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個晴天,西北大地風高雲淡,天藍白雲飄。

    甘肅酒泉火箭發射中心,離酒泉市二百多公裏,處在一片沙漠之中。發射中心,一座具大的航天飛船聳立在發射架上。在這前半個月,整個酒泉市方圓二百公裏的區域進行了戒嚴,嚴禁外國人進入,國安局聯合公安及武警對區域內的賓館、飯店、出租房及流動人口進行了拉網式的大檢查。每次中國發射重要的航天器時,就會有不少不明身份的人在酒泉轉悠,間諜在和平年代同樣是相當的多,他們收集著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航天等等領域內的情報。打擊間諜同樣是保護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的保證。

    中央電視台的現場直播人員早就在辛勤工作了,他們在節目還沒有進入主題的時候講解著一些航天領域的知識,也是對觀眾的一種科技知識的科普教育。清晨七時,三名航天員出來了,他們是李大偉、王強、飛揚。其實準確地說他們並不是航天員,隻是與航天有關而已,之所以派他們執行這項任務隻是與他們的技術有關。當然,身體的健康狀態也是密不可分的,畢竟年輕人正是出力之時。

    中央電視台的直播節目鏡頭掃描著他們,給他們三個每人做了一個特寫鏡頭,然後將鏡頭延伸攝向空曠處的航天飛船。“逃出地球”總指揮此時正在代表國務院發表講話,國家主要領導人都有相關重要講話,電視鏡頭在一一播放著。

    鏡頭又迴到飛揚他們的身上,他們正在宣誓,保證完成任務,以耀眼的成績向祖國母親致禮。

    一輛小車將他們送到飛船上,鏡頭隨即切換到飛船的空間內。這個飛船其實很大的,除了帶的冷凍物種dna及人類文化、生育等的種子及資料外,還有一些社會生活的視頻資料等。總之,能夠想到的,做到的東西裏麵全都帶上了,這可是國人的一個豈盼,有了這些東西存放在外太空,存放在外星,中國人將會永遠屹立在宇宙了。

    電視畫麵還在作進一步的講解……

    八時,隨著行動總指揮的發射倒計時,飛船點火發動,轟的一聲,從火箭的底部燒起衝天的大火,一股濃煙籠照在火箭的四周,象雲煙一樣,色彩豔麗,火箭帶著航天飛船脫離濃煙衝天而起,向遙遠的外天空奔去。

    電視畫麵緊跟著火箭飛行的軌道,講解員自豪地作著講解,從他的語音都能感受到他激動的心情。是的,畢竟這是自己國家的航天飛船,畢竟這是地球人第一次帶著生物物種到外太空。作為一個中國人難道不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嗎?

    火箭在繼續向天空飛行,電視鏡頭的畫麵在介紹飛揚他們航天飛船裏麵的情況,現代科技的先進就是好,在遙遠的太空都能將信息傳送迴地麵。

    火箭腦離了地球的軌道,然後變軌向穀神星飛去。怪了,穀神星不過是太陽係小行帶裏麵的一顆最大的星,並不是行星,雖然前段時間大家討論想把它成行星,但投票的結果它隻是與冥王星一樣成了同類——矮行星,沒機會成為行星。其實不管它叫什麽星,它還是它,什麽都沒有改變,改變的隻是地球人對它的稱謂,重要嗎?不重要。

    國外的逃離地球計劃基本都是選擇在月球建立物種基因冷凍庫,因為月球離地球近,人們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容易接受,實施起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包括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

    穀神星是1804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家皮亞齊發現,直徑1020公裏,體積和質量都較小,並且比到火星的距離還遠,危險更大。

    穀神星所處的小行星帶,細如山脈的小行星多得數不勝數,要穿越這麽多的危險區域,安全達到目的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什麽事都在事在人為,什麽事都是在經過科學的計算後安排的,飛揚他們對此充滿了信心。

