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進軍羅馬(1)


    塞內加公爵對於戰鬥結果還算滿意,雖然沒能畢全功於一役,終究打垮了斯巴達克斯,他對奴隸起義認識不足,認為接下來的征剿不會有什麽懸念了。塞內加的全部精神都在頭疼兩千騎兵的傷亡,每一個騎兵都是羅馬城身家豐厚、有身份地位的子弟,他還沒有想好怎麽麵對這些騎兵的家人。


    起義軍被討伐軍圍困在克拉姆斯河邊,士氣低迷,他們的領斯巴達克斯,此刻也因為信心大受打擊,十分苦惱。在這樣的悲傷、沮喪中,為了刺激起義軍出戰,塞內加公爵向起義軍展現了帝**的殘暴:討伐軍每天在起義軍的營地前處決三百名俘虜,將這些俘虜的頭砍下來,用投石機拋進起義軍的營地。


    在這樣可怕的恐嚇下,起義軍一片恐慌,斯巴達克斯不敢再讓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他努力打點精神,將部下們召集起來。


    “朋友們,我們被打敗了,但這沒有什麽可恥的,伊比利亞、高盧、日耳曼、達西亞、色雷斯、亞美尼亞的國王們、希臘的城邦僭主們、強大的馬其頓、塞琉古(敘利亞)、埃及軍隊,他們都曾是帝**隊的手下敗將。”


    “我們被打敗了,損失了一些兵力,但主力尚存,帝國這些天殘酷地虐殺我們並肩作戰的夥伴,他們恐嚇我們,他們恐嚇我們,因為他們同樣損失巨大,他們沒有信心再次打敗我們”


    “是的,他們沒有信心打敗我們,我們也難以擊敗他們,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斯巴達克斯做出總結,征詢的目光看向部將,但不等其他人言,他接著說:


    “這個狀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我們的士氣很低落,帝國這次損失的兵力,隨時可能得到補充,我們必須盡快結束這樣的不利狀況……”


    “……我們暫時退出坎佩尼亞,避開討伐軍,薩莫尼亞和阿普利亞,有更多我們的朋友和夥伴,我們很快可以得到更強大的力量。帝國的討伐軍,我從同情我們的人那裏知道,元老院正在向貴族們請求捐獻,因為元老院沒有錢組建更多的軍隊”


    “可是……我們……真的能打敗帝**嗎?”克瑞瑟斯臉色慘白,沮喪地問,五六萬起義軍——雖然有一半左右是卡普亞附近臨時加入的,被兩萬五千帝**不到三個小時擊潰,這樣的慘敗喚醒了他的記憶,對帝國的恐懼再次籠罩在他的心頭。


    “能,一定能,我們這次沒能打敗帝**,是因為我們的力量還不夠強大。”


    “可是,這次我們的兵力幾乎是他們的三倍……”克瑞瑟斯不安地說。


    “我們沒有經過多少軍事訓練,帝**不僅訓練有素,而且,他們有騎兵,騎兵”斯巴達克斯著重說了騎兵這個詞。


    “是啊,騎兵……”會議終於有了些氣氛,與會者紛紛訴說著騎兵的可怕,如果不是騎兵的中線突擊直接毀掉起義軍的兩列戰線,如果不是騎兵的側翼卷擊導致兩翼的崩潰,起義軍怎麽會戰敗呢?


