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招娣斜了韓曉東一眼,無情打擊:“你來不來無所謂,我響哥來就行了。”
我響哥?好肉麻!我的頭皮上冒出了一層小疙瘩。
韓曉東卻不以為意,咧嘴笑道:“是啊,響哥都來,我肯定也來啊!”
我隻好點頭:“行行行,明天一早過來。”
其實我也好奇,想看看譚招娣怎麽當神婆。
蔡神婆當年做神婆的風采,我是欣賞過的,無非就是揮舞著七星寶劍,東扯西扯,騙得大家掏了腰包,然後給人家一點香灰,就算完事了。
……
迴到家中,也沒什麽好說的的事。
爹媽自然是一番詢問,還是問我譚招娣怎麽安排明天的事,戲班子是哪裏請來的……
我隻推不知道,說都是譚招娣的安排。
老爹問了半天,沒問出一個屁來,隻好作罷。
晚飯以後,韓曉東又來了,還是跟我一起睡。
和昨晚一樣,韓木匠和我老爹,坐在我房門前喝酒守夜,看護我和韓曉東。
一夜無話。
眨眼到了天明時分,我和韓曉東早早地起了床,各自洗漱,然後就要出門。
我老爹衝我瞪眼:“野人啊,整天不歸家,這大清早的,你又要去哪裏?”
“譚招娣叫我去,接戲班子過來。你就別管我了,趕緊去找韓木匠搭戲台子吧!”我溜出門去,直奔譚老莊。
韓曉東也從他家裏衝出來,手裏還攥著兩個饅頭,邊走邊吃。
走到我麵前,韓曉東遞給我一個饅頭:“響哥,吃點東西墊肚子。”
我接過饅頭,和韓曉東一起,邊走邊吃。
來到譚老莊,遠遠地就看見村前的神廟那裏,有著十來個人影,男男女女,都是四麵八方趕來的香客。
神廟邊的空地上,還停著兩輛轎車,一輛麵包車。
我和韓曉東也沒去譚招娣家裏,直接去了神廟那裏。
譚招娣還沒來,廟門關著。
廟門前貼著黃表紙,上麵是譚招娣的親筆告示,宣布今天正式開業。字跡龍飛鳳舞,醜得跟狗打架在地上劃拉出來的一樣。
來上香的十幾個香客,都在門前溜達,跟同伴嘀嘀咕咕小聲交談。
我和韓曉東掃了一眼,居然沒有一個認識的!
後來譚招娣告訴我們,鄉下神廟這種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叫做九華山菩薩,招遠不招近!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來上香的,大多都是稍遠一點的鄉親,本村的鄉親,卻極少。據說九華山也是這樣,本地人拜佛的少,熙熙攘攘,來的都是外地香客。
我們不認識那些香客,那些香客也就不認識我們。
一個三十多歲的漂亮大姐,反複打量著我們,問道:“你們兩個小夥子,也是來燒香的嗎?”
我忽然想惡作劇,點頭說道:“是啊,燒香的。”
“看你們的年紀,還是學生吧?你們來燒香,求什麽?”那個大姐看來很八卦,眼神一亮,追著問道。
“求……菩薩保佑,讓我以後考上大學。”我一本正經地說道。
那個大姐左看右看,低聲說道:
“我告訴你們,九華山管讀書的,因為有個‘才華的華’字;五台山管當官的,因為有個‘八抬大轎的抬’字……你們要想上大學,要去九華山燒香拜佛,想做官,就去五台山!”
“大姐我讀書少,可是……八抬大轎的抬,是五台山的台嗎?”我忍不住吐槽。
“咋不是?還跟大姐抬杠!五台山的台,就是八抬大轎的抬,抬杠子的抬。”大姐認真地說道。
我點點頭,心裏明白了,怪不得這大姐會相信封建迷信的東西,原來是不識字,沒文化。
說話間,譚招娣扛著七星寶劍,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
看那氣勢,就像過去的八府巡按,帶著皇帝禦賜的尚方寶劍巡視民間一樣。
香客們都圍了過來,臉上帶著笑,跟譚招娣打招唿。
不過我注意到,也有人站在原地,狐疑地打量著譚招娣,眼神中透露出對這個新任小神婆的極度不信任。
比如剛才的那個漂亮大姐,就皺著眉頭對身邊的夥伴低聲嘀咕,一邊向著譚招娣努嘴。不用說,這大姐看見譚招娣,有些失望。
譚招娣麵無表情地看了大家一眼,徑直走到廟門前,拿著鑰匙打開了門。
眾人都想搶著燒香,好早點迴家。於是,都跟在譚招娣的身後。
譚招娣卻忽然迴頭,瞪眼道:“都排隊,插隊燒香不靈!”
