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是前來勸降自己。


    他臉上的欣慰頓散,轉眼便為陰霾所籠罩。


    “怪不得那顏良能放你來此,原來他是想讓你說降於我,蓋兒啊,你以為父親是那種背棄國家的人嗎?”徐晃臉色鐵青,厲聲質問。、


    徐蓋正色道:“聖人有雲:‘君無道,民投他國’,那劉備假仁假義,連關羽這樣追隨了他十幾年的結義兄弟,都能忍心殺害,這樣的君王,父親難道還要為他殉葬嗎?”


    徐晃身形一震,兒子的話顯然是觸動了他。


    “現下那劉備為了逃命,又把咱們父子當作棋子一般,用來拖延楚軍的追擊,劉備這般不義,父親若還對他忠心耿耿,豈非被天下人笑為愚忠。”徐蓋繼續勸道。


    徐晃臉上陰色漸漸的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某種若隱若現的動搖之色。


    可以說,盡管表麵上徐晃表現的很不悅,但內心之中,已然在猶豫著,該不該聽兒子的勸。


    畢竟,早年效忠於楊奉,後來又為曹操賣命,再到後來又隨曹仁降了劉備,可以說,徐晃所有他效忠過的君主,未必都有死忠之心。


    在徐晃看來,建功立業,榮華富貴才是他所追求的目標。


    而今漢國覆滅似已成定局,劉備又很不厚道的把自己當棄子,到了這般地步,對於徐晃而言,似乎歸降顏良已根本不算什麽負擔。


    徐蓋對自己的父親最了解不過,見得徐晃那般沉默不語的樣子,便知父親心中已然動搖。


    “那楚君對敵人雖然心狠手辣,但對自己的臣下,卻是十分的好,楚君他說了,隻要父親願意歸順,他必當重用父親。”勸到最後,徐蓋不忘以利相誘。


    對於徐晃來說,歸降顏良之後,能否在楚國之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聽兒子這般一說,徐晃心中殘存的顧慮,就此散銷雲散。


    沉吟半晌,徐晃騰的站了起來,咬著牙道:“劉備假仁假義,為父早就看不下去,今楚君既然對我父子如此器重,為父還有什麽好說的,降了便是。”


    徐晃終於下定決心,要歸降於顏良。


    “父親英明。”徐蓋大喜。


    於是,徐晃當即下令三百殘兵放下武器,隨同他一起下得山去。


    此時,趙雲等將已得到顏良的旨意,一旦徐晃下山歸降,便不再向其動武。


    如今徐晃下山來降,趙雲便派人將徐晃送往了大營。


    顏良聞知徐晃歸降,欣喜不已,當即率親往營門相迎。


    “罪將歸降來遲,請陛下恕罪。”徐晃滾鞍下馬,拜倒在了顏良的馬前。


    顏良哈哈大笑,一躍下馬,將徐晃扶起,“不遲,一點都不遲,朕得徐公明這員大將,足勝雄兵十萬。”


    顏良如此的大旗,深深的令徐晃倍感感激,當場慨然表示,願為顏良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顏良得一虎將,自然是大為欣喜,當下便下令在營中設宴,慶賀徐晃的來歸。


    安國逗留了幾天,顏良旋即再令全軍再起,二十萬大軍繼續北進。


    幾天後,顏良大軍抵達了盧奴城,與文醜所部的兩萬鐵騎會合。


    此時,中山、勃海、河間諸郡,聞知劉備已倉皇而逃,無不是望風而降。


    顏良抽調部分兵馬,分鎮諸新降之郡,他本人則打算在盧奴城修整數日,旋即北上攻取幽州,掃平劉備最後的據點。


    而此時,細作則發迴情報,言是劉備已率殘兵,退入了易京之中,作出一同固守易京的態勢。


    “這易京位於幽冀二州交界處,南臨易水,乃是北上幽州的大道樞紐所在,此地原本就有堅固的防禦工事,早先年時,劉備又調動幽州民力進行了加固,今劉備退守此地,恐怕是想仿效當年的公孫瓚啊。”龐統捋須胡須分析道。


    顏良微微點頭,往昔曆史,浮現於腦海。


    十幾年前,公孫瓚為了抵禦袁紹的進攻,就在易京修築了恐怖的防禦工事,拖了袁紹整整一年,方才攻破了易京。


    當年顏良的“本尊”,還曾經參加過易京之戰,那場戰役的艱苦與漫長,顏良依然記憶猶新。


    “劉備若果真死守易京,隻怕又將一場持久戰了。”


    “易京之堅固,勝於鄴城,劉備今既堅守,必吸取了當場公孫瓚的教訓,隻怕我軍攻之不易呀。”


    眾臣議論紛紛,不少人似乎都表示了擔憂。


    啪!!


