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的葬禮定於三日後,我由沈建國帶著前往了市區的西山火葬場,王彬的靈堂便設於其中。
參加葬禮的人並不多,正如王彬自己所言,他是一個孤兒,所以到場的隻有二十餘個宗事局的成員,大部分,是他的手下。
一應的準備也十分的簡陋,甚至比起我老家的葬禮,都遜色三分。沒有奏樂,沒有唱經,更沒有哭喪,隻有一尊杉木棺,安安靜靜地躺在靈堂中央,四周擺放著花圈。前往火葬場的途中,沈建國幫我們倆買了一個花圈,所以我和沈建國的也在其中。
如果說有什麽有頭有臉的人物的話,也隻有宋淩城和八劍,衛簡也在場。
所有人,黑衣戴白花,將整個潔白的靈堂渲染地肅穆哀傷。
我和沈建國站在角落之中,蕭叔則站在我的另一側。
我們靜靜地望著王彬的棺槨,等待著主持司儀的宋淩城一個一個念誦著前來祭奠者的姓名。
這時,我看到靈堂外又走進來一群人,他們的出現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十六個孩子,每兩人捧著一個花圈,麵容莊重地走進了靈堂。他們,是我和蕭叔從狼妖洞窟內帶出來的孩子,因為其中兩人傷重沒能到場。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就連宋淩城,也停下了念誦,靜靜地等待著他們進場。
不知道是誰將他們組織起來送王彬一程,但他們的出現讓現場的氣氛,霎時間變得愈發沉重。
有人開始偷偷地抹起了淚水。
然而,緊接著跟在十六個孩子之後進來的一位鶴發須眉的老者,卻讓所有人的唿吸為之顫動,就連宋淩城,也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他手中捧著王彬臨走前那一身中山裝,緩步跟隨在孩子們身後,衣服上的血跡已被洗淨,破損之處也得到了縫補。
老者輕輕將王彬的衣服置於棺槨前,然後朝往後退了一步,恭恭敬敬地朝王彬地棺槨鞠了三躬,隨後就退到了一邊。
看他的穿著,我想應該是宗事局的人,看到宋淩城對於此人的態度,便能夠看出他在宗事局的地位非同一般,隻是看外貌實在平平無奇,一張大眾臉,就像一個鄰家老爺爺,而且他站在那邊,我感受不到他帶來的一絲半點氣場,整個人就仿佛徹底融入到眾人之中一般。
這樣的情況隻有兩種,要麽他是個文員,沒有半點修為,要麽他的修為極高,能夠對自身的氣場收放自如。
所以我拉了拉蕭叔的衣袖,小聲問他:“這個老頭是誰?”
蕭叔小聲迴答道:“他就是嶽塵清嶽老!”
我頓時目瞪口呆,我曾經一度幻想他是什麽樣的人,必然會和電視劇中的教派高人一般,仙風道骨,神鬼莫測,氣勢凜人,然而當他走進來的時候,卻和菜場老大爺一般,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我遠遠地望著這位隻在別人對話中草草提及的非凡人物,他似乎感覺到了我的目光,也同樣轉頭朝我望來,然後朝我微微點了點頭。
那一瞬間,我的腦袋有些恍惚,這位嶽老還真是平易近人,尋常大佬級人物,看到我這種小菜鳥,基本都會選擇直接忽略掉。然而他,非但與我對視,還向我做了禮貌性的迴應。
盡管人家可能隻是出於習慣性的禮節或者和藹的性格,卻讓我有一種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的不知所措之感。
隨著宋淩城最後讀完所有人的姓名,王彬的遺體,由宋淩城和嶽塵清二人送靈,前往火葬。
其他人,則都被留在了靈堂內。
斯者已逝。
我靜靜地望著空空蕩蕩的靈堂,悵然若失。
每一個人,如滄海一粟,幾經沉浮,最終沉入海底,無蹤無跡。海天長青,從不為任何一人逝去而傷懷,天地自行,亦不會受到一星半點影響。
也許有的人輕如鴻毛,有的人重如泰山,然而當他們匯入天地廣闊空間的那一刻,卻毫無例外的渺小如沙,隨風易逝。
