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維蘇威山上(6)
安德魯斯將大軍駐紮在山下,在下山的幾個隘口留下了少量警戒,同時不斷加強騎兵力量,阻止克瑞瑟斯下山劫掠。在安德魯斯的封鎖下,山上的起義軍很快麵臨糧食匱乏的困境,每天隻能依靠樹皮草根,以及少量的稀粥野果野獸勉強度日。在這樣的艱難時刻,起義軍中離心傾向更加嚴重,凡是心誌不堅定的人都選擇了下山,千方百計地迴到原來生活的地方,重新冒充順民,能留在山上的人,都是堅定的反抗分子。
最初,安德魯斯對於抓捕的逃亡者表現了罕見的大度,在帝國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對非公民反抗者表現出如此寬厚的一麵。這種大度和寬容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甚至在元老院,也出現了指責安德魯斯的聲音。反之,比特羅斯特憎恨讓他嚐到失敗滋味的起義者,對於抓捕的起義者心狠手辣,為了處置俘虜的事情,兩位指揮官經常爆發口角。
在元老院的政治風向偏向絕不容情,盧薩德不惜代價要盡快剿滅叛奴的時候,安德魯斯從盧薩德的決心看到了背叛的後果,安德魯斯在畏懼中屈從了,從原本的小心謹慎變得兇狠急躁,比特羅斯特則恰恰相反,他不如安德魯斯看得遠,卻希望當前備受關注的目光能聚焦在她身上更久些,在進剿的事情上,漫不經心,開始享受起上頭的讚賞,下頭的恭維了。
兩個人的寬容和兇狠突然換了位置,讓下麵的軍士無所適從,他們對背後的政治鬥爭一無所知,有些人想借著平叛多賺點錢,有些人則希望早日平叛,早日迴到家裏,繼續過往生活的平靜。
領軍將領和軍士們各懷心思,加上躲藏在山裏的叛匪逃的飛快,遲遲不能聚殲,帝**從上到下都在壓力和煎熬下變得或焦慮或散漫,軍令通行不暢,這樣,盧薩德盡快平亂的願望不僅落空,反而似乎遙遙無期了。
就在比特魯斯特在其他家族的鼓動下,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於當前得到的重視,安德魯斯憂心忡忡,害怕盧薩德的報複時,意外的轉機出現了。
麥克羅斯特已經對克瑞瑟斯和起義軍的前途絕望,覺得既然不能利用起義軍向仇人報複,不如用起義軍的鮮血謀一個前程。他一方麵蠱惑克瑞瑟斯說,繼續在山上四處逃竄,起義軍很快就會全部逃散,隻有建立起堅固的營地,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激起起義軍的勇氣,反抗到底,才有機會等到斯巴達克斯的援軍到來;另一方麵,他暗地裏派親信通知安德魯斯,讓安德魯斯放鬆圍剿,聽憑起義軍建立營地,然後將起義軍聚殲在營地裏。
安德魯斯不相信馬克羅斯特,但他別無選擇,他已經感受到了盧薩德家族的憤怒,卡普亞軍中,又有比特羅斯特等人的消極怠工,如果起義軍繼續在山上打遊擊,平叛根本看不到盡頭。
在安德魯斯的暗地配合下,克瑞瑟斯和起義者終於找到了一個理想的營地,在這一點上,即使麥克羅斯特這個內鬼,也不能欺瞞他人,畢竟,這關係到所有起義者的生死,所有人都非常慎重。
起義軍的營地坐落於半山腰的一塊平地,背靠陡峭的山崖,左右兩麵是難以攀援的峭壁,隻有正麵有一條兩人寬的小道蜿蜒直上,在小道的每個轉彎處,都有麥克羅斯特建議挖掘的阻擊線,每條阻擊線都有一條壕溝,壕溝後麵是樹木架起的防衛工事,工事後麵是平整的作戰平台。
攻擊者沿著小道前進的時候,將不斷承受著來自阻擊工事後的防衛者的石塊、投槍、弓箭的襲擊,即使推進到工事前,由於道路狹窄、正麵陡峭,攻擊一方在第一線也很難保持攻擊鋒線,而防守的一方卻可以在工事後的平台上輕鬆組織起密集的防禦牆。
麥克羅斯特建議分兵抵抗,原本是為了消耗克瑞瑟斯的力量,卻沒想到克瑞瑟斯也有心思慎密的一麵,在克瑞瑟斯親自帶隊防禦下,卡普亞軍連續攻擊了三天,付出了三百多人的傷亡,僅僅攻克了三道阻擊線,如果不是因為起義軍嚴重缺乏鐵器,這個傷亡數字至少是三倍以上。
安德魯斯在第四天投入了上千人,發起了十一次進攻,仍然在第四道阻擊線上碰的頭破血流。不同於前三道線,起義軍在這裏聚集了最多的兵器,因為這道線的位置已經很高,起義軍已經沒有退路,並且地勢陡峭無法紮營,卡普亞軍的每次進攻,都必須先攀爬一大段距離,到達阻擊線前總是氣喘籲籲,既不能保持體力持續進攻,又不能駐停下來維持戰果。
得益於安德魯斯初期的分化瓦解,起義軍的兵力已經削減到三四百人,更被卡普亞軍高價“收購”了相當一部分兵器,起義軍喪失了反擊力量,卡普亞軍可以有條不紊、從容進攻,用武器和兵力優勢,不斷地消耗起義軍的力量。即使克瑞瑟斯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樣不斷消耗下去,起義軍仍然難逃覆亡,何況,他們的糧食早已消耗殆盡了呢?