    “討伐軍的騎兵傷亡慘重,我們殺死了至少五千。”好像找到了失敗的原因,起義軍的領們開始吹噓自己的豐功偉績,至於損失的兩三萬人,反正相互也不怎麽熟,死了就死了吧。


    斯巴達克斯在這樣緩和下來的氣氛裏,說服了起義軍的大小頭領,甚至以汲取教訓為由,模仿帝**製,任命了幾個軍團長,將起義軍粗略地重新編組。


    “戰敗也不算最差的結果吧,至少,我從起義軍的總盟長,粗粗變成了名義上的統帥。”斯巴達克斯暗暗地想。


    戰役結束第四天,塞內加公爵終於說服討伐軍的百夫長們進攻起義軍的營壘,將指揮的失誤遮掩下去,卻未料起義軍一點也不配合,衝破帝**的攔截,向著卡普亞方向後撤了。


    塞內加檢查了工事上留下的上千具起義者的屍體,狠狠懲戒了主持修建工事的軍事營造官,急急命令討伐軍追上去。


    討伐軍士兵的大堆零碎如帳篷、磨刀石、石碾、圓鋸、炊具、換洗衣物皮靴,雖然有利於長途行軍,卻大大不利於快追擊,隻用了三天時間,起義軍將討伐軍遠遠甩到了百裏之外,付出的代價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掉隊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起義軍的士氣,逃離了圍困、被殺的陰影,想著迴到卡普亞城的旖旎風光,起義軍一個個容光煥,越跑越有勁。眼看著再辛苦一兩天就到達目的地,起義軍突然被頭領們告知,他們不去卡普亞了,他們去薩莫尼亞。


    起義差點在起義軍中爆,斯巴達克斯安撫了其中的大部分,有些人仍然舍不得放棄卡普亞,堅持要迴去,哪怕死在那個天堂一樣的城市裏。斯巴達克斯欣慰的是,他的老弟兄都沒有為難他,對於那些冥頑不靈的人,他不想多浪費口舌了,他已經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嚴格挑選士兵,至少要保持一支強大且絕對服從的力量。


    “既然你們願意死在卡普亞,那麽,你們就去卡普亞吧。”斯巴達克斯冷冷地對那些請願的人說。


    “可是……”請願的人當然不願意單獨前往,他們不過是抱有僥幸,希望起義軍能守住那個城市。


    “守在卡普亞,城內城外都是我們的敵人,既然半年前沒能守住弗雷格萊,我們也守不住卡普亞。”斯巴達克斯最後說,然後毫不遲疑地拋下請願者不管,帶頭離開坡普利亞大道,向著提法塔山的軍用馳道而去。


    最後有一千三百多名起義者,他們懷念友好的卡普亞人,懷念恭維他們,給他們好吃的、好玩的城市奴隸,他們向北前進。


    塞內加收複被起義軍燒毀的卡拉提亞要塞,得知起義軍主力進入薩莫尼亞,憤怒欲狂,立刻下令處死五千俘虜,幾乎沒有遲疑地率領討伐軍追過去,僅僅派遣卡普亞軍北上收複卡普亞,並委托這段時間表現卓越的基西烏斯征剿坎佩尼亞的起義軍殘餘。


    帕布多斯在克拉姆斯河戰役沒能幫到斯巴達克斯,很有些過意不去,不過很快他就得到了斯巴達克斯的口信,讓他留在坎佩尼亞,“必要時候向南撤退,前往西西裏,與那裏的起義軍匯合”。


    從口信的最後一句話,帕布多斯覺察到了斯巴達克斯的氣餒,這位希臘商人沒有因此意外,反而鬆了口氣,從一開始他就不相信斯巴達克斯的計劃能成功,斯巴達克斯放棄那個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許更好,既然反正要被帝國殺死,為什麽不在死前快意恩仇呢?


    克拉姆斯河戰役的消息傳到卡提亞,卡提亞立刻變了天,除了少數見機快的奴隸逃過了捕殺,凡是和起義軍有牽連的人,不論公民、自由民還是奴隸,都遭到殘酷的對待。隨後趕到的一千三百起義軍,他們被誘入一片大院區,多數人被放火燒死,幸存者不是被圍在外麵的卡普亞人射死,就是被生擒活捉,釘死在卡普亞城外。


    基西烏斯不費吹灰之力就收複了城市,羅馬城出現了讚頌他的聲音,但在卡普亞城,他的名聲僅僅比塞內加公爵好一丁點,卡普亞人堅持認為,基西烏斯的擅離職守是導致卡普亞淪陷的罪魁禍之一。


    考慮到羅馬城有大量卡普亞的逃難者,弗拉維斯放棄了宣傳基西烏斯的功績,作為補償,他介紹了幾支上意大利的傭兵,付足三個月的傭金,加強基西烏斯的軍力。斯巴達克斯的戰敗,最出乎弗拉維斯的意料,元老院的老狐狸們卻似乎早知道這個結果,甚至覺得塞內加公爵做的比他們猜測的更差。