不知數十年後,又是否有人還記得曾經鐵骨錚錚的王彬。
我的肩膀被人輕輕拍了一下,我轉頭看到蕭叔站在我身邊,他說道:“我們所麵對的,是這個世界最為黑暗的一麵,我們的肩上,扛著無數人的未來,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我們如果不強大起來,也早晚會被眼前的黑暗吞噬。雲翼啊,我們這條路,是一條充滿懸崖峭壁的不歸路。”
我沒有迴應蕭叔的話,但我心中的信念,卻變得愈發堅定,前路漫漫,不論是懸崖峭壁,還是荊棘遍布,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走下去。
在等待王彬骨灰的過程中,我再一次向蕭叔問起了嶽塵清這個人,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能夠讓餘有龍如此畏懼,又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的存在如同泰山北鬥。
通過蕭叔的描述,我得知,嶽塵清此人,論年紀與師父平輩;論出身,他師出道教聖地茅山,乃俗家弟子,身居外門,一身修為卻堪比如今茅山掌門真人蘇承煬;論地位,他是宗教事務局總局元老,身居幕後,在宗事局可謂一字千鈞;論修為,一身精湛的茅山道法,而真正讓人如雷貫耳的則是江湖上對此人的綽號——天下第一劍。何為天下第一劍,那便是在劍法造詣上此人若說第二,無人敢稱第一,雖然其中含有不少造勢的成分,但是僅僅憑借自創的一套塵清劍法便可以傲視群雄之人,絕對乃一方龍首。
而蕭叔在進入宗事局後,有幸得到嶽塵清指點,習得塵清十六劍式的前兩式,所以嶽塵清之於蕭叔,亦是師父,亦是引路人。
我驚歎不已,這樣一個人物,才是真正的龍首大拿。也難怪餘有龍聽到之後,如此震驚。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宋淩城捧著王彬的骨灰盒出現在我們麵前。
他沒有再多逗留,安排好接下去的事務後,和八劍一起坐上了宗事局的專車,立即離開了火葬場。
王彬的骨灰也被宋淩城帶走,他說要將王彬埋在他的老家,讓他最後落葉歸根。
我們目送宋淩城帶著王彬的骨灰離開,而嶽塵清並沒有一起走,他留了下來,坐上了另外一輛車,至於何去何從,無人得知。
又過了三日,我偶爾聽聞幾個鄉親提及,說是蕭叔迴來了。
於是我立即趕往蕭家,遠遠地就看到蕭叔披麻戴孝,跪在家門口。
蕭璞蕭翎也在我身邊,他們看到自己的父親時,卻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反而隻是遠遠望著,目光之中帶著陌生與疏遠。
沈奶奶的喪事,五天前就已經辦完,沈奶奶也已經入葬,此刻等待著蕭叔的隻有那冰冷的相框。
我不知道該怎麽去勸慰蕭叔,於是就沒有上前,且讓他極盡自己最後的孝道罷。
蕭叔在自己門口如此一跪,就是整整三天,柴米未進,隻是偶爾喝一些水。
原本還在因此對蕭叔指指點點的村裏人看到這一幕後,便再也沒有多言。
惡毒的流言蜚語終歸還是抵不過遲來的孝道。
三天之後,蕭叔出現在我家門口。
奶奶早就知道蕭叔迴來,也知道他跪靈三天,一口飯沒吃,於是急忙招唿他進屋,給他做了飯菜。人是鐵飯是鋼,再精壯的人,也敵不過三天不吃飯,此刻的蕭叔,整整瘦了一大圈。
他如狼似虎地大口大口吃著飯菜,然而眼眶卻依舊通紅。
蕭璞和蕭翎一直與蕭叔保持著一定距離,遠遠地望著他。
一頓飯才下肚,蕭叔站了起來,看到蕭璞蕭翎,於是蹲下身,輕聲唿喚道:“小璞、小翎,讓爸爸抱抱。”
然而迴應他的,卻是兩個人的沉默。
蕭翎懵懂未知,麵對蕭叔似乎有些猶豫,不停地打望著自己的姐姐,不知所措。
然而蕭璞的眼神,卻變得尖銳起來,我看到有一絲恨意從她眼中射向蕭叔。
麵對這樣的情景,蕭叔微微一愣,有些尷尬地擦了擦手。