在絕望的防守中,有人向克瑞瑟斯建議用藤條編織繩子,從側麵逃下山去,但這個建議很快被一些人阻止,因為這樣頂多隻能挽救少數人,願意為他人犧牲的人,終究隻是少數。接著,有膽大的人建議用這種方法背後偷襲卡普亞軍,但這個建議再次被拒絕,依靠藤條能放下去的人非常有限,攻擊效果難以預料,除非陷入絕境,他們寧願繼續守著營地,而不是拿本來就嚴重不足的兵力冒險。
克瑞瑟斯傾向於正麵突擊以震懾敵人的進攻,這樣,卡普亞軍就不能肆無忌憚地發起進攻了,但他的想法遭到所有人的抵製,當前,他們所有的兵器不過兩百餘件,萬一反擊失利,他們就不會剩下多少兵器防禦了。起義軍對於出擊如此泄氣,實在是他們在這些天的防守中,被卡普亞軍密集標槍殺的膽寒了,即使躲在工事後麵,一波*連綿不盡的標槍雨仍然殺死了他們一百多人。
麥克羅斯特開始憂心如焚,他萬萬沒有想到數千帝**竟然數天不能攻破三四百人守護的防線,克瑞瑟斯已經起了疑心,其他人雖然多數不知道駐營而守是他的建議,但一旦他們知道了,隻怕更加群情激昂。他在起義軍中雖然有些威信,但除了身邊的小跟班,其他人都對帝國仇深似海,不可能背叛克瑞瑟斯。
惶惶中,麥克羅斯特忽然想到了一個計策,足以讓起義軍萬劫不複,仔細思量,確定沒有紕漏後,他找來自己的跟班。
“巴利裏,我待你怎麽樣?”
“沒有你,我早就死在角鬥場了,是你教會了我做人的尊嚴。”
“你愛帝國嗎?”
“我……”
“我憎恨迦太基人,但我愛帝國。帝國從來不虧待熱愛她的人,但迦太基人,他們是寄生在帝國軀體上的蛀蟲,他們敗壞了帝國的傳統,敗壞了帝國的榮耀,他們欺壓公民,做盡壞事。”
麥克羅斯特接著問:“你知道帝國以前的遠征軍是什麽樣子的嗎?”
巴利裏搖頭。
“你知道高盧人吧,他們以前茹毛飲血,活人祭祀,言語不合即拔刀相向,部落間混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帝國征服他們以後,將法律介紹給他們,讓他們的社會井然有序,廢除他們的野蠻習俗,將文明禮儀介紹給他們。帝國統治下的高盧,他們如今的生活,已經和帝國公民沒有什麽兩樣,即使那些依然遠離帝國的高盧部落,也因為帝國的影響,擺脫了混亂野蠻,過上了更好生活。”
麥克羅斯特接著說:“以前的帝**團,他們征服蠻族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帝國的文明,消滅部落混亂、野蠻的習俗,讓那些不幸生活如野獸的蠻族,也能感受到文明的光輝。但現今的帝**團呢?他們遠征東方,不是為了消滅東方的**統治(希臘人一向認為波斯帝國影響下的東方文明很**,人民都是君王的奴隸),僅僅是為了掠奪東方的財富,為了財富,他們不僅經常將整個蠻族部落販賣為奴,甚至將文明城市的市民整體變賣為奴為了財富,他們還多次進攻希臘,對俘虜的希臘士兵經常集體屠殺”
巴利裏頭腦有些亂了,麥克羅斯特的話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所以,我加入了克瑞瑟斯的起義軍,因為我同樣仇恨如今的帝國,但同時,我也憎恨克瑞瑟斯,因為他在危害我愛的帝國。我希望有一天,不僅我,也有你,巴利裏,千千萬萬個我們,我們能一起站出來,為了恢複帝國昔日的榮光而努力,哪怕獻出生命。如果那一天到來,帝國對內不再欺壓良善,對外不再濫用武力,帝國的強大,正是為了維護世界的正義,這樣的帝國,又怎麽不知道我們為她犧牲?”
