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連,水不斷。


    故而水天一色的趕路,多是渡船。


    年輕人背著青銅長劍,牽著老胖老胖的毛驢,帶著背著小竹箱的朝天小書童,立在湖邊渡頭靜等著趕路的舟船。


    這毛驢養的悠哉樂哉,一路來,飛舟夥食不錯,還真整整胖了一大圈。


    這不是,剛剛又有人前來問價,出的價錢可是讓單雙雙眼放光。


    小書童瞧著,可是為這頭老毛驢擔憂。隻是毛驢全然不知,走在渡頭邊吃著水草。


    若是它能懂的那些驢販子的心思,不知還能不能有著胃口。


    不得不說,毛驢的基因其實不差。至少水土不服從來不會限製它,似乎不論去哪裏,都吃的飽飽當當,讓單雙羨慕不已。


    渡頭人不多,卻也不少。多是趕路的讀書人,若是沒有毛驢,單雙倒是不算顯眼。


    有了毛驢,便多了一些目光,便也多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好在有一位道家的青年道士,背負著一柄桃木劍,幾張符籙掛在在腰。沒有那些雜七雜八的算盤渾語,倒是拿著一塊羅盤四處張望。


    趕來的渡船船夫對這道士很客氣,一些讀書人也自讓道士最先上了船。


    可見,雖然是儒教發揚之地,亦是能包含其餘學問。大千世界,能以學問著稱的,其實不多。


    儒學,自有天文山!


    道家,亦有白雲觀。


    在者兵家佛門,都是各有千秋。


    單雙愛好儒家學問,但對其餘學問也稱不上討厭,反而更有獵奇。自家老師,也曾多多誇獎道家的諸多學問。


    願單雙博覽眾家之長,以學問推敲學問,最後能得到的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雖是學得了禮法,讀了些儒家聖賢書,可也算不得什麽自己的學問。


    學生是永久的學生,先生也是永久的先生。


    求學路,與教學路,其實都是一個模樣。


    渡舟雖然比不得青天舟那種龐然大物,可也算不得小。毛驢占據一角,倒是要多付一些船錢。


    眾人上了船,船夫吆喝了一聲起舟,四位負責趕船的槳夫便搖起船槳。


    船兒蕩蕩悠悠而去,速度不慢亦不快。學問人還在講學問,思慮人亦是在思慮。


    真正比較忙的,其實隻有趕槳的槳夫。再者,便是那位道家的年輕人。


    水天一色的渡船都有些個路線,亦有各自的行段。


    單雙選的,是一艘遠航舟子。倒也不是跨洲,隻是過了幾座大湖,需要三四個日頭。


    特色二字,其實挺好。蕩漾湖中,最是宜情宜景。


    讀書人講些學問,閑時也問問單雙。聽聞是幽洲而來,便更是感興趣。


    有人說,是年輕遠遊,令人羨慕。亦有人多些白眼,心裏多了些輕視。


    幽洲雖大,可對於儒學而言,其實是個窮鄉僻壤。幽洲,其實更最推崇的,是兵家。


    各路征戰,勝者為皇!一是那人的一手操縱,二是人心的起起伏伏。


    世間幾座天地,其實類似幽洲之地,並非一座。真正超然的,或許隻有這水天一色,還要那天文山。


    讀書人,亦是世間人,恩怨皆有,好壞有論,單雙都不曾放在心上。


    倒是有兩人,特是獵奇幽洲大地的江湖風氣,故而詢問頗多。單雙便來了興致,奪了正在與人津津樂道小書童的小竹箱,當了個小桌,取了懷裏的驚堂木,搖著撫扇,開講那些個山水故事。


    真要說起來,這便是他的學問,故而講得認真,可是動人。


    不是地龍溝裏老師的故事,單雙講得,其實都是自己的心裏事,不過是故事多了,有了望穿的跡象,講起來,也就多了一些味道。


    就是吊兒郎當的朝天,都是聽得仔細。這些個事,可不是那冷冰冰的玉垂山上能聽見的新鮮事。


    船上漸漸的,就是單雙的聲音壓過了所有人。就是那些個不算中意的讀書人,也都或多或少給些麵子。


    畢竟,耳邊多些趣味,那也是不錯的。尤其是讀書人,見聞便更是重要。


    除去儒家學問,幽洲的江湖可就是這些書生看不到的。若沒有那個心氣,其實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出這個這座天地。


