遍召各郡守相,戰而奪之——終究崔毖軍弱,是非羯賊可比。平州雖偏遠,戶口亦有數萬,但憑險自保,徐徐積聚,異日再謀歸幽並,也有機會。”
“下策為何?”
“下策則是北走,往依慕容鮮卑。此前段末柸召慕容、宇文來助,宇文欣然領命,而慕容不動,聽聞慕容廆善待晉之流人,為之立郡,一用晉政,且仍自命晉之鎮軍將軍,則其歸化之心明矣。誠能與慕容合兵,乃可與段氏相拮抗。”
劉琨搖頭道:“夷狄難以義伏,我此前以至誠相待,不過冀僥幸於萬一罷了,但經拓跋、段氏兩事,可知此謀難成。況且我以朝廷三公之貴,往依遼西公尚有可說,慕容廆不過一鎮軍將軍,且非朝命,若與相合,權柄卻不在我,豈不要為天下人所恥笑麽?塞外不可去也!”
於是定策,咱們隻有繼續朝東跑,到遼東去找崔毖。
溫嶠就此而再獻建言:“雖然不往依慕容鮮卑,但亦可倚之為援。明公可假朝命而署其官職,召其兵來,共入平州。”
劉琨點頭道:“卿言有理。既然如此,有勞泰真再往慕容部一行。”於是即以晉朝大司空的名義,暫署慕容廆為龍驤將軍、都督遼左雜夷流人諸軍事、大單於,封昌黎縣公,命溫嶠帶著製書,前往北方去聯絡。
溫嶠退出來之後,正在收拾行李,門上來報,盧誌父求見。溫泰真出門相迎,寒暄過後,盧誌父就說啦,我此來本為救援大司空,既然大司空已經脫離桎梏了,而且不打算南下冀、青,那我再呆著也沒什麽意思,自當返歸複命——“特來向溫君辭行。”
溫嶠拉著盧誌父的手,說:“大司空得脫厄難,盧君出力甚多。盧君多智,倘肯留下,與我一並善輔大司空,必能重振我晉於北方之聲勢,與羯賊相抗衡也——我當於大司空麵前,引薦盧君。”
盧誌父微微一笑,說:“我既得大司馬器重,豈能轉投他人?且君亦曾向洛陽、長安,則在君看來,大司馬、大司空,何者為良,可以扭轉乾坤哪?”
溫嶠沉吟不語。
盧誌父輕輕抽出自己的手,然後深深一揖,道:“溫君與人有親,自當善輔,不相離棄;我與大司空素無瓜葛,自乃無益相留——告辭了。”
劉琨就此召集部屬,連同潞縣附近的晉人百姓,一並帶上,迤邐向東方而行。段匹磾得報,急遣段文鴦率軍去追,卻被崔悅斷後,義正辭嚴地責備段氏,段文鴦羞慚而退。段匹磾逮不著劉琨,隻得轉過頭來,再與孔萇對峙,尋機破敵。
孔萇聞訊,重新提出條件,說你既然拿不住劉琨,那麽不如用段秀來交換段叔軍——“若有段秀為質,可以重申兩家之好,趙公亦必不會虧待令弟。且待段秀至,我便釋放段叔軍,並退出薊城,交還給貴家。”
其實段秀和段叔軍不都是段匹磾的親兄弟嗎?用誰做人質不都一樣嗎?孔萇之所以提出這種莫名其妙的條件來,緣由其實很簡單——此乃緩兵之計也!
孔萇在石勒起家的“十八騎”之中,最是狡詭,他多次遣人秘密北上,去探查段氏的內情,當聽說段匹磾拘禁了劉琨之後,不禁大喜道:“鮮卑與晉人不和,我正可趁此機會收取幽州,為趙公壽也!”
於是派人到薊縣附近去大肆散播謠言,對晉人說段匹磾不日便將謀害劉琨,對鮮卑人則說晉人為劫劉琨,不日或將俱反——薊縣的危局,也正是孔萇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等到段匹磾挾裹著劉琨北上,攻打段末柸,孔萇坐不住了,心說此戰若勝,段氏的勢力重新牢固,就算事後段匹磾殺了劉琨,恐怕我也難覓好時機發兵進取啦。不如現在就動,掩襲薊縣,逼迫段匹磾迴軍!