    顏良猛一拍案,騰的站了起來,冷峻而傲然的目光,掃視著群臣。


    眾臣心神一震,轉眼便鴉雀無聲。


    “當年袁紹隻據兩州之地,都能擊破公遜瓚,今朕據天下十州之地,難道還怕一個窮途末路的劉備不成。”


    獵獵的豪情,震撼著眾臣之下,將他們卻殘存的擔憂,頃刻震散。


    眾人為顏良的話所感染,臉上很快就浮現出信心之色。


    顏良環視眾臣,豪然道:“易京是朕滅漢的最後一道屏障,攻破易京,劉備便將再無險可守,易京就是劉備給自己挖好的墳墓,朕二十五萬大軍,就是要夷平易京,爾等可有信心,為朕親手埋葬了劉備,還有他的偽漢國?”


    洪鍾般的聲音,震動四方。


    一片暗流湧動的沉默中,有人率先振臂高唿:“破易京,滅劉備!”


    “破易京,滅劉備!”


    “破易京,滅劉備!”


    戰意熊熊的咆哮聲,衝天而起,群臣振奮,無不揮舞著騰頭,宣泄著他們必勝的鬥誌。


    顏良微微點頭,豪然的臉龐,流露出幾分欣慰。


    “全軍明日出發,直取易京!”顏良大手一揮,下達了進兵的旨意。


    ……


    易京。


    一隊隊身形疲憊的漢軍士卒,垂頭喪氣的越過重重壕溝,穿過道道土山,進入了易京防線的諸座營壘。


    從巨鹿一路狂奔,晝夜奔行了七八百裏,方才從虎口中逃出,漢軍的士卒皆已是精神恍惚,疲憊不堪,士氣跌落至了穀底。


    劉備站在易京巨大的城樓上,俯視著周圍數不清的高丘,重重的圍壕,看著他疲憊的士卒,心情極是複雜。


    此時的劉備,不禁想起了當年自己的師兄公孫瓚。


    當年論憑公孫瓚的敗亡時,劉備還有歎息孫公瓚不懂兵法,築此易京防線跟袁紹死磕,最終敗亡。


    而如今,相隔十數載,他劉備卻走了了公孫瓚的老路。


    劉備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公孫瓚在易京城樓上焚身的場景,一想起來,他就仿佛感同身受一般,隱隱有些發毛。


    “丞相,朕還是覺得,固守易京,是不是有些太孤注一擲了。”劉備轉過頭來,擔憂的問道。


    “易京乃扼守幽燕南麵的門戶,若地失守,楚國的數十萬步騎,就可以輕易的進入一馬平川的幽州,那時我軍將再無險可守。不過易京,幽州必不能保啊。”諸葛亮語所凝重的說道。


    劉備輕歎了一聲,諸葛亮的分析,其實他也再清楚不過,隻是,經曆了黎陽和鄴城的連連失守,劉備已經幾乎失去了堅守的信心。


    他實在太害怕了,害怕自己會步公孫瓚的後塵。


    沉吟片刻,劉備道:“來人啊,傳朕旨意,將皇後和太子以及諸後妃,都送往薊縣去吧。”


    薊縣乃幽州治所,遠離易京前線,劉備將老婆兒子送走,顯然是對守住易京信心不足,隻怕易京失守,家眷有危,故才要提前將她們送往安全地帶。


    諸葛亮的臉色,卻是微微一變,眉頭跟著便是一凝。


    “陛下萬萬不可,眼下將士們士氣本就低落,今若是陛下將皇後娘娘和太子送走,便等於向將士們顯示,陛下沒有守住易京的必勝把握,若如此,將士們的士氣便將更受打擊,那時,易京就將真的守之不住了。”


    諸葛亮的苦苦相勸,如一瓢冷水,當頭的潑在了劉備的頭頂,令他渾身一顫,驀然間清醒了許多。


    易京不守,幽州必失,幽州若失,就先於宣告了他劉備的完蛋,那時,家眷還能再逃到哪裏去呢。


    猶豫了片刻,劉備歎了一聲,喃喃道:“丞相言之有理,朕收迴此旨便是。”


    無奈之下,劉備隻能讓妻兒留在易京,以向將士們顯然他死守易京的決心。


    劉備表麵態度堅決,但實則心裏邊沒有底,現在的他,隻是出於無路可走,隻能硬著頭皮死撐在易京。


    幾天後,南麵傳來消息,顏良親統二十五步騎大軍,已從盧奴城出發,浩浩蕩蕩的殺奔易京而來。


    這個震驚的消息,讓劉備心中是一片的慌恐。


    四萬烏合之眾,如今要抵擋二十五萬敵軍的進攻,劉備實在是沒有信心。


    就在劉備的鬥誌將要瓦解,幾乎想逃時,出使已久的孫乾,終於迴來了。


    巨鹿之時,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派孫乾出使烏桓,希望能結好烏桓大單於塌頓,使其發兵南下,相助自己抵禦楚軍勢不可擋的進攻。


    今日,冀州盡州丟盡,漢國已是危如累卵,這關鍵的時刻,孫乾終於迴來了。


    “快,快隨朕出去相迎。”劉備激動不已,騰的便跳了起來。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暴君顏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陷陣都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陷陣都尉並收藏三國之暴君顏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