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妹你誤會了,我與胡彥青隻是普通朋友而已,這是真的!”
燕采寧聲音不大,卻是一本正經地對柳曼荷解釋說。“你我兩個都是古巫門人,既然我們兩個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想要打開黃河鬼門,從而完成古巫一門數千年來的夙願夢想,就已經像二師姐她們那樣做好了身死道消的心理準備;
所以在師妹你麵臨生死之險的時候。作為師姐,為了大局考慮,我不得不忍痛做好了失去你的最壞打算。
就像你所說的那樣,當時換作你是我。你也會像我那樣做的,你也一樣不會因小失大、因私廢公。這一點,我沒有說錯吧?”
“嗯,來豫之前我們兩個就已經商量好了,一定要像二師姐她們那樣,除非身死道消決不輕易迴頭,也決不因私廢公、因小失大。”柳曼荷點了點頭,承認燕采寧所言不虛。
見柳曼荷點頭承認,燕采寧於是繼續輕聲說道:“但是胡彥青他並不是古巫門人,人家跟我們兩個一塊前來,一是天性之中的好奇探險之心,二是為了能夠解惑他們祖上的淵源隱情,三是為了讓他爺爺安然歸來的那一線希望;
所以人家完全沒有為了古巫門的事兒付出生命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才毫不猶豫地用那枚六麵璽換他平安無事;
再說那枚六麵璽本來就是他爺爺在黃河清淤的時候發現的,而且我也有親口答應他的爸媽,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避免他受到傷害,除非我自己也是性命不保;
師妹你仔細想想,如果為了我們古巫一門的利益而罔顧別人的生死痛苦,那麽我們與鎮河宗的人還有什麽區別?”
“師姐,我明白了,你做得對!”
柳曼荷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鎮河宗動不動就冠冕堂皇、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永鎮黃河、造福沿黃百姓’,而實際上卻是不擇手段、卑鄙無恥;
如果我們為了自己一門一派的利益而不顧他人的生死,古巫門就淪為與鎮河宗一樣了......”
聽燕采與柳曼荷如此一說,我刹那間極是感動欽佩、肅然起敬,同時因為認識燕采寧這樣的朋友而深感慶幸與自豪--
剛認識她的時候,我還以為燕采寧她不過隻是水靈俏麗、美眸特別明淨好看而又身懷異術的美女一個;
後來通過魏浩洡用柳曼荷作為人質要挾燕采寧那件事,我開始認識到燕采寧並不是表麵看上去的那樣溫婉文靜、纖細高挑的
柔弱小姑娘,而是一個倔強理性、為了目標不惜犧牲手足師妹的冷血俏佳人;
而從我被黑影作為人質這件事來看,燕采寧她居然還有一份江湖俠義之心,絕對算是一個恩怨分明、學有巫術的俠女麗人一個!
“謝謝你,燕采寧,要不是你有這份俠義正直之心,我胡彥青這輩子就到終點站了!”想到這裏,我連忙向燕采寧表示感謝。
“別這樣說,我們本來就不該連累你的。”燕采寧抬手撩了下耳邊兒的秀發,顯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既然六麵璽已經被鎮河宗用卑鄙的手段給搶了迴去,我們再繼續往前走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因為就算一路僥幸順利到達了黃河底下的那道鬼門,也是沒有辦法打開、不可能進得去的。
接下來我們三個簡單商量了一下,決定立即返迴出去,想辦法找鎮河宗奪迴那枚六麵璽。
用柳曼荷的話來說,看來不徹底打散鎮河宗,這一輩子也不可能順順利利地完成古巫一門的千年夙願。
而對於我來說,我本來就恨死了魏浩洡那個道貌岸然、人麵獸心的狗東西,恨不得活活地剝了他的皮才好,隻是為了爺爺的事兒我得先跟燕采寧她們一塊前往河底的鬼門。
如今燕采寧與柳曼荷橫下心來要對付鎮河宗,我心裏麵覺得這樣倒是更好。
在原路返迴的時候,我好奇地問柳曼荷,她二師姐怎麽了?為什麽古巫一門當中隻有你們兩個從雲南過來?
柳曼荷告訴我說,她們古巫門的前輩同輩們為了完成這個千年夙願可以說是死傷無數,就連她的二師姐與幾個師弟師妹,前年冬天也是為了此事而身死道消;
至於燕采寧,則是柳曼荷的三師姐,她與三師姐燕采寧此次前來也是做好了葬身豫地的思想準備。
聽柳曼柳這樣一說,我連忙追問道,你二師姐她們是不是死於鎮河宗之手?
柳曼荷點了點頭,表示雖然沒有什麽直接的有力證據,但她們堅信一定是鎮河宗的人暗地下的毒手。
“嗨,磨刀不誤砍柴功,既然你們知道鎮河宗與古巫門處處作對,不滅了鎮河宗根本不可能順利打開黃河鬼門,那何不幹脆想辦法集中力量先滅了它......”
