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十慢慢地抽迴扇骨,幹巴巴地笑了兩聲,“钜子好眼力。”
餘歡聽不清他說什麽自然也聽不到他話語裏的嘲弄,不過他沒有寫字,就說明他說得不是什麽好話,餘歡笑了笑,“今日請先生來此,是想問一問先生,出關數年,在關外住得可習慣?”
聞十臉色臭臭的,做山賊能習慣嗎?自五年前墨離失蹤,他們一行通緝犯追蹤墨離至此,墨客們就算徹底地失去了一展長才的舞台,他們這些個墨客寫寫時論要策、貶低貶低朝堂政事還挺拿手,做別的?生活能自理就不錯了!原先他們也想賣個字畫什麽的不給組織拖後腿,可關北這邊的文化氛圍遠不如江南,十多天賣出去一張畫還得讓人品頭論足,當時幾個沒在衙門口掛大頭相下山賣畫的墨客就火了,把人圍毆一頓,後來才知道那人是縣令的小舅子,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幾個的大頭相也被掛在了衙門口的公示板上。
嗚唿唉栽!人生寂寞如雪啊!
“先生可為墨客想過出路?”
聞十還是不答,悶悶地想,怎麽沒想過?賣字畫失利後他們痛定思痛,覺得墨客們眼裏揉不得沙子,肯定是不能和這些俗人再有交集了,不過墨客是什麽?就是墨者的大腦啊!他們這些人的腦子可不是白給的!湊在一起一合計,再次向墨幾遞交了智囊團申請。為什麽是再次,就得墨客們進山後第一次出謀獻策開始,那時墨者們打走了山賊、占領了他們原先住的那個小寨子,也很是吃飽喝足了一番,可架不住坐吃山空,他們就出了個招兒,衙門不是正懸賞他們麽,看哪個賞金最高就把那人送到衙門去換錢,然後再救出來就是了!此計一出,人人拍手稱道,墨武們連夜去了趟關北城把公示板上帶懸賞的通緝令全撕下來了,迴來挨個人比對,發現懸賞額最高的不是墨者,而是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江洋大盜,當時墨武的首領、也是越無桑的師傅一拍大腿,就他了!幾個墨客就給他化了化妝,臉上粘了黑豬毛扭送到官府,順利地換取了懸賞,讓墨者們很是吃了一段時間的大白饅頭。就是後來的逃脫工作做得不好,那江洋大盜太有名兒,縣令報給了當時的關北巡撫李昌盛,李昌盛連夜讓人打造了個大鐵籠子裝人將其遞送入京三堂會審,可憐那墨武撞破了頭也沒能從那巴掌寬的縫隙中擠出來,山上的墨者們吃了幾天白饅頭再下山采購的時候才知道了這信兒,想追,早追不上了,於是他們失去了一個最好的戰友,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因為有先例預警,所以說墨幾很委婉地拒絕了墨客們的申請,說得也好聽,什麽智囊團啊?墨客本來就是墨者們的核心領軍人物嘛!墨客們聽得是很舒心,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有幾個有心的對月感歎,覺得對不起那位墨武兄弟,如果當初讓他去打工賣藝扛大包,積少成多下來,賺的未必比懸賞那些錢財少。
聞十就是墨客裏比較走心的,想起當年的小夥伴心裏忍不住地內疚,正嗟歎著,聽餘歡問:“古有酈食其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列國,先生以為如何?”
聞十終於不再沉默,寫道:以已身之力減免殺戮無數,吾敬服也。
餘歡笑道:“既然如此,墨客的唯一出路已在眼前,先生為何視而不見?”
聞十愣了愣:你想讓我去說服各方將領投奔成王?
餘歡道:“將來王爺大業有成,先生與墨客們的遊說之功誰也奪不走,隻是王爺現在身單勢薄,貿然去遊說各路將軍惟恐先生遭受危險,不如先生先在這寨子裏牛刀小試一番,說服寨眾加入我墨家,合力輔佐王爺如何?”
