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唉,我的速度要加快了。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迷茫的行程中,求幾張推薦票指指路啊!
~~~~~~~~~~~~~~~~~~~~~~~~~~~~~~~~~~~~~~~~~~~~~~~~~~~~~~~~~~~~~~~~~~~~~~~~~~~~~~~~~~~~~~~~~~~~~~~~~~~~~~
深宮,寶慈殿裏一間密閣內。
太後劉娥端坐在一張長榻上,旁裏斜斜坐著楊太妃。兩個女人下首是小皇帝趙禎,規規矩矩並手並腳半個屁股搭在一把交椅上。
劉娥一臉的冰冷,眼光有些虛無地越過趙禎頭頂望著他身後,今天的事件是她當政以來最感到憤怒的一次,她把楊太妃請來,和著趙禎,娘兒三個在這間小小的密閣裏,咀嚼著白天所發生的一切。
楊太妃知道事情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掩麵悲泣,去世的老公到底做錯了什麽,死了都不得安生,還差點被人葬到絕地。趙家如今隻剩眼前這麽一根獨苗,要是因為風水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如何有臉去見死去的老公?因此一麵痛罵挨千刀的雷允恭,一麵慌裏慌張地詢問如何破解這場無妄之災。
趙禎小臉滿是痛苦,自懂事起,父皇對自己百般疼愛,幾乎從沒大聲嗬斥過一次,在自己剛剛能體會父愛的溫暖時確驟然撒手,又偏偏把一副家國天下的重擔壓在自己身上。他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幾乎每天都忍受著端坐幾個時辰不動的酷刑,認真傾聽大臣、黃門的每一句話,認真聽從大娘娘的教誨,想按照父親的期望,做一個乖乖的好皇帝。但是自己真的好笨,很多東西都聽不懂。好幾次他都夢裏哭醒,滿是淚痕地醒來,呆呆望著滿屋子黃澄澄的擺設,心裏空空蕩蕩,多希望父皇能夠迴來,幫幫自己。
如今聽說別人擅動風水,差點把父皇埋在絕地,他心裏的悲痛和憤怒可知。隻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如何處理。因為現在他隻不過是一個“小”皇帝,隻能聽、不能說的小擺設罷了。
劉娥終於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問道:“皇兒,今日之事,你怎麽看?”
趙禎一呆,有些不知所措。好久了,大娘娘都沒問過自己的意見,隻是告訴自己要怎麽做。猶豫了一下,說道:“大娘娘,兒臣以為大娘娘今日處分得很對。雷允恭的確犯下大罪,如何處置都不過分,兒臣認為,就不交刑部議處了,直接由內府嚴辦,這也算是家事。”
所以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朝堂上發呆多了,怎麽也會有幾句話飄到耳朵裏,教這個小孩兒學會怎樣快快長大。何況他本來就是個努力學習的好孩子。
劉娥很讚賞地點點頭道:“皇兒果然有進益了,就依你。不過,為娘是問你,今天的事你發現了什麽沒有?”趙禎聽了,很茫然地搖搖頭,他確實沒發現什麽。楊太妃更是瞠目不知所謂。
劉娥看看他兩人,歎了口氣,似是對他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道:“人心難測啊,為了這麽一點權勢、一點名分,真的就不惜如此麽?”
劉娥兩眼凝視著趙禎說道:“皇兒,今日之事,是有人故意要害雷允恭。”
“啊?!”恍若霹靂一般,楊太妃和趙禎不約而同驚叫一聲。
隻見劉娥淡淡地繼續說道:“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要等到雷允恭去查勘山陵才說;明知雷允恭性急,偏偏話趕話攆著他下決心馬上動土;已然出了石頭都不報,非要滲水了才慌慌張張來奏。皇兒,你不覺得這三點可疑麽?”
趙禎聽得有些發抖,他真不知道父皇做錯過什麽,有人居然如此對待自己的父親。顫聲問道:“莫非有人太恨父皇麽?”