    原因是:斯巴達克斯眼裏的斯巴達克斯是現代影視、著作炒作起來的反暴英雄,元老院眼裏的斯巴達克斯是綿延近十年的西西裏奴隸大起義。


    明白自己犯下的認知錯誤,弗拉維斯及時地作出補救,一方麵為基西烏斯補充兵力,另一方麵,像那些大國難財的帝都貴族一樣,他派人帶著大筆的款子前往南方,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剛剛分配出去的貴族莊園和“公民份田”。哪怕南意大利洪水滔天,帝都的貴族、商人們正好借機大賺特賺。


    受斯巴達克斯戰敗的影響,因卡提林叛亂而劍拔弩張的帝都政治局勢緩和下來,維比烏斯※科勒尼烏斯主動聯係弗拉維斯,就西班牙的事情做重新的商議。


    根據最初的協議,弗拉維斯讓出西班牙總督之位和兩個軍團的控製權,允許路西烏斯-科勒尼烏斯家族的商隊自由進入行省,但德西烏斯不得幹涉西班牙的地方事務,行省的五個伯爵領仍然效忠卡裏魯斯家族。


    協議表麵上很公平,弗拉維斯保留了西班牙的根基,路-科家族得到了一個行省的話語權,皆大歡喜。實際上,弗拉維斯用自己對西班牙商業協會的控製能力擺了路-科家族一道,路-科家族在經濟上注定要一無所獲;路-科家族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想要在以後利用總督的身份,蠱惑西拔牙的伯爵領主們拋棄弗拉維斯,投入他們的懷抱。


    弗拉維斯離開西班牙前,委派朗圖努斯※馬克林作為他在西班牙的利益代言人,將薩烏尼特軍團和五個伯爵領交給他掌管,加上朗圖努斯自己的軍團,他在西班牙的權利實際比擔任總督的德西烏斯還大不過,在朗圖努斯看來,他的權利來自於弗拉維斯,總有一天也會被弗拉維斯拿迴去,借著這個機會,他為什麽不爭取點自己的利益呢?在利益驅動下,朗圖努斯處處與德西烏斯針鋒相對,竭力排擠德西烏斯,期望德西烏斯任期一滿,他就成為西班牙新的總督。


    德西烏斯※維列斯在帝都長大,擺弄政治的能力遠遠不是邊境行省出身的朗圖努斯可比,最初幾個月,他用假裝示弱驕縱朗圖努斯的倨傲,暗地裏利用伯爵領主們的嫉妒不滿,離間他們的關係,在時機成熟時突然難,擊破朗圖努斯的權威,聲望一落千丈的朗圖努斯得不到其他領主們的聲援,瞬間一敗塗地,從西班牙的無冕之王打落迴原形。


    “西班牙的局勢已經出了當初的協議範圍,我們必須重新商議,以免雙方爆不必要的衝突,我們無意破壞協議,但繼續維持當初的協議,對我們雙方都不公平。”


    “哦,那麽,你想要加西亞,還是塔拉格蘭尼斯?”


    這是明顯的諷刺了,西班牙是迦太基的傳統勢力範圍,除了加西亞的羅馬流放者和當年塔拉戈蘭尼斯的羅馬戰俘後裔,伊比利亞半島沒有歡迎羅馬人的地方。


    “公爵閣下,西班牙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排斥外人,平民百姓往往目光短淺,隻要給他們一點甜頭,就可以輕鬆鼓動他們,為此丟掉性命。”維比烏斯立刻迴敬,暗諷弗拉維斯在卡提林叛亂中利用平民的血,同時指出,西班牙人同樣很容易受到鼓動,背棄他們的本來喜惡,投靠新的保護人。


    維比烏斯無需指出西班牙的哪個伯爵領背叛了卡裏魯斯家族,既然那些伯爵領可以拋棄卡裏魯斯公爵的代言人,當然也可以背棄原來的“主人”。弗拉維斯忙於在帝都立足,疏忽了對西班牙的控製,難免會讓那些伯爵領產生異樣心思,也許,他們不打算背叛,但他們可以借著這個機會,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利。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弗拉維斯不怕德西烏斯與他爭奪西班牙的控製,他擔心的是德西烏斯給予伯爵領太多的自由,自由一旦被送出,就很難再收迴了,他的“主人”地位,也將淪落為“盟友”。