我連忙建議說,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這次出去以後幹脆找到鎮河宗的本部老巢,就算滅不了它,至少也應該是給他來個“斬首行動”。
我本以為燕采寧會聽從我的這個建議,卻不料燕采寧竟然搖了搖頭。
燕采寧告訴我說,鎮河宗之所以能夠曆盡風波延續至今,除了因為它掛著一切為民的招牌之外,而且組織嚴密卻極為分散,並不是隻有河南省才有,而是但凡黃河流經之地的九個省區,都有鎮河宗存在。
至於它的本部老巢,別說具體在什麽地方,就連它到底設在哪個省市讓人也是猜測不到。
更重要的是鎮河宗低調保守、並不張揚,看上去憨厚樸實的河工漁夫抽沙人,實際上卻有可能就是鎮河宗的高手。
“師姐呀,依我來看,我認為還是要辛苦一下大師兄,請大師兄過來一趟比較穩妥。”柳曼荷小心翼翼地瞧著燕采寧,試探著建議說。
“多個人手多份力量,我想你們古巫門也絕對不隻有你們兩個,如果還有其他高人過來的話那樣更好,直接踏平鎮河宗才好呢。”我不假思索地插嘴說道。
“算了,大師兄要坐鎮哀牢山,門內門外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協調處理,他根本離不開那裏,再說怎麽能什麽事事都要麻煩大師兄呢。我們這次實在不行的話,再由大師兄親自過來吧。”
燕采寧一邊否定了柳曼荷的建議,一邊開始轉身往迴走。
從燕采寧的語氣裏來判斷,我發現燕采寧對她那個大師兄很是尊敬尊重,甚至是頗為崇拜--想必她那個大師兄肯定是德高望重、巫術絕倫。
想到這裏我也就不再多說什麽,跟在燕采寧的後麵開始往迴走......
掀開青石板出來以後,我們三個在蒼鬆翠柏鬱鬱蔥蔥的老墳院裏略事休息一會兒,剛剛準備離開燕家樓,我突然發現一個濃眉大眼、相貌堂堂的年輕人風度翩翩地朝我們走了過來。
那個年輕人大約三十多歲的樣子,我目測跟我高低差不多,但舉止氣質卻明顯比我斯文儒雅有風度多了,雪白色的短袖t恤光鮮如新,黑色的皮涼鞋擦得明光鋥亮一塵不染,褲腿更是熨得筆直筆直的。
“我就料到兩位師妹許久不迴應該是遇到了什麽麻煩,所以我就幹脆親自過來一趟;見到你們安然無恙我也就放心了,”
那個年輕人麵帶微笑、很有風度地衝著燕采寧與柳曼荷打了個招唿,然後便把目光轉向了我,“這位小兄弟是?”
“呀,大師兄你怎麽來了?”柳曼荷一臉驚喜地迎了上去,顯得很是開心激動。
“大師兄!”燕采寧也連忙恭敬客氣地站了起來,然後指了指我給對方介紹說,“這位是胡彥青,就是他爺爺在黃河泥沙裏發現的六麵璽......”
“嗬嗬,你好,我叫鄭仁君,認識一下。”燕采寧的大師兄一邊說一邊主動伸出手來。
“你好,鄭先生。”見燕采寧的大師兄非常客氣、平近易人地主動伸手,我也連忙伸手相握。
“嗬嗬,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都是年輕人嘛,胡老弟何必這樣客氣啊,什麽先生不先生的,叫我鄭大哥就行。”鄭仁君彬彬有禮而又親切熱情,真是讓人如沐春風一般。
既然人家古巫門的大師兄如此客氣而熱情,我也不能不識抬舉,於是我就順著改口,改稱他為鄭大哥。
這個時候,柳曼荷已經從背包裏取出一罐“健力寶”遞給了鄭仁君,請他大師兄先歇會兒涼快一下再說。
“謝謝五師妹。”鄭仁君很有風度地道謝過後,一邊慢慢品嚐著“健力寶”,一邊解開了短袖t恤的第二粒紐扣,露出了一點兒脖子上所佩戴的紫色東西。
無意間瞧見鄭仁君脖子上所戴的那個東西,我對燕采寧大師兄鄭仁君的好感和欽佩刹那間就蕩然無存,轉而變成了震驚、緊張與憤怒。
雖然鄭仁君所戴的那個紫色東西僅僅露出了半截而已,但我十分清楚地知道,那是一枚紫色的、狀如狗牙的東西,大約有十厘米左右,而且相當罕見、辟邪效果極是不錯。
因為,那枚“紫色怪牙”是我爺爺當年作為河工勞力在修建三門峽攔河大壩的時候得到的,在我初中畢業的那年又贈送給了鎮河宗的一個曾經有恩於他的人......