巴利裏雖然仍然不明白,但一種莫名的使命感讓他熱血沸騰:“頭,我雖然還是不明白你的話,但我知道曾經的帝國在世界上的聲名,你告訴我,我該怎麽做”
麥克羅斯特很滿意巴利裏的決心,一番話總算沒有白費,之所以要花這麽多時間說服巴利裏,是因為這巴利裏要冒的風險很大,雖然巴利裏懵懂無知,上次安排他給帝**送信,他也沒有表現出懷疑,但這次,他不能不加倍小心謹慎。
“明天你穿我的甲胄去防線作戰,等打退帝**的進攻,你就帶頭衝出工事反擊,假裝死在工事外麵,離工事越遠越好,這樣,起義者就沒有辦法剝你的衣甲,查看你是否活著,到了晚上,你就爬起來,找上次你聯係上的那個帝**官。如果裝死不成,也一定要裝成重傷被俘,決不能讓起義者看出破綻,否則,我固然難逃一死,我們的計劃也要徹底失敗。”
“去送信嗎?”
“不,這次的事不能用信,你帶個口信給他,就說,上次的老朋友說的,請求他在明日進攻的時候,假裝後方出現了斯巴達克斯的援軍,驚慌撤退。”
“就這句?”
“就這句。千萬記住了”麥克羅斯特叮囑道。
“即使死了,我也不會忘記。”巴利裏堅定地說。
p.s:發了兩個章節,加起來隻有六千多字,實在對不住啊,這個月不知道還會不會更了。
[奉獻]
安德魯斯將大軍駐紮在山下,在下山的幾個隘口留下了少量警戒,同時不斷加強騎兵力量,阻止克瑞瑟斯下山劫掠。在安德魯斯的封鎖下,山上的起義軍很快麵臨糧食匱乏的困境,每天隻能依靠樹皮草根,以及少量的稀粥野果野獸勉強度日。在這樣的艱難時刻,起義軍中離心傾向更加嚴重,凡是心誌不堅定的人都選擇了下山,千方百計地迴到原來生活的地方,重新冒充順民,能留在山上的人,都是堅定的反抗分子。
最初,安德魯斯對於抓捕的逃亡者表現了罕見的大度,在帝國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對非公民反抗者表現出如此寬厚的一麵。這種大度和寬容引起了廣泛的爭議,甚至在元老院,也出現了指責安德魯斯的聲音。反之,比特羅斯特憎恨讓他嚐到失敗滋味的起義者,對於抓捕的起義者心狠手辣,為了處置俘虜的事情,兩位指揮官經常爆發口角。
在元老院的政治風向偏向絕不容情,盧薩德不惜代價要盡快剿滅叛奴的時候,安德魯斯從盧薩德的決心看到了背叛的後果,安德魯斯在畏懼中屈從了,從原本的小心謹慎變得兇狠急躁,比特羅斯特則恰恰相反,他不如安德魯斯看得遠,卻希望當前備受關注的目光能聚焦在她身上更久些,在進剿的事情上,漫不經心,開始享受起上頭的讚賞,下頭的恭維了。
兩個人的寬容和兇狠突然換了位置,讓下麵的軍士無所適從,他們對背後的政治鬥爭一無所知,有些人想借著平叛多賺點錢,有些人則希望早日平叛,早日迴到家裏,繼續過往生活的平靜。
領軍將領和軍士們各懷心思,加上躲藏在山裏的叛匪逃的飛快,遲遲不能聚殲,帝**從上到下都在壓力和煎熬下變得或焦慮或散漫,軍令通行不暢,這樣,盧薩德盡快平亂的願望不僅落空,反而似乎遙遙無期了。
就在比特魯斯特在其他家族的鼓動下,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於當前得到的重視,安德魯斯憂心忡忡,害怕盧薩德的報複時,意外的轉機出現了。
麥克羅斯特已經對克瑞瑟斯和起義軍的前途絕望,覺得既然不能利用起義軍向仇人報複,不如用起義軍的鮮血謀一個前程。他一方麵蠱惑克瑞瑟斯說,繼續在山上四處逃竄,起義軍很快就會全部逃散,隻有建立起堅固的營地,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激起起義軍的勇氣,反抗到底,才有機會等到斯巴達克斯的援軍到來;另一方麵,他暗地裏派親信通知安德魯斯,讓安德魯斯放鬆圍剿,聽憑起義軍建立營地,然後將起義軍聚殲在營地裏。
