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後……
陽春四月的西北,春風吹佛過河西走廊,那二千多公裏長的走廊盡頭,莫高窟依然屹立在沙漠的邊緣。經過千年的治理,其實沙漠早已後退了幾百公裏,隻是幾千年來人們習慣於沙漠與它相伴,這裏就保留了沙漠,也是一大景觀吧!
早晨的陽光穿透雲層,薄霧般的陽光瀉在敦煌柔韌的身上,幾千年文化的底蘊使它充滿迷人的風光,雖然敦煌經典一度遺失,經過千年來多少人華人共同努力,一冊冊的高價購買,一冊冊的視頻拍攝,大多的文獻真跡或複製基本都迴歸了它們應在的位置。
最近百多年來,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都掀起一股敦煌文化熱,每天朝聖般湧來的人流如潮,周圍近百公裏的地方住滿了朝聖的人群。其實,光就敦煌來講,也就是那些幾千年的石窟,除了一些飛天的繪畫及泥像等等外,並沒有什麽值得大書的風景。當然,如果你喜歡看沙漠的風景,這倒也是一處好的所在。
文化的東西,在於它的深層,埋藏於沙漠深底下的思想,那些風幹了的文字,記載了曾經幾千年的精神,當人們的內心與它們在心靈的層麵產生碰撞時,文化的根源就走進了你的心間,千古的精神與你相連。
根,中國人家的情結,也是你一生的精神信仰和歸宿。
而處地西北邊陲的敦煌就在這千年的時空裏承擔起了這份厚重曆史和文化的角色,人們的到來不是為了買到幾份複製的書或那些文字,來的目的就是尋求精神與古文化的結合,人與神的結合,心與天的結合。
敦煌市早已不是千年前的那個敦煌市,城市道路幹淨清爽,道旁綠樹成林,城市建築凸現中華千年的古典美,城中間雜著有一些迴族的清真寺,那圓形的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發著輝眼的清輝,反光照進山下的河水中。
山上有幾座古塔,遙望著後退的沙漠,可能他們懷念曾經沙漠相伴的日子吧!人有情,世上的建築也就是有生命力和有情的吧!我想是的,不然怎會有這麽多的朝聖者到敦煌來探索生命與文化的結合呢!
鳴沙山,如流的人潮把它包裹,一片人海遮斷沙漠,金黃色的黃沙被人們當聖物收藏,或作禮物贈送。敦煌管理公司不得不在午夜派出大車一車車的從真正的沙漠拉來黃沙補充,不然,後來的文化遊客們可再欣賞不到鳴沙山了。
鳴沙山腳,月牙泉泊泊的泉水繞過。
敦煌賓館,三年一度的中國冷凍科學技術研討會正在緊張地召開著,冷凍學的前沿科技帶頭人,中科院蘇寧院士正在演講她的最新論文……《如何使冷凍人安全的迴歸人間》,這個論文是此次冷凍研討會的重點論文,也是召開此次研討會的目的所在。蘇寧教授今年四十五歲,清秀的臉龐透出精明強幹的微笑,她是中國冷凍科學的帶頭人,也是提議盡快拯救冷凍人的倡議者。因為在上幾個世紀,冷凍科學雖然取得一些長足的發展,各地的冷凍中心也聯合科學家們進行解凍行動,可以,至今為至,尚沒有一個冷落人解凍後活過一個月,並且解凍後的冷凍人大多意識不清,思維不實,輕輕飄飄象個傻子一樣,沒有思想、清楚的意識、生命的記憶,就象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來到世上一樣,除了知道吃外,別的什麽都不知道。並且,千年地球的變化,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多年的演變,雖然對於曆史長河的季節變化不大,但對於隻有百多年生命的人類還說,這樣的變化可以是致命的,如果冷凍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他們的生命就會在解凍的不久而凋零,本來他們是希望在未來世界重生的,完成他們在當時沒能完成的生命使命。如果我們冒然地將他們實施解凍,這是對他們生命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蘇寧院士繼續講到,冷凍科學是一門新興而古老的科學,說他新興是因為我們至今還不能使用這項技術拯救千餘年來存在世上的冷凍人,技術的不完整決定了我們在這個領域還必須作更多的努力和研究。說它古老是因這個項技術從二十世紀起人類已經開始研究和使用,那時的人類當然隻能將人冷凍而無解凍之能力,但這千年了,我們還不是正處在這一尷尬的地步,解凍技術雖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但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尚需要一定的時日。今天,我這篇論文就是著重探討如何將冷凍人複蘇並使他們能恢複生時的思想和記憶。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不就是可以和千年的古人對話了……
