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帥,我們現下該怎麽辦才好。”徐蓋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片的敵人,說話時也有點犯虛。


    徐晃盯著城外許久,深吸一口氣,喝道:“傳本將之令,今夜全軍突圍。”


    楚軍數十倍於己,安國城牆又不曾加固,徐晃很清楚,一旦楚軍四麵下寨已畢,完成了合圍,自己便將是死路一條。


    唯有搶在這之前,從安國突圍而出,或許才有一條生路。


    當天,徐晃和他的七千漢兵,飽食過一頓,深更半夜之時,徐晃下令將安國城北門打開,率領著七千士卒,悄無聲息的偷出城去。


    七千漢軍借著夜色的掩護,慌慌張張的向著北麵逃去。


    一路輕步而行,將至天明時,徐晃已逃出了十餘裏,而此時仍不見楚軍的阻擊部隊。


    “父帥果然英明,楚軍隻以為我們要據守安國,卻未想父帥會趁他們合圍未成,就選擇突圍而出。”徐蓋興奮的叫道,以為逃出了升天。


    徐晃的嘴角也掠起了一絲冷笑,顯然他也以為成功的逃出了楚軍的包圍。


    便在這父子二人得意時,驀聽一聲炮響,喊殺如潮而起,道路兩旁忽有無數的敵兵,如潮水一般的殺將而出。


    左翼處,趙雲縱槍飛馬,右翼處,太史慈舞槍如風,兩萬楚軍伏兵,驟然殺出。


    徐晃大驚失色,萬不想顏良竟看出了他的意圖,事先竟已布下伏擊兵,就等他進入陷阱。


    七千漢軍猝不及防,一時軍心大亂,被左右衝突而出的楚軍,轉眼就分割成了數截,陷入了各自為戰的不利處境當中。


    鮮血遍地,嚎聲四起,漢軍被殺得是鬼哭狼嚎,土崩瓦解。


    徐晃不敢絲毫迴頭,隻能舞著大斧,拚命的前衝,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來。


    亂戰中,兒子徐蓋卻被截在後麵。


    徐晃武藝雖然當世一流,但徐蓋資質平庸,武藝卻是平平。


    亂軍中,徐蓋眼見父親消失在楚軍的兵潮之中,心中急迫,拚了命的想要殺出重圍。


    便在此時,驀聽一聲雷鳴般的暴喝,徐蓋尋音瞅去,驚見太史慈正拍馬舞槍,向著自己直衝而來。


    霎時間,徐蓋心中懼意大生。


    太史慈武藝有多強,徐蓋可是深知,那可是跟自己父親武藝相媲美的存在,自己焉能與敵。


    徐蓋鬥誌瓦解,撥馬相逃,怎奈四麵圍敵甚重,根本容不得他退避。


    遲疑,太史慈一騎已如電光一般射至,手中大槍卷著凜烈之極的勁氣,狂襲而至。


    徐蓋別無選擇,隻得咬緊牙關,擎起大斧,拚命全力之力舞斧相擋。


    兩騎,瞬間相撞。


    吭~~


    火星飛濺,震耳欲聾。


    徐蓋隻覺無窮的大力,灌身而入,震得他氣血翻滾,頭暈眼花,手中的大斧竟也拿捏不住,脫手飛舞。


    緊接著,當徐蓋還沒有喘過一口氣時,擦身而過的太史慈,猿臂已順勢探出,輕輕鬆鬆的便將徐蓋拖下馬來。


    一招之間,太史慈生擒徐蓋。


    而此時,徐晃尚在前麵拚死狂戰,斧下已不知斬殺多少人,留在身後的,是數不清的敵人屍體。


    終於,憑著當世一流的武藝,以及一股拚死的決心,徐晃竟是生生的衝殺出一條血路來。


    猛迴頭時,大部分的漢軍仍陷圍中,就連兒子徐蓋也不見了蹤跡,身邊隻餘下不到三百餘親軍。


    而楚軍的兵潮,卻還在源源不斷的圍裹而來。


    徐晃心中一陣的悲憤,他知道,自家的兒子,和那六千多的將士,已無生還的希望,必然要被圍殺在伏兵陣中。


    徐晃百般無奈,隻能含恨咽下悲憤,縱馬向上北繼續狂奔。


    方奔出三四裏,轉過一座山頭,就在徐晃以為終於順利逃出時,驀然間,衝天的戰鼓聲,又敲將而起。


    徐晃大驚,四下一掃,卻見斜刺裏處,一支兵馬洶洶殺出,為首者,正是楚軍老將張任。


    前在強敵堵路,後有追兵殺至,徐晃已是無路可逃。


    情急之中,徐晃也顧不得多想,急是率三百殘兵,逃上了土山,打算據山險博死一戰。


    楚軍洶洶而至,不多時間,三四萬楚軍便將土山團團圍住。


    照這情勢,楚軍隻消四麵圍攻,幾萬號人就算一人一口唾沫星子,也能把徐晃和他的殘兵給淹死。


    令徐晃感到疑惑的卻是,楚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明明可以壓倒性的吞了他,但圍城已久,卻遲遲不見進攻。