安德魯斯不相信馬克羅斯特,但他別無選擇,他已經感受到了盧薩德家族的憤怒,卡普亞軍中,又有比特羅斯特等人的消極怠工,如果起義軍繼續在山上打遊擊,平叛根本看不到盡頭。
在安德魯斯的暗地配合下,克瑞瑟斯和起義者終於找到了一個理想的營地,在這一點上,即使麥克羅斯特這個內鬼,也不能欺瞞他人,畢竟,這關係到所有起義者的生死,所有人都非常慎重。
起義軍的營地坐落於半山腰的一塊平地,背靠陡峭的山崖,左右兩麵是難以攀援的峭壁,隻有正麵有一條兩人寬的小道蜿蜒直上,在小道的每個轉彎處,都有麥克羅斯特建議挖掘的阻擊線,每條阻擊線都有一條壕溝,壕溝後麵是樹木架起的防衛工事,工事後麵是平整的作戰平台。
攻擊者沿著小道前進的時候,將不斷承受著來自阻擊工事後的防衛者的石塊、投槍、弓箭的襲擊,即使推進到工事前,由於道路狹窄、正麵陡峭,攻擊一方在第一線也很難保持攻擊鋒線,而防守的一方卻可以在工事後的平台上輕鬆組織起密集的防禦牆。
麥克羅斯特建議分兵抵抗,原本是為了消耗克瑞瑟斯的力量,卻沒想到克瑞瑟斯也有心思慎密的一麵,在克瑞瑟斯親自帶隊防禦下,卡普亞軍連續攻擊了三天,付出了三百多人的傷亡,僅僅攻克了三道阻擊線,如果不是因為起義軍嚴重缺乏鐵器,這個傷亡數字至少是三倍以上。
安德魯斯在第四天投入了上千人,發起了十一次進攻,仍然在第四道阻擊線上碰的頭破血流。不同於前三道線,起義軍在這裏聚集了最多的兵器,因為這道線的位置已經很高,起義軍已經沒有退路,並且地勢陡峭無法紮營,卡普亞軍的每次進攻,都必須先攀爬一大段距離,到達阻擊線前總是氣喘籲籲,既不能保持體力持續進攻,又不能駐停下來維持戰果。
得益於安德魯斯初期的分化瓦解,起義軍的兵力已經削減到三四百人,更被卡普亞軍高價“收購”了相當一部分兵器,起義軍喪失了反擊力量,卡普亞軍可以有條不紊、從容進攻,用武器和兵力優勢,不斷地消耗起義軍的力量。即使克瑞瑟斯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樣不斷消耗下去,起義軍仍然難逃覆亡,何況,他們的糧食早已消耗殆盡了呢?
在絕望的防守中,有人向克瑞瑟斯建議用藤條編織繩子,從側麵逃下山去,但這個建議很快被一些人阻止,因為這樣頂多隻能挽救少數人,願意為他人犧牲的人,終究隻是少數。接著,有膽大的人建議用這種方法背後偷襲卡普亞軍,但這個建議再次被拒絕,依靠藤條能放下去的人非常有限,攻擊效果難以預料,除非陷入絕境,他們寧願繼續守著營地,而不是拿本來就嚴重不足的兵力冒險。
克瑞瑟斯傾向於正麵突擊以震懾敵人的進攻,這樣,卡普亞軍就不能肆無忌憚地發起進攻了,但他的想法遭到所有人的抵製,當前,他們所有的兵器不過兩百餘件,萬一反擊失利,他們就不會剩下多少兵器防禦了。起義軍對於出擊如此泄氣,實在是他們在這些天的防守中,被卡普亞軍密集標槍殺的膽寒了,即使躲在工事後麵,一波*連綿不盡的標槍雨仍然殺死了他們一百多人。
麥克羅斯特開始憂心如焚,他萬萬沒有想到數千帝**竟然數天不能攻破三四百人守護的防線,克瑞瑟斯已經起了疑心,其他人雖然多數不知道駐營而守是他的建議,但一旦他們知道了,隻怕更加群情激昂。他在起義軍中雖然有些威信,但除了身邊的小跟班,其他人都對帝國仇深似海,不可能背叛克瑞瑟斯。
惶惶中,麥克羅斯特忽然想到了一個計策,足以讓起義軍萬劫不複,仔細思量,確定沒有紕漏後,他找來自己的跟班。
“巴利裏,我待你怎麽樣?”