冷凍人現在對我們最大的難處時,如何在他們複活後保留下他們曾經的思想和記憶,這下對於我們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如果解凍後的冷凍人醒來隻是一個隻具有生命的個體,而無思想和魂靈,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就是犯罪。總之,我們對待這個問題要慎之又慎,並且國家的《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剛頒布,我們的研究工作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問題是,我們沒有現成的冷凍人進行實驗,這就要求我們應用現代生物電腦技術,一切在生物電腦中進行模擬和總結。
蘇寧院士的演講搏得陣陣的喝彩,人們為聽到精彩演講更感到生命的可貴,科學研究的嚴謹認真,對待生命的善良和平等。這就是一個科學家應有的道德規範和人格力量。學術討論還在繼續著……研討會主持人宣布今天的研討告一段落,現在開始答記者問。
“我是甘肅日報的科技專欄記者,請問蘇寧院士,如果冷凍人複蘇後,他應算不算中國公民呢?”
“感謝你的提問,我剛才已經說了,國家的《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將會從五月一日起生效,該部法律已經明確規定了冷凍人冷凍時是什麽國籍的就是什麽,如果他本來是中國國籍的當然他就應是中國公民了。至於這部法律大家可能平時並不怎麽關注,我也能理解,畢竟冷凍人跟我們一般的人的生活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是中國青年報的記者童少華,請問蘇寧院士,是不是現在所有的冷凍人在技術條件成熟後都應解凍他們呢?”
“這個問題應從兩個方麵來說,因為千餘年來各個冷凍中心冷凍了十多萬具冷凍人,如果我們在技術成熟後突然在一定時間內全部解凍他們,一是會增加社會的就業壓力,二是會出現冷凍人因與現代社會不相容而可能會發生估計不到的事。所以,我們的意見是根據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的逐漸解凍。一來可以減緣社會的壓力,二來可以保障冷凍人的權利,讓他們重新迴到社會。”
“我是中國女報的記者,請問蘇寧院士,哪些情況的冷凍人應該先解凍呢?如果冷凍人在他們生時對我們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這樣的人是不是應該在技術成熟後首先解凍他們呢?”
“是的,對於在曆史上對我們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冷凍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首先要他們蘇複過來,讓他們在新的世紀裏享受他們生時沒能享受到的生命時光,這不僅是對我們社會現有人民的一種鼓勵,也是對我們的曆史,我們的文化負責,更是對社會一種正氣的引導。”
“謝謝蘇寧院士的精彩迴答。”中國女報的記者興奮地說。
“我是中央日報的記者,請問蘇院士,如果冷落人複蘇後,他們在社會沒有竟爭力,不能自謀職業那應怎辦呢?”
“這個問題確是個難題,如果我們解凍過來的冷凍人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謀職業,不能生活自理,對國家,對社會將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也正是我們擔心的問題。不過,好在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已經明文規定了,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冷落人進行培訓,當然這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不過,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冷凍人們恢複生命後他們並不會輸於我們現代人,我相信他們有這能力溶合於我們的社會,並會為我們的國家及社會作出貢獻的。”
記者招待會還在進行著……
敦煌的上空迴蕩著蘇寧院士的一句話:“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冷凍人,理解冷凍人……”
夕陽西下,太陽的金色光茫灑滿敦煌的天空,也灑落進敦煌曆史的文化中。
陽春四月的西北,春風吹佛過河西走廊,那二千多公裏長的走廊盡頭,莫高窟依然屹立在沙漠的邊緣。經過千年的治理,其實沙漠早已後退了幾百公裏,隻是幾千年來人們習慣於沙漠與它相伴,這裏就保留了沙漠,也是一大景觀吧!
