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段誌玄的話起了作用,亦或者是人怕到了極點,反而是怕了。


    李恪喉嚨裏“咯咯”幾聲,吐出了一口濃痰之後,眼神反而清醒了。


    “段軍機,你麾下兩衛操練得如何了?”


    段誌玄恪恢複神智,微微鬆了口氣,應道,“雖然遠沒有達到陛下的標準,但隻要某一聲令下,將士無有不從。”


    李恪點點頭,道:“隻要這兩衛在手,大事可圖。段軍機,如今陛下已有子嗣,時局有變,雖然倉促,但不得不為。”


    段誌玄應道:“隻要殿下有決斷,臣必遵命行事。”


    “好!”李恪眯起細眼道,“孤會聯絡突厥,襲擾邊境。段軍機抓緊時間延攬軍中將領,以待本王的指令。”


    段誌玄道:“殿下此舉何意?突厥犯邊,絕對動搖不了陛下的帝位。”


    李恪嘿嘿輕笑道:“孤自然明白,突厥動搖不了陛下的帝位,但如果突厥大舉犯邊,向朝廷傳來重新談判的要求呢?”


    段誌玄微皺眉頭道:“照實說,臣不以為陛下會答應突厥的要求。如今陛下手中除了神機、神策兩衛,又組建了六衛新軍,加上李大亮的西北軍團,突厥輕易討不了好。萬一陛下率性決定迴擊,到時恐怕連臣的兩衛,都會被派上戰場。”


    李恪搖搖頭道:“陛下不會。如今魏征剛剛去世,韓仲良又病重臥榻,朝堂看似平靜,卻兇險異常。”


    “何以見得?”


    “魏征禦史大夫之位,韓仲良皇家銀行總管之位,這兩個位置關係重大,朝臣眼睛,哪個不是緊盯著,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個時候,陛下不會貿然決定與突厥進行一場決戰。所以,孤以為陛下肯定會答應突厥人的要求,重新談判。”


    “可就算陛下答應談判,又與我等有何助益?”


    李恪陰陰地一笑道:“既然要談判,陛下就須離京前往西域。”


    段誌玄渾身打了個激零,嘶聲道:“殿下之意,是……刺皇?”


    “正是。一不做,二不休,殺了李沐,萬事大吉。”李恪恨聲說道。


    段誌玄是真有些怕,“殿下,就算陛下離京,可如果陛下帶上禁軍,恐怕臣的兩衛,不是對手啊,況且,沒有陛下和李靖的兵符,臣的兩衛還不能離開京畿。”


    “無妨。你麾下兩衛囤於岐州,那就在岐州伏擊。長安就算是得到消息,至少也需要一天時間才能趕到,那時陛下早已一命烏乎。”


    “可殿下怎麽知道陛下必會走岐州?”


    “突厥大兵壓境,陛下既然不想決戰,心急是肯定的,從岐州一路是直道貫通,陛下趕時間,定會走岐州。至於會不會帶禁軍……以孤對陛下的了解,他不會帶,大軍隨行,進退延誤時間,就算要帶,也不會超過三千人。段軍機莫非認為,你麾下兩衛四萬人都打不過三千禁軍吧?”


    段誌玄道:“臣雖然不敢妄言,但若隻是三千禁軍,臣麾下四萬人,最多兩個時辰,就能將他們全部殲滅。”


    “好,那就好。”


    “臣有一點不明白,請殿下賜教。”


    “段軍機客氣,但問無妨。”


    “就算能一舉格殺皇帝,可如今皇帝有子,這皇位恐怕也輪不到殿下頭上。若殿下想……篡位自立,那恐怕朝臣們都不會答應。”


    李恪眯著眼道:“魏征老兒死了,韓老兒也沒幾天活頭了,這二人一去,陛下身邊除了馬周、蘇定方等了了數人之外,別的都是舊臣。就算是李靖、李勣再忠心於李沐,可隻要李沐一死,他們的立場就會變動。”


    段誌玄沉默著點點頭,李恪說得在理,這批老臣,永遠是隻忠誠於勝利者一方。


    李恪見段誌玄沒有異意,繼續道:“李沐一死,皇子剛出生還在繈褓之中,如果一個嬰兒登基成了皇帝,那皇後就成了太後,皇後家族本來人就少,加上韓仲良隨時會殞命,韓瑗才能有,但終究少了些城府,成不了什麽氣候。這樣一來,君少臣疑的格局,這些老臣能同意皇子登基?就算被擁戴登基了,一個稚嫩的太後能秉政?到時,孤完全可以依仗朝廷唯一一個親王爵攝政,這恐怕沒有人能反對吧?孤可是陛下欽封的親王。就算馬周等人,也說不出道理來吧?”


    段誌玄點頭認可李恪所言,“殿下之策可行。隻要陛下能過岐州,臣必讓他有來無迴。”


    李恪伸手與段誌玄的雙手相握,“此事雖然倉促,但好在成功希望甚大。隻是為了日後登基或者就任攝政王之位,孤必須留在京城,不能讓此事與孤有一絲聯係。孤身邊隻有段軍機這麽一個心腹之人,此事就全仰仗大將軍了。”


    “皇帝不死,臣就得死。臣想活著,就隻能殺了皇帝。殿下放心,這事隻是臣一人所為,與殿下沒有任何關聯。”


    李恪輕歎道:“事起倉促,原先的那些布置,怕是停不下來了,可惜了。”


    ……。


    整個皇宮,乃至整個長安,都在歡慶之中。


    百姓都認為,這麽聖明的皇帝,如今有了子嗣,那大唐現在的這些善政、良政,就可以延續下去了。


    官員們在慶賀,皇帝有了子嗣,朝堂之上就不會再有動蕩,至少,私下裏那些某某黨、某某派就會煙消雲散了。


    而宮裏,鄭觀音和李沐等正聚集在紫雲閣。


    紫雲閣是安置新冊封昭儀許青雲的。


    皇長子就安排由許青雲撫養。


    這一點,鄭觀音是同意的,原本鄭觀音以為長孫明月會入宮,她是打算將孩子交由皇後韓瓊撫養的,以此,來削弱長孫氏的影響力。


    但現在,許青雲的出現,讓鄭觀音了了一樁心事。


    鄭觀音此時抱著嬰兒,笑得合不攏嘴來。


    因此,看許青雲也格外中意起來,“來人,將哀家宮中的三尺白玉佛像搬來。”


    一眾後妃的眼神瞬間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倒不是說眼紅白玉佛像的價值,而是太後的對許青雲的態度。


    許青雲一聽,連忙上前行禮道:“臣妾剛入宮,斷不敢受太後如此重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