聞十一聽說服山賊,頓時一點興趣都沒有,又不動彈了。
“先生可是認為這些山寨眾不堪大用?”餘歡契而不舍,“先生可曾想過,如今天下墨者不過三十餘人,因王爺蒙難才得以跟隨,可據我所知,王爺另有心腹支持,一旦王爺與之碰麵,我們這三十幾人的墨家,豈會還被王爺看在眼中?我們要成為王爺身為不可獲缺的一股力量,而不僅僅起到一個承接的作用,三十幾人他不看在眼中,那數百人呢?上千人呢?隻要我們足夠強大,到時輔佐王爺成就大業,論功行賞、為墨家正名!聽聞彼時墨家子弟遍布華夏,與儒家絲毫不讓!難道先生不想重現墨家盛景,做中興墨家的第一功臣麽!”
這番話讓聞十抖了抖身子,手臂上泛起細細密密的一層粟米!他緊緊地捏著手中的扇子控製自己不要失態,可眼前的藍圖太過廣闊,哪一個墨者不為之心動?
餘歡緩了緩氣,按著桌沿站起來,“山寨眾雖盡是些粗陋之輩,但心中未必沒有大義,懇請先生以墨家不殺之義為本,重盛墨家之興為源,效仿酈食其遊說寨眾,今天可以是一個山寨,明天就可以是元宵鎮!待得關北處處可見我墨家子弟,還有誰敢說我墨家獻媚他人、誰還敢說我墨家興起無望?屆時我們重入中原,與儒道兩家鼎足而立,誰又能說出‘不服’二字?”
聞十重重一拍桌子跟著站起來,這話算是徹底說到了他的心底!墨客們閑時聚在一起常常議論襄助成王一事,不少人都認為墨幾做下如此決定、對楚淮伏小做低丟盡了墨家臉麵!墨客們心裏不服,完全是被時勢所迫才無奈歸順,這股怨忿若不能及時消彌,將來墨家必定是分崩離析的局麵!
餘歡指出的方向便如一盞熒熒明燈,將聞十原本快被生活磨盡的雄心壯誌瞬時重燃!不過他也不是沒有顧慮:你是成王的妻子,如今所說也不過是想讓我們竭力為成王賣命罷了。
餘歡笑道:“給成王賣命就是給墨家賣命,以目前的局勢來說,二者有什麽不同?我雖是他的妻子,但同甘苦易、共富貴難,我不願成為一個隨手可棄的人,我希望有與他同等的力量站在他的身邊!而墨家,便是我的力量與後盾!先生想想,一個興盛的墨家可助我穩固地位,而墨家所得到的,將會更多!”
聞十一動不動,腦子裏翻滾的盡是日後中興之景!若楚淮重得天下,那餘歡就是大慶的皇後,一國之母是墨家钜子,試問到時還有誰敢對墨家說一個“不”字?
“钜子。”聞十最終朝餘歡拱了拱手,轉身出了房去。
聽到房門開啟又關合的聲音,餘歡長長地舒了口氣,文人是最易煽動的一個群體,餘老大人說過的話果然沒錯。
想到餘潭,餘歡有點憂鬱,她想爹了。
又過了十日,入關的幾個墨武終於趕了迴來,他們披星戴月臉上盡是風霜之氣,可一個個精神抖擻,私下向墨者們講述他們看到的西北袁家軍,是怎樣的紀律嚴整、是怎樣的鐵血無畏!
