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維蘇威山上(5)
第十一章維蘇威山上(5)
克瑞瑟斯和他的追隨者一路敗逃迴維蘇威山的老營,清點人數,隻剩下不到一千人,一個個垂頭喪氣,沮喪不已。有人忐忑問及以後去向,幸存者們麵麵相覷,不能言語。在失去城市、大軍以後,他們對於未來已經完全失去信心,支持他們的唯一勇氣是害怕帝國的報複。
幾個慫恿克瑞瑟斯的頭目這時候念及斯巴達克斯的好了,有斯巴達克斯在這裏,哪怕遭受慘白,也不用為以後的出路擔憂,斯巴達克斯就是那麽一個人,即使身處絕境,也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從它的勇氣和決心中感覺到一絲希望。
克瑞瑟斯不缺勇猛,但他無法將自己的勇氣傳染給其他人,他的勇敢,不過是一種不怕死的精神而已,可能會悲壯,但絕不會讓部下心裏充滿希望,充滿鬥誌。
“不如,我們去找斯巴達克斯吧。”麥克羅斯特建議道,他是一個落魄的羅馬人,擁有帝國公民的身份,這個身份讓他受到角鬥奴的排斥,卻在廣大的莊園奴隸和自由民中擁有號召力,帝國公民的身份,在帝國治下的民眾看來,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領導資質。
因為帝國公民的身份,在起義軍中,麥克羅斯特有一種上等人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來自於他對帝國榮耀的崇拜,這種崇拜心理讓他認定奴隸起義注定要失敗,他參與其中,一方麵是走投無路,另一方麵也是想報複剝奪他的全部財富的迦太基人。正是在他的慫恿下,起義軍屠殺了所有抓獲的迦太基人。
“我們根本不知道斯巴達克斯去了哪裏”一個角鬥奴立刻站出來說,“斯巴達克斯是個懦夫,隻想躲躲藏藏,逃離帝國的統治,逃迴他的老家。”
“斯巴達克斯不會逃跑,他的老家已經被帝**團屠戮一空,他跟帝國仇深似海。”另一個角鬥奴立刻反駁。
角鬥奴們因為斯巴達克斯爭吵起來,他們有些是因為對克瑞瑟斯不滿,所以念叨斯巴達克斯的好,有些人則是因為對克瑞瑟斯的擁護,憎恨臨陣退縮的斯巴達克斯。
“安靜”克瑞瑟斯受不了部下們的爭吵,他開始後悔逼走了斯巴達克斯,論武藝,他自認不遜於斯巴達克斯,但論及領袖才能,他已經知道自己遠遠不如。既然他做不了一個好領導,為什麽不能將斯巴達克斯請迴來?或許,他們可以模仿帝國的雙執政官製度,或者斯巴達克斯的雙王製度。他找不到出路,斯巴達克斯欠缺力量,他們正好配合默契。
“你們留在山上,如果帝**上山圍剿,你們就拖住他們,我去找斯巴達克斯,我們不能缺少斯巴達克斯,斯巴達克斯也需要我們。”克瑞瑟斯思索了一番,做了決定。
“陛下,你一個人下山很危險。”一個手下諂媚說,一邊向他的“陛下”秀了秀瘦小枯幹的肢體,希望克瑞瑟斯能帶他走。
克瑞瑟斯猶豫了一下,大概是在考慮這個討他歡心的手下到底是因為關心他的安危而期望追隨他,還是認定留在山上隻有死路一條,想跟著自己逃跑。
“好吧,圖裏安跟著我。”克瑞瑟斯說,“我在普利西亞生活了十年,那裏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我很快能找到斯巴達克斯。你們不會等很久的。”
克瑞瑟斯以為斯巴達克斯南下那不勒斯,最後一定會向東翻過希拉山脈,謀求在廣闊的普利西亞平原發展,那裏有數不盡的奴隸莊園和破產公民、自由民,隻要登高一唿,就可以很快集結一支起義大軍。他急匆匆地向東而去,卻不知道斯巴達克斯一直在暗中關注克瑞瑟斯的動向,等待著時機。