“你錯了,那些人不是太恨你父皇,而是太忠於趙家了,見不得有我一個女人幹政,想叫我給他們讓開道而已。”
“大娘娘,你這麽好,他們為什麽這麽幹啊?”趙禎是真急了,他從來覺得麵前這兩個母親,是天底下對自己最好的人。有人想除掉他的大娘娘,他又是驚恐,又是憤怒。
“哼哼,他王孝先說‘政出房闥,已是國之否運。’又說什麽‘牝雞司晨’,丁謂不報,莫非我就真的不知道麽?這些人無非是怕一個女人當政,走了昔年武則天、呂後的老路,又丟了他們男人的臉罷了。哈,我要真是呂雉、武則天,今日之事,他們還活得了麽?”
她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皇兒你要記住,今日之事,為娘與你分剖,是為了讓你早日成器,做個英明的好皇帝。之後,再也不許跟任何人提起,隻有咱們娘兒三個知道,要爛在肚子裏,對那些人,終你一生,要既往不咎。知道麽?”
“是,兒臣一定記在心裏。”趙禎站起身來,躬身肅然應答道。
“嗯,那就好。我告訴你們,今日之事,多半是那王曾主謀為之。但咱們不能追究,因為他們都是些正臣,良臣,所差的隻是跟我們皇家看法不同罷了。重用這些人,咱們大宋才能永葆萬年!隻不過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宮廷爭鬥都永遠存在,此前幾千年,此後幾千年,概莫能外。你要想牢牢掌住權柄,不被旁人擺布,就不能全依著他們,忠臣要用,奸臣也要用。為娘知道,丁謂、曹利用等人,從來都不是什麽好貨,但朝堂之上,任何時候,你都要保持有一兩個丁謂這樣的人存在,隻有他們存在了,你的權才握得緊,掌得牢!知道了麽?”
“孩兒不是很清楚,但孩兒記住了,一定好生體會大娘娘的話!”小皇帝趙禎老老實實地迴答道。
“嗯,這就很好了。因此,他們想一箭雙雕翦除雷允恭和丁謂,我就偏偏要保住丁謂,不讓他們如意。孩兒你想想,若是丁謂等人被驅除朝堂,從今後他們再跟咱們母子說話,眾口一詞,同聲同氣,那咱們母子,還有存在的必要麽?”
這幾句話悠悠地說出來,卻嚇得楊太妃和趙禎打了一個寒噤。原來,真如聖賢書裏所說的“眾正盈朝”,對於皇家來說,是多麽的可怕!
寶慈殿裏一番從來不見於任何史書的對話,就這樣將一樁疑點叢叢,震驚朝野的山陵大案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降到了最低。
曆史上,終其趙禎一生,都嚴格遵守了劉娥這一夜的教誨,牢牢把握著朝廷之上的正負比例,基本上總量控製在一比九左右的範圍,開創了一個為無數後人著迷不已的華夏黃金時代。在這個時代,是讀書人的天堂、是商人的天堂、是友好和平的天堂、也是勞動人民的天堂。因此,趙禎才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仁宗”皇帝!
扯迴到寶慈殿裏,一番嚴肅而驚心動魄的對話完結以後。劉娥又恢複了往日對趙禎的慈愛,和楊太妃一起,娘兒三個找些輕鬆的話題拉拉家常,扯扯閑篇。
可惜對於小皇帝趙禎來說,能讓他輕鬆的事情實在太少,唯一能夠讓他真正開心、放鬆的,隻有一個人,就是那個也許現在正在家裏調戲老婆或者喝酒作畫的梁豐。
“那個梁豐近來怎麽樣?皇兒你好久都沒見著他了罷?”楊太妃問道。她雖居深宮,也是早知其名,對於趙小六能夠交上這麽個朋友,她也十分讚許。皇家也有三門子草鞋親啊,這孩子孤孤單單、無無聊聊(這個詞是我兒子發明的,沒辦法,獨生子女差不多都是趙小六這種感受)的,有個人說說笑笑也是好事。
“沒有見過,近來兒臣要悉心學習政事,王曾相公也要他好生讀書,所以沒召他來見見。”
“嗬嗬,說起讀書,咱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科考的事了?今年是你父皇大喪,不宜東華門唱名,要不明年吧,最遲後年,咱們也該開一科了,否則,天下讀書人怕是要兩眼望穿了。”劉娥笑道。
唉,我的速度要加快了。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迷茫的行程中,求幾張推薦票指指路啊!