於是親率萬餘兵馬,急向薊縣而來。段叔軍聞訊,出城迎戰,盧諶也率晉師應援。但是鮮卑人和晉人心結未除,戰場上根本不可能緊密配合,被孔萇尋見薄弱之處,一戰而破,段叔軍狼狽逃迴薊縣,盧諶則退保征北小城。
隨即孔萇揮師猛攻征北小城,連破城外七壘。盧諶遣人向薊縣求援,段叔軍率軍來救,卻又被孔萇擊敗。最終小城為羯軍所破,盧諶率殘兵逃向薊縣,段叔軍卻命緊閉城門,不肯納其入城。
孔萇率軍逼至城下,晉軍徹底崩潰,盧諶在團團包圍之中,隻得下馬,束手就擒。
消息傳至無終,劉琨當即率劉演等前往薊縣救援,同時寫信給段匹磾,一方麵通報此信,一方麵也重申前盟,請其勿疑。
再說段匹磾擊破了段末柸所部,可惜未能生擒渠魁,被段末柸率百餘騎突出重圍,向西北方向急遁而去。段匹磾乃遣段文鴦率部追擊,自己返身殺至徐無城下,果然不出末柸所料,城中舊部開門迎降,段匹磾乃得大搖大擺地,複收了父兄的基業。
可是他在徐無城內屁股還沒坐穩呢,便接到了劉琨遣來的信使,不禁大吃一驚——雖然早料到孔萇會趁機北擾,但沒想到竟然來得這麽快……於是便留下段秀在徐無,一方麵養傷,一方麵鎮定舊部,自率主力,急匆匆折返薊縣來。途中與段文鴦會合——段末柸逃去無蹤,段文鴦未能追及。
另方麵劉琨緊趕慢趕,卻還是遲了一步,才到薊縣近郊,便聽說城池已為羯人所破。
要知道薊縣城內外的主體居民,仍是晉人,段叔軍既然多次遊說乃兄謀害劉琨,又加不納晉軍殘部入城,遂導致內外晉人離心,在遭到羯軍攻打後,每日綴城逃亡者不下百數。城中士氣因此而低靡,孔萇乃使聲東擊西之計,竟然不足三日便即突入城中,段叔軍逃亡失敗,跟盧諶一個下場,也做了羯人的階下囚。
劉琨率領晉軍倉促歸來,士卒疲憊、散漫,遂被孔萇親將兵馬來逆,竟然一戰而敗——要知道劉琨所部多為並、冀兩州出身的晉兵,雖然與羯人仇深似海,但同時也有深深的“畏羯”情緒刻入骨髓,除非數量絕對大過羯軍,否則是很難提振士氣的——被迫退入東方的潞縣。隨即段匹磾領兵也趕到了,要求進城,劉琨卻不敢納。
終究晉軍新敗,勢蹙力弱,根本無法與鮮卑兵相抗衡,則一旦段匹磾入城,若是重欲拘押劉琨,又該如何是好啊?劉琨遂使溫嶠出城,去向段匹磾謝罪,說潞縣城小而卑,難容大軍,段公還請暫在城外歇馬吧,我等將傾盡府庫,為段公供應軍資。
這最後一句話,其實不過表個態度而已,潞縣城內府庫皆空,實在拿不出多少東西來資供段匹磾。段匹磾又急又氣,斥責溫嶠道:“且待退了羯賊,看大司空尚有何麵目再與某相見!”
溫泰真不陰不陽地迴複道:“大司空並非無顏相見段公,實乃不敢見耳。段公自然敢見大司空,至於麵目如何,自有公論。”
隨即段匹磾便率軍繼進,抵達薊縣郊外,孔萇率軍出城來逆。段匹磾縱馬而上一高阜,俯瞰戰場,不禁吃驚道:“羯賊安得有如許兵馬?難道是大羯自襄國趕來了不成麽?”
其弟段文鴦搖頭道:“賊軍中不見大羯石勒旗號,隻是孔萇本部,原不當如此之多,然而——彼既得薊縣,驅趕城內晉人從征,想必不難。即便新募之卒與我無傷,與彼終能鼓舞聲勢,提振士氣啊。”
段匹磾恨道:“晉人從賊者竟如此之多,果然不可信也!”