奶奶見狀也忍不住埋怨蕭叔道:“建和啊,你看看,你從來不迴來看看姐弟倆,現在都不敢認你了,你以後可不能這樣,他們現在隻有你一個親人了,你這個當爹的就要好好帶孩子,工作什麽的在忙也得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蕭叔要叫奶奶一聲大姨,所以麵對奶奶的數落,他連連點頭稱是。
奶奶這才放下手裏的活,朝蕭璞蕭翎招了招手,道:“小璞、小翎,過來。”
蕭璞始終保持著怨恨的目光,看了一眼蕭叔,轉身就拉著蕭翎跑開了。
我知道,鄉親們的話或多或少都會進入兩個孩子的耳中,加上沈奶奶葬禮,蕭叔全程沒有出現,已經有些懂事的蕭璞會恨他,也是情理之中。
奶奶急忙追了上去。
而蕭叔,則默默轉身,出了門,站在門口點了一支煙,悶悶地抽著。
我默默地望著他的背影,不知道該如何寬慰他,沒過一會兒,看到他不停地用手擦拭著自己的眼睛。
這個為了事業奉獻所有的男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與不幸,妻子離世,母親離世,現在就連唯一的依靠也對他產生了恨意,在那一刻,仿佛被全世界拋棄。然而他深深知道,這一切,無法改變,他所從事的職業,注定了他肩負著黎民蒼生,也注定了他顛沛流離的一生。
麵對這樣的命運,他實在力不從心。
於是,我轉身朝蕭璞離開的方向追去。
我看到在池塘邊,奶奶蹲在蕭璞蕭翎身邊勸說著他們,試圖讓蕭璞原諒自己的父親。
我走了過去,拍了拍奶奶,說道:“奶奶,我和他們說說吧。”
參加葬禮的人並不多,正如王彬自己所言,他是一個孤兒,所以到場的隻有二十餘個宗事局的成員,大部分,是他的手下。
一應的準備也十分的簡陋,甚至比起我老家的葬禮,都遜色三分。沒有奏樂,沒有唱經,更沒有哭喪,隻有一尊杉木棺,安安靜靜地躺在靈堂中央,四周擺放著花圈。前往火葬場的途中,沈建國幫我們倆買了一個花圈,所以我和沈建國的也在其中。
如果說有什麽有頭有臉的人物的話,也隻有宋淩城和八劍,衛簡也在場。
所有人,黑衣戴白花,將整個潔白的靈堂渲染地肅穆哀傷。
我和沈建國站在角落之中,蕭叔則站在我的另一側。
我們靜靜地望著王彬的棺槨,等待著主持司儀的宋淩城一個一個念誦著前來祭奠者的姓名。
這時,我看到靈堂外又走進來一群人,他們的出現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十六個孩子,每兩人捧著一個花圈,麵容莊重地走進了靈堂。他們,是我和蕭叔從狼妖洞窟內帶出來的孩子,因為其中兩人傷重沒能到場。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們,就連宋淩城,也停下了念誦,靜靜地等待著他們進場。
不知道是誰將他們組織起來送王彬一程,但他們的出現讓現場的氣氛,霎時間變得愈發沉重。
有人開始偷偷地抹起了淚水。
然而,緊接著跟在十六個孩子之後進來的一位鶴發須眉的老者,卻讓所有人的唿吸為之顫動,就連宋淩城,也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他手中捧著王彬臨走前那一身中山裝,緩步跟隨在孩子們身後,衣服上的血跡已被洗淨,破損之處也得到了縫補。
老者輕輕將王彬的衣服置於棺槨前,然後朝往後退了一步,恭恭敬敬地朝王彬地棺槨鞠了三躬,隨後就退到了一邊。
看他的穿著,我想應該是宗事局的人,看到宋淩城對於此人的態度,便能夠看出他在宗事局的地位非同一般,隻是看外貌實在平平無奇,一張大眾臉,就像一個鄰家老爺爺,而且他站在那邊,我感受不到他帶來的一絲半點氣場,整個人就仿佛徹底融入到眾人之中一般。
這樣的情況隻有兩種,要麽他是個文員,沒有半點修為,要麽他的修為極高,能夠對自身的氣場收放自如。
所以我拉了拉蕭叔的衣袖,小聲問他:“這個老頭是誰?”