    看出弗拉維斯明白了他的意思,維比烏斯有些小得意。


    “我們無意與您在西班牙交鋒,那裏對你至關重要,對於我們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不值得我們與您生死相鬥。”


    弗拉維斯考慮了一會,向維比烏斯伸出了手:“你贏了,我接受你的提議,我們重新訂立新的協議。”


    路-科家族願意退出西班牙,推舉朗圖努斯,或者卡裏魯斯公爵指定的其他人擔任新的西班牙總督,作為交換,在征剿斯巴達克斯起義中,弗拉維斯必須支持路-科家族,支持維比烏斯指定的人擔任新討伐軍的統帥,或者至少應該做到表麵中立,輿論上的支持。


    塞內加公爵注定隻是個悲劇,被元老院丟出去試探斯巴達克斯,表現的好,或許可以換取一點政治利益的施舍,表現不好,塞內加最後的那點家底也要搭出去。三個月時間一過,塞內加就會被解除職務,真正的討伐軍統帥,那個沒有討伐期限,可以自由調動起義軍所在行省資源的新統帥,很快就會產生,這個統帥之位,才是帝都的大貴族們競相爭奪的目標。


    塞內加或許知道自己不過是塊被扔出去試探的石頭,但他不得不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冒險一試,如果他真能做到,他就是帝國的英雄。弗拉維斯知道鎮壓斯巴達克斯的巨大政治利益,但他不能不選擇放棄,他風頭太盛,根基不穩,即使有機會得到統帥職務,元老院也不會允許他得到更多東西。


    既然這樣,不如就放棄吧,換取西班牙的穩固,緩解與羅馬家族的緊張關係,至於可能導致與迦太基關係的惡化,弗拉維斯並不在意,迦太基人同樣是政治老手,不會因此覺得弗拉維斯背叛了友好關係。他們是理念上的盟友,利益上的敵人,迦太基人需要弗拉維斯承認自己是迦太基勢力的一份子,保護迦太基人的共同利益,些許小分歧不過是利益上正常的競爭。


    何況,迦太基人並不喜歡直接參與戰爭,隻要有利可圖,他們不在乎誰擔任這個統帥,他們也不相信,小小一個討伐軍統帥,就可以動搖他們對帝國的統治。


    “隻是,終究有些不甘心啊。”弗拉維斯看著維比烏斯離去,煩悶極了。


    注:


    騎兵的訓練很費時間,也很花錢,普通平民很難支付這個開銷,軍團騎兵隻招募有經驗的騎手,稍加訓練就能上戰場,所以,盡管原則上任何公民都可以加入騎兵,實際上騎兵仍然是屬於騎士階層的昂貴兵種,騎兵隊長、騎兵統領往往就是軍團二把手。


    依照帝國(羅馬)的傳統,步兵是戰場的絕對主力,騎兵在戰場上的職責是掩護側翼和追擊潰兵,偶爾驅散敵軍的弓箭手,這些職責不危險並且立功的機會很多,因此富裕的公民樂意參加騎兵。塞內加命令騎兵衝擊步兵陣列,實際上打破了騎兵的成規,巨大的傷亡自然引起了騎士階層的極大不滿——漢尼拔(大帝)能這麽做,因為他的騎兵是努米比亞蠻族,蠻族騎兵是不需要訓練的,他們從小就騎馬了。


    b.s.:


    本書的騎兵是有馬鐙的,但帝國對騎兵的認識並沒有因此改變,騎兵是個昂貴的兵種,帝國不可能輕易拿騎兵衝陣。隻有草原蠻族才這樣做,因為他們的騎兵不用訓練。對於農耕文明來說,要麽像中世紀的歐洲,分封一個村子養一個騎士世家,騎士的兒子從小開始訓練騎馬和戰鬥;要麽像中國的漢唐時期或羅馬帝國,通過軍功和尚武精神,鼓勵民間的富裕階層熱衷馬上搏擊,練兵於民。像宋朝缺騎兵,個人認為缺的不是用錢能買到的馬,而是社會風氣缺乏熱衷騎術的人。類似於,哪怕飛機再多,如果沒有民間的飛行俱樂部,一旦開戰,僅靠軍隊培養的飛行員,幾場戰爭下來就沒飛行員可用了,重新培養飛行員,絕不是幾年能做到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囂張的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山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山風並收藏囂張的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