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感覺很好,弗拉維斯在一片敬仰的目光中走上主席台,那裏有他的固定席位。
第三位皇帝到第五位皇帝期間,是羅馬人和迦太基人共同執政的二元帝國時期,帝國的政治風氣十分開明,無法無天的貴族青年就是在這時候,模仿帝國元老院建立貴族論壇。論壇全盛時期,三分之一的軍團將校聲稱是論壇的會員,間接影響元老院的軍事決議,甚至有時候,元老院不得不依賴論壇發起或阻止一場戰爭,而這個逐漸軍事化的論壇,毫無疑問是排斥迦太基的。
隨著羅馬人的衰落,論壇失去政治上的影響力,為了挽救被解散的命運,論壇不得不重新引入迦太基人,這個舉措的結果就是這樣:風花雪月取代了金戈鐵馬,時尚取代了戎裝,迦太基人取代了羅馬人。
弗拉維斯的年輕、地位、成就,對論壇的熱衷,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論壇的奢靡,在裝飾繁複的托加袍外係上了一條武裝帶。弗拉維斯在時尚服裝上的偉大成就是,他喜歡輕裝步兵的裝束,相比這個時代的休閑袍服,輕步兵武服簡明幹練,更符合他的生活習慣——估計現代人迴到古代都會喜歡穿軍裝,而不是零碎一大堆,至少需要四個侍衣女仆幫忙才能穿戴起來的“華”服。
盡管論壇裏多了不少軍事上的內容,但金戈鐵馬、血流漂杵的戰爭,一旦在論壇成為話題,談論語氣和爭風吃醋打的頭破血流的風流韻事也差不了多少。戰場歸來的英雄們聽到油頭粉麵的貴族小資們如此輕賤他們的舍生忘死,多半要出離憤怒;不那麽庸俗的貴族小姐們,聽到這些無知幼稚的評論,多半會覺得生活依然是如此空洞乏味——這就是羅馬的貴族青年們的生活。
像弗拉維斯這樣身經百戰、一度九死還生的將軍,和平和凡俗的生活固然膩味,戰爭和殺戮絕不是值得迴味的事,戰爭狂畢竟隻是少數。對於弗拉維斯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聽一群戰爭小白興致勃勃地談論戰爭,用他們空洞而激昂的話語談起軍功、偉業。這些家夥,扔到戰場上至少有一半會腿腳發軟,偏偏都認為自己能征善戰,十萬大軍談笑間灰飛煙滅。
不過,作為成年人和“長輩”,弗弗拉維斯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他甚至能與一個興奮莫名、不會騎馬的小青年,熱烈地討論怎樣用騎兵衝擊森嚴的步兵方陣,並且讚同對方這個戰術是絕對可行的,帝國的騎士老爺們一定能帶頭衝鋒,一馬當三步、前赴後繼地和長矛林立的步兵陣列血戰到底。
貴族論壇今天討論的話題是斯巴達克斯,弗拉維斯的到來,讓論壇冷了場,青年們無知者無畏,但不少人還是明白事理的,而且,這些人往往掌握很大的話語權,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不是?何況,他們今天談論的主題是伊特魯尼亞農夫的粗鄙,他們都知道公爵大人是伊特魯尼亞人的保護者。
自從伊特魯尼亞人投資公爵成功,他們在帝國的地位迅速上升。窮了吧唧的伊特魯利亞農夫,開始成群結隊地湧入羅馬,在低級酒館和下流妓院耀武揚威,他們被嘲笑、輕視壓抑的自尊劇烈反彈,任何招惹他們的人都會被他們勇猛地反擊。有卡裏魯斯公爵在背後撐腰,治安官們對於惹事的伊特魯利亞人,既不能像對待異鄉異邦人那樣發揚野蠻強橫的作風,也不能像對待真正的帝都人那樣,規勸他們自我克製。
如此種種,讓伊特魯利亞人和帝都人產生了錯覺,高估了公爵對伊特魯利亞人的保護力度和公爵在帝都的權勢,其實不過是治安官不得不正視伊特魯利亞人的公民身份,以及伊特魯利亞人被壓抑的自尊爆發罷了,卻加深了帝都人對公爵的畏懼和對伊特魯利亞人的厭惡,也許,一旦公爵的保護失去效力,伊特魯利亞人在帝國的地位大概要更加不堪了。