    航天飛船在太空中平穩飛行,飛揚他們三人按照計劃在飛船中做著各著實驗,記錄著各種數據,包括自己的心理感受、身體狀況、失重情況等等。這是今天剛升空離地球不算遠的地方,電視畫麵裏還能看到他們嬌健的身影。

    其實他們一升天,他們就成了國人的偶象……

    三天後,航天飛船到達月球附近。

    在地球上觀月色那是一種享受,特別是中秋之月更是中國人的喜好,中秋之夜隻要有空人們都喜歡在空曠處、山野中、竹林旁候著那一輪皎潔的月色,這個時候大多是有情人陪伴著共數那一輪皎潔月色的清輝。看到了明亮的月色,飛揚就想到了雨燕。

    如果此時她還活著的話,如果她知道我到了月球的話,她將會是多麽的開心和快樂呀。可惜在生時我們沒有共同在月色下共訴衷腸,有的隻是在網絡的兩端遙望蒼穹的夜空,或許這也叫共數過月色的清輝吧!

    想到雨燕,飛揚的心就隱隱作痛……

    月球給人的向往最多,從古到今的文人墨客為月寫下數不計數的篇章,最出名的恐怕是蘇軾那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名詞了。雖然人們大多背不完整,但首句大家就是不記都知道的。還有裏麵最動情的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千古名句。

    飛揚他們現在是近距離地觀察月球了,近距離觀察月球跟在地麵完全不同。地麵上看月球是美麗的,朦朧的,向往的,近距離看是清楚的、完整的,隻是沒有了地麵上的那浪漫的味兒。這就象是看情人一樣,太近了,反而沒有觸電的感覺。嘿嘿!具體是不是你自己去體會了,好嗎?

    大偉說:“王強、飛揚,如果我們這次完成任務後還有機會再上太空的話,我要再次登陸月球。畢竟月亮是我們最親近的星球。”

    “不錯了,能有這次機會算是這輩子的好運了,你還不滿足呀!飛揚你呢?”王強問。

    “滿足了,從未想到過自己會成為宇航員,會到太空完成一項偉大的任務,想不到。”

    “是的,這事確是我們想不到的,但是我們的科學家們想到了,說明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還是先進和發達的。”大偉說。

    “這次我們要好好幹,把事做好。”飛揚在說。

    “ok.”大家打了個手勢。

    到了月球,首先是對月球進行近距離的拍照和拍攝成視頻資料,這些東西到了地麵科學家的手中就有對月球進行科學研究的極大價值。航天飛船繞著月球轉了五圈後,大偉和飛揚配合著放下一架月球土壤成分采集車。

    采集車著陸月球表麵後立即工作起來,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無線電傳送到飛船,然後飛船將數據傳送迴地麵。當月球的數據傳送迴地麵時,指揮大廳裏一片沸騰,人們揮手高唿,月球終於被中國人征服了。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不失時機地轉播著……

    采集車采集完一個點後,飛揚他們將車收迴飛船,然後到下一個地點進行采集。計劃安排,在月球上的采集點為七個,所以,飛船圍繞著月球不停的飛行,找尋最佳的著陸采集之地。這一天的工作重點就是這項任務,雖說數量不多,就七個點的任務,可還是把飛揚他們忙了整整一天。

    休息了一晚,其實在太空是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的,隻是地球人的習慣要把時間分為白天和黑夜。這也是沒有辦法,如果沒有這個分類,人體生物鍾被打亂,自己都不知道一天應做什麽了,身體會在較短的時間內跨下去。所以,休息是對人體循環的重要補充。

    公元2006年12月9日,飛揚、李大偉、王強他們三人乘坐中國第一代登月車到達了月球。這是中國繼美國、前蘇聯後人類到達月球的第三個國家。光憑這點,就足以向世界說明中國現在的強大和富強,新的一個超級大國將會更快的涎生了。

    他們三人從車中拿出一麵特製國旗,再係到特製的旗杆上,然後將國旗插到月球的珠峰。

    五星紅旗在月球的最高峰飄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隔世離空的愛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袖·阿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袖·阿戈並收藏隔世離空的愛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