“沒有你,我早就死在角鬥場了,是你教會了我做人的尊嚴。”
“你愛帝國嗎?”
“我……”
“我憎恨迦太基人,但我愛帝國。帝國從來不虧待熱愛她的人,但迦太基人,他們是寄生在帝國軀體上的蛀蟲,他們敗壞了帝國的傳統,敗壞了帝國的榮耀,他們欺壓公民,做盡壞事。”
麥克羅斯特接著問:“你知道帝國以前的遠征軍是什麽樣子的嗎?”
巴利裏搖頭。
“你知道高盧人吧,他們以前茹毛飲血,活人祭祀,言語不合即拔刀相向,部落間混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帝國征服他們以後,將法律介紹給他們,讓他們的社會井然有序,廢除他們的野蠻習俗,將文明禮儀介紹給他們。帝國統治下的高盧,他們如今的生活,已經和帝國公民沒有什麽兩樣,即使那些依然遠離帝國的高盧部落,也因為帝國的影響,擺脫了混亂野蠻,過上了更好生活。”
麥克羅斯特接著說:“以前的帝**團,他們征服蠻族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帝國的文明,消滅部落混亂、野蠻的習俗,讓那些不幸生活如野獸的蠻族,也能感受到文明的光輝。但現今的帝**團呢?他們遠征東方,不是為了消滅東方的**統治(希臘人一向認為波斯帝國影響下的東方文明很**,人民都是君王的奴隸),僅僅是為了掠奪東方的財富,為了財富,他們不僅經常將整個蠻族部落販賣為奴,甚至將文明城市的市民整體變賣為奴為了財富,他們還多次進攻希臘,對俘虜的希臘士兵經常集體屠殺”
巴利裏頭腦有些亂了,麥克羅斯特的話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所以,我加入了克瑞瑟斯的起義軍,因為我同樣仇恨如今的帝國,但同時,我也憎恨克瑞瑟斯,因為他在危害我愛的帝國。我希望有一天,不僅我,也有你,巴利裏,千千萬萬個我們,我們能一起站出來,為了恢複帝國昔日的榮光而努力,哪怕獻出生命。如果那一天到來,帝國對內不再欺壓良善,對外不再濫用武力,帝國的強大,正是為了維護世界的正義,這樣的帝國,又怎麽不知道我們為她犧牲?”
巴利裏雖然仍然不明白,但一種莫名的使命感讓他熱血沸騰:“頭,我雖然還是不明白你的話,但我知道曾經的帝國在世界上的聲名,你告訴我,我該怎麽做”
麥克羅斯特很滿意巴利裏的決心,一番話總算沒有白費,之所以要花這麽多時間說服巴利裏,是因為這巴利裏要冒的風險很大,雖然巴利裏懵懂無知,上次安排他給帝**送信,他也沒有表現出懷疑,但這次,他不能不加倍小心謹慎。
“明天你穿我的甲胄去防線作戰,等打退帝**的進攻,你就帶頭衝出工事反擊,假裝死在工事外麵,離工事越遠越好,這樣,起義者就沒有辦法剝你的衣甲,查看你是否活著,到了晚上,你就爬起來,找上次你聯係上的那個帝**官。如果裝死不成,也一定要裝成重傷被俘,決不能讓起義者看出破綻,否則,我固然難逃一死,我們的計劃也要徹底失敗。”
“去送信嗎?”
“不,這次的事不能用信,你帶個口信給他,就說,上次的老朋友說的,請求他在明日進攻的時候,假裝後方出現了斯巴達克斯的援軍,驚慌撤退。”
“就這句?”
“就這句。千萬記住了”麥克羅斯特叮囑道。
“即使死了,我也不會忘記。”巴利裏堅定地說。
p.s:發了兩個章節,加起來隻有六千多字,實在對不住啊,這個月不知道還會不會更了。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