早晨的陽光穿透雲層,薄霧般的陽光瀉在敦煌柔韌的身上,幾千年文化的底蘊使它充滿迷人的風光,雖然敦煌經典一度遺失,經過千年來多少人華人共同努力,一冊冊的高價購買,一冊冊的視頻拍攝,大多的文獻真跡或複製基本都迴歸了它們應在的位置。
最近百多年來,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都掀起一股敦煌文化熱,每天朝聖般湧來的人流如潮,周圍近百公裏的地方住滿了朝聖的人群。其實,光就敦煌來講,也就是那些幾千年的石窟,除了一些飛天的繪畫及泥像等等外,並沒有什麽值得大書的風景。當然,如果你喜歡看沙漠的風景,這倒也是一處好的所在。
文化的東西,在於它的深層,埋藏於沙漠深底下的思想,那些風幹了的文字,記載了曾經幾千年的精神,當人們的內心與它們在心靈的層麵產生碰撞時,文化的根源就走進了你的心間,千古的精神與你相連。
根,中國人家的情結,也是你一生的精神信仰和歸宿。
而處地西北邊陲的敦煌就在這千年的時空裏承擔起了這份厚重曆史和文化的角色,人們的到來不是為了買到幾份複製的書或那些文字,來的目的就是尋求精神與古文化的結合,人與神的結合,心與天的結合。
敦煌市早已不是千年前的那個敦煌市,城市道路幹淨清爽,道旁綠樹成林,城市建築凸現中華千年的古典美,城中間雜著有一些迴族的清真寺,那圓形的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發著輝眼的清輝,反光照進山下的河水中。
山上有幾座古塔,遙望著後退的沙漠,可能他們懷念曾經沙漠相伴的日子吧!人有情,世上的建築也就是有生命力和有情的吧!我想是的,不然怎會有這麽多的朝聖者到敦煌來探索生命與文化的結合呢!
鳴沙山,如流的人潮把它包裹,一片人海遮斷沙漠,金黃色的黃沙被人們當聖物收藏,或作禮物贈送。敦煌管理公司不得不在午夜派出大車一車車的從真正的沙漠拉來黃沙補充,不然,後來的文化遊客們可再欣賞不到鳴沙山了。
鳴沙山腳,月牙泉泊泊的泉水繞過。
敦煌賓館,三年一度的中國冷凍科學技術研討會正在緊張地召開著,冷凍學的前沿科技帶頭人,中科院蘇寧院士正在演講她的最新論文……《如何使冷凍人安全的迴歸人間》,這個論文是此次冷凍研討會的重點論文,也是召開此次研討會的目的所在。蘇寧教授今年四十五歲,清秀的臉龐透出精明強幹的微笑,她是中國冷凍科學的帶頭人,也是提議盡快拯救冷凍人的倡議者。因為在上幾個世紀,冷凍科學雖然取得一些長足的發展,各地的冷凍中心也聯合科學家們進行解凍行動,可以,至今為至,尚沒有一個冷落人解凍後活過一個月,並且解凍後的冷凍人大多意識不清,思維不實,輕輕飄飄象個傻子一樣,沒有思想、清楚的意識、生命的記憶,就象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來到世上一樣,除了知道吃外,別的什麽都不知道。並且,千年地球的變化,地球的環境也發生了多年的演變,雖然對於曆史長河的季節變化不大,但對於隻有百多年生命的人類還說,這樣的變化可以是致命的,如果冷凍人不能適應新的環境,他們的生命就會在解凍的不久而凋零,本來他們是希望在未來世界重生的,完成他們在當時沒能完成的生命使命。如果我們冒然地將他們實施解凍,這是對他們生命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蘇寧院士繼續講到,冷凍科學是一門新興而古老的科學,說他新興是因為我們至今還不能使用這項技術拯救千餘年來存在世上的冷凍人,技術的不完整決定了我們在這個領域還必須作更多的努力和研究。說它古老是因這個項技術從二十世紀起人類已經開始研究和使用,那時的人類當然隻能將人冷凍而無解凍之能力,但這千年了,我們還不是正處在這一尷尬的地步,解凍技術雖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數據,但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尚需要一定的時日。今天,我這篇論文就是著重探討如何將冷凍人複蘇並使他們能恢複生時的思想和記憶。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不就是可以和千年的古人對話了……