斯巴達克斯原本計劃前往那不勒斯,因為那裏有他的角鬥奴朋友,而且那不勒斯的防守很薄弱,但行軍不久就放棄了這個計劃。沿著坡普利亞大道前進,沿途除了少數山民,一路上都很荒涼,他不僅沒能擴充自己的實力,反而陷入斷糧的困境。從路上擄掠的商人們嘴裏得知,卡普亞的奴隸起義已經引起了南方的警覺,在那不勒斯城的倡導下,南方的希臘城邦開始加強戒備,訂立相互支援的同盟,雖然希臘人的同盟一向同床異夢,但斯巴達克斯不敢冒這個險。
南下那不勒斯的不切實際,讓斯巴達克斯意識到自己被克瑞瑟斯耍了,他對意大利並不熟悉,為他提供情報,讓他做出決定的,正是克瑞瑟斯的人。斯巴達克斯猜測克瑞瑟斯誘騙他南下是為了讓他吃點苦頭,這樣,如果克瑞瑟斯在北方進展順利,他就要不得不屈從於克瑞瑟斯的指揮。
斯巴達克斯是個心思堅定的人,發覺南下計劃不可行,他就停下來,派人四處搜集信息,尋找以後的出路。坡普利亞大道是條軍用馳道,商人多數都是走的海路,不過,不時也有希臘的行腳商人經過,這些小商人在大勢上毫不知情,對於鄉野的情況則再清楚不過。
從希臘小商人那裏,斯巴達克斯認識到,希臘人精於算計,對帝國的忠誠度不高,如果他的力量足夠強大,他可以從希臘人那裏得到很多幫助,現今的他如果南下,則無疑自投羅網。希拉山脈以東的普利西亞平原,由於長期遭受迦太基人的壓榨,當地土著大多淪為貴族莊園的佃農,同時不斷受到勞務成本更低的奴隸的衝擊,生活困苦不堪,在斯巴達克斯看來,隻要一顆火星,就能點燃反抗的火種,不過普利西亞土著曆史上多次受希臘人、羅馬人、迦太基人的欺騙,非常排斥外人,以他的身份,鼓動不了他們。
綜合情報分析結果,斯巴達克斯自知沒有克瑞瑟斯的幫助,依靠解救的少數角鬥奴,他完全不能逃脫帝國的追捕,他決定潛伏下來,等待克瑞瑟斯的消息,他相信,克瑞瑟斯沒有他的幫助,也是不可能獨自發展的。
在克瑞瑟斯向北方進軍,震動坎佩尼亞的時候,斯巴達克斯隱藏在意大利西海岸,貫通南北的坡普尼亞大道兩旁的山林裏,劫掠路過的商旅,訓練士卒,緩慢擴充力量,在布魯提姆海岬的官方文書上,帝國完全沒有認識到這是斯巴達克斯的力量,他們開始為盜匪猖獗的坡普尼亞大道煩惱。
從不幸商旅、行人那裏得到克瑞瑟斯敗退維蘇威火山,帝國大軍隨後入山進剿的消息,斯巴達克斯清楚自己的機會來了。斯巴達克斯用五天的時間將散落在大道兩旁的部將聚集起來,這時候,他的軍隊已經有了一千五百人,這些人裏,其中兩三百人是原本活躍在大道兩旁的山匪,其它人都是貨物被劫掠一空,走投無路的行腳商人或行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追隨的是怎樣的窮兇極惡之徒,他們期望通過劫掠他人補償自己的損失,獲得商業資本,這樣,他們就可以重新做迴商人了。
一千五百人的集結很難瞞過沿途的人,遺憾的是,沿途的山民們多數是真正的土著,他們遭希臘移民驅逐,遭帝國主流社會排斥,他們對山下發生的事情保持著冷漠態度,即使有幾個受到帝國的恩惠,向地方駐軍或貴族稟報軍情,也得不到重視。斯巴達克斯的軍隊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沿著大道返迴維蘇威山,距離帝**營地不到三十裏。
