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整個錢塘城沸騰起來。


    僅一天的時間,到晚上收工,六個方圓十丈、深約三丈的儲水池順利完成。


    這不僅使得李沐信心大增,連百姓們也是深受鼓舞。


    可俗話說得好,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負責在八縣籌糧的長史沈樂文晚上迴來,向李沐稟報,隻籌措到十五萬斤糧食。


    八個縣,才十五萬斤糧食,這也太可笑了吧。


    一個縣連二萬斤都不到。


    “是各縣鄉紳不配合?”李沐皺眉問道。


    孫樂文道:“這……倒不是鄉紳不配合,殿下為錢塘府建造水渠之善舉,鄉紳們還是擁護的。”


    “那為什麽孤向他們借糧應急,才籌措了區區十五萬斤?”


    孫樂文迴道:“如今天氣幹旱,糧價飛漲,如果將糧借於殿下,倒不是怕殿下不還,而是幾個月後,糧價迴落,鄉紳們雖然沒有損失糧食,可實際上損失了至少五成以上錢財。”


    李沐聽明白了,這些人囤糧居奇。


    可李沐有錢,不在乎這點。


    於是道:“孫長史,你去和他們說,孤不錯了,就按現在兩文一斤的價格,向他們買就是了。”


    孫樂文應道:“是,下官這就去辦。”


    可僅僅一個時辰之後,孫樂文就灰頭土臉地迴來了。


    “殿下,下官隻向錢塘城內鄉紳講了殿下購糧的要求,便被他們一致拒絕了。”


    “這是為何?”


    “鄉紳們的意思是,每次旱災到來,糧價都是打著滾的往上翻,如今旱災才剛剛露頭,糧價才翻了一番。況且,如果將糧賣給殿下,那糧價就會迅速走低,損失的還是他們自己。所以……他們不賣。”


    李沐原以為一倍的暴利,足以能讓鄉紳滿足。


    沒想到人之貪欲是無窮無盡的。


    可心底裏,李沐還是佩服這些鄉紳的。


    他們這是打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啊。


    利用一次旱災,囤積糧食,打算賣出十倍甚至更高的價錢。


    李沐有種暴走的衝動。


    如果不是想把杭州打造成一個根據地。


    李沐真有率兵抄了這些鄉紳的想法,囤糧居奇、待價而沽,發災難財,僅憑此點,李沐就能將他們一網打盡。


    可如果這麽幹,李沐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當地鄉紳操縱的輿情就對李沐不利,畢竟縱兵抄家,和明搶沒什麽區別。


    這些人和家族罪不致死,總不可能抄了家還滅族吧。


    一旦做了,不僅在道德上是個汙點,而且仇恨這東西,可以令人記一輩子。


    天下烏鴉一般黑。


    這個世道便是世家豪門當道,一時無法改變,如果李沐真在杭州行打土豪分田地之事,就算朝廷不怪罪,恐怕天下世家豪門就要群起而攻了。


    誰不怕下一個輪到自己家啊。


    所以,李沐深思熟慮之後,還是選擇了懷柔。


    “孫長史,你馬上列出一個各縣鄉紳的名單交給孤。”


    孫樂文大驚,還以為李沐真要行抄家之事,連忙勸阻道:“殿下息怒,如果真刀兵相加,恐怕杭州就會大亂,到時殿下的善舉便成了惡舉了。”


    李沐無奈地搖頭道:“放心,孤不會縱兵抄家,隻是讓孫長史連夜知會各縣鄉紳,明日一早,孤在州府正堂恭候,要與他們談一樁大買賣。”


    孫樂文這才半信半疑地去辦事了。


    順利拿到了第一天工錢——三斤糧食的民夫們,在第二天幹活的精神頭更大了。


    對於一個正常的五口一戶,三斤糧食配上些別的,或許還有些盈餘。


    這對如今價錢高企的糧價來說,李沐征集百姓修築水渠,無疑是雪中送炭。


    所以,第二天來工地的民夫又多了一成。


    李沐不能下令迴絕這些來修築水渠的百姓。


    一是因為這些民夫身後都有一家子人要養活,如今高企的糧價,足以毀滅本無存糧的家庭。


    二是如果迴絕,就會有官府已經無糧可分的謠言傳出來,這會引起人心浮動。


    三是李沐也想速戰速決,盡快挖通水渠,也能解除錢塘旱情的警報。


    治了根才能痊愈不是?


    糧食的消耗加快了。


    李沐最頭痛的是各地鄉紳,到了午時才到了一半,許多距離遠的鄉紳還正在趕來的路上。


    這理由讓李沐沒話說,畢竟如今天氣炎熱嘛。


    鄉紳們都一把年紀了,真要有個好歹,也不是個事。


    所以,隻能等。


    李沐還得安排招待已經到了的鄉紳們吃午飯。


    不過好在等了一個時辰之後,基本上到齊了。


    由黃晟一一為李沐引見,其中一個相當富態,年過六十的老者進入了李沐的眼睛。


    此人姓沈名界,號稱沈半城。


    倒不是他家的土地有半城,而是他的聲望可以號令半城。


    經過一番寒喧引見之後。


    李沐沒有兜圈子,而是直接就拋出了今日的主題。


    “今日將諸位鄉紳大老遠請來,隻為一事。”


    鄉紳們哪會不明白,可心裏不樂意,相互交流著眼神,也不搭話。


    “想必諸位都聽過,甚至用過京城李家莊製造的鐵器。想必諸位也知道,李家莊是本王的產業。”


    咦,不對啊,怎麽不是說糧食嗎,怎麽說起鐵器來了?


    京城李家莊的鐵器在江南可是一件難求啊,聽說都被北方五姓世家全部兜圓了。


    這一下,所有人的眼睛亮了起來,看來今天還真沒白來,如果能從工坊中分一杯羹,那也不虛此行啊。


    李沐笑了笑:“看來諸位鄉紳對鐵器確有興趣。孤南下時,朝廷已經取消了鐵器的管製禁令,如此一來,民間就可以私人興辦鐵器工坊了。”


    聞言眾鄉紳竊竊私語,敢情還真不知道禁令解除之事。


    其中一人起身道:“敢問殿下此言何意?是否要讓我等開辦鐵器工坊?”


    李沐一看,正是錢塘府最大的鄉紳,沈界——沈半城。


    “沈鄉紳說得沒錯,孤正有此意。”


    沈界不解道:“若殿下隻為此事,那也不必傳八縣鄉紳共聚一堂啊?莫非殿下還想讓各縣都開設鐵器作坊不成?真是那樣,恐怕同行相爭,再好的鐵器也掙不到什麽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