冷凍人現在對我們最大的難處時,如何在他們複活後保留下他們曾經的思想和記憶,這下對於我們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如果解凍後的冷凍人醒來隻是一個隻具有生命的個體,而無思想和魂靈,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就是犯罪。總之,我們對待這個問題要慎之又慎,並且國家的《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剛頒布,我們的研究工作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問題是,我們沒有現成的冷凍人進行實驗,這就要求我們應用現代生物電腦技術,一切在生物電腦中進行模擬和總結。
蘇寧院士的演講搏得陣陣的喝彩,人們為聽到精彩演講更感到生命的可貴,科學研究的嚴謹認真,對待生命的善良和平等。這就是一個科學家應有的道德規範和人格力量。學術討論還在繼續著……研討會主持人宣布今天的研討告一段落,現在開始答記者問。
“我是甘肅日報的科技專欄記者,請問蘇寧院士,如果冷凍人複蘇後,他應算不算中國公民呢?”
“感謝你的提問,我剛才已經說了,國家的《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將會從五月一日起生效,該部法律已經明確規定了冷凍人冷凍時是什麽國籍的就是什麽,如果他本來是中國國籍的當然他就應是中國公民了。至於這部法律大家可能平時並不怎麽關注,我也能理解,畢竟冷凍人跟我們一般的人的生活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是中國青年報的記者童少華,請問蘇寧院士,是不是現在所有的冷凍人在技術條件成熟後都應解凍他們呢?”
“這個問題應從兩個方麵來說,因為千餘年來各個冷凍中心冷凍了十多萬具冷凍人,如果我們在技術成熟後突然在一定時間內全部解凍他們,一是會增加社會的就業壓力,二是會出現冷凍人因與現代社會不相容而可能會發生估計不到的事。所以,我們的意見是根據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的逐漸解凍。一來可以減緣社會的壓力,二來可以保障冷凍人的權利,讓他們重新迴到社會。”
“我是中國女報的記者,請問蘇寧院士,哪些情況的冷凍人應該先解凍呢?如果冷凍人在他們生時對我們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這樣的人是不是應該在技術成熟後首先解凍他們呢?”
“是的,對於在曆史上對我們國家作出過重要貢獻的冷凍人,我們有義務有責任首先要他們蘇複過來,讓他們在新的世紀裏享受他們生時沒能享受到的生命時光,這不僅是對我們社會現有人民的一種鼓勵,也是對我們的曆史,我們的文化負責,更是對社會一種正氣的引導。”
“謝謝蘇寧院士的精彩迴答。”中國女報的記者興奮地說。
“我是中央日報的記者,請問蘇院士,如果冷落人複蘇後,他們在社會沒有竟爭力,不能自謀職業那應怎辦呢?”
“這個問題確是個難題,如果我們解凍過來的冷凍人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謀職業,不能生活自理,對國家,對社會將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也正是我們擔心的問題。不過,好在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冷凍人權利保護法》已經明文規定了,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冷落人進行培訓,當然這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不過,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冷凍人們恢複生命後他們並不會輸於我們現代人,我相信他們有這能力溶合於我們的社會,並會為我們的國家及社會作出貢獻的。”
記者招待會還在進行著……
敦煌的上空迴蕩著蘇寧院士的一句話:“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冷凍人,理解冷凍人……”
夕陽西下,太陽的金色光茫灑滿敦煌的天空,也灑落進敦煌曆史的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