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終於完本了,和尚如釋重負,堅持到今天不易,在這感謝書友們一直陪伴。新書《漢明》已肥,二十多萬字,無論是劇情還是對人物的刻畫,和尚保證新書的質量一定高過《隱龍驚唐》,請書友們收藏、點擊、投推薦票。讓我們一起風雨同路,在明末的世界裏,痛快殺韃子。


    美人如畫、肌膚似雪。


    少女們的動作很輕,如同和風拂過,象是生怕驚擾了那男人一般。


    八名女子很特別,她們的膚色和臉形都顯示著不是一個民族。


    邊上一個太監服飾的中年人,低頭垂目,象是睡著了一般。


    陽光明媚,溫暖的海風吹拂,身邊美女秀色可餐,這男人端得是好享受。


    此時,一個身著明黃長袍的青年急步而來。


    走到近前處,放緩了腳步,朝中年太監看了一眼。


    中年太監抬起右手,豎起食指,輕輕地比劃了一個“噓”。


    青年俏皮地一笑,蹺手蹺腳的上前。


    從榻邊上拿起了一根翎羽,然後伸向榻上男人的耳邊。


    “你若敢碰一下朕的耳朵,朕就罰你在甲板上站一個時辰。”男人說得很輕,但絕沒有人懷疑他在說笑。


    青年悻悻然丟掉了手中的翎羽,不滿地道:“父皇,你真不識逗。”


    男人緩緩轉過頭來,懶懶地問道:“何事?”


    “迴父皇,剛接獲叔父快艇傳書,內閣要削減軍費,裁撤二成軍隊。這已經是四年來第二次了。”


    李沐將臉重新趴下,輕輕揮了揮手。


    八個少女齊齊福身離去。


    青年繼續道:“父皇,叔父說,如果這次再裁撤,大唐五大軍團的人數就會不足五十萬。反觀內閣轄下地方警衛隊,這些年已經上升至二百萬人。”


    李沐手一撐,轉身下榻。


    先中年太監招招手,“小林子,替朕更衣。”


    龔林急步上前,為李沐套上一件袍子,退了開去。


    李沐沉默著走向船頭處。


    迎著海風,舒服地輕喟一聲,“今天的天氣真不錯。”


    青年有些急了,追上去道:“父皇之意,兒臣該如何迴答叔父?”


    李沐指著前方遼闊的海麵道:“你是大唐太子,按理,朕與你不能同時離京。你可知道朕為什麽這次要帶上你嗎?”


    “兒臣以為,父皇是要曆練兒臣一番。”


    “不。朕是在想,宮城之內長大的孩子,如同坐井觀天。帶你來,是想讓你看看,這天下究竟有多大。”


    “呃……父皇的意思,是……依舊對內閣之舉置之不理,任由他們施為?”


    李沐沒有迴答,他轉身拍拍青年的肩膀道:“為人君者,眼界要大,心胸要寬廣。”


    青年有些局促,應道:“兒臣謹記父皇教誨。那麽兒臣這就派人傳信叔父。”


    “你怎麽說?”


    “就按父皇意思,聽憑內閣施為就是。”


    李沐微微一歎道:“太子啊,為人君者眼界要大,心胸要寬廣,自然是不錯的,但朕還有一句話要告訴你的,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青年一怔,問道:“父皇的意思是讓叔父阻止內閣?”


    李沐臉色漸凝,慢慢轉過身去,麵對著大海道:“阻止?為何要阻止?朕要重組內閣。”


    青年目瞪口呆,張大了嘴巴,遲遲沒有合上。


    “朕放權二十餘年,並非朕認同了這屆內閣的做法,隻是朕不想管,懶得管。但這次朕要問問他們,承天門外勒石,武人不幹政,文人不涉軍,十個字難道是擺設嗎?”


    “記住朕的話,權可放,就須能收。”


    “兒臣謹記,可兒臣不如父皇英明神武,兒臣怕無法服眾。”


    “無法服眾,不是什麽難事。你可以以理服人,也可以以力服人,也可以象朕一樣,先以力服人,再以理服人。朕將江山傳給你,自然也替你做了些按排。”


    “大食這二十年來,國力也增強了不少,他們已經快忘記之前與大唐一戰的教訓,到你繼位時,便可發動一戰。攻滅大食,你就有了足夠的威望來挾製群臣。”


    “孩兒明白了,謝父皇。”


    “對於內閣,你所要做的不難,放手讓他們施為,但如果他們敢觸碰天子逆鱗,那你就得一巴掌將他們打跨下,這叫得理不讓人。”


    “兒臣明白了,那……那如何應對……軍機閣呢?”


    李沐古怪地迴頭看著青年,“終於想到軍機閣了?”


    青年不好意思地道:“軍機有叔父等人掌控,兒臣自然是放心的,可如果有一天叔父等人老去,兒臣……有些擔心。”


    李沐拉著青年的手,迴到榻前坐下。


    “朕推行科舉改革,其中一點就是為了減弱孔孟之道對國人的影響。又將大唐軍事院校劃入軍機,獨立於內閣之外,為的就是你之困惑。軍校育人以忠誠、鐵血、榮譽。武人和文人是兩種人,文人想讓朕以理服人,武人想讓朕以力服人,但朕偏偏不如他們所願,對文人朕以力服人,以武人朕就和他們講道理、講理想、講信念。你隻要掌握了軍校,就掌握了軍機閣,掌握了軍機閣,就立於不敗之地。內閣不聽話了,就敲打它一下,如果看不慣了,就換了它。”


    “兒臣明白了。”


    “記住,放出去的權,千萬別再想著收迴來,否則,你就成了眾矢之的。人心嘛,總是貪戀已經得到的,你如果想著收權,那就是與天下為敵。但你可以用剛才朕的方法,換人,換你想要換的人。這樣,皇帝便永遠不會錯,天下臣民隻會怪責於內閣,而不會怨恨皇帝。”


    青年鄭重地點點頭道:“兒臣明白了,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李沐欣慰地說道:“權力這東西是一把雙刃劍,可傷人也會傷己,將天下權力聚於一身,你就是個箭靶,何不退一步,藏身於幕後?如此人人皆喜,豈不樂哉?”


    ……。


    史載,武統三十年秋,大唐天子李沐迴京,徹查內閣幹涉軍機一案,廢黜內閣七人,涉案共七十一人皆緝拿下獄問罪。


    之後,天恩浩蕩,赦免一幹人等死罪,皆流放美洲。


    此案之後,從此內閣、軍機閣涇渭分明,再無一屆內閣敢觸碰這條紅線。


    次年,皇帝頒旨,非戰時,唐軍兵員以大唐在籍人數,二百人中取一為上限。


    以此來約束軍機閣的盲目征募,確保和平時期國帑軍費開支。


    武統三十九年,大唐天子李沐宣布退位,新皇登基,次年改元乾佑。


    乾佑元年春,新皇頒布詔令,大食目無上國,勒索唐商,依仗軍力,犯我邊境,唆使海盜,劫掠殺戮,是可忍孰不可忍,朕秉上天之意,舉天子之劍,號令天下,誓師西征。


    乾佑三年秋,大唐兩位國公李沂、李師率三十萬唐軍飲馬兩河,占領大馬士革,大食帝國,亡。


    自此,大唐帝國的疆土橫跨四洲三洋之地,成為世間最龐大、最富強的帝國。


    (全書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