燕采寧聲音不大,卻是一本正經地對柳曼荷解釋說。“你我兩個都是古巫門人,既然我們兩個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想要打開黃河鬼門,從而完成古巫一門數千年來的夙願夢想,就已經像二師姐她們那樣做好了身死道消的心理準備;
所以在師妹你麵臨生死之險的時候。作為師姐,為了大局考慮,我不得不忍痛做好了失去你的最壞打算。
就像你所說的那樣,當時換作你是我。你也會像我那樣做的,你也一樣不會因小失大、因私廢公。這一點,我沒有說錯吧?”
“嗯,來豫之前我們兩個就已經商量好了,一定要像二師姐她們那樣,除非身死道消決不輕易迴頭,也決不因私廢公、因小失大。”柳曼荷點了點頭,承認燕采寧所言不虛。
見柳曼荷點頭承認,燕采寧於是繼續輕聲說道:“但是胡彥青他並不是古巫門人,人家跟我們兩個一塊前來,一是天性之中的好奇探險之心,二是為了能夠解惑他們祖上的淵源隱情,三是為了讓他爺爺安然歸來的那一線希望;
所以人家完全沒有為了古巫門的事兒付出生命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才毫不猶豫地用那枚六麵璽換他平安無事;
再說那枚六麵璽本來就是他爺爺在黃河清淤的時候發現的,而且我也有親口答應他的爸媽,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避免他受到傷害,除非我自己也是性命不保;
師妹你仔細想想,如果為了我們古巫一門的利益而罔顧別人的生死痛苦,那麽我們與鎮河宗的人還有什麽區別?”
“師姐,我明白了,你做得對!”
柳曼荷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鎮河宗動不動就冠冕堂皇、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永鎮黃河、造福沿黃百姓’,而實際上卻是不擇手段、卑鄙無恥;
如果我們為了自己一門一派的利益而不顧他人的生死,古巫門就淪為與鎮河宗一樣了......”
聽燕采與柳曼荷如此一說,我刹那間極是感動欽佩、肅然起敬,同時因為認識燕采寧這樣的朋友而深感慶幸與自豪--
剛認識她的時候,我還以為燕采寧她不過隻是水靈俏麗、美眸特別明淨好看而又身懷異術的美女一個;
後來通過魏浩洡用柳曼荷作為人質要挾燕采寧那件事,我開始認識到燕采寧並不是表麵看上去的那樣溫婉文靜、纖細高挑的
柔弱小姑娘,而是一個倔強理性、為了目標不惜犧牲手足師妹的冷血俏佳人;
而從我被黑影作為人質這件事來看,燕采寧她居然還有一份江湖俠義之心,絕對算是一個恩怨分明、學有巫術的俠女麗人一個!
“謝謝你,燕采寧,要不是你有這份俠義正直之心,我胡彥青這輩子就到終點站了!”想到這裏,我連忙向燕采寧表示感謝。
“別這樣說,我們本來就不該連累你的。”燕采寧抬手撩了下耳邊兒的秀發,顯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既然六麵璽已經被鎮河宗用卑鄙的手段給搶了迴去,我們再繼續往前走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因為就算一路僥幸順利到達了黃河底下的那道鬼門,也是沒有辦法打開、不可能進得去的。
接下來我們三個簡單商量了一下,決定立即返迴出去,想辦法找鎮河宗奪迴那枚六麵璽。
用柳曼荷的話來說,看來不徹底打散鎮河宗,這一輩子也不可能順順利利地完成古巫一門的千年夙願。
而對於我來說,我本來就恨死了魏浩洡那個道貌岸然、人麵獸心的狗東西,恨不得活活地剝了他的皮才好,隻是為了爺爺的事兒我得先跟燕采寧她們一塊前往河底的鬼門。
如今燕采寧與柳曼荷橫下心來要對付鎮河宗,我心裏麵覺得這樣倒是更好。
在原路返迴的時候,我好奇地問柳曼荷,她二師姐怎麽了?為什麽古巫一門當中隻有你們兩個從雲南過來?
柳曼荷告訴我說,她們古巫門的前輩同輩們為了完成這個千年夙願可以說是死傷無數,就連她的二師姐與幾個師弟師妹,前年冬天也是為了此事而身死道消;
至於燕采寧,則是柳曼荷的三師姐,她與三師姐燕采寧此次前來也是做好了葬身豫地的思想準備。
聽柳曼柳這樣一說,我連忙追問道,你二師姐她們是不是死於鎮河宗之手?
柳曼荷點了點頭,表示雖然沒有什麽直接的有力證據,但她們堅信一定是鎮河宗的人暗地下的毒手。
“嗨,磨刀不誤砍柴功,既然你們知道鎮河宗與古巫門處處作對,不滅了鎮河宗根本不可能順利打開黃河鬼門,那何不幹脆想辦法集中力量先滅了它......”
