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鴻王的話,讓青城和鎮海侯都非常詫異,青城更是忘了迴話,愣在當場。


    今日出征失利,孤鴻王難,先是毫不留情麵的訓斥了鎮海侯,又以易帥奏報要挾,就是要鎮海侯自己請命讓出帥位,孤鴻王好換上自己人來領剿匪之功。


    這本是大家都清楚的套路,而孤鴻王在鎮海侯請命之後也表示暫緩報,給他機會。至此,青城和鎮海侯都已經認定,帥位應該會落到徐林的頭上,而這次剿匪的功勞,自然也盡歸萬厲軍所有。


    然而孤鴻王卻沒有選擇徐林,更沒有選自己的任何一個親信,而是青城這個與他非親非故的小小先鋒營先。這先一條,就是不合軍製。


    青城雖有將帥之才,但他隻是個小小先,如何能統帥剿匪大軍?雖說也不是沒有此類先例,但通常隻在非常時期,主帥會啟用一些懷才不遇之人,然而以青城的情況來講,孤鴻王此舉無異於是在抗衡輝帝。


    如果此事是別人做的還則罷了,但是像孤鴻王如此精明圓滑,城府極深之人,因何會為了青城行此舉呢?此為其一。


    其二,如果當前是突臨大敵,左右無能人可用,主帥才會行此舉。但眼前的情況是,敵軍不過彈丸之地的海川,區區兩、三萬人,萬厲軍中又有徐林、林崢等名將在側,何須青城出馬?


    因此,不論青城還是鎮海侯,都完全不能理解孤鴻王此舉究竟為何。而青城清楚的是,孤鴻王就算真心賞識,並有意栽培,此時他也不能一口應下,否則在主帥看來,那就是野心不小了。


    因此,青城稍一平複內心的情緒波動,趕緊雙手抱拳說道:“王爺賞識末將,末將感恩戴德,但末將軍銜過低,且才疏學淺,如何能統帥全軍,恐難以服眾啊。”


    孤鴻王自然是料到了青城會如此說,這一點他還算滿意,故而點了點頭,輕笑著說道:“你能這樣說本文很歡心,說明你還沒到驕狂跋扈的地步。不過青城,你何須妄自菲薄,嗬嗬,你可是原青玉城少帥,我知你早就隨父從軍,所見的世麵比我手下半數將領都要多,更是武藝過人,行兵有道。加上有本王親自委任,萬厲軍中哪敢有異議。”


    說著,孤鴻王停頓了一下,轉過頭看向鎮海侯。後者自然會意,加上此等大權落到青城的手上他也很讚成,當下連忙接口說道:“王爺慧眼識珠,青城的確是有將帥之才,這一點不僅是末將,臨海城中各級將領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末將敢保證,他們不會不服。唐武靖及臨海城駐城軍願聽憑王爺調遣!”


    鎮海侯配合,孤鴻王滿意,繼續說道:“嗬嗬,青城啊,如此,你還有何話說?”


    鎮海侯竟然也大力舉薦,青城更加不解,但他清楚孤鴻王的做派,一向是說一不二,不容忤逆。因此沉吟片刻後,青城隻好說道:“末將感恩王爺的賞識,願聽憑王爺調遣,鞠躬盡瘁。”


    青城應下,孤鴻王輕笑著點了點頭,走過去扶著他的手臂,親切地說道:“本王知你胸懷大誌,又有將帥之才,缺的就是這樣建功立業的機會。你放心青城,本文允你,在萬厲軍中,絕不會缺機會。”


    孤鴻王的話表現出了極大恩澤,青城雖說不解其意,但也急忙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說道:“多謝王爺栽培,末將定不負王爺信任,一舉殲敵!”


    青城士氣高昂,孤鴻王滿意的點了點頭,露出一抹讚賞的目光。也不知道這位穆王爺是如何轉了性,竟如此看好青城了。


    “即日起剿匪一事由段青城全權負責,臨海城駐城軍、萬厲軍先鋒營兩萬人都歸其調配,如有抗命不尊者,斬。另外,鎮海侯唐武靖駐守此地多年,又熟悉海戰,本王就命你從旁協助。萬厲軍右先鋒楊佑也歸段青城調配。至於徐林嘛,則負責後備軍需之事。林崢則負責留守城內。徐林啊,稍後就把本王的將令傳下去吧。”


    “喏。”


    徐林自始至終都不一言,也不見有絲毫表情變化,由此不難看出,他對孤鴻王的決策似乎深知其意。


    而等將令宣布完畢,孤鴻王看著青城,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青城啊,此戰對你尤為重要,能否一戰成名可就看你的了。記住,本王還是那句話,戰則必勝。另外,眼下可沒有太多時間給你準備了,依本王的意思,十日內必捷報傳於朝廷。”


    孤鴻王說的斬釘截鐵,不容反駁,青城想著他所說的“戰則必勝”,又想到了上次炮擊平民的事,眉頭不禁微微皺起。而看著他的樣子,孤鴻王以為是有難度,就試探性的問道:“怎麽,時間緊嗎?”