    一枚小令,可是價值不菲。若想要去幽洲,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一個子,尚且難倒英雄漢。讀書人,就更是如此。文房四寶寒窗苦讀,那一樣差得了一個錢字。


    所以到了,單雙以心聲對小書童喵了兩句。小書童一副丟人丟到家的神情,再不願,可為了單雙承認的一壺燒酒,還是暗地裏接過單雙送來的銅錢,率先扔給了單雙。


    頓時,一群人都是傻眼。就是那小道士都是忍不住白眼一翻,這托可就太不正經。


    以自家書童為托,委實是不地道,而且拉得下臉麵。


    隻是單雙拉得下臉,他們可是有些掛不住,隻能是在船錢上再多花些個閑錢。


    看著收錢收得開心的單雙,小書童已經是側開了目光。與剛剛相聊甚歡的讀書人,在不勾搭半句。


    其餘人,心裏已經是暗自罵罵咧咧。這個半吊子說書先生,故事總講一半,說書賞錢卻是記得門清。


    船家也是笑得開心,裝著瞧不見,隻是趕著船。


    直等夜半時分,船方才在一個島嶼上,細細的靠了上來。


    其實稱不上是一個島,而是島前的一個小突石。為的是夜間安穩一些,省得東飄西蕩,沒個方向。


    單雙疑惑問道,“船家,為何不上島?不是更安穩一些?”


    那不遠的島嶼,可比這突石要安穩。島上樹木鬱鬱蔥蔥的,怕是麵積不算小。


    船家連連擺手,道,“這島可去不得。若是夜間聽見些聲音,客官也權當是沒聽見。”


    這下,反倒是那位道家年輕人來了興趣,手中羅盤搖晃不定,問道,“怎的?難不成是有什麽肮髒物?”


    船家連忙勸阻道,“道長可別亂來,這島上的東西可不是尋常物。作亂多年,夜夜有女哭憐之聲,多少道長撲進去,都沒個出來的影子。隻要我們不叨擾,就在這突石安穩一夜,也不會有甚麻煩。”