帝都人民得知斯巴達克斯竄入伊特魯利亞,一方麵幸災樂禍,另一方麵也在熱切地期待卡裏魯斯公爵的反應,不過,他們都認為斯巴達克斯在自尋死路。伊特魯利亞人戰力雖然弱,絕不會選擇屈服外來者,更不會屈從起義軍,斯巴達克斯在伊特魯利亞,除了收獲伊特魯利亞的仇恨以及卡裏魯斯公爵的報複,將什麽也得不到。
“同胞們,夥伴們,剛才聽到你們談起了斯巴達克斯,這個奴隸最近吸引了太多的目光,不過,現在我有必要告訴大家,他的主力部隊已經被擊潰了。”弗拉維斯很清楚這些人等著看他的反應,看他會為遭受斯巴達克斯侵害的伊特魯利亞人做些什麽,不過,他今天帶來了好消息。
嘩……
論壇的貴族青年們喧嘩起來,競相詢問、查證這個消息的詳細情形,一些自認為身份高貴、能接觸帝國核心機密的青年們滿臉羞愧。公爵說的肯定是事實,但實在有些突然,之前,沒有人感受到一點蛛絲馬跡。
“斯巴達克斯在討伐軍的緊緊追趕下,不得不四處逃竄,來不及宣揚他的那套歪理邪說,偏偏這個角鬥奴自認為有王霸之氣,以為自己在逃竄路上也能折服伊特魯利亞人……在艾德-芬(adfines)城下,狂妄且愚蠢的起義者被引誘,花了兩天時間等待城市的投降,被尾隨而至的討伐軍包圍……裏應外合,一場圍殲戰,逃亡者不足三千……”弗拉維斯有意無意地誘導著青年們,故意忽視克拉蘇的功勞——事實,“也許”是這樣。
“伊特魯利亞人真是好樣的,克拉蘇真是個幸運的人……克拉蘇在其它地方連勝利都不能保證,卻在伊特魯利亞輕鬆地擊潰起義軍主力……真是太幸運了,計劃是伊特魯利亞人提出來的,克拉蘇不過是命令討伐軍配合而已,誰不會啊……”輕浮的貴族青年們的不負責任的議論中,克拉蘇得到了外號“幸運的人”,這對於他的政治前途絕不是好事。
“唉,有時候覺得,這樣做實在有些過分。”迴府不久,聽部下解說市井輿論反饋,弗拉維斯多少有些不忍心狠狠敲了克拉蘇悶棍。當然,不忍心之外,更多的是得意,克拉蘇這樣的曆史名人,哪怕他掌握了大軍,哪怕他立下輝煌戰功,還不是被他玩弄於指掌中?這就是權勢,就是傳說中的龍威壓製,克拉蘇,你做的再好,我一個廣告就能把你整死。
p.s:繼續寫的可能性不大,見諒。
《血腥起義》後續:
1.斯巴達克斯率領奴隸起義軍殘餘向北逃亡,在波河流域下遊的沼澤地裏麵跟克拉蘇死耗;
2.蘇布萊斯高盧得到弗拉維斯的支持,不斷南下侵蝕波河下遊波依高盧的勢力範圍,波依高盧不得不尋求帝國的支持,然後,他們被率軍進入波依領地的克拉蘇蠱惑了……
3.(被逼急了,憎恨弗拉維斯的)克拉蘇為了報複卡裏魯斯公爵,誣陷蘇布萊斯人支持斯巴達克斯,攻擊蘇布萊斯的附庸部落,引發蘇布萊斯人的反擊,斯巴達克斯趁機偷襲,克拉蘇的大軍幾乎被擊潰;
4.克拉蘇煽動元老院,將蘇布萊斯人視為帝國的敵人,雖然沒有通過,卻將弗拉維斯推到了風頭浪尖,也徹底激怒了弗拉維斯;
5.弗拉維斯正式加入迦太基陣營,羅馬派係遭到一麵倒的壓製,弗拉維斯得到上意大利總督之位;
6.克拉蘇對弗拉維斯的私怨導致的後果,引起羅馬元老派係的廣泛排斥,但克拉蘇的強硬獲得了波依高盧的友誼和羅馬派係地方勢力(行省)的支持,凱撒與克拉蘇的結盟;
7.斯巴達克斯無法突破波依高盧人的攔截,南下企圖前往西西裏,一路上再次聚集兩萬人的武裝;
8.斯巴達克斯用牛角上的火把成功誤導克拉蘇,突破克拉蘇的攔截,到達意大利南部,與西西裏隔海相望;
9.斯巴達克斯聯係的海盜被龐培消滅,克拉蘇修建海岬防線,將起義軍困死在海灘;
10.龐培海軍冒充海盜,偷襲起義軍營地,克拉蘇不得不配合,斯巴達克斯陣亡,奴隸起義軍被消滅;
11.龐培遵照弗拉維斯的吩咐,暗地裏掩埋了斯巴達克斯的遺體,克拉蘇的功勞大打折扣,但仍然獲得了小凱旋;羅馬局勢明朗化,迦太基人的壓倒性優勢和皇帝的弱勢;弗拉維斯與公主訂婚,成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大綱早前放出過,寫下去或許有變化,但總體思路不變。