眾人止住了腳步,很自覺地靠著門右排隊。
譚招娣這才走進廟裏,然後轉身,看著大家依次進來。
我和韓曉東跟在最後,順便幫著譚招娣數了一下香客,一共是十六個。如果一個香客奉獻十塊錢,譚招娣今天,就能賺到一百六。
這麽一算,我也有點動心了。這門親事結的不錯,攀上了譚招娣,我這輩子的飯碗,算是有了保障。
神廟一共是三間屋子,但是最東邊一間卻隔成了單間,門上掛著一把大鎖。
剩下的兩間,才是大家燒香和譚招娣上班的地方。
因為長年累月的燒香,所以這兩間屋子看起來煙熏火燎的,一片漆黑油亮。
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一股嗆鼻的香味。
神廟門向南開,西山牆下麵,是一張蒙了紅布的條桌。
那條桌算作神龕,或者也叫供台吧。反正我不是很專業,隻能說一個大概的意思。
神龕上麵,是一尊半人高的觀音大士神像。
神像麵前,是三個海碗一般大的香爐,裏麵盛滿了灰白色的香灰。
地上,有三個髒兮兮的蒲團,供人跪拜的。
譚招娣點上香,在觀音大士麵前拜了拜,插香在香爐中,然後閃身站在一邊,手提七星寶劍說道:“可以了,燒香吧。”
第一個香客走上前來,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媽。
大媽似乎很熟悉程序,首先掏了十塊錢放在供台上,然後撲通一聲跪下,兩手舉起來,衝著觀音大士的神像磕頭。
等到大媽三個頭磕完了,譚招娣才斜著眼問:“求什麽?”
大媽站起來,又衝著神像作了一揖,這才轉身看著譚招娣,小心翼翼地說道:
“給孩子燒的香,求姻緣……我兒子二十八了,談了好多對象,一個沒成。這迴,親戚又給他介紹了一個,我就想燒一炷香,求菩薩保佑這門親事能成。”
我響哥?好肉麻!我的頭皮上冒出了一層小疙瘩。
韓曉東卻不以為意,咧嘴笑道:“是啊,響哥都來,我肯定也來啊!”
我隻好點頭:“行行行,明天一早過來。”
其實我也好奇,想看看譚招娣怎麽當神婆。
蔡神婆當年做神婆的風采,我是欣賞過的,無非就是揮舞著七星寶劍,東扯西扯,騙得大家掏了腰包,然後給人家一點香灰,就算完事了。
……
迴到家中,也沒什麽好說的的事。
爹媽自然是一番詢問,還是問我譚招娣怎麽安排明天的事,戲班子是哪裏請來的……
我隻推不知道,說都是譚招娣的安排。
老爹問了半天,沒問出一個屁來,隻好作罷。
晚飯以後,韓曉東又來了,還是跟我一起睡。
和昨晚一樣,韓木匠和我老爹,坐在我房門前喝酒守夜,看護我和韓曉東。
一夜無話。
眨眼到了天明時分,我和韓曉東早早地起了床,各自洗漱,然後就要出門。
我老爹衝我瞪眼:“野人啊,整天不歸家,這大清早的,你又要去哪裏?”
“譚招娣叫我去,接戲班子過來。你就別管我了,趕緊去找韓木匠搭戲台子吧!”我溜出門去,直奔譚老莊。
韓曉東也從他家裏衝出來,手裏還攥著兩個饅頭,邊走邊吃。
走到我麵前,韓曉東遞給我一個饅頭:“響哥,吃點東西墊肚子。”
我接過饅頭,和韓曉東一起,邊走邊吃。
來到譚老莊,遠遠地就看見村前的神廟那裏,有著十來個人影,男男女女,都是四麵八方趕來的香客。
神廟邊的空地上,還停著兩輛轎車,一輛麵包車。
我和韓曉東也沒去譚招娣家裏,直接去了神廟那裏。
譚招娣還沒來,廟門關著。
廟門前貼著黃表紙,上麵是譚招娣的親筆告示,宣布今天正式開業。字跡龍飛鳳舞,醜得跟狗打架在地上劃拉出來的一樣。
來上香的十幾個香客,都在門前溜達,跟同伴嘀嘀咕咕小聲交談。
我和韓曉東掃了一眼,居然沒有一個認識的!
