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的畫舫上。


    遠遠傳來鶯聲燕語。


    “七筒。”


    “八萬。”


    “我碰,五條。”


    “自摸。”


    “呀……你摸哪呢?”


    於是,一團混亂……。


    輕閑下來的李沐,總能找到一些新奇的東西,來調劑無聊的日子。


    荒淫的舉止,司空見慣,已經被宮中諸女漸漸熟悉和接受。


    也是嘛,還能有什麽事比得上納妃之日,一龍四鳳的胡天胡帝來得更荒淫?


    隻有常綠雲一如慣常的率長林衛守護在太液池邊,她從不參與李沐的這種荒唐行為,而李沐也從不要求她參加。


    諸女都很不解,如此纖弱的宮女,竟被常綠雲調教得如此英姿颯爽。


    但所有人都明白一點,那就是常綠雲也是李沐的菜。


    所以,諸女基本上對常綠雲都禮敬三分,沒有人依仗自己是皇妃去招惹常綠雲。


    這也使得常綠雲在宮中成了一道奇異的風景。


    ……。


    如果說登基為帝,是李沐的終極目標,那麽現在,李沐更喜歡之前那種率性的生活。


    而現在,李沐就象是被關在籠子裏的鳥,沒有了自由。


    皇帝離宮,陣仗太大,數千人圍著,就算是出宮,也不過是換了一個鳥籠子。


    所以,李沐幹脆就不出宮。


    躲在宮裏釣魚、野炊、搓麻將,興致來了就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的胡天胡地。


    幾個月下來,人肥了一圈,身子都快懶出蟲了。


    可問題來了,幾個月的時間裏,諸女的肚子沒有一絲反應。


    太後鄭觀音急得是差遣禦醫三天兩頭地往宮裏跑。


    李沐絕不會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


    可實在找不到播種之後沒有收獲的原因。


    在這一天天的日子裏,李沐已經有些癢了。


    靜極思動,李沐知道,該動動了。


    動動需要理由,準確地說需要借口。


    這不,借口說來就來了。


    當常綠雲坐著一艘小船,登上畫舫的時候,李沐就感覺到借口來了。


    “陛下,新羅使團請見,說是有一封信要親呈陛下。”常綠雲的臉上一本正經,可眼神卻是緊盯著李沐不放。


    她的話更引起了諸女的興趣,她們臉色古怪地看著李沐。


    李沐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麵無表情地背轉身去,揮揮手道:“新羅、倭國使團談判之事,由鴻臚寺、禮部負責,朕不予理會。”


    常綠雲道:“聽說此信是新羅王女金勝曼傳來的。”


    李沐一愕,幹咳一聲道:“既然是私信,那就不好讓鴻臚寺、禮部拆閱了。綠雲啊,讓新羅使者甘露殿候見吧。”


    說完李沐跳上了常綠雲駛來的小船,令操船內侍趕緊靠岸。


    身後如雨點般的瓜果落下,李沐背負雙手,喟然長歎,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外臣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免禮。”


    “這是鄙國王女托外臣向陛下轉呈的私信。”


    常綠雲從新羅使者手中接過信件,呈給了李沐。


    李沐取過信件,並沒有馬上拆開,而是問道:“貴國王女可有別的話要轉稟朕?”


    “迴陛下,王女並沒有別的話轉稟。”


    “唔,朕知曉了,你且退下吧。”


    “外臣告退。”


    待新羅使者離開後。


    常綠雲突然斜眼道:“要我也離開嗎?”


    李沐翻了翻白眼,苦笑道:“綠雲啊,來,過來,與朕一起看看,信上都說了些什麽?”


    常綠雲輕哼道:“我才不想看呢。”


    說完,站到了殿門外。


    李沐無奈地搖搖頭,拆開信來細看,這一看,李沐的臉色有些變了。


    “孫華。”


    “老奴在。”


    “替朕擬旨,令扶餘城歸義軍設防漢城,漢城歸義軍調往熊津,令李沂一同前往,在熊津與朕會合……。”


    殿門處的常綠雲一聽,轉身進殿,問道:“陛下,莫非發生什麽變故?”


    李沐張開口,可不知道從何說起,怔了半天,才道:“新羅有些事,須朕親自處理,朕要去趟新羅。”


    常綠雲急道:“可要我一起前往?”


    李沐想了想道:“你如今已是長林衛大將軍,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再說了,朕是帶兵前往,你無需擔心,就留在宮中吧,朕快則四十天,遲則兩月即迴。”


    常綠雲很聰明,知道什麽時候可以無禮,什麽時候需要恪守臣道,既然李沐不吐口,她就不追問。


    她猶豫了一下才道:“陛下保重。”


    次日一早,皇帝下詔,太後監國,房玄齡、李靖輔政。


    隨後,李沐動身北上,由文登渡海至熊津,與李沂會合。


    ……。


    “陛下,何事如此急促,竟讓你聖駕親臨。”李沂風塵仆仆,緊趕慢趕地來到熊津城,見到李沐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出了何事。


    李沐答道:“新羅內亂已生,新羅王和王女兩個勢力之間已如同水火。”


    其實如之前李沐第一次到金城時,與金勝曼說得那樣。


    新羅窮其國力與倭國一戰,最終將導致國內動蕩。


    連續一年的戰爭,小小新羅早已不堪重負。


    如果不是大唐的物資在背後支撐,早被垮掉了。


    現在新羅、倭國都無力擊敗對方的情況下,都派使團去了長安。


    為得就是借助大唐消滅對方。


    金勝曼之所以向李沐轉呈私信,無非就是想讓李沐兌現當初的承諾。


    李沐原本不會這麽著急,更不會禦駕親臨北地。


    但金勝曼在信中透露了一點李沐無法不著急的情況。


    那就是李沐有兒子了。


    十九歲的大唐皇帝李沐,有兒子了,這讓李沐不得不親自前來,見見自己的兒子。


    他不能任由金德曼和金勝曼兩派火拚,危及到自己的兒子。


    李沂自然不了解這些,於是在李後,問道:“區區新羅,何須陛下親臨。況且,新羅與倭國正打得不可開交,大唐袖手旁觀即可。就算最後倭國擊敗了新羅,國力也必定大傷,到時我率軍渡海,輕易便可滅其國。”


    李沐歎道:“二弟啊,你不明白。我有兒子了。”


    李沐從沒打算隱瞞李沂。


    李沂大喜問道:“真的?是皇後還是哪位皇妃?”


    李沐搖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