段文鴦反詰道:“倘若大司空留守薊縣,即便不能取勝,想來晉人也不會附賊……”
段匹磾無言以對,不禁長歎一聲,對兄弟說:“前事已矣,何必再提。今四弟陷身賊中,我等自當同心奮戰,救他出來。”
段文鴦一拱手,說阿兄你放心——“我雖與四弟因大司空之事起齟齬,終究一母同胞,血脈相連,是斷不能坐視不救的。”隨即一拍胸脯:“弟當先發,挫踏羯陣!”
正在商議之時,忽報羯軍派來了使者。孔萇提出條件來,隻要段匹磾生縛劉琨以獻,他便當即釋放段叔軍,退出薊縣,返歸涿縣去,並且——“前此貴家先單於與王浚合兵,犯我襄國,趙公陣擒末柸,遂與先單於盟誓,不相侵伐。趙公所恨者,唯劉越石也,設非越石進讒離間,貴家何得破盟啊?若致越石,則兩家仍可重申前約,甚至於某棄範陽而歸襄國,使貴家全得幽州,亦非不可商量。”
段匹磾見信,不禁猶豫。段文鴦勸諫道:“此前先單於私與羯賊約和,乃使末柸得歸,結果養虎貽患,阿兄切不可蹈其覆轍。我之伐羯,非為幽州,亦非為大司空,乃是為朝廷討賊,此乃國事,豈能因私情而廢國事呢?”
段匹磾搖頭道:“曩昔之事,與今日不可一概而論,若彼釋歸四弟,哪有什麽‘養虎貽患’之說?若允其請,不但能得四弟,且可收複薊縣,我今又敗末柸,占據數郡之地,徐徐積聚數年,自可伐滅羯賊。而今與之私和,不過為救血親,聊作敷衍耳,難道就真的在乎什麽盟誓,再不為國家而攻伐羯賊了不成麽?”
段文鴦道:“若孔萇以釋歸四弟為條件,要我退出燕國,此事可允。但彼要我等擒拿大司空,此事斷不可為!況且,大司空見在潞縣,閉門不肯納我,又豈能如兄所願呢?”
段匹磾道:“可請大司空前來,合力攻羯,彼若肯來,擒之不難,彼若不來,則曲在彼——潞縣彈丸之地,有何難攻啊?”
段文鴦連連擺手:“阿兄不可起此妄心,還是當麵攻打羯賊,以期救出四弟為好。”
段匹磾頓足道:“我等奮戰,自可擊敗羯賊,但恐難救四弟——倘若孔萇敗退時,先害四弟,如何是好?則我等便死,也無顏麵往地下去見父、兄了!”
段文鴦無計可施,隻是反複規勸,阿兄你切不可聽信孔萇之言,再欲謀害大司空。段匹磾搖著頭,不加理會,果然命人前往潞縣,去請劉琨過來,商議軍事。
其實劉琨在潞縣,也接到了孔萇的來信,孔萇表示,盧諶如今在我手中,劉公隻要與我前後夾攻,擊敗了段匹磾,我不但將釋放盧諶,還會把薊縣交還給劉公——“我本受命,北擾薊縣,以迫使段匹磾迴軍,為救段末柸也。今末柸既敗,留薊無益,則隻須擊敗段匹磾,使不為我範陽之害,自當率兵暫歸。且候將來,再與劉公會獵疆場。”
崔悅當即指出:“此離間之計也!”溫嶠也說:“聞聽段叔軍亦為所俘,想來羯賊必有相似書信,送往段公軍中,欲我自相猜忌,甚至於自相攻伐,彼乃可從中取利!”
劉琨當即下令,亂棍將使者打出城去。然而時候不長,就從段匹磾處馳來了使者,請劉琨至軍前一敘,共謀敗羯之策。
劉演道:“段匹磾必是中了孔萇之計,欲害叔父也,絕不可往!”
劉琨苦笑道:“我自然明白,然而……段匹磾兄弟情深,乃中羯賊之計,也在情理之中,不必苛責。彼既相召,我若不往,其曲在我,彼若因此而迴師來攻潞縣,又如何是好啊?”
