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出了林場,進了城上了學。畢業後又分到了銀川六中任了教。一年後,我又與對象結了婚。從表麵上我好像離開了林場,妻也為照顧他父親工傷被政策照顧占人事指標從林場返城調到其父市政公司修馬路,後又被婆婆活動關係調入與我母親同樣的醫藥部門工作。或許說,從此以後我們倆誰也不會再受那風沙走石般的惡劣環境的困擾。我一個走過大田勞動之苦終於換來了白麵書生捧書本之樂的生活。她一個避開灶房煙熏火燎活受罪的境地到身穿白大褂活脫像一個被人求得尋問的大夫心裏之美的感覺。
其實不然單憑對我來講,當我跨進城裏學校門坎的那一瞬間,我早已感到當老師的差事也不盡輕鬆到哪裏去。你要是全心投入教學吧,可初中娃娃們在很多情況下無法跟像我這種近乎人情味很濃的人溝通。到底是受“文革”十年動亂的影響。人們對教師這個職業多少還存有偏見。再說當時改革開放的初期教師職業的地位仍然很低,每月拿到的薪水也僅夠塞牙縫。我78年結婚時家裏窮的叮當響,四百快錢的小黑白電視機還得分期付款。當時的中國經濟,被“四害”禍害的不成樣子。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其實那個年月的人們,並不是想到哪裏去掙大錢,主要是靠著有個安生立命的單位幹著也就為之滿足。
後來我為什麽又離開了學校跳槽改行了呢?主要來自我與學生之間的相觸。家裏人經常對我說:“家有二鬥糧不當猴兒王”。教師的職業或許說就是為了哄哄小孩子。又有什麽大出息呢?
每天早晨,我與別的老師一樣迎著朝陽夾著書本,趾高氣揚的樣子,足以讓人感到“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職業有著特別自豪的滿足。尤其上課鈴聲響起時,陪伴隨著你的腳步向前一步一步邁進,此時滿眼都是操場裏動態的學生,奔跑於各自教室準備聽老師授課。此時此景,當了老師的我,人生何許再有他求?!
可一天下來,滿堂掛彩的幾個班幾節課時的授課,讓人真得感覺疲憊不堪。這些都還好說,即使搭上渾身上下披掛五顏六色的粉筆沫,或者口幹舌燥,但你學生別惹老師生氣好不好?你上課搗亂不好好學不說還直接影響他人。如此狀態很難免讓老師的的情緒不得不產生波動。何況,我仍然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夥子呐?!我沒有太多得沉浮麵對你們這些碎娃娃們。再後來,我開始時間的那一股滿腔熱誠,隨著狀態的演變,也越來越淡化。其實我現在才徹底明白:隻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不願意學習的學生。
記得,頭一學期的其中考試剛剛結束。有一個班的幾個後排座位上的大個子女生合著夥夥來辦公室找我。其中一個女生替她的一個同學說情講道:“老師你看她這麽大的個頭,頭一次英語才靠了56分,還怎麽好意思迴家給爹媽看卷子呢?!”我看到那女生低頭祈求的眼神,緩了一步說:“那麽就讓她單獨下午三點以後到辦公室帶上卷子來找我?”我的話,還沒有全完全表述清楚,這幫女生幾乎齊聲驚道:“啥?”一個幹脆說出了口:“老師你為啥叫她一個人去辦公室?