後來譚招娣告訴我們,鄉下神廟這種事,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叫做九華山菩薩,招遠不招近!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來上香的,大多都是稍遠一點的鄉親,本村的鄉親,卻極少。據說九華山也是這樣,本地人拜佛的少,熙熙攘攘,來的都是外地香客。
我們不認識那些香客,那些香客也就不認識我們。
一個三十多歲的漂亮大姐,反複打量著我們,問道:“你們兩個小夥子,也是來燒香的嗎?”
我忽然想惡作劇,點頭說道:“是啊,燒香的。”
“看你們的年紀,還是學生吧?你們來燒香,求什麽?”那個大姐看來很八卦,眼神一亮,追著問道。
“求……菩薩保佑,讓我以後考上大學。”我一本正經地說道。
那個大姐左看右看,低聲說道:
“我告訴你們,九華山管讀書的,因為有個‘才華的華’字;五台山管當官的,因為有個‘八抬大轎的抬’字……你們要想上大學,要去九華山燒香拜佛,想做官,就去五台山!”
“大姐我讀書少,可是……八抬大轎的抬,是五台山的台嗎?”我忍不住吐槽。
“咋不是?還跟大姐抬杠!五台山的台,就是八抬大轎的抬,抬杠子的抬。”大姐認真地說道。
我點點頭,心裏明白了,怪不得這大姐會相信封建迷信的東西,原來是不識字,沒文化。
說話間,譚招娣扛著七星寶劍,大搖大擺地走了過來。
看那氣勢,就像過去的八府巡按,帶著皇帝禦賜的尚方寶劍巡視民間一樣。
香客們都圍了過來,臉上帶著笑,跟譚招娣打招唿。
不過我注意到,也有人站在原地,狐疑地打量著譚招娣,眼神中透露出對這個新任小神婆的極度不信任。
比如剛才的那個漂亮大姐,就皺著眉頭對身邊的夥伴低聲嘀咕,一邊向著譚招娣努嘴。不用說,這大姐看見譚招娣,有些失望。
譚招娣麵無表情地看了大家一眼,徑直走到廟門前,拿著鑰匙打開了門。
眾人都想搶著燒香,好早點迴家。於是,都跟在譚招娣的身後。
譚招娣卻忽然迴頭,瞪眼道:“都排隊,插隊燒香不靈!”
眾人止住了腳步,很自覺地靠著門右排隊。
譚招娣這才走進廟裏,然後轉身,看著大家依次進來。
我和韓曉東跟在最後,順便幫著譚招娣數了一下香客,一共是十六個。如果一個香客奉獻十塊錢,譚招娣今天,就能賺到一百六。
這麽一算,我也有點動心了。這門親事結的不錯,攀上了譚招娣,我這輩子的飯碗,算是有了保障。
神廟一共是三間屋子,但是最東邊一間卻隔成了單間,門上掛著一把大鎖。
剩下的兩間,才是大家燒香和譚招娣上班的地方。
因為長年累月的燒香,所以這兩間屋子看起來煙熏火燎的,一片漆黑油亮。
人一進門,就能感受到一股嗆鼻的香味。
神廟門向南開,西山牆下麵,是一張蒙了紅布的條桌。
那條桌算作神龕,或者也叫供台吧。反正我不是很專業,隻能說一個大概的意思。
神龕上麵,是一尊半人高的觀音大士神像。
神像麵前,是三個海碗一般大的香爐,裏麵盛滿了灰白色的香灰。
地上,有三個髒兮兮的蒲團,供人跪拜的。
譚招娣點上香,在觀音大士麵前拜了拜,插香在香爐中,然後閃身站在一邊,手提七星寶劍說道:“可以了,燒香吧。”
第一個香客走上前來,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媽。
大媽似乎很熟悉程序,首先掏了十塊錢放在供台上,然後撲通一聲跪下,兩手舉起來,衝著觀音大士的神像磕頭。
等到大媽三個頭磕完了,譚招娣才斜著眼問:“求什麽?”
大媽站起來,又衝著神像作了一揖,這才轉身看著譚招娣,小心翼翼地說道:
“給孩子燒的香,求姻緣……我兒子二十八了,談了好多對象,一個沒成。這迴,親戚又給他介紹了一個,我就想燒一炷香,求菩薩保佑這門親事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