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在收複被起義軍占據的城市後,獲得了空前的威望,感激他們奪迴莊園,保護他們免受起義奴隸的侵害,地方小貴族和世家們用他們能想到的所有恭維之詞向坎佩尼亞總督府推薦了他們。由於下意大利總督和他的軍團都在西西裏島平叛,總督府的實際權力掌控於總督府總管之手,這位總督在奴隸暴動以前,權力受貴族和世家的限製,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權力,這時候,借著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的威望,權力膨脹,飄飄然之下開始以留守總督自居,大肆發號施令。
下意大利是盧薩德家族的傳統勢力範圍,西西裏奴隸暴動,讓這個大家族焦頭爛額,這時候更是牆倒眾人推,有機會問鼎帝國元老院的家族紛紛向總督府總管和安德魯斯、比特羅斯特示好,鼓勵他們擺脫盧薩德家的控製。
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政治鬥爭中,帝**徹底毀滅起義奴隸的需求也就變得更加迫切了,從西西裏抽調不出兵力,為了安撫逐漸離心的下意大利軍政,盧薩德家族咬牙切齒地為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補充了兩千兵力,又利用剛剛得到的法蘭西行省的經濟利益做保,借貸了十萬金幣作為剿滅叛奴的獎賞。盧薩德對平叛軍的要求隻有一個:盡快恢複下意大利的局勢,斷絕其它家族趁火打劫的希望。
注:
1.意大利半島上,主要族群從南到北依次為高盧人、伊特魯利亞人、拉丁(羅馬)人、薩莫奈(薩賓)人、希臘人,意大利人是羅馬人對(羅馬以南)南方人的統稱,多數是指希臘的移民城邦。
2.意大利南部地圖,以前搜了好幾個,也參考了《羅馬史》中關於薩賓人的部分,斯巴達克斯的行軍路線等,其中涉及了一些山口、平原地形等,斷斷續續地寫,很多忘記了,找不到了,現在使用的地圖是穀歌搜索到的古羅馬南意大利地圖(southernitalyoftheromanempire350a.d)
[奉獻]
第十一章維蘇威山上(5)
克瑞瑟斯和他的追隨者一路敗逃迴維蘇威山的老營,清點人數,隻剩下不到一千人,一個個垂頭喪氣,沮喪不已。有人忐忑問及以後去向,幸存者們麵麵相覷,不能言語。在失去城市、大軍以後,他們對於未來已經完全失去信心,支持他們的唯一勇氣是害怕帝國的報複。
幾個慫恿克瑞瑟斯的頭目這時候念及斯巴達克斯的好了,有斯巴達克斯在這裏,哪怕遭受慘白,也不用為以後的出路擔憂,斯巴達克斯就是那麽一個人,即使身處絕境,也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從它的勇氣和決心中感覺到一絲希望。
克瑞瑟斯不缺勇猛,但他無法將自己的勇氣傳染給其他人,他的勇敢,不過是一種不怕死的精神而已,可能會悲壯,但絕不會讓部下心裏充滿希望,充滿鬥誌。
“不如,我們去找斯巴達克斯吧。”麥克羅斯特建議道,他是一個落魄的羅馬人,擁有帝國公民的身份,這個身份讓他受到角鬥奴的排斥,卻在廣大的莊園奴隸和自由民中擁有號召力,帝國公民的身份,在帝國治下的民眾看來,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領導資質。
因為帝國公民的身份,在起義軍中,麥克羅斯特有一種上等人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來自於他對帝國榮耀的崇拜,這種崇拜心理讓他認定奴隸起義注定要失敗,他參與其中,一方麵是走投無路,另一方麵也是想報複剝奪他的全部財富的迦太基人。正是在他的慫恿下,起義軍屠殺了所有抓獲的迦太基人。
“我們根本不知道斯巴達克斯去了哪裏”一個角鬥奴立刻站出來說,“斯巴達克斯是個懦夫,隻想躲躲藏藏,逃離帝國的統治,逃迴他的老家。”