我連忙建議說,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這次出去以後幹脆找到鎮河宗的本部老巢,就算滅不了它,至少也應該是給他來個“斬首行動”。
我本以為燕采寧會聽從我的這個建議,卻不料燕采寧竟然搖了搖頭。
燕采寧告訴我說,鎮河宗之所以能夠曆盡風波延續至今,除了因為它掛著一切為民的招牌之外,而且組織嚴密卻極為分散,並不是隻有河南省才有,而是但凡黃河流經之地的九個省區,都有鎮河宗存在。
至於它的本部老巢,別說具體在什麽地方,就連它到底設在哪個省市讓人也是猜測不到。
更重要的是鎮河宗低調保守、並不張揚,看上去憨厚樸實的河工漁夫抽沙人,實際上卻有可能就是鎮河宗的高手。
“師姐呀,依我來看,我認為還是要辛苦一下大師兄,請大師兄過來一趟比較穩妥。”柳曼荷小心翼翼地瞧著燕采寧,試探著建議說。
“多個人手多份力量,我想你們古巫門也絕對不隻有你們兩個,如果還有其他高人過來的話那樣更好,直接踏平鎮河宗才好呢。”我不假思索地插嘴說道。
“算了,大師兄要坐鎮哀牢山,門內門外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協調處理,他根本離不開那裏,再說怎麽能什麽事事都要麻煩大師兄呢。我們這次實在不行的話,再由大師兄親自過來吧。”
燕采寧一邊否定了柳曼荷的建議,一邊開始轉身往迴走。
從燕采寧的語氣裏來判斷,我發現燕采寧對她那個大師兄很是尊敬尊重,甚至是頗為崇拜--想必她那個大師兄肯定是德高望重、巫術絕倫。
想到這裏我也就不再多說什麽,跟在燕采寧的後麵開始往迴走......
掀開青石板出來以後,我們三個在蒼鬆翠柏鬱鬱蔥蔥的老墳院裏略事休息一會兒,剛剛準備離開燕家樓,我突然發現一個濃眉大眼、相貌堂堂的年輕人風度翩翩地朝我們走了過來。
那個年輕人大約三十多歲的樣子,我目測跟我高低差不多,但舉止氣質卻明顯比我斯文儒雅有風度多了,雪白色的短袖t恤光鮮如新,黑色的皮涼鞋擦得明光鋥亮一塵不染,褲腿更是熨得筆直筆直的。
“我就料到兩位師妹許久不迴應該是遇到了什麽麻煩,所以我就幹脆親自過來一趟;見到你們安然無恙我也就放心了,”
那個年輕人麵帶微笑、很有風度地衝著燕采寧與柳曼荷打了個招唿,然後便把目光轉向了我,“這位小兄弟是?”
“呀,大師兄你怎麽來了?”柳曼荷一臉驚喜地迎了上去,顯得很是開心激動。
“大師兄!”燕采寧也連忙恭敬客氣地站了起來,然後指了指我給對方介紹說,“這位是胡彥青,就是他爺爺在黃河泥沙裏發現的六麵璽......”
“嗬嗬,你好,我叫鄭仁君,認識一下。”燕采寧的大師兄一邊說一邊主動伸出手來。
“你好,鄭先生。”見燕采寧的大師兄非常客氣、平近易人地主動伸手,我也連忙伸手相握。
“嗬嗬,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都是年輕人嘛,胡老弟何必這樣客氣啊,什麽先生不先生的,叫我鄭大哥就行。”鄭仁君彬彬有禮而又親切熱情,真是讓人如沐春風一般。
既然人家古巫門的大師兄如此客氣而熱情,我也不能不識抬舉,於是我就順著改口,改稱他為鄭大哥。
這個時候,柳曼荷已經從背包裏取出一罐“健力寶”遞給了鄭仁君,請他大師兄先歇會兒涼快一下再說。
“謝謝五師妹。”鄭仁君很有風度地道謝過後,一邊慢慢品嚐著“健力寶”,一邊解開了短袖t恤的第二粒紐扣,露出了一點兒脖子上所佩戴的紫色東西。
無意間瞧見鄭仁君脖子上所戴的那個東西,我對燕采寧大師兄鄭仁君的好感和欽佩刹那間就蕩然無存,轉而變成了震驚、緊張與憤怒。
雖然鄭仁君所戴的那個紫色東西僅僅露出了半截而已,但我十分清楚地知道,那是一枚紫色的、狀如狗牙的東西,大約有十厘米左右,而且相當罕見、辟邪效果極是不錯。
因為,那枚“紫色怪牙”是我爺爺當年作為河工勞力在修建三門峽攔河大壩的時候得到的,在我初中畢業的那年又贈送給了鎮河宗的一個曾經有恩於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