    聽著孤鴻王的話,青城皺著眉頭說道:“是有些難度了王爺。末將原本是想練兵七日再戰,好讓將士們熟悉我的布陣規律。但眼下來看是來不及了。不過王爺放心,十日就十日,末將定能完成王爺的將令。”


    十日時間殲敵不難,畢竟青城親自掛帥,海川賊子不是對手。但難就難在,如何開戰?原想利用內鬼逼出海川人,結果被人反利用了一把,還致使大齊損失了幾艘戰船。因此,此戰的難點,關鍵之處就在於如何開戰?在何處開戰?


    “還有那個內鬼,一日不除一日不得安心。但如果和我想得不差,應該很難揪出他來。雖說有了戰船上潛藏的奸細這一線索,但他肯定會有所規避。若果真如此,就得看穆煌的了。”


    青城接下軍令狀,孤鴻王沉默片刻,然後嚴肅的說道:“本王也知十日時間不夠,但是青城你要知道,咱們來了幾日,仍不見實質進展,若要再拖下去,本王可就真的扛不住了。即時,別的不說,武靖可就......”


    孤鴻王所說也並非刻意誇張,青城明白時日一長朝廷定要問罪,因此他聽完孤鴻王所說,急忙迴道:“王爺放心,十日內捷報必出!”


    青城決心十足,孤鴻王這才有些放心,又交待了一些瑣事,就讓青城和鎮海侯退下了。而等他二人走後,孤鴻王想著剛才的事,冷哼一聲說道:“好個鎮海侯,竟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耍花樣,奸細都安排到自家的戰船上了,哼。徐林,既然有人露出了馬腳,可不要錯過這個機會。這幾日練兵之事就交給段青城吧,你要爭取在他出征前,把那個內鬼給本王揪出來。”


    “喏。王爺放心,那人此舉定是要棄車保帥,末將順著這條線索嚴查,定要查出那幕後主使。”


    “嗯,有你去做,本王放心”,說著,孤鴻王又想起一事,接口說道:“另外你讓楊佑密切注意段青城的一舉一動,練兵之事不需他多插手,但如果有人不知好歹,辜負了本王的一番美意,本王定不會輕繞,你明白吧。”


    “王爺放心,末將明白。”


    孤鴻王究竟是因何改變了對青城的看法呢?相信此戰結束後終會有個結果。而離開議事廳的二人,青城和鎮海侯走在路上,沉默半晌前者才開口問道:“侯爺,青城看您也沒多氣餒,似乎對這個結果似乎早有準備?”


    青城突然開口問了這麽一句,鎮海侯輕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他穆王爺整這麽多事,無非就是想讓我主動請命易帥,好把這個看上去唾手可得的戰功留在萬厲軍。這一點大家都能領會,不過,我技不如人,也不該再占著這個位置。倒是有一點讓本侯實在沒想到,就是這帥位竟然會落到青城你的頭上。當然了,如此一來,本王倒是放心不少。畢竟你的為人本王清楚,像上次礦場的事,應該可以規避了。”


    鎮海侯的話很是誠懇,青城聽後卻沒有在意帥位的事,反倒是捕捉到了鎮海侯對戰事的評價,問道:“怎麽,侯爺覺得海川匪患,沒有想的那麽簡單嗎?”


    青城的話讓鎮海侯陷入一陣沉默,走了幾步他才迴道:“青城,你既掛帥,我不想打擊,但有句話我還是要說。我唐武靖是大齊堂堂二等鎮海侯,不屑於做那以匪養兵的事,你信與不信我都是這樣說。海川雖小,但也不好說就沒有能人。海川是不如大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輕視他們。所以青城,好好去做吧,記得,要全力施為,不能輕敵。”


    說完,鎮海侯也不關心青城的迴複,就走了。而看著他離去的身影,青城陷入一陣沉思。


    “依鎮海侯的意思,此番海川匪患,當真是我大齊不敵?難不成我誤會他了?哎,我倒真希望是我想錯了,至少,可以保全一個忠臣的名聲。但眼下對敵是大,不能被他三言兩語就影響了我的判斷。先去找疾風和雷影,盡快落實練兵之事。哼,不管你上泉信玄有多厲害,此戰我都不能輸,你這份戰功,我領了。而且,我還要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大齊的排兵布陣,有多了得!”


    青城一門心思都放在剿匪之事上,因為他知道,立功的機會難能可貴,有一次就要珍惜一次,而海川之事,正好是個一戰揚名的好時機。至於他想如何破敵,又以何種方式讓海川人見識大齊的行兵布陣,往後自見分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齊信庭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劍樓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劍樓主並收藏大齊信庭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