“斯巴達克斯不會逃跑,他的老家已經被帝**團屠戮一空,他跟帝國仇深似海。”另一個角鬥奴立刻反駁。
角鬥奴們因為斯巴達克斯爭吵起來,他們有些是因為對克瑞瑟斯不滿,所以念叨斯巴達克斯的好,有些人則是因為對克瑞瑟斯的擁護,憎恨臨陣退縮的斯巴達克斯。
“安靜”克瑞瑟斯受不了部下們的爭吵,他開始後悔逼走了斯巴達克斯,論武藝,他自認不遜於斯巴達克斯,但論及領袖才能,他已經知道自己遠遠不如。既然他做不了一個好領導,為什麽不能將斯巴達克斯請迴來?或許,他們可以模仿帝國的雙執政官製度,或者斯巴達克斯的雙王製度。他找不到出路,斯巴達克斯欠缺力量,他們正好配合默契。
“你們留在山上,如果帝**上山圍剿,你們就拖住他們,我去找斯巴達克斯,我們不能缺少斯巴達克斯,斯巴達克斯也需要我們。”克瑞瑟斯思索了一番,做了決定。
“陛下,你一個人下山很危險。”一個手下諂媚說,一邊向他的“陛下”秀了秀瘦小枯幹的肢體,希望克瑞瑟斯能帶他走。
克瑞瑟斯猶豫了一下,大概是在考慮這個討他歡心的手下到底是因為關心他的安危而期望追隨他,還是認定留在山上隻有死路一條,想跟著自己逃跑。
“好吧,圖裏安跟著我。”克瑞瑟斯說,“我在普利西亞生活了十年,那裏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我很快能找到斯巴達克斯。你們不會等很久的。”
克瑞瑟斯以為斯巴達克斯南下那不勒斯,最後一定會向東翻過希拉山脈,謀求在廣闊的普利西亞平原發展,那裏有數不盡的奴隸莊園和破產公民、自由民,隻要登高一唿,就可以很快集結一支起義大軍。他急匆匆地向東而去,卻不知道斯巴達克斯一直在暗中關注克瑞瑟斯的動向,等待著時機。
斯巴達克斯原本計劃前往那不勒斯,因為那裏有他的角鬥奴朋友,而且那不勒斯的防守很薄弱,但行軍不久就放棄了這個計劃。沿著坡普利亞大道前進,沿途除了少數山民,一路上都很荒涼,他不僅沒能擴充自己的實力,反而陷入斷糧的困境。從路上擄掠的商人們嘴裏得知,卡普亞的奴隸起義已經引起了南方的警覺,在那不勒斯城的倡導下,南方的希臘城邦開始加強戒備,訂立相互支援的同盟,雖然希臘人的同盟一向同床異夢,但斯巴達克斯不敢冒這個險。
南下那不勒斯的不切實際,讓斯巴達克斯意識到自己被克瑞瑟斯耍了,他對意大利並不熟悉,為他提供情報,讓他做出決定的,正是克瑞瑟斯的人。斯巴達克斯猜測克瑞瑟斯誘騙他南下是為了讓他吃點苦頭,這樣,如果克瑞瑟斯在北方進展順利,他就要不得不屈從於克瑞瑟斯的指揮。
斯巴達克斯是個心思堅定的人,發覺南下計劃不可行,他就停下來,派人四處搜集信息,尋找以後的出路。坡普利亞大道是條軍用馳道,商人多數都是走的海路,不過,不時也有希臘的行腳商人經過,這些小商人在大勢上毫不知情,對於鄉野的情況則再清楚不過。
從希臘小商人那裏,斯巴達克斯認識到,希臘人精於算計,對帝國的忠誠度不高,如果他的力量足夠強大,他可以從希臘人那裏得到很多幫助,現今的他如果南下,則無疑自投羅網。希拉山脈以東的普利西亞平原,由於長期遭受迦太基人的壓榨,當地土著大多淪為貴族莊園的佃農,同時不斷受到勞務成本更低的奴隸的衝擊,生活困苦不堪,在斯巴達克斯看來,隻要一顆火星,就能點燃反抗的火種,不過普利西亞土著曆史上多次受希臘人、羅馬人、迦太基人的欺騙,非常排斥外人,以他的身份,鼓動不了他們。
綜合情報分析結果,斯巴達克斯自知沒有克瑞瑟斯的幫助,依靠解救的少數角鬥奴,他完全不能逃脫帝國的追捕,他決定潛伏下來,等待克瑞瑟斯的消息,他相信,克瑞瑟斯沒有他的幫助,也是不可能獨自發展的。
