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錫爵可真是誠意滿滿地邀請郭淡加入他的改革團隊,對此也是充滿著期待,可是哪知道這卻是適得其反,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惹得禦馬監、戶部都不開心。

    他並不知道,郭淡對於什麽朝廷改革,是完全沒有任何興趣,因為他覺得明朝的效率實在是與自己生辰八字不合,幹什麽都是事倍功半。

    解決一個問題,可能會出現四五個問題。

    讓他來幹,那他真的氣得犯病。

    相比起來,他是要更加關心徐姑姑的問題。

    但是對於朝廷而言,賑災問題已經漸漸成為國家得核心問題,因為大家都發現,近年來災情越發頻繁,然而,明朝賑災製度卻已經名存實亡,朝廷常常是有心無力,顧此失彼。

    完全憑借地方官員能力,能力出眾官員,還能穩定局麵,能力差得,基本上就放飛自我,苦得是百姓與國家。

    如今年的一係列動蕩,就是因為天災而起。

    這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朝中許多有識之士,都渴望推動這方麵得改革。

    “這臭小子可真是目中無人啊!”

    申時行聽罷,不禁是笑罵道。

    王錫爵道:“可他卻準確地點出問題所在,這天災不可怕,人禍才是最可怕得,這預備倉製度早已經名存實亡,而多半是亡於人,而非天災!”

    王家屏道:“可是這問題,郭淡也沒法幫我們解決啊。”

    王錫爵道:“可我們也沒法去解決,若我們要求肅清吏治,隻怕又會引起軒然大波。”

    王家屏眉頭緊鎖,他也知道目前朝野上下都非常腐敗,隻要糧食放在那裏,就肯定會有人伸手過去。

    但是這時候肅清吏治,必然又會引起極大得反彈。

    申時行看向王錫爵道:“你還是想借郭淡來推動改革。”

    王錫爵點點頭,道:“近年來各地常有災患,百姓飽受其苦,可朝廷卻因製度廢弛,難以控製局勢,好在眼下北方還算是比較安定,若不趁機完善賑災製度,萬一北方發生戰事,這內憂外患,必生大亂啊!”

    王家屏道:“可是郭淡已經說了,他無能為力啊!”

    王錫爵哼道:“那小子滑頭的很,我看他壓根就沒有放在心上,純粹就是敷衍我們。”

    “就算如此,我們也拿他沒有辦法。”

    “我們拿他的確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去找陛下。”王錫爵撫須笑道。

    他以前也想著通過加強內閣權力,推動改革,但是現實狠狠抽了他兩個耳光,差點都令他心灰意懶,他也知道這是很難的,不過關稅一事令他發現,其實可以借郭淡來避開朝廷的阻力,推動改革。

    雖然被郭淡狠狠諷刺了一番,但他兀自堅持要與郭淡合作。

    ......

    刑部。

    “我倒是認為郭淡說得非常有道理,是王大學士有些異想天開啊。”刑部侍郎陳有年聽聞此事,便是搖頭道。

    李三才問道:“陳兄何出此言?”

    陳有年道:“郭淡的計算能力,隻能用為輔助,關鍵還得靠傳統得治國之道啊!若想改善賑災製度,首先還是得肅清吏治,吏治不清,那什麽都無從談起啊!”

    張鶴鳴點頭道:“陳侍郎言之有理,自古以來,治國先治吏,同是天災,為什麽有些州府就可以安然度過,但有些州府卻搞得一亂造,其因在人,再好得辦法,沒有正直清廉得官員,也是徒勞無功啊!”

    他們說得非常對,治國先治吏,這個方針放到哪個朝代都沒錯,張居正也是現在提出考成法,這個順序是無法改變的。

    但是這也導致王錫爵與李三才分道揚鑣。

    因為王錫爵還是希望與郭淡合作。

    其實這也非常正常,畢竟王錫爵已經幹了許多年,遇到了很多困難,更加懂得去跟現實妥協,委曲求全。

    但是陳有年、李三才他們這一派,是新崛起得勢力,他們是衝勁十足,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那是無所畏懼。

    他們甚至都等不到明年,在這年關之前,他們就正式借賑災一事,提出整頓吏治建議。

    這一下可就熱鬧了!

    大臣們紛紛上奏,提出自己的建議,然後反駁對方的建議。

    有人說推行法製,用嚴格得法律來整頓吏治。

    立刻就被批得體無完膚。

    什麽法製,你這不就是考成法,而考成法問題那麽多,你是眼瞎麽。

    還有人建議以德選吏。

    隻要官員德行高尚,就不會貪汙受賄。

    但同樣也被人反駁,考成法為什麽出現,就是之前是以德選吏,選得盡是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或者有德無才之輩。