蕭叔小聲迴答道:“他就是嶽塵清嶽老!”
我頓時目瞪口呆,我曾經一度幻想他是什麽樣的人,必然會和電視劇中的教派高人一般,仙風道骨,神鬼莫測,氣勢凜人,然而當他走進來的時候,卻和菜場老大爺一般,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我遠遠地望著這位隻在別人對話中草草提及的非凡人物,他似乎感覺到了我的目光,也同樣轉頭朝我望來,然後朝我微微點了點頭。
那一瞬間,我的腦袋有些恍惚,這位嶽老還真是平易近人,尋常大佬級人物,看到我這種小菜鳥,基本都會選擇直接忽略掉。然而他,非但與我對視,還向我做了禮貌性的迴應。
盡管人家可能隻是出於習慣性的禮節或者和藹的性格,卻讓我有一種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的不知所措之感。
隨著宋淩城最後讀完所有人的姓名,王彬的遺體,由宋淩城和嶽塵清二人送靈,前往火葬。
其他人,則都被留在了靈堂內。
斯者已逝。
我靜靜地望著空空蕩蕩的靈堂,悵然若失。
每一個人,如滄海一粟,幾經沉浮,最終沉入海底,無蹤無跡。海天長青,從不為任何一人逝去而傷懷,天地自行,亦不會受到一星半點影響。
也許有的人輕如鴻毛,有的人重如泰山,然而當他們匯入天地廣闊空間的那一刻,卻毫無例外的渺小如沙,隨風易逝。
不知數十年後,又是否有人還記得曾經鐵骨錚錚的王彬。
我的肩膀被人輕輕拍了一下,我轉頭看到蕭叔站在我身邊,他說道:“我們所麵對的,是這個世界最為黑暗的一麵,我們的肩上,扛著無數人的未來,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我們如果不強大起來,也早晚會被眼前的黑暗吞噬。雲翼啊,我們這條路,是一條充滿懸崖峭壁的不歸路。”
我沒有迴應蕭叔的話,但我心中的信念,卻變得愈發堅定,前路漫漫,不論是懸崖峭壁,還是荊棘遍布,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走下去。
在等待王彬骨灰的過程中,我再一次向蕭叔問起了嶽塵清這個人,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能夠讓餘有龍如此畏懼,又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的存在如同泰山北鬥。
通過蕭叔的描述,我得知,嶽塵清此人,論年紀與師父平輩;論出身,他師出道教聖地茅山,乃俗家弟子,身居外門,一身修為卻堪比如今茅山掌門真人蘇承煬;論地位,他是宗教事務局總局元老,身居幕後,在宗事局可謂一字千鈞;論修為,一身精湛的茅山道法,而真正讓人如雷貫耳的則是江湖上對此人的綽號——天下第一劍。何為天下第一劍,那便是在劍法造詣上此人若說第二,無人敢稱第一,雖然其中含有不少造勢的成分,但是僅僅憑借自創的一套塵清劍法便可以傲視群雄之人,絕對乃一方龍首。
而蕭叔在進入宗事局後,有幸得到嶽塵清指點,習得塵清十六劍式的前兩式,所以嶽塵清之於蕭叔,亦是師父,亦是引路人。
我驚歎不已,這樣一個人物,才是真正的龍首大拿。也難怪餘有龍聽到之後,如此震驚。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宋淩城捧著王彬的骨灰盒出現在我們麵前。