    年輕道長摸了摸背後的桃木劍,沒有說話。


    老船夫自是瞧出了一些道長的心思,他載客無數,也知解不了一些道長的心誌。


    隻是對單雙這些個讀書人道了一聲安穩,又說了幾句叮囑,這才隨幾位槳夫在背風的突石上安了些帳篷,能為大家提供些夜間的擋風所在。


    老船家靠這突石顯然不是一次兩次,選的倒是不錯。剛好有個小石台,能供大家修養。真要合適的,喜歡些個船的,也能在船艙上擠上一宿。


    夜風襲來,水天一色的夕陽真的是美。


    當夕陽落了一半在水中,那模樣,更是吞吐了半邊天。煙紅的晚霞,蒼黃的水天,總給人一種飲酒醉詩的意味。


    這不,小書童,又不知去哪裏討的一壺酒,想來,是這些讀書人暗自送的。就想看看這小書童,酒量幾何。


    那唑酒就喜歡咂嘴的模樣,就極是討人喜歡。


    其實倒不是覺著酒味如何,而是真的有樣學樣,看多了市井酒鬼,又有單雙這個愛醉的小酒鬼。學得“醉酒”模樣,可是比學問都多。


    與那一群讀書人說說笑笑,可是比他這個被人記住的半吊子先生強得多。


    有時候單雙真的覺著,朝天雖然是柄靈劍,卻是個天生的讀書人,比他這瞎摸的先生可是要強得多。


    不管是學問,還是身心純粹,其實都是尚佳之選。就是腦子笨了些,不怎麽記得住學問。


    可真要說笨,其實與單雙相比,也僅僅是說不上聰慧。


    他單雙就是個笨人。


    隻是這種東西,是羨慕不來的。單雙也隻能是在心裏想想,想多了,也覺著很好,自己好歹是個先生。


    忍不住揮了揮拳頭,總算是有了一些份量。若不是平台不大,七步蝸牛步都施展不開,單雙真想在打上那麽幾拳。


    夕陽終究是全然落了下去,黑夜漸漸蓋來,比不得幽洲的靜,湖裏,總是有些水流的激蕩。


    躺在船家準備的草席上,抬頭,是一片陌生的星空。這水天一色的夜空,也真是美。


    不比幽洲大地,總是那麽灰蒙蒙的一層,能夠閃爍的總是那麽幾顆。唯獨一顆的璀璨,似乎壓過了整片星空。


    獨占鼇頭!


    水天一色的星空,可就是群星璀璨,百星齊升,萬星同耀。


    睡意朦朧而來,單雙睡得還算安心。別看那小書童看上去搖搖晃晃的,其實有多清醒,單雙自是清楚。


    靈劍傍身,果真是劍修的又一大福利。


    隻是午夜,單雙突兀從夢中驚醒。四下安靜,單雙滿頭大汗,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一般,大喘氣卻得不到任何唿吸。


    單雙摸了摸喉嚨,卻空空如也。


    挪步去了湖邊,望下一瞧,卻是魂遊天外,愣愣然,神色皆白。


    那湖水倒映中,一位紅衣正飄浮在單雙身後,長長的,飄散的衣袖正扼住單雙的喉嚨。


    一雙手,鮮血淋漓,與那鮮紅色的紅衣融為一體。


    那密麻的長發下,頭顱緩緩的抬起。驀然間,露出了一張看不清五官,血肉模糊的慘然臉色。


    哪怕單雙從來不怎麽怕這些,也忍不住一聲大叫,卻奈何被扼製住了咽喉,什麽聲音也發不出來。


    一頓王八拳,卻似乎打在了虛空,全無反應。


    反倒是自己的身子不受控製的朝著水裏湧去,那股推力,亦不是他能夠阻攔。


    危機間,一陣金光閃過。一身慘叫,單雙驀然一顫,醒來,才發現自己依舊還在草席上。


    小書童朝天正防備著年輕的道長,單雙瞧了一眼手上剛貼的符籙,這才連忙示意朝天退下,抱拳道,“多謝!”


    小道長收迴符籙,有些單雙搞不懂的羞色,又瞧了一眼島嶼,道,“客氣,降妖除魔,本就是道家份內事。隻是這女鬼修為不低,被她逃去島上,再想抓,可就難了。”


    單雙聽著,第一次覺著降妖除魔四字,也不全然令人反感。


    小道長眉頭很重,久久一歎,還是決定下水。


    老船家卻在船艙中露出了個頭,道,“道長真要去?那島上,可就是她的主場。”


    道長凝重的點了點頭,“不害人則罷,既然有害人的心思,就留不得。”


    說著,又露出了腰間一麵玉牌。


    當麵一尊太極圖,背麵一個煦字打尾。


    老船夫連忙拱手道,“原來是龍虎山的道長,恕我眼拙,沒能瞧出道長的真身。”


    小道士擺了擺手,倒是不看重這些虛名,問道,“你可知裏麵的具體情況?”


    老船夫搖頭,“我們平時來此處,也不見今日的事。隻要是不靠近島嶼,也沒得什麽事。道長若想去,我船尾還有一伐竹舟,稍微強一些。”


    小道士點頭,謝過船家,就準備劃舟而去。單雙連忙跟了上去,小道士不由得皺眉。


    單雙伸手摸了摸青銅長劍,僅僅一個閃爍,小道士便沒在多言,任由單雙跟了上去。


    等竹舟遠了船泊,單雙方才道,“你就如此信任船家?他對此如此鎮定,又借與這小舟,你就不怕那東西與船家本就是一路人?”


    小道士盯著單雙,神色多有怪異,良久,方才道,“幽洲的江湖,真有那般多的勾心鬥角?此事,還能如此想?”