鞠躬……謝幕……
第三位皇帝到第五位皇帝期間,是羅馬人和迦太基人共同執政的二元帝國時期,帝國的政治風氣十分開明,無法無天的貴族青年就是在這時候,模仿帝國元老院建立貴族論壇。論壇全盛時期,三分之一的軍團將校聲稱是論壇的會員,間接影響元老院的軍事決議,甚至有時候,元老院不得不依賴論壇發起或阻止一場戰爭,而這個逐漸軍事化的論壇,毫無疑問是排斥迦太基的。
隨著羅馬人的衰落,論壇失去政治上的影響力,為了挽救被解散的命運,論壇不得不重新引入迦太基人,這個舉措的結果就是這樣:風花雪月取代了金戈鐵馬,時尚取代了戎裝,迦太基人取代了羅馬人。
弗拉維斯的年輕、地位、成就,對論壇的熱衷,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論壇的奢靡,在裝飾繁複的托加袍外係上了一條武裝帶。弗拉維斯在時尚服裝上的偉大成就是,他喜歡輕裝步兵的裝束,相比這個時代的休閑袍服,輕步兵武服簡明幹練,更符合他的生活習慣——估計現代人迴到古代都會喜歡穿軍裝,而不是零碎一大堆,至少需要四個侍衣女仆幫忙才能穿戴起來的“華”服。
盡管論壇裏多了不少軍事上的內容,但金戈鐵馬、血流漂杵的戰爭,一旦在論壇成為話題,談論語氣和爭風吃醋打的頭破血流的風流韻事也差不了多少。戰場歸來的英雄們聽到油頭粉麵的貴族小資們如此輕賤他們的舍生忘死,多半要出離憤怒;不那麽庸俗的貴族小姐們,聽到這些無知幼稚的評論,多半會覺得生活依然是如此空洞乏味——這就是羅馬的貴族青年們的生活。
像弗拉維斯這樣身經百戰、一度九死還生的將軍,和平和凡俗的生活固然膩味,戰爭和殺戮絕不是值得迴味的事,戰爭狂畢竟隻是少數。對於弗拉維斯來說,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聽一群戰爭小白興致勃勃地談論戰爭,用他們空洞而激昂的話語談起軍功、偉業。這些家夥,扔到戰場上至少有一半會腿腳發軟,偏偏都認為自己能征善戰,十萬大軍談笑間灰飛煙滅。
不過,作為成年人和“長輩”,弗弗拉維斯善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他甚至能與一個興奮莫名、不會騎馬的小青年,熱烈地討論怎樣用騎兵衝擊森嚴的步兵方陣,並且讚同對方這個戰術是絕對可行的,帝國的騎士老爺們一定能帶頭衝鋒,一馬當三步、前赴後繼地和長矛林立的步兵陣列血戰到底。
貴族論壇今天討論的話題是斯巴達克斯,弗拉維斯的到來,讓論壇冷了場,青年們無知者無畏,但不少人還是明白事理的,而且,這些人往往掌握很大的話語權,金子總是會發光的不是?何況,他們今天談論的主題是伊特魯尼亞農夫的粗鄙,他們都知道公爵大人是伊特魯尼亞人的保護者。
自從伊特魯尼亞人投資公爵成功,他們在帝國的地位迅速上升。窮了吧唧的伊特魯利亞農夫,開始成群結隊地湧入羅馬,在低級酒館和下流妓院耀武揚威,他們被嘲笑、輕視壓抑的自尊劇烈反彈,任何招惹他們的人都會被他們勇猛地反擊。有卡裏魯斯公爵在背後撐腰,治安官們對於惹事的伊特魯利亞人,既不能像對待異鄉異邦人那樣發揚野蠻強橫的作風,也不能像對待真正的帝都人那樣,規勸他們自我克製。
如此種種,讓伊特魯利亞人和帝都人產生了錯覺,高估了公爵對伊特魯利亞人的保護力度和公爵在帝都的權勢,其實不過是治安官不得不正視伊特魯利亞人的公民身份,以及伊特魯利亞人被壓抑的自尊爆發罷了,卻加深了帝都人對公爵的畏懼和對伊特魯利亞人的厭惡,也許,一旦公爵的保護失去效力,伊特魯利亞人在帝國的地位大概要更加不堪了。
