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趕緊上前扶起孫華,“孫公公放心,我自會派人去取。今日之後,你就跟著我下江南。”


    孫華睜著婆娑的淚眼問道:“可老奴已經老朽,不知道還能為殿下做些什麽?”


    李沐微笑著安慰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孫公公能在我身邊與我聊聊天,我便能獲益匪淺了。”


    孫華感激道:“老奴謝殿下恩典。”


    大安宮其實是在宮城之外的一座冷宮。


    李淵過世之後,一直荒廢著,僅有幾個太監、宮女看管著。


    當天夜裏,李沐令常綠雲派人潛入大安宮取迴了李淵遺旨。


    貞觀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吳王沐率四萬大軍出長安春明門離京。


    隨同一起的有鄭觀音、孫華、常綠雲等人。


    按之前的許諾,常綠雲已經在京城待夠了三年,李沐便須放她下江南。


    可狼牙衛確實離不開她。


    同時,李沐想鞏固江南狼牙衛的實力。


    於是,李沐決定將狼牙衛總部移往杭州,將京城分部交由聞香。


    十二月初五大軍至蘇州。


    新任蘇州刺史常何攜州府官員至城外恭迎。


    待一眾人進入州府之後。


    常何上前道:“殿下,臣已備好宴席,為殿下接風洗塵。”


    李沐微笑地看著眼前這個滿麵絡腮胡子的漢子,突然臉一沉喝道:“來人,將常何拿下。”


    李師率一幹親衛迅速撲上前去。


    將常何按壓在地。


    蘇州府一眾官員瞠目結舌,不知道發生什麽事。


    反觀常何,卻一臉坦然,他抬頭道:“敢問殿下為何拿臣?”


    李沐嘿嘿一聲,“常將軍這不是明知故問嗎?陛下讓你出任蘇州刺史,其中意思你應該明白。”


    常何卻道:“臣不明白,還望殿下能讓臣死個明白。”


    李沐卻不答理他,抬頭對李師道:“將他隨大軍押解至杭州。”


    “是。”


    被推搡的常何急忙道:“殿下且慢,臣有話說。”


    李沐揮揮手道:“不必說了,本王不急,你可在行軍路上想好說詞,到了杭州再慢慢說。”


    常何急切道:“殿下,就算要殺了臣,總也要讓臣把話講出來吧?”


    李沐心裏有些奇怪,常何之事還有什麽可講的?


    可正象常何所說,就算要殺,總也要給他說話的權利。


    何況,李沐並沒有現在殺常何的意思,李安儼所說的寶藏還得問出來。


    或許,常何想說的就是寶藏的事吧?


    想到此處,李沐揮揮手,令州府官員出去,隻留下李師、李安儼二人。


    “說吧。”李沐冷冷地說道。


    常何整了整衣衫,拱手道:“臣知道殿下為何拿臣。”


    “說重點。”


    “是。臣說之前想問問殿下,殿下可知道為何陛下會將臣發來蘇州?”


    李沐不迴答,隻是冷笑著。


    “如果事情真如殿下所想,陛下絕不會讓臣來蘇州。”常何有些急了,“當年之事,臣絕無背叛太子殿下。”


    這話真讓李沐有些吃驚了,不僅李沐,連李師、李安儼都驚詫不已。


    李安儼大喝道:“常何,你死到臨頭,還滿口胡言,大丈夫敢做敢當,如此抵賴有失體麵。”


    常何怒目迴瞪,“李安儼,某自然敢做敢當,可沒有做的,也甭想讓某背黑鍋。”


    李安儼還想反駁,被李沐抬手阻止。


    “常何,孤給你說話的機會,不是讓你在此廢話的,撿要緊的講,否則孤沒空陪你胡扯。”


    常何躬身道:“是。臣是被冤枉的。”


    “何處冤枉?被誰冤枉?”


    “臣當年鎮守玄武門,並未參與宮變。”常何斬釘截鐵地說道。


    李沐已經不再驚訝,“細細說來。”


    “臣出身秦王府不假,但並非秦王心腹。之後,太子殿下延攬臣,臣便投靠太子,被太子視為心腹。隻是太子一再叮囑,不得外泄。”


    李沐皺眉,帶著厭惡道:“可笑!你在事發當天,放入秦王帶甲死士,以致太子、齊王被殺,皇祖父被拘禁,還敢說是太子心腹?真是無恥之尤!”


    常何分辨道:“殿下容稟。當年太子、齊王被殺,地點是臨湖殿外,與玄武門相距甚遠,臣就算想參與此事,也力所不及啊。況且事變事,玄武門一直開啟,直到太子府、齊王府二千府衛進攻才由張公謹關上了城門。”


    被常何這麽一說,李沐也有些懷疑。


    確實如果常可參與這場宮變,就不該有張公謹關上了城門啊。


    常何繼續說道:“其實臣在事發前就被秦王死士拘禁起來。”


    李沐不信,“為何孤聽聞秦王在事發前一夜與你密會?”


    常何急道:“秦王當時確實來找過臣,可所談的隻是一些尋常之事,絕無一絲與事變有關的,若真有,臣怎會不向太子稟報?如今想來,當日秦王與某會晤,隻是障眼之法。”


    李沐心中疑惑萬分,常何的話刷新了李沐對玄武門事變的認知。


    他以眼色向李師、李安儼詢問,可李師、李安儼都微微搖頭。


    常何又道:“殿下應該知道,臨湖殿在玄武門之西南,當時太子、齊王並未踏入玄武門,臣怎會有機會參與叛亂呢?”


    李沐一下子找不到常何話中的毛病,隻能沉默下來。


    其實常何方才所說的,李沐也一直想不明白。


    宮城由南往北,應該是先到臨湖殿,再到玄武門。


    而父親和齊王甚至沒有到達臨湖殿就察覺事情不對,反身欲逃。


    此時秦王現身招唿,被識破,然後引發了血案。


    同時,祖父李淵和幾個重臣都在北海池船上,其實也在玄武門的西南。


    也就是說,兩個最重要的事都發生在玄武門外。


    和玄武門基本沒有關係。


    如果長孫無忌死前所說是真,當日事變最重要的是控製李淵,那麽常何應該確實不在參與之列。


    李沐開口問道:“那為何陛下會將你列入此次功臣名單加以封賞呢?”


    常何苦笑道:“殿下的封賞之說不知道從何而來?臣在宮變前,便已經是中郎將,十餘年後,到離京前也不過是個右屯兵將軍,何來封賞之說?如果臣真如陛下所言,在當日事變時立下大功,至少也該是右屯衛大將軍之職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