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感謝書友“殺遍天下豬”、“宋代大俠”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一皇一後四妃加上常綠雲打打下手,可謂是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


    經過半天一夜,李沐愣是將簡化字給搞出來了。


    當然,真正做到簡化的,不過六千五百多字罷了,其餘的字,李沐就算認識了,也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漢字的“同”和“通”。


    許多字根據音和義可以通用。


    被簡化出的六千多字,基本上已經足夠使用了。


    當韓瓊謄抄完畢時,李沐伸了個懶腰。


    看著諸女略黑的眼圈,李沐拿手指點點道:“皇後、眾愛妃,昨夜你們與朕一起所做的事,將改變曆史,史書將記載這一夜的豐功偉績。來,大功告成,再與朕親個嘴吧。”


    ……。


    魏征病了。


    年紀大,總是會時常微恙,這不足為怪。


    隻是原本告假修養的魏征,在聽聞房玄齡述說之後,再也坐不住了。


    新皇登基或者舊皇封禪,還是編撰史書。


    為得都是懲前毖後,更為得是彰顯太平,標榜盛世。


    這沒有什麽可以指摘的,不但不用指摘,還得奉迎。


    畢竟誰都希望天下太平,稱頌盛世。


    李世民登基之後,魏征也替李世民修過《隋書》,房玄齡編過《晉書》。


    這很正常,一般皇帝都為視此為自己文治之功。


    但這次少年皇帝太過火了,居然要簡化漢字。


    這可不是簡單的修史,而是一項浩大、係統的工程啊。


    修史,最多也就是幾十個學士湊在一起,據經考典,收攏囊括,添加注釋等等。


    花上幾年或者十幾年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可簡化漢字,那就需要無數人,還須係出同門之人,否則簡化出的漢字,就會有不同的風格。


    這對國帑的耗費太過巨大了。


    先不說它能不能幹成,合不合聖賢之道,就說皇帝這麽個半吊子文人,也敢妄言修字?


    魏征有種義憤填膺的激昂。


    於是,魏征以抱恙之身,率禦史台三十六禦史,會同內閣七大臣,擊鼓叩闕而進。


    這太隆重了,真的,就算是李沐在太液池一夜禦四女,內閣和禦史台聞知,也沒敢有一絲聲響。


    今日這場麵,可以說連李世民貞觀朝,也沒有見過這麽大的陣仗。


    這已經不是尋常奏對或者勸諫了,而是死諫。


    文人嘛,總會有文人的風骨。


    皇帝可以統治他們的身軀,可他們內心還是獨立、強大的。


    他們今日難得地統一起來,為聖賢而戰。


    因為皇帝褻瀆了他們視為生命的尊嚴。


    粗通文墨之人怎可妄言修字?


    真要修,也得讓我們來嘛。


    可我們就是不願意,不是因為沒信心,而是因為怕浪費了國帑。


    當然,這些話隻是心裏說說、想想罷了。


    他們今日的口號是“揚先賢之功德,正天子之視聽。堅決反對耗費國帑修字。”


    今天不是大朝會,但整個長安都被登聞鼓的響聲驚動了。


    有品的官員穿著朝服拾階而上,沒品的官員入承天門旁聽,好事的百姓就等在承天門外湊堆吃瓜,圖個熱鬧。


    好嘛,這一通鼓敲得,讓剛剛摟著皇後睡下的李沐,雷霆震怒。


    睜著朦朧的睡眼,李沐怒喝道:“還有沒有天理了,還讓不讓人睡覺了。那誰……趕緊報官。”


    報官?!這世間還有比你更大的官嗎?啊,不,你是批發官帽的官家。


    同樣睡眼朦朧的韓瓊噗嗤一聲笑出聲來,“陛下就是官家。”


    李沐眨巴了兩下眼瞼,晃了晃昏沉的腦袋,“啊,對!皇後說得沒錯。那就將擊鼓之人砍嘍。”


    韓瓊一愣,顯然被李沐的話驚到了,“陛下,這還真殺不得。”


    “為何?”


    “但凡擊鼓之人,必是重臣。按律,登聞鼓一響,陛下當即刻上朝。”


    “皇後也滿口胡唚。”李沐皺眉道,“朝中重臣要進諫,隻管通報便是,還擊什麽鼓啊,朕猜測,必是哪個不知死活的痞子在敲鼓。”


    韓瓊道:“陛下,登聞鼓可不是誰都能敲的,雖說高祖沿續前朝慣例設立此鼓,為得是民間冤屈能上達天聽,可自設立起,此鼓就從沒響過。”


    “哦?這倒是奇聞了,這天下真有如此海晏河清不成?”


    韓瓊掩嘴笑道:“陛下可知登聞鼓有多少禁軍看守?”


    “多少?”


    “一百五十人。”


    “有這事?”李沐皺眉,一百五十人正好就是一隊的編製,這麽多人守衛一個從不響的鼓,也太浪費了吧?


    當然,一百五十人事小,李沐沒空理會,可今日吵了自己睡覺,那就得管管了。


    說不定哪天自己有正事在忙,這破鼓突然響起,豈不驚擾了自己。


    萬一有個不測,得個那萎啊、泄啊什麽的,找誰說理去?


    想到這,李沐拔身而起,“皇後先歇著吧,朕去治治這幫混帳。”


    ……。


    李沐要治這幫混帳,這不過是因為睡夢被吵醒,心中不爽,嘴上說說罷了,其實也沒真打算將這幫子大臣怎麽滴。


    雖說李沐這些年來性格有些睚眥必報的趨向。


    但終究還是講些道理的。


    做為一個後世人,他明白,真要將天下搞得以言獲罪,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李沐不是一個勤政之人,也不想集所有大權於一身。


    否則也就不會設內閣和軍機了。


    李沐還是比較崇尚有限度的無為之治的。


    前提條件就是開啟民智,如果天下百姓還是愚民,那放權等於斷送如今的大好形勢。


    簡化漢字,隻是第一步,為得就是讓天下百姓方便識字。


    所以,李沐在趕往太極殿的時候,心裏並不認為今日會發生什麽不愉快的事。


    在他看來,大臣們可能是誤會了,就象韓瓊諸女一般,以為簡化漢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那麽,隻要將誤會說清楚了,事情也就擼順了。


    所以,李沐的臉上還是帶著笑容,進的太極殿。


    坐在龍椅上,李沐很沒品地打了個哈欠。


    好在朝臣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不講點天子禮儀的皇帝,不過在底下竊竊私語,倒也沒人上前指摘李沐的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