帝都人民得知斯巴達克斯竄入伊特魯利亞,一方麵幸災樂禍,另一方麵也在熱切地期待卡裏魯斯公爵的反應,不過,他們都認為斯巴達克斯在自尋死路。伊特魯利亞人戰力雖然弱,絕不會選擇屈服外來者,更不會屈從起義軍,斯巴達克斯在伊特魯利亞,除了收獲伊特魯利亞的仇恨以及卡裏魯斯公爵的報複,將什麽也得不到。
“同胞們,夥伴們,剛才聽到你們談起了斯巴達克斯,這個奴隸最近吸引了太多的目光,不過,現在我有必要告訴大家,他的主力部隊已經被擊潰了。”弗拉維斯很清楚這些人等著看他的反應,看他會為遭受斯巴達克斯侵害的伊特魯利亞人做些什麽,不過,他今天帶來了好消息。
嘩……
論壇的貴族青年們喧嘩起來,競相詢問、查證這個消息的詳細情形,一些自認為身份高貴、能接觸帝國核心機密的青年們滿臉羞愧。公爵說的肯定是事實,但實在有些突然,之前,沒有人感受到一點蛛絲馬跡。
“斯巴達克斯在討伐軍的緊緊追趕下,不得不四處逃竄,來不及宣揚他的那套歪理邪說,偏偏這個角鬥奴自認為有王霸之氣,以為自己在逃竄路上也能折服伊特魯利亞人……在艾德-芬(adfines)城下,狂妄且愚蠢的起義者被引誘,花了兩天時間等待城市的投降,被尾隨而至的討伐軍包圍……裏應外合,一場圍殲戰,逃亡者不足三千……”弗拉維斯有意無意地誘導著青年們,故意忽視克拉蘇的功勞——事實,“也許”是這樣。
“伊特魯利亞人真是好樣的,克拉蘇真是個幸運的人……克拉蘇在其它地方連勝利都不能保證,卻在伊特魯利亞輕鬆地擊潰起義軍主力……真是太幸運了,計劃是伊特魯利亞人提出來的,克拉蘇不過是命令討伐軍配合而已,誰不會啊……”輕浮的貴族青年們的不負責任的議論中,克拉蘇得到了外號“幸運的人”,這對於他的政治前途絕不是好事。
“唉,有時候覺得,這樣做實在有些過分。”迴府不久,聽部下解說市井輿論反饋,弗拉維斯多少有些不忍心狠狠敲了克拉蘇悶棍。當然,不忍心之外,更多的是得意,克拉蘇這樣的曆史名人,哪怕他掌握了大軍,哪怕他立下輝煌戰功,還不是被他玩弄於指掌中?這就是權勢,就是傳說中的龍威壓製,克拉蘇,你做的再好,我一個廣告就能把你整死。
p.s:繼續寫的可能性不大,見諒。
《血腥起義》後續:
1.斯巴達克斯率領奴隸起義軍殘餘向北逃亡,在波河流域下遊的沼澤地裏麵跟克拉蘇死耗;
2.蘇布萊斯高盧得到弗拉維斯的支持,不斷南下侵蝕波河下遊波依高盧的勢力範圍,波依高盧不得不尋求帝國的支持,然後,他們被率軍進入波依領地的克拉蘇蠱惑了……
3.(被逼急了,憎恨弗拉維斯的)克拉蘇為了報複卡裏魯斯公爵,誣陷蘇布萊斯人支持斯巴達克斯,攻擊蘇布萊斯的附庸部落,引發蘇布萊斯人的反擊,斯巴達克斯趁機偷襲,克拉蘇的大軍幾乎被擊潰;
4.克拉蘇煽動元老院,將蘇布萊斯人視為帝國的敵人,雖然沒有通過,卻將弗拉維斯推到了風頭浪尖,也徹底激怒了弗拉維斯;
5.弗拉維斯正式加入迦太基陣營,羅馬派係遭到一麵倒的壓製,弗拉維斯得到上意大利總督之位;
6.克拉蘇對弗拉維斯的私怨導致的後果,引起羅馬元老派係的廣泛排斥,但克拉蘇的強硬獲得了波依高盧的友誼和羅馬派係地方勢力(行省)的支持,凱撒與克拉蘇的結盟;
7.斯巴達克斯無法突破波依高盧人的攔截,南下企圖前往西西裏,一路上再次聚集兩萬人的武裝;
8.斯巴達克斯用牛角上的火把成功誤導克拉蘇,突破克拉蘇的攔截,到達意大利南部,與西西裏隔海相望;
9.斯巴達克斯聯係的海盜被龐培消滅,克拉蘇修建海岬防線,將起義軍困死在海灘;
10.龐培海軍冒充海盜,偷襲起義軍營地,克拉蘇不得不配合,斯巴達克斯陣亡,奴隸起義軍被消滅;
11.龐培遵照弗拉維斯的吩咐,暗地裏掩埋了斯巴達克斯的遺體,克拉蘇的功勞大打折扣,但仍然獲得了小凱旋;羅馬局勢明朗化,迦太基人的壓倒性優勢和皇帝的弱勢;弗拉維斯與公主訂婚,成為第一皇位繼承人。
大綱早前放出過,寫下去或許有變化,但總體思路不變。
鞠躬……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