溫嶠慨歎道:“兩家嫌隙既生,勢難合力了……誠如明公所言,潞縣城小而卑,難以護守,理當急尋退路才是……”
就此提出建議,說咱們目下還有三個去處——
“上策,軍行而東,沿海而下,至厭次與邵嗣祖相合,背倚兗、徐,進退有據……”這正是裴該讓盧誌父帶過來的想法,溫泰真這幾日反複籌思,確實這是一條最為安全、穩妥的道路。
然而劉琨卻連連搖頭,隻是問:“尚有二策為何?”
溫嶠暗歎一聲,便道:“中策,仍然東進,經徐無而向平州。今段秀鎮守徐無,想來不會阻撓我軍;而平州崔毖,雖為王浚餘孽,據傳與王浚亦不甚相合,且自王浚敗亡後,即絕朝廷訊息。明公誠能兵向遼東,招撫崔毖,尚可於北地立足;倘若崔毖不肯聽命,我亦可遍召各郡守相,戰而奪之——終究崔毖軍弱,是非羯賊可比。平州雖偏遠,戶口亦有數萬,但憑險自保,徐徐積聚,異日再謀歸幽並,也有機會。”
“下策為何?”
“下策則是北走,往依慕容鮮卑。此前段末柸召慕容、宇文來助,宇文欣然領命,而慕容不動,聽聞慕容廆善待晉之流人,為之立郡,一用晉政,且仍自命晉之鎮軍將軍,則其歸化之心明矣。誠能與慕容合兵,乃可與段氏相拮抗。”
劉琨搖頭道:“夷狄難以義伏,我此前以至誠相待,不過冀僥幸於萬一罷了,但經拓跋、段氏兩事,可知此謀難成。況且我以朝廷三公之貴,往依遼西公尚有可說,慕容廆不過一鎮軍將軍,且非朝命,若與相合,權柄卻不在我,豈不要為天下人所恥笑麽?塞外不可去也!”
於是定策,咱們隻有繼續朝東跑,到遼東去找崔毖。
溫嶠就此而再獻建言:“雖然不往依慕容鮮卑,但亦可倚之為援。明公可假朝命而署其官職,召其兵來,共入平州。”
劉琨點頭道:“卿言有理。既然如此,有勞泰真再往慕容部一行。”於是即以晉朝大司空的名義,暫署慕容廆為龍驤將軍、都督遼左雜夷流人諸軍事、大單於,封昌黎縣公,命溫嶠帶著製書,前往北方去聯絡。
溫嶠退出來之後,正在收拾行李,門上來報,盧誌父求見。溫泰真出門相迎,寒暄過後,盧誌父就說啦,我此來本為救援大司空,既然大司空已經脫離桎梏了,而且不打算南下冀、青,那我再呆著也沒什麽意思,自當返歸複命——“特來向溫君辭行。”
溫嶠拉著盧誌父的手,說:“大司空得脫厄難,盧君出力甚多。盧君多智,倘肯留下,與我一並善輔大司空,必能重振我晉於北方之聲勢,與羯賊相抗衡也——我當於大司空麵前,引薦盧君。”
盧誌父微微一笑,說:“我既得大司馬器重,豈能轉投他人?且君亦曾向洛陽、長安,則在君看來,大司馬、大司空,何者為良,可以扭轉乾坤哪?”
溫嶠沉吟不語。
盧誌父輕輕抽出自己的手,然後深深一揖,道:“溫君與人有親,自當善輔,不相離棄;我與大司空素無瓜葛,自乃無益相留——告辭了。”
劉琨就此召集部屬,連同潞縣附近的晉人百姓,一並帶上,迤邐向東方而行。段匹磾得報,急遣段文鴦率軍去追,卻被崔悅斷後,義正辭嚴地責備段氏,段文鴦羞慚而退。段匹磾逮不著劉琨,隻得轉過頭來,再與孔萇對峙,尋機破敵。
孔萇聞訊,重新提出條件,說你既然拿不住劉琨,那麽不如用段秀來交換段叔軍——“若有段秀為質,可以重申兩家之好,趙公亦必不會虧待令弟。且待段秀至,我便釋放段叔軍,並退出薊城,交還給貴家。”
其實段秀和段叔軍不都是段匹磾的親兄弟嗎?用誰做人質不都一樣嗎?孔萇之所以提出這種莫名其妙的條件來,緣由其實很簡單——此乃緩兵之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