    徐晃這裏懷疑之時,太史慈已帶著他的俘虜,飛馬趕往了安國城外的楚軍禦營。


    此時天色已亮,顏良剛剛醒來,便是收到了傳來的捷報。


    “丞相果然不出所料,徐晃當真是趁夜突圍了。”顏良喃喃冷笑。


    此前顏良本打算圍住安國城,用破城炮將此城夷為平地,但龐統卻進言說,劉備給徐晃的命令必是拖延楚軍,並非是死守安國城,如今徐晃聞知劉備已逃往幽州,必然會選擇在己軍合圍完成之前,率軍突圍。


    於顏良便采納了龐統的建議,在北麵設下伏兵,就等著圍殺徐晃。


    趙雲等人將徐晃圍於土山,之所以圍而不攻,卻是因為顏良欣賞徐晃這員良將,事先下有命令,務必要將徐晃生擒。


    作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曆史上曾在關羽最輝煌的時刻,擊敗了關羽,解了樊城之圍,在顏良看來,徐晃的實力當隻在張遼之下,位於五子良將的第二位。


    更難得的是,徐晃不但武藝一流,用兵了得,更曾屢屢向曹操獻計,可以說,徐晃的員智通兼備的大將。


    這樣一樣可堪重用的大將,且與顏良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顏良自然想要將他收入麾下,納為己用。


    神思間,帳簾掀起,太史慈興奮的步入帳中。


    “陛下,這小子是徐晃的兒子徐蓋,臣將這小子生擒了,獻給陛下。”太史慈說著,喝令部下將捆綁的徐蓋推進來,按倒於地。


    顏良將太史慈讚許了一番,冷絕的目光,方始掃向了那地上跪著的年輕小將。


    “徐蓋,朕隻問你一句話,你是想死還是想活?”顏良冷冷的喝聞,那飽含殺機的之語,隻將徐蓋聽得渾身發毛。


    臉色蒼白的徐蓋,隻鐵青著臉跪在那裏,一句話也不說。


    一言不發,說明他心裏畏懼,已是暗生降意,隻不過顧及到麵子,固執的不肯開口而已。


    顏良洞察人心,又豈會看不出他的心思。


    “徐蓋,眼下你的父親徐晃,已被朕的數萬雄兵團團圍住,隻要朕一聲下令,朕的大軍頃刻將就可以將他碾碎。”顏良冷冷道。


    徐蓋大驚失色,頓時就慌了神,原本還強撐著的一絲硬氣,轉眼便土崩瓦解。


    顏良看他已然動搖,便道:“不過,朕對徐晃沒什麽仇恨,朕還很欣賞他的勇武,如果你父子願意歸順於朕,朕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


    徐蓋猛抬起頭來,狐疑的看向顏良,那般神情,顯然是心中在猶豫不決。


    這時,太史慈一踢他的屁股,喝道:“小子,劉備那種假仁假義之徒,根本不值得效忠,眼下是劉備為了逃命,把你父子拋棄,你們難道還傻到要為他殉葬不成。”


    太史慈的話,如驚雷一般,轟向了徐蓋頭頂,隻把他轟得是嗡嗡作響。


    眼前的生擒自己的太史慈,不也曾為劉備效命麽,結果卻為劉備拋棄,隻有歸降顏良。


    他徐家父子的境遇,與太史慈是何等的相似。


    劉備這個人,滿嘴的仁義道德,但為了自己,隨時都可以犧牲任何人,甚至是他的結義兄弟關羽。


    “太史慈說得沒錯,劉備的確是個假仁假義之徒,我父子豈能為這樣的人殉葬……”


    徐蓋的思想包袱已徹底放下,當即向顏良深深一叩,“罪將徐蓋,願歸降陛下,請陛下收納。”


    顏良微微而笑,滿意的點了點頭,擺手示意他起來。


    “朕沒看錯,你小子果然是個識時務的人,很好,朕就恕你前罪,納了你的歸降。”顏良很是大度道。


    徐蓋大喜,當即又是拜了三拜,方才感恩萬分的起身。


    “你是個識時務的人,但願你的父親也是,你這就去往土山,去說降你父親吧。”顏良擺手道。


    徐蓋未想顏良如此信任他,心中對顏良更是感激萬分,當即再三叩首,方始匆匆的出帳而去。


    歸降的徐蓋一路狂奔,直抵那座被楚軍重重圍困的土山,在出示了顏良的手諭後,趙雲才放他單騎上山。


    此時的徐晃,正神經緊繃,滿懷狐疑的揣測著顏良用意。


    眼見山下有人上來,太史慈精神一緊,大槍一招,數十支利箭已瞄了上去。


    “父親,是我。”徐蓋大叫道。


    徐晃神色一變,急是仔細看去,驚喜的發現,奔上山來的,竟然是自己的兒子。


    “是蓋兒,蓋兒他沒死,休要放箭!”徐晃激動的大喊。


    片刻後,徐蓋奔上山頭,滾鞍下馬,跪倒在了徐晃跟前。


    徐晃也欣喜萬分,跳下馬來將兒子扶起,左看右看,難抑心中的激動。


    半晌後,徐晃猛然意識到了什麽,忙問道:“蓋兒,你如何是穿過楚軍圍陣,上得這土山來的?”


    徐蓋深吸了一口氣,拱手道:“兒不敢瞞父帥,其實兒先前已為楚軍所擒,今已歸降了大楚,現下上得山來,正是奉了大楚天子之命,前來說服父親,棄暗投明,歸順大楚。”


    徐晃聞言變色。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暴君顏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陷陣都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陷陣都尉並收藏三國之暴君顏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