聽聞這些的墨客們立時重視起來,他們猜想楚淮的後援便是這支軍隊,這樣一支精兵若與楚淮會合,那便真如餘歡所說,誰還會將他們這些人看在眼裏?所幸他們的遊說工作也有了一定的進展,這些無根無業的山賊們表麵張狂,實則內心空虛,很容易忽悠。
遊說工作雖說擺在桌麵下,但很難不露口風,楚淮對此樂見其成,對他來說,山賊和墨者相比自是墨者更好用一點,可卻氣壞了姬敏和七寨主,花花寨的山賊原來哪個不是高興喝酒、生氣殺人的糙漢子?現在一個個變得開口家國閉口大業,連名字都寫不出來還學著人家說成語!這也算了,畢竟那些人裏有一些是跟過羅戚然的,本就和他們分了心思,可最遭人恨的是連廚娘都被墨客們洗了腦,奉行起了素食之道,他們好一陣子都沒吃到肉了!簡直不能忍啊!
墨武的迴歸讓楚淮心神大定,袁振寫給韓進的密信就在手上,另附有一封袁振的私信,信中說他迴到西北後就與楚淮的外公桂南王通了信,自是沒提楚淮已恢複神誌的事,隻說他查出楚淮遭了楚安的暗害才變得癡傻,桂南王大怒,當即迴信表示會與袁振站在同一陣線,若袁振要入京勤王,他在桂南亦會出兵相助。
雖然桂南王表現出了對楚淮的極端愛護,可楚淮清楚自己的外公最在意的還是陳家族人,此番作派也不過是乘勢而起,想要得到更多罷了。不過這也讓他放心,一個人不怕沒有野心,有了野心,將來就會有大把的合作機會。
楚淮讓輕身功夫最好的越無桑與另一名墨武帶著寫給韓進的密信前住邊關,邊關距此不足三百裏,腳程快的話三日即可來迴。
可還沒等他們迴來,下山去取機巧箱子的墨離便帶迴一個消息,北狄人終於發動了攻擊,大將軍韓進以五萬大軍於邊關相抗,現在元宵鎮外二百裏處已成了廝殺的戰場,為避免波及,百裏山下許多鎮子上的百姓都開始往關北城內移居。
餘歡當時便急了,“那我爹呢?”
話音未落,一隻幹巴巴的老手猛地抓住了餘歡的手。rs
餘歡聽不清他說什麽自然也聽不到他話語裏的嘲弄,不過他沒有寫字,就說明他說得不是什麽好話,餘歡笑了笑,“今日請先生來此,是想問一問先生,出關數年,在關外住得可習慣?”
聞十臉色臭臭的,做山賊能習慣嗎?自五年前墨離失蹤,他們一行通緝犯追蹤墨離至此,墨客們就算徹底地失去了一展長才的舞台,他們這些個墨客寫寫時論要策、貶低貶低朝堂政事還挺拿手,做別的?生活能自理就不錯了!原先他們也想賣個字畫什麽的不給組織拖後腿,可關北這邊的文化氛圍遠不如江南,十多天賣出去一張畫還得讓人品頭論足,當時幾個沒在衙門口掛大頭相下山賣畫的墨客就火了,把人圍毆一頓,後來才知道那人是縣令的小舅子,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幾個的大頭相也被掛在了衙門口的公示板上。
嗚唿唉栽!人生寂寞如雪啊!
“先生可為墨客想過出路?”