在克瑞瑟斯向北方進軍,震動坎佩尼亞的時候,斯巴達克斯隱藏在意大利西海岸,貫通南北的坡普尼亞大道兩旁的山林裏,劫掠路過的商旅,訓練士卒,緩慢擴充力量,在布魯提姆海岬的官方文書上,帝國完全沒有認識到這是斯巴達克斯的力量,他們開始為盜匪猖獗的坡普尼亞大道煩惱。
從不幸商旅、行人那裏得到克瑞瑟斯敗退維蘇威火山,帝國大軍隨後入山進剿的消息,斯巴達克斯清楚自己的機會來了。斯巴達克斯用五天的時間將散落在大道兩旁的部將聚集起來,這時候,他的軍隊已經有了一千五百人,這些人裏,其中兩三百人是原本活躍在大道兩旁的山匪,其它人都是貨物被劫掠一空,走投無路的行腳商人或行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追隨的是怎樣的窮兇極惡之徒,他們期望通過劫掠他人補償自己的損失,獲得商業資本,這樣,他們就可以重新做迴商人了。
一千五百人的集結很難瞞過沿途的人,遺憾的是,沿途的山民們多數是真正的土著,他們遭希臘移民驅逐,遭帝國主流社會排斥,他們對山下發生的事情保持著冷漠態度,即使有幾個受到帝國的恩惠,向地方駐軍或貴族稟報軍情,也得不到重視。斯巴達克斯的軍隊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沿著大道返迴維蘇威山,距離帝**營地不到三十裏。
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在收複被起義軍占據的城市後,獲得了空前的威望,感激他們奪迴莊園,保護他們免受起義奴隸的侵害,地方小貴族和世家們用他們能想到的所有恭維之詞向坎佩尼亞總督府推薦了他們。由於下意大利總督和他的軍團都在西西裏島平叛,總督府的實際權力掌控於總督府總管之手,這位總督在奴隸暴動以前,權力受貴族和世家的限製,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權力,這時候,借著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的威望,權力膨脹,飄飄然之下開始以留守總督自居,大肆發號施令。
下意大利是盧薩德家族的傳統勢力範圍,西西裏奴隸暴動,讓這個大家族焦頭爛額,這時候更是牆倒眾人推,有機會問鼎帝國元老院的家族紛紛向總督府總管和安德魯斯、比特羅斯特示好,鼓勵他們擺脫盧薩德家的控製。
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政治鬥爭中,帝**徹底毀滅起義奴隸的需求也就變得更加迫切了,從西西裏抽調不出兵力,為了安撫逐漸離心的下意大利軍政,盧薩德家族咬牙切齒地為安德魯斯和比特羅斯特補充了兩千兵力,又利用剛剛得到的法蘭西行省的經濟利益做保,借貸了十萬金幣作為剿滅叛奴的獎賞。盧薩德對平叛軍的要求隻有一個:盡快恢複下意大利的局勢,斷絕其它家族趁火打劫的希望。
注:
1.意大利半島上,主要族群從南到北依次為高盧人、伊特魯利亞人、拉丁(羅馬)人、薩莫奈(薩賓)人、希臘人,意大利人是羅馬人對(羅馬以南)南方人的統稱,多數是指希臘的移民城邦。
2.意大利南部地圖,以前搜了好幾個,也參考了《羅馬史》中關於薩賓人的部分,斯巴達克斯的行軍路線等,其中涉及了一些山口、平原地形等,斷斷續續地寫,很多忘記了,找不到了,現在使用的地圖是穀歌搜索到的古羅馬南意大利地圖(southernitalyoftheromanempire350a.d)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