    還有人建議加強科道官的權力,也就是加強監督。

    可是科道官也經常與地方官勾結。

    同時也導致地方官員的仕途完全掌握在科道官手中。

    這直接導致李三才、陳有年他們的聲音被淹沒了。

    這又進入明朝特有的節奏中,大臣們相互攻擊,相互爭論。

    而王錫爵作為此事得主導者,卻在旁一直沉默不語。

    他知道會是這麽一個情況。

    在任何時候提出整頓吏治,都不會有錯,既然是“人治”製度,那時時刻刻都必須要整頓吏治。

    既然無法反對,那麽大家就都選擇對自己有利得建議來整頓吏治。

    這就不可能成功。

    因為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都會得罪不少人得。

    這就是為什麽王錫爵要先加強內閣權力,這必須需要全力來推動,而李三才、陳有年他們這一派在朝中還不是一家獨大,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推行自己的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到他們吵翻天的時候,王錫爵就天天拿著那些人奏章跑去跟萬曆聊天,死皮賴臉,蹭完早飯,蹭得萬曆是欲仙欲死。

    人家萬曆都準備給自己放年假了。

    這都什麽時候了。

    不過這問題確實是迫在眉睫,今年戶部稅入減少三成,要是明年再來一迴,那可就沒了。

    萬曆沒有辦法,隻能將郭淡給找來。

    “陛下,這事卑職也沒有辦法,關於吏治,卑職可是一竅不通。”郭淡也鬱悶壞了,他覺得這跟他真沒有關係。

    萬曆板著臉道:“什麽吏治問題,這就是財政問題,近幾年災情頻繁,但是國庫得情況你也清楚,而地方官府也沒有什麽錢,要是實在拿不出錢來,不還得朕拿錢出來,你若有辦法,就說出來,不然的話,歸德府的事,可能又會卷土重來,你能保證每迴都能夠全身而退麽。”

    天啊!

    郭淡暗自叫屈,他真的很想告訴萬曆,索性將滿朝文武都給辭了,一群臭魚爛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沉吟半響,有氣無力道:“陛下,卑職其實就一招,您也是知道的。”

    “承包!”

    萬曆幾乎是本能地說出口。

    郭淡點點頭。

    萬曆又納悶道:“可是這如何承包?”

    郭淡道:“承包賑災製度。”

    “賑災製度也能夠承包?”萬曆驚奇道。

    “準確來說,就是承包預備倉。”

    郭淡道:“上迴因為歸德府的事,卑職也了解過我朝得預備倉製度,簡單來說,就是儲存一些糧食,若遇天災,就借給百姓度過難關,等到秋收之後再還。

    這是一種賑貸製度,理論上來說,是可以持續性,並且可以實現盈利,畢竟百姓要還利息,但是因為很多原因,被玩廢了。

    由卑職承包得話,估計是能夠扭虧為盈,但是...但是利潤不高,畢竟糧食這種商品,賣高了會被人罵,賣低了又不太劃算,卑職至今連一方土都沒有買過,如果可以的話,卑職還是不太想承包。”

    萬曆聽罷,隻覺渾身發脹,是很想打人,我們這裏談論得是,怎麽去維持下去,減少損耗和國庫的負擔,你特麽還嫌利潤不高,有利潤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當即眉頭一皺道:“你身為我大明財政顧問,竟然還嫌辛苦,可真是豈有此理。”

    郭淡訕訕道:“陛下恕罪,卑職也隻是想集中精力,為陛下您賺大錢。”

    萬曆稍稍猶豫了下,話這麽說,也真是沒錯,畢竟那邊海外計劃已經開始,但是很快將這個想法拋之腦後,道:“國家要是亂了,你賺多少錢也不夠朕用的。”

    “陛下說得是,是卑職目光短淺。”郭淡的語氣中是充滿著無奈呀!

    萬曆又再確定道:“你真的可以扭虧為盈?”

    郭淡點點頭道:“迴稟陛下,隻要承包給卑職,就能夠扭虧為盈。”

    其實關鍵不在於什麽辦法,而是在於承包,因為隻要承包了,那就跟朝廷沒有關係了,那些大臣遇到的所有的問題,也都不是問題了。

    如果不承包,那就是無解。

    萬曆立刻道:“那就行了,這事就交給你了,朕最近被他們吵得頭昏腦漲,身體有些不適,要靜養兩三月。”

    哇!又靜養?

    上迴你就靜養了幾個月,豬也沒這麽個養法啊!

    郭淡忙道:“陛下,卑職有件事還得請求陛下您幫幫忙。”

    萬曆問道:“什麽事?”

    郭淡道:“是這樣的,卑職身邊的一位非常重要謀士,最近遇到一些麻煩,這需要向陛下您借個場地,借個幾禦醫。”

    萬曆問道:“朕怎麽不知道你還有謀士。”

    “就是興安伯之女。”

    “那你去找興安伯。”

    肥宅就怕麻煩。

    郭淡道:“迴稟陛下,興安伯就是問題根源所在,就是他弄得他女兒心煩意亂,還連累到卑職。”

    這是個什麽事。萬曆想想,也就是借個場地,借幾個禦醫,於是點頭道:“好吧,朕答應你。”

    “多謝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承包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希北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希北慶並收藏承包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