聞十還是不答,悶悶地想,怎麽沒想過?賣字畫失利後他們痛定思痛,覺得墨客們眼裏揉不得沙子,肯定是不能和這些俗人再有交集了,不過墨客是什麽?就是墨者的大腦啊!他們這些人的腦子可不是白給的!湊在一起一合計,再次向墨幾遞交了智囊團申請。為什麽是再次,就得墨客們進山後第一次出謀獻策開始,那時墨者們打走了山賊、占領了他們原先住的那個小寨子,也很是吃飽喝足了一番,可架不住坐吃山空,他們就出了個招兒,衙門不是正懸賞他們麽,看哪個賞金最高就把那人送到衙門去換錢,然後再救出來就是了!此計一出,人人拍手稱道,墨武們連夜去了趟關北城把公示板上帶懸賞的通緝令全撕下來了,迴來挨個人比對,發現懸賞額最高的不是墨者,而是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江洋大盜,當時墨武的首領、也是越無桑的師傅一拍大腿,就他了!幾個墨客就給他化了化妝,臉上粘了黑豬毛扭送到官府,順利地換取了懸賞,讓墨者們很是吃了一段時間的大白饅頭。就是後來的逃脫工作做得不好,那江洋大盜太有名兒,縣令報給了當時的關北巡撫李昌盛,李昌盛連夜讓人打造了個大鐵籠子裝人將其遞送入京三堂會審,可憐那墨武撞破了頭也沒能從那巴掌寬的縫隙中擠出來,山上的墨者們吃了幾天白饅頭再下山采購的時候才知道了這信兒,想追,早追不上了,於是他們失去了一個最好的戰友,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因為有先例預警,所以說墨幾很委婉地拒絕了墨客們的申請,說得也好聽,什麽智囊團啊?墨客本來就是墨者們的核心領軍人物嘛!墨客們聽得是很舒心,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有幾個有心的對月感歎,覺得對不起那位墨武兄弟,如果當初讓他去打工賣藝扛大包,積少成多下來,賺的未必比懸賞那些錢財少。
聞十就是墨客裏比較走心的,想起當年的小夥伴心裏忍不住地內疚,正嗟歎著,聽餘歡問:“古有酈食其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列國,先生以為如何?”
聞十終於不再沉默,寫道:以已身之力減免殺戮無數,吾敬服也。
餘歡笑道:“既然如此,墨客的唯一出路已在眼前,先生為何視而不見?”
聞十愣了愣:你想讓我去說服各方將領投奔成王?
餘歡道:“將來王爺大業有成,先生與墨客們的遊說之功誰也奪不走,隻是王爺現在身單勢薄,貿然去遊說各路將軍惟恐先生遭受危險,不如先生先在這寨子裏牛刀小試一番,說服寨眾加入我墨家,合力輔佐王爺如何?”
聞十一聽說服山賊,頓時一點興趣都沒有,又不動彈了。
“先生可是認為這些山寨眾不堪大用?”餘歡契而不舍,“先生可曾想過,如今天下墨者不過三十餘人,因王爺蒙難才得以跟隨,可據我所知,王爺另有心腹支持,一旦王爺與之碰麵,我們這三十幾人的墨家,豈會還被王爺看在眼中?我們要成為王爺身為不可獲缺的一股力量,而不僅僅起到一個承接的作用,三十幾人他不看在眼中,那數百人呢?上千人呢?隻要我們足夠強大,到時輔佐王爺成就大業,論功行賞、為墨家正名!聽聞彼時墨家子弟遍布華夏,與儒家絲毫不讓!難道先生不想重現墨家盛景,做中興墨家的第一功臣麽!”
這番話讓聞十抖了抖身子,手臂上泛起細細密密的一層粟米!他緊緊地捏著手中的扇子控製自己不要失態,可眼前的藍圖太過廣闊,哪一個墨者不為之心動?
餘歡緩了緩氣,按著桌沿站起來,“山寨眾雖盡是些粗陋之輩,但心中未必沒有大義,懇請先生以墨家不殺之義為本,重盛墨家之興為源,效仿酈食其遊說寨眾,今天可以是一個山寨,明天就可以是元宵鎮!待得關北處處可見我墨家子弟,還有誰敢說我墨家獻媚他人、誰還敢說我墨家興起無望?屆時我們重入中原,與儒道兩家鼎足而立,誰又能說出‘不服’二字?”
聞十重重一拍桌子跟著站起來,這話算是徹底說到了他的心底!墨客們閑時聚在一起常常議論襄助成王一事,不少人都認為墨幾做下如此決定、對楚淮伏小做低丟盡了墨家臉麵!墨客們心裏不服,完全是被時勢所迫才無奈歸順,這股怨忿若不能及時消彌,將來墨家必定是分崩離析的局麵!