~~~~~~~~~~~~~~~~~~~~~~~~~~~~~~~~~~~~~~~~~~~~~~~~~~~~~~~~~~~~~~~~~~~~~~~~~~~~~~~~~~~~~~~~~~~~~~~~~~~~~~
深宮,寶慈殿裏一間密閣內。
太後劉娥端坐在一張長榻上,旁裏斜斜坐著楊太妃。兩個女人下首是小皇帝趙禎,規規矩矩並手並腳半個屁股搭在一把交椅上。
劉娥一臉的冰冷,眼光有些虛無地越過趙禎頭頂望著他身後,今天的事件是她當政以來最感到憤怒的一次,她把楊太妃請來,和著趙禎,娘兒三個在這間小小的密閣裏,咀嚼著白天所發生的一切。
楊太妃知道事情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掩麵悲泣,去世的老公到底做錯了什麽,死了都不得安生,還差點被人葬到絕地。趙家如今隻剩眼前這麽一根獨苗,要是因為風水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如何有臉去見死去的老公?因此一麵痛罵挨千刀的雷允恭,一麵慌裏慌張地詢問如何破解這場無妄之災。
趙禎小臉滿是痛苦,自懂事起,父皇對自己百般疼愛,幾乎從沒大聲嗬斥過一次,在自己剛剛能體會父愛的溫暖時確驟然撒手,又偏偏把一副家國天下的重擔壓在自己身上。他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幾乎每天都忍受著端坐幾個時辰不動的酷刑,認真傾聽大臣、黃門的每一句話,認真聽從大娘娘的教誨,想按照父親的期望,做一個乖乖的好皇帝。但是自己真的好笨,很多東西都聽不懂。好幾次他都夢裏哭醒,滿是淚痕地醒來,呆呆望著滿屋子黃澄澄的擺設,心裏空空蕩蕩,多希望父皇能夠迴來,幫幫自己。
如今聽說別人擅動風水,差點把父皇埋在絕地,他心裏的悲痛和憤怒可知。隻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如何處理。因為現在他隻不過是一個“小”皇帝,隻能聽、不能說的小擺設罷了。
劉娥終於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問道:“皇兒,今日之事,你怎麽看?”
趙禎一呆,有些不知所措。好久了,大娘娘都沒問過自己的意見,隻是告訴自己要怎麽做。猶豫了一下,說道:“大娘娘,兒臣以為大娘娘今日處分得很對。雷允恭的確犯下大罪,如何處置都不過分,兒臣認為,就不交刑部議處了,直接由內府嚴辦,這也算是家事。”
所以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朝堂上發呆多了,怎麽也會有幾句話飄到耳朵裏,教這個小孩兒學會怎樣快快長大。何況他本來就是個努力學習的好孩子。
劉娥很讚賞地點點頭道:“皇兒果然有進益了,就依你。不過,為娘是問你,今天的事你發現了什麽沒有?”趙禎聽了,很茫然地搖搖頭,他確實沒發現什麽。楊太妃更是瞠目不知所謂。
劉娥看看他兩人,歎了口氣,似是對他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道:“人心難測啊,為了這麽一點權勢、一點名分,真的就不惜如此麽?”
劉娥兩眼凝視著趙禎說道:“皇兒,今日之事,是有人故意要害雷允恭。”
“啊?!”恍若霹靂一般,楊太妃和趙禎不約而同驚叫一聲。
隻見劉娥淡淡地繼續說道:“早不說,晚不說,偏偏要等到雷允恭去查勘山陵才說;明知雷允恭性急,偏偏話趕話攆著他下決心馬上動土;已然出了石頭都不報,非要滲水了才慌慌張張來奏。皇兒,你不覺得這三點可疑麽?”
趙禎聽得有些發抖,他真不知道父皇做錯過什麽,有人居然如此對待自己的父親。顫聲問道:“莫非有人太恨父皇麽?”
