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乾佑四年春,太皇太後鄭觀音崩,與李建成合葬於獻陵。


    九月,太上皇李沐攜皇帝及文武百官,為李建成,重上廟號,為唐世祖。


    五年,李沐赴朝鮮,為朝鮮王金辰煦世子金智哲證婚,並冊封金智哲為騎都尉。


    自此之後,太上皇李沐極少待在金陵皇宮。


    大部分時間與眾後妃遨遊於山川、大海。


    乾佑八年夏,大西洋艦隊組建,劉仁軌任大西洋首任提督。


    九年春,十八萬唐軍登陸歐洲。


    二十三年,太上皇李沐在涼州城行轅駕崩,享年八十歲。


    據說駕崩時,雷聲隆隆,天色如墨,有一條巨大的白龍從室內衝出,環繞行轅盤旋了三圈之後,破空而去。


    奇怪的是,巨龍離開之後,天色迴複大亮,震耳的雷聲之後,天上竟沒有一滴雨落下。


    更奇怪的是,遠在數千裏之外,長林衛大將軍常綠雲,同一天、同一時辰,在金陵城宅中無疾而終。


    皇帝攜皇後及文武百官,親至涼州扶柩迴京,葬於獻陵。


    上廟號聖祖,史稱唐聖祖。


    同時下旨,準長林衛大將軍常綠雲陪葬獻陵。


    ……。


    前後寫了三本書,成績都不好,確實證明了和尚水平不夠。


    自我總結了一下,問題還是和尚固執、不跟風所致。


    但和尚依舊不想改變,寫自己的書,讓他們說去吧。


    寫作變成習慣,不為得是創作,而是為了渲瀉。


    生活太累,需要一種渠道發泄。


    和尚覺得寫自己想寫的,就是一種很好的渲瀉。


    這是和尚堅持寫的理論基礎。


    寫代周,已經是五年前了。


    可以說,那是一時頭腦發熱的作品。


    但負責任地說,代周前半部,是和尚認真,且專注所寫,哪怕到五年後,和尚自己翻開來看,也沒有看不下去的感覺。至於後半部就嗬嗬了,屬於爛尾混字數的。


    第二本隱龍驚唐,已經在代周完本後第四年開書的。


    這本書和尚自認是不錯的,整個大綱都是事先完成的,包括主要人物的結局和大小各種挖坑填埋。


    隻是原打算寫三百萬以上字的,最後因成績不好,削減了許多劇情,導致後出場的人物性格、分支刻畫不足,造成劇情有些突兀。


    所以,和尚在中途看到書友評論,說主角太懦弱,應該殺伐果斷,誅盡一切仇人。


    和尚很無奈,因為事先已經定下這些主要人物的結局,結局與書友們的評論如出一轍,但時間未到,不能劇透。


    也有書友說,主角過於優柔寡斷。


    對這一點,和尚不敢苟同,人嘛,總是在一次次選擇中,確立人生的方向。


    從來不曾聽聞,一個人從開始就知道人生的結尾。


    哪怕是趙匡胤在從軍時,也不知自己最後能君臨天下、杯酒釋兵權吧?


    最看不起文官的朱元璋,恐怕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批發官帽之主吧,更不知道他最看不起的文官,最後幹翻了大明吧?


    所以,優柔寡斷四個字形容主角,過了。


    最後說說新書漢明。


    這個書名,說真話,和尚不太滿意,但想不出更適合的,也就將就了。


    這本書原本是想成種田文的,大綱也全部列好,但最後還是寫成了爭霸文。


    從種田文演變成爭霸文,確實是這本書的致命bug。


    因為節奏不一樣,哪怕和尚認真改了,書友看起來,想必依舊能品出一種懶散來。


    沒辦法了,和尚不善於自宮,隻能選擇完本。


    所以,書一定是不會太監的,最多隻是字數上進行壓縮,成績不好,那就少寫點完本唄。


    在漢明中,和尚真正想表達的是,好人有壞的一麵,壞人也有好的一樣。


    除了投敵叛國,其它一切好壞,其實並不是不能接受。


    官員貪腐從古至今都有,明末並非特例。


    官場傾軋也是如此。


    至於天災人禍,那就更不用提了。


    大明的滅亡,來自於內,上下一致地投降、逃避,才是大明滅亡的主因。


    打個比方,如果崇禎沒有選擇上吊,而是逃出來,依托長江天險進行抵抗,然後北伐,大明未必會亡,至少成為象南宋般,多支撐幾十年還是可以的。


    畢竟崇禎的號召力,遠比象弘光、隆武、永曆、魯監國強吧?


    可崇禎選擇了上吊,這或許是死社稷的心態,但不得不說,崇禎當時心死了。


    他寧願選擇逃避。


    這才是大明滅亡的真正原因。


    和尚寫漢明,對於每個主要人物,都沒有刻意地去貶低。


    還是那句話,壞人也有好的一麵,就算再昏庸、再貪腐,但許多人在最後一刻,還是守住了底限。


    就象朱以海監國,其實朱以海真的不壞。


    至少他做到了至死不投降。


    哪怕他心裏無數次想過投降。


    這可以理解,不是嗎?


    想和做本來就是兩迴事。


    在離杭州隻有二百裏的紹興府監國,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朱以海做到了不投降三個字。


    與他相比,弘光就是坨屎。


    還有象王之仁,他服從弘光投降滿清,但之後麵對錢肅樂等在寧波一帶的反抗,他選擇了重歸大明。


    他是壞人嗎?肯定是壞人,他投降過,他同樣貪腐,他同樣不遵朱以海號令,他同樣暗中自立門戶,但他也一樣麵對戰敗,慷慨赴死。他真是壞人嗎?


    再譬如李定國,起義民軍的首領之一,殺明人、殺無辜百姓少嗎?掀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吧?可就是他二撅名王,輔佐永曆朝,堅持到抗清事業的最後一刻。他真是壞人嗎?


    所以,和尚的漢明,想說的是在那個亂世之中,能守住底限的都是,好人!


    漢明裏麵,很矛盾。


    或許是因為和尚本身的性格就很矛盾。


    主角同樣也是。


    唯一守住的,就是反清複明這個底限,複得是漢明,漢人的大明!


    好了,隱龍驚唐完本了,和尚長籲一口氣。


    這雙開的難度,和尚受不了,有時寫著寫著,李沐就跑去見朱以海了,而吳爭卻自稱起朕了,嗬嗬!


    現在終於解脫了,萬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