你想幹啥?“。好家夥,聽到這種像似被人質問的口氣。我突然被激怒了!也脫口而出:”你們小小的年紀怎麽思想這般複雜!滾滾滾!快走!“見她們被我轟走,我仍然再原地發瘋似地吼叫:”簡直是對我人身的侮辱!“想象看跟這幫子小孩子,還有什麽共同語言再能與他們交流呢?”簡直是對牛彈琴“。
在學校,我身兼校團總書記的職務。與高中學生交往好象還能緩衝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磨合。好在哪裏?我把多年形成的入團形式大大改變。打破了以往趕形式趕紀念日子成批發展的模式。本來嘛,團員本身就是群眾性的組織,每個班每個年級可不拘形式隻要占團員半數以上票數通過就馬上發展。班裏高興,同學們高興,可學校個別領導開始不高興了!有的老師向我“善意”地咬耳朵說:“xx老師到校長那裏告你的黑狀去了!你為啥不反其倒而行之”?其實我很反感告“黑狀”的人,同時也討厭那種無事生非的人。可有啥辦法呢?人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帶呀!隻要自己行的端立的正管他愛說啥就說啥去吧!所以知識分子堆裏也有醜陋不堪的另一麵。其實往往吃虧的就是像我這類誰也不想尿誰又不寄人籬下的“人”。
兩年以後,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離開了學校,順順當當進了公安部門。或許在學校教書的那兩年,出於工作太忙,心裏好象沒有時間再多一點惦記林場以後的發展變化。幹上刑警的人又不得不接觸社會麵上的方方麵麵。不然像思維敏捷捕捉疑點又從何而來呐?!
記得那一年,打擊刑事犯罪,社會上人們統稱為“紅色恐怖”。我在與同事押解人犯遊街示眾時,得知一個死刑犯因為在林場靠801變電站附近的渠溝擺上強奸了一個林場職工家屬,我還為此靠打聽案件的緣由了解了林場的人員變化。
林場交給永寧縣以後,又交給了農懇局管理。新的麵孔多起來,可當年下鄉到林場的知青走的人越來越多。當年的老轉們,留場的人也不少。一次我參與到平吉堡牛奶場靠近林場住的西吉縣吊裝農民搞抓捕行動。我路過林場,好象那裏的變化不太大,就是當年的沙包少了許多。
記得那時節,我轉菜市場,經常可見林場的孟老爺子,他做起了雞販子買賣,一幹就是幾年。對於林場其他人的狀況,他也很少再提。或許說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人們隻相信一種理念:誰發家誰光榮。靠有土地發家致富的人,畢竟艱難困苦難奈呀!“老黃軍”李長江也開始跑起了運輸。他過去是我們知青心目中最願意與其接近的場裏卡車司機之一。
後來改革開放以後,他為了養家戶口,確實也掙了大錢。經常外出,又不注意身體,聽說他還是那酒精鬧得過早地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其他人出外打工掙錢的人,多得讓我一時念叨不出名字。除了他們,那麽其他離開場進城的人業餘時間做買賣的,同樣在“誰發家誰光榮”的大潮裏忙碌著,操持著,幾乎疲於奔命。
有的發了,有的則進到局子裏去了……
其實不然單憑對我來講,當我跨進城裏學校門坎的那一瞬間,我早已感到當老師的差事也不盡輕鬆到哪裏去。你要是全心投入教學吧,可初中娃娃們在很多情況下無法跟像我這種近乎人情味很濃的人溝通。到底是受“文革”十年動亂的影響。人們對教師這個職業多少還存有偏見。再說當時改革開放的初期教師職業的地位仍然很低,每月拿到的薪水也僅夠塞牙縫。我78年結婚時家裏窮的叮當響,四百快錢的小黑白電視機還得分期付款。當時的中國經濟,被“四害”禍害的不成樣子。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其實那個年月的人們,並不是想到哪裏去掙大錢,主要是靠著有個安生立命的單位幹著也就為之滿足。
後來我為什麽又離開了學校跳槽改行了呢?主要來自我與學生之間的相觸。家裏人經常對我說:“家有二鬥糧不當猴兒王”。教師的職業或許說就是為了哄哄小孩子。又有什麽大出息呢?
每天早晨,我與別的老師一樣迎著朝陽夾著書本,趾高氣揚的樣子,足以讓人感到“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職業有著特別自豪的滿足。尤其上課鈴聲響起時,陪伴隨著你的腳步向前一步一步邁進,此時滿眼都是操場裏動態的學生,奔跑於各自教室準備聽老師授課。此時此景,當了老師的我,人生何許再有他求?!