“你錯了,那些人不是太恨你父皇,而是太忠於趙家了,見不得有我一個女人幹政,想叫我給他們讓開道而已。”
“大娘娘,你這麽好,他們為什麽這麽幹啊?”趙禎是真急了,他從來覺得麵前這兩個母親,是天底下對自己最好的人。有人想除掉他的大娘娘,他又是驚恐,又是憤怒。
“哼哼,他王孝先說‘政出房闥,已是國之否運。’又說什麽‘牝雞司晨’,丁謂不報,莫非我就真的不知道麽?這些人無非是怕一個女人當政,走了昔年武則天、呂後的老路,又丟了他們男人的臉罷了。哈,我要真是呂雉、武則天,今日之事,他們還活得了麽?”
她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皇兒你要記住,今日之事,為娘與你分剖,是為了讓你早日成器,做個英明的好皇帝。之後,再也不許跟任何人提起,隻有咱們娘兒三個知道,要爛在肚子裏,對那些人,終你一生,要既往不咎。知道麽?”
“是,兒臣一定記在心裏。”趙禎站起身來,躬身肅然應答道。
“嗯,那就好。我告訴你們,今日之事,多半是那王曾主謀為之。但咱們不能追究,因為他們都是些正臣,良臣,所差的隻是跟我們皇家看法不同罷了。重用這些人,咱們大宋才能永葆萬年!隻不過你要記住,任何時候,宮廷爭鬥都永遠存在,此前幾千年,此後幾千年,概莫能外。你要想牢牢掌住權柄,不被旁人擺布,就不能全依著他們,忠臣要用,奸臣也要用。為娘知道,丁謂、曹利用等人,從來都不是什麽好貨,但朝堂之上,任何時候,你都要保持有一兩個丁謂這樣的人存在,隻有他們存在了,你的權才握得緊,掌得牢!知道了麽?”
“孩兒不是很清楚,但孩兒記住了,一定好生體會大娘娘的話!”小皇帝趙禎老老實實地迴答道。
“嗯,這就很好了。因此,他們想一箭雙雕翦除雷允恭和丁謂,我就偏偏要保住丁謂,不讓他們如意。孩兒你想想,若是丁謂等人被驅除朝堂,從今後他們再跟咱們母子說話,眾口一詞,同聲同氣,那咱們母子,還有存在的必要麽?”
這幾句話悠悠地說出來,卻嚇得楊太妃和趙禎打了一個寒噤。原來,真如聖賢書裏所說的“眾正盈朝”,對於皇家來說,是多麽的可怕!
寶慈殿裏一番從來不見於任何史書的對話,就這樣將一樁疑點叢叢,震驚朝野的山陵大案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降到了最低。
曆史上,終其趙禎一生,都嚴格遵守了劉娥這一夜的教誨,牢牢把握著朝廷之上的正負比例,基本上總量控製在一比九左右的範圍,開創了一個為無數後人著迷不已的華夏黃金時代。在這個時代,是讀書人的天堂、是商人的天堂、是友好和平的天堂、也是勞動人民的天堂。因此,趙禎才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仁宗”皇帝!
扯迴到寶慈殿裏,一番嚴肅而驚心動魄的對話完結以後。劉娥又恢複了往日對趙禎的慈愛,和楊太妃一起,娘兒三個找些輕鬆的話題拉拉家常,扯扯閑篇。
可惜對於小皇帝趙禎來說,能讓他輕鬆的事情實在太少,唯一能夠讓他真正開心、放鬆的,隻有一個人,就是那個也許現在正在家裏調戲老婆或者喝酒作畫的梁豐。
“那個梁豐近來怎麽樣?皇兒你好久都沒見著他了罷?”楊太妃問道。她雖居深宮,也是早知其名,對於趙小六能夠交上這麽個朋友,她也十分讚許。皇家也有三門子草鞋親啊,這孩子孤孤單單、無無聊聊(這個詞是我兒子發明的,沒辦法,獨生子女差不多都是趙小六這種感受)的,有個人說說笑笑也是好事。
“沒有見過,近來兒臣要悉心學習政事,王曾相公也要他好生讀書,所以沒召他來見見。”
“嗬嗬,說起讀書,咱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科考的事了?今年是你父皇大喪,不宜東華門唱名,要不明年吧,最遲後年,咱們也該開一科了,否則,天下讀書人怕是要兩眼望穿了。”劉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