餘歡指出的方向便如一盞熒熒明燈,將聞十原本快被生活磨盡的雄心壯誌瞬時重燃!不過他也不是沒有顧慮:你是成王的妻子,如今所說也不過是想讓我們竭力為成王賣命罷了。
餘歡笑道:“給成王賣命就是給墨家賣命,以目前的局勢來說,二者有什麽不同?我雖是他的妻子,但同甘苦易、共富貴難,我不願成為一個隨手可棄的人,我希望有與他同等的力量站在他的身邊!而墨家,便是我的力量與後盾!先生想想,一個興盛的墨家可助我穩固地位,而墨家所得到的,將會更多!”
聞十一動不動,腦子裏翻滾的盡是日後中興之景!若楚淮重得天下,那餘歡就是大慶的皇後,一國之母是墨家钜子,試問到時還有誰敢對墨家說一個“不”字?
“钜子。”聞十最終朝餘歡拱了拱手,轉身出了房去。
聽到房門開啟又關合的聲音,餘歡長長地舒了口氣,文人是最易煽動的一個群體,餘老大人說過的話果然沒錯。
想到餘潭,餘歡有點憂鬱,她想爹了。
又過了十日,入關的幾個墨武終於趕了迴來,他們披星戴月臉上盡是風霜之氣,可一個個精神抖擻,私下向墨者們講述他們看到的西北袁家軍,是怎樣的紀律嚴整、是怎樣的鐵血無畏!
聽聞這些的墨客們立時重視起來,他們猜想楚淮的後援便是這支軍隊,這樣一支精兵若與楚淮會合,那便真如餘歡所說,誰還會將他們這些人看在眼裏?所幸他們的遊說工作也有了一定的進展,這些無根無業的山賊們表麵張狂,實則內心空虛,很容易忽悠。
遊說工作雖說擺在桌麵下,但很難不露口風,楚淮對此樂見其成,對他來說,山賊和墨者相比自是墨者更好用一點,可卻氣壞了姬敏和七寨主,花花寨的山賊原來哪個不是高興喝酒、生氣殺人的糙漢子?現在一個個變得開口家國閉口大業,連名字都寫不出來還學著人家說成語!這也算了,畢竟那些人裏有一些是跟過羅戚然的,本就和他們分了心思,可最遭人恨的是連廚娘都被墨客們洗了腦,奉行起了素食之道,他們好一陣子都沒吃到肉了!簡直不能忍啊!
墨武的迴歸讓楚淮心神大定,袁振寫給韓進的密信就在手上,另附有一封袁振的私信,信中說他迴到西北後就與楚淮的外公桂南王通了信,自是沒提楚淮已恢複神誌的事,隻說他查出楚淮遭了楚安的暗害才變得癡傻,桂南王大怒,當即迴信表示會與袁振站在同一陣線,若袁振要入京勤王,他在桂南亦會出兵相助。
雖然桂南王表現出了對楚淮的極端愛護,可楚淮清楚自己的外公最在意的還是陳家族人,此番作派也不過是乘勢而起,想要得到更多罷了。不過這也讓他放心,一個人不怕沒有野心,有了野心,將來就會有大把的合作機會。
楚淮讓輕身功夫最好的越無桑與另一名墨武帶著寫給韓進的密信前住邊關,邊關距此不足三百裏,腳程快的話三日即可來迴。
可還沒等他們迴來,下山去取機巧箱子的墨離便帶迴一個消息,北狄人終於發動了攻擊,大將軍韓進以五萬大軍於邊關相抗,現在元宵鎮外二百裏處已成了廝殺的戰場,為避免波及,百裏山下許多鎮子上的百姓都開始往關北城內移居。
餘歡當時便急了,“那我爹呢?”
話音未落,一隻幹巴巴的老手猛地抓住了餘歡的手。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