他沒有再多逗留,安排好接下去的事務後,和八劍一起坐上了宗事局的專車,立即離開了火葬場。
王彬的骨灰也被宋淩城帶走,他說要將王彬埋在他的老家,讓他最後落葉歸根。
我們目送宋淩城帶著王彬的骨灰離開,而嶽塵清並沒有一起走,他留了下來,坐上了另外一輛車,至於何去何從,無人得知。
又過了三日,我偶爾聽聞幾個鄉親提及,說是蕭叔迴來了。
於是我立即趕往蕭家,遠遠地就看到蕭叔披麻戴孝,跪在家門口。
蕭璞蕭翎也在我身邊,他們看到自己的父親時,卻沒有久別重逢的喜悅,反而隻是遠遠望著,目光之中帶著陌生與疏遠。
沈奶奶的喪事,五天前就已經辦完,沈奶奶也已經入葬,此刻等待著蕭叔的隻有那冰冷的相框。
我不知道該怎麽去勸慰蕭叔,於是就沒有上前,且讓他極盡自己最後的孝道罷。
蕭叔在自己門口如此一跪,就是整整三天,柴米未進,隻是偶爾喝一些水。
原本還在因此對蕭叔指指點點的村裏人看到這一幕後,便再也沒有多言。
惡毒的流言蜚語終歸還是抵不過遲來的孝道。
三天之後,蕭叔出現在我家門口。
奶奶早就知道蕭叔迴來,也知道他跪靈三天,一口飯沒吃,於是急忙招唿他進屋,給他做了飯菜。人是鐵飯是鋼,再精壯的人,也敵不過三天不吃飯,此刻的蕭叔,整整瘦了一大圈。
他如狼似虎地大口大口吃著飯菜,然而眼眶卻依舊通紅。
蕭璞和蕭翎一直與蕭叔保持著一定距離,遠遠地望著他。
一頓飯才下肚,蕭叔站了起來,看到蕭璞蕭翎,於是蹲下身,輕聲唿喚道:“小璞、小翎,讓爸爸抱抱。”
然而迴應他的,卻是兩個人的沉默。
蕭翎懵懂未知,麵對蕭叔似乎有些猶豫,不停地打望著自己的姐姐,不知所措。
然而蕭璞的眼神,卻變得尖銳起來,我看到有一絲恨意從她眼中射向蕭叔。
麵對這樣的情景,蕭叔微微一愣,有些尷尬地擦了擦手。
奶奶見狀也忍不住埋怨蕭叔道:“建和啊,你看看,你從來不迴來看看姐弟倆,現在都不敢認你了,你以後可不能這樣,他們現在隻有你一個親人了,你這個當爹的就要好好帶孩子,工作什麽的在忙也得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蕭叔要叫奶奶一聲大姨,所以麵對奶奶的數落,他連連點頭稱是。
奶奶這才放下手裏的活,朝蕭璞蕭翎招了招手,道:“小璞、小翎,過來。”
蕭璞始終保持著怨恨的目光,看了一眼蕭叔,轉身就拉著蕭翎跑開了。
我知道,鄉親們的話或多或少都會進入兩個孩子的耳中,加上沈奶奶葬禮,蕭叔全程沒有出現,已經有些懂事的蕭璞會恨他,也是情理之中。
奶奶急忙追了上去。
而蕭叔,則默默轉身,出了門,站在門口點了一支煙,悶悶地抽著。
我默默地望著他的背影,不知道該如何寬慰他,沒過一會兒,看到他不停地用手擦拭著自己的眼睛。
這個為了事業奉獻所有的男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與不幸,妻子離世,母親離世,現在就連唯一的依靠也對他產生了恨意,在那一刻,仿佛被全世界拋棄。然而他深深知道,這一切,無法改變,他所從事的職業,注定了他肩負著黎民蒼生,也注定了他顛沛流離的一生。
麵對這樣的命運,他實在力不從心。
於是,我轉身朝蕭璞離開的方向追去。
我看到在池塘邊,奶奶蹲在蕭璞蕭翎身邊勸說著他們,試圖讓蕭璞原諒自己的父親。
我走了過去,拍了拍奶奶,說道:“奶奶,我和他們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