    單雙一愣,一時,這才突然發現,已經是遠離了幽洲大地。


    小道士又露出了一絲羞色,說道,“此事與船家無關。原因有二,一是這女鬼著實不曾去過突石,今夜,是因為我做了法,打算引她出來,一舉拿下。”


    單雙神色一沉,搞了半天,自己是被當做了做法的法器,是個無辜的受害者,怪不得這小道士神色古怪。


    說到其二,小道士就認真挺多,“再者這等鬼物,煞氣太重,不比的山水精怪,詭異難測。若是船家與她有接觸,必然會留下些蛛絲馬跡。別的不說,就說我這龍虎山的傳承,這點還是瞧得出來。”


    單雙問道,“對付這鬼物,你有多少把握?”


    小道士臉色凝重,拿出羅盤,仔細推敲,又掐了掐手指,“難!若是出了這島嶼,尚且還能有那麽幾分把握。不過結果,你也瞧見了,被她僥幸逃了。而這島嶼,是她化鬼之地,天地壓勝,有幾分勝算還得進去再看。”


    單雙再問,“既然如此!道長還去?莫不是九死一生?”


    對那鬼物的厲害之處,單雙可算是見識了。詭異莫測,可比尋常塵門人還要棘手。


    那詭異的夢境,才最是駭人。若真被拖入水中,單雙覺著自身怕也是要真的中招。


    年輕道長似乎給單雙打氣,道,“倒也不至於這般。若真是到了關鍵時刻,你禦劍而去便是。真要拚個死活,這女鬼必死無疑。”


    單雙點頭,又不得多瞧了兩眼小道士。


    易公子此人雖然不怎麽值得深交,可對道家學問的讚譽,又是另外一迴事。


    果真,道家人,亦有道家的正氣。


    踏入島嶼時,年輕道長又給單雙交了幾張符籙,道了一些注意,兩人這才快步朝著羅盤的方位而去。


    島嶼上密林正茂,好在兩人都還算是有些功夫底子。這位年輕道長,也是位山上人,開路極快。


    隻是越往深處,冷風越盛。空蕩的茂林裏,總是有些個唿聲。偶爾,似乎還有那麽一兩聲女子的哭聲。


    哢!


    突然一聲脆響,兩人都不由得蹲下了身子。


    道長符籙一展,居然是化作了一盞火燈,飄浮在兩人身邊,地上的,可是一襲陰森白骨。


    兩人隻是瞧了一眼,突然,又在遠處瞧見了一襲紅衣。


    道長連忙衝了上去,單雙自是不敢落後。真要一對一,女鬼有多少實力他尚且不知。


    而且那詭異的手段,單雙還是太過忌憚。


    在往裏走,這島上,居然原本是有人家。有些簡易的木屋,能住上不少的人口。


    隻是如今瞧去,至多的,都是皚皚白骨,瞧著可是有些駭人。


    就在那屋群的中心,那紅衣女鬼又在哪裏嚎啕大哭。年輕道士撲了上去,手中桃木劍拔出,女鬼頓時張牙舞爪。


    一陣陣尖銳的鳴叫,似乎又深入神智,讓人昏沉!


    年輕道長一聲暴喝,單雙這才驚醒,連忙護住心神。


    不得不說,年輕道長龍虎山三字不是空白而來。手中桃木劍大方光彩,符籙漫天,化作電石火光,一時壓得那女鬼翻不得身。


    嗷!


    隻是這些手段,似乎也刺激到了女鬼。


    嚎叫中,直衝單雙而來。道長自然是不允許,再取一麵青銅鏡,散發的金光讓女鬼作疼。


    陣陣黑霧奔湧而來,將女鬼牢牢包裹在內,一道道黑色的鬼臉似乎都是這島上人生前的麵孔。


    或驚悚,或慘叫,或死不瞑目。


    道長更是大怒,“皆是鬼魂,你都敢拘其魂魄,不讓其轉世投胎,何種狠辣的手段。”


    一身道袍生風,恍若金光在身。


    隻是那女鬼哭的撕聲揭底,黑霧越來越濃鬱,那煞氣一點點凝聚,是一張臨時前,張著大嘴,似乎害怕到心神破碎的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向天借道萬萬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問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問蕁並收藏向天借道萬萬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