可一天下來,滿堂掛彩的幾個班幾節課時的授課,讓人真得感覺疲憊不堪。這些都還好說,即使搭上渾身上下披掛五顏六色的粉筆沫,或者口幹舌燥,但你學生別惹老師生氣好不好?你上課搗亂不好好學不說還直接影響他人。如此狀態很難免讓老師的的情緒不得不產生波動。何況,我仍然還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夥子呐?!我沒有太多得沉浮麵對你們這些碎娃娃們。再後來,我開始時間的那一股滿腔熱誠,隨著狀態的演變,也越來越淡化。其實我現在才徹底明白:隻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不願意學習的學生。
記得,頭一學期的其中考試剛剛結束。有一個班的幾個後排座位上的大個子女生合著夥夥來辦公室找我。其中一個女生替她的一個同學說情講道:“老師你看她這麽大的個頭,頭一次英語才靠了56分,還怎麽好意思迴家給爹媽看卷子呢?!”我看到那女生低頭祈求的眼神,緩了一步說:“那麽就讓她單獨下午三點以後到辦公室帶上卷子來找我?”我的話,還沒有全完全表述清楚,這幫女生幾乎齊聲驚道:“啥?”一個幹脆說出了口:“老師你為啥叫她一個人去辦公室?
你想幹啥?“。好家夥,聽到這種像似被人質問的口氣。我突然被激怒了!也脫口而出:”你們小小的年紀怎麽思想這般複雜!滾滾滾!快走!“見她們被我轟走,我仍然再原地發瘋似地吼叫:”簡直是對我人身的侮辱!“想象看跟這幫子小孩子,還有什麽共同語言再能與他們交流呢?”簡直是對牛彈琴“。
在學校,我身兼校團總書記的職務。與高中學生交往好象還能緩衝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磨合。好在哪裏?我把多年形成的入團形式大大改變。打破了以往趕形式趕紀念日子成批發展的模式。本來嘛,團員本身就是群眾性的組織,每個班每個年級可不拘形式隻要占團員半數以上票數通過就馬上發展。班裏高興,同學們高興,可學校個別領導開始不高興了!有的老師向我“善意”地咬耳朵說:“xx老師到校長那裏告你的黑狀去了!你為啥不反其倒而行之”?其實我很反感告“黑狀”的人,同時也討厭那種無事生非的人。可有啥辦法呢?人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帶呀!隻要自己行的端立的正管他愛說啥就說啥去吧!所以知識分子堆裏也有醜陋不堪的另一麵。其實往往吃虧的就是像我這類誰也不想尿誰又不寄人籬下的“人”。
兩年以後,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離開了學校,順順當當進了公安部門。或許在學校教書的那兩年,出於工作太忙,心裏好象沒有時間再多一點惦記林場以後的發展變化。幹上刑警的人又不得不接觸社會麵上的方方麵麵。不然像思維敏捷捕捉疑點又從何而來呐?!
記得那一年,打擊刑事犯罪,社會上人們統稱為“紅色恐怖”。我在與同事押解人犯遊街示眾時,得知一個死刑犯因為在林場靠801變電站附近的渠溝擺上強奸了一個林場職工家屬,我還為此靠打聽案件的緣由了解了林場的人員變化。
林場交給永寧縣以後,又交給了農懇局管理。新的麵孔多起來,可當年下鄉到林場的知青走的人越來越多。當年的老轉們,留場的人也不少。一次我參與到平吉堡牛奶場靠近林場住的西吉縣吊裝農民搞抓捕行動。我路過林場,好象那裏的變化不太大,就是當年的沙包少了許多。
記得那時節,我轉菜市場,經常可見林場的孟老爺子,他做起了雞販子買賣,一幹就是幾年。對於林場其他人的狀況,他也很少再提。或許說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人們隻相信一種理念:誰發家誰光榮。靠有土地發家致富的人,畢竟艱難困苦難奈呀!“老黃軍”李長江也開始跑起了運輸。他過去是我們知青心目中最願意與其接近的場裏卡車司機之一。
後來改革開放以後,他為了養家戶口,確實也掙了大錢。經常外出,又不注意身體,聽說他還是那酒精鬧得過早地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其他人出外打工掙錢的人,多得讓我一時念叨不出名字。除了他們,那麽其他離開場進城的人業餘時間做買賣的,同樣在“誰發家誰光榮”的大潮裏忙碌著,操持著,幾乎疲於奔命。
有的發了,有的則進到局子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