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曼春就是“太平山人”的,也不過是童嬤嬤和王勤,童嬤嬤與曼春朝夕相處,自然將什麽都看在眼裏,至於王勤,雖然沒有明說,但好些事他都是經手人,猜也能猜出大半來。
便是十七太太,也隻知道在泉州時她叫王勤開了個針線鋪子,專賣各色絲線,幫人代賣些繡好的針線成品。
哪怕是知道些許內情的,也隻當是太平山人要借唐家的勢,才會將繡畫放在有唐家撐腰的鋪子裏寄賣,沒有人會認為唐家二姑娘與太平山人有什麽關係,畢竟一個是未曾出過閨閣的官宦千金,另一個以繡入畫,堪稱大家,那一手功夫,沒有十幾二十年的磨練不可能做到。
童嬤嬤暗暗叫了聲糟糕,但此時也不好再說什麽,便道,“我們才來,哪裏能知道呢?這個也是偶然得到的,覺得不錯,才想著給舅太太。”
丁氏果然很高興,她叫人把披帛展開掛在屏風上,仔細地看了披帛一角隱沒在一叢山花中的印鑒,見果然和武太尉家那副硯屏上的印鑒一模一樣,歎道,“這也太貴重了!”
王四姑娘道,“不過聽說太平山人的繡畫一向尺寸不大,這樣大的一副披帛,當真少見。”
童嬤嬤正在迴答或不迴答之間猶豫,就聽丁氏囑咐女兒道,“外頭可沒見有比這個好的,你別胡亂說出去啊。”
“我知道,”王四姑娘一臉的“這還用您說?”
“我爹才幾品官兒?胳膊拗不過大腿,等什麽時候他再往上升一升,不怕別人收拾他了,我再跟人說去。”
“這丫頭!”丁氏拍了女兒一把,不管她了。
童嬤嬤把進京城後的這段日子一一向十七太太道來,她並非是一個言語伶俐的人,但她說話樸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丁氏歎了口氣,“你就多受些累吧,你的辛苦,家裏是知道的。”
聽到這句話,童嬤嬤心裏一酸,低頭抹了抹眼睛,“多謝您體恤。”
丁氏道,“這孩子你一定得盯好了,可不能叫她傷了損了。”
童嬤嬤走得順利,曼春就不好過了。
馮家的一走,沒等曼春歇口氣兒,王氏就把她叫了去,叫她跪在地上,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大有不將火氣撒出來便不罷休的意思,雖有唐曼寧解圍,王氏卻也沒有鬆口。
唐曼春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便也不和王氏硬頂。
王氏翻來覆去的就那麽幾句,無外乎貶低曼春的出身,鄙棄青州王家的門庭,再罵幾句曼春中山狼小狐狸精一類的話,雖無甚新意,卻也叫人厭煩。
好在地上鋪了毯子,倒不怎麽涼,曼春看著牆上的掛畫,出了會兒神,耳朵裏聽著王氏的嗓子又吊高了。
她揉揉耳朵。
這個動作看在王氏眼裏無疑更為挑釁,“怎麽,你倒不耐煩了?不孝的東西,早該一生下來就扔恭桶裏溺死了事!”
唐曼寧聽這話實在不像樣子,又不好直麵其峰,便對王氏道,“今早我看棠哥兒眼底下都是青的,是不是昨晚沒睡好?”
事關棠哥兒,王氏立即被轉移了話題,“怎麽這麽說?”她看看棠哥兒的乳母,“昨兒夜裏他睡得好不好?起了幾迴?”
唐曼寧原本就是隨便扯件事來轉移話題,她哪裏記得棠哥兒氣色好不好?倒是乳母有些緊張,“哥兒昨兒天黑就睡下了,夜裏起來了一趟,又睡了,一早天亮起的,和平時一樣。”
王氏想了想,對乳母道,“等他迴來,你抱他來,我看看。”
唐曼寧挨著王氏坐下了,看了曼春一眼,晃了晃王氏的袖子,“母親,我才跟人學了一手揉腰的本事,你不是常常腰疼?讓她們下去,我給你揉揉?”
王氏聽了心裏發甜,雖然知道大女兒打的什麽主意,卻還是笑了笑,“好,我女兒孝順我——”揮揮手把人都趕了出來。
曼春也跟著出來了,她迴頭看了一眼,聽見韋嬤嬤在一旁自言自語,“有些人哪,原本就福氣淺,還不知惜福,將來有她後悔的。”
童嬤嬤迴到侯府時已經過了中午的飯點兒了,曼春叫人給她留了飯,放在燒茶的小爐子上溫著,趁著這會兒還沒涼,就著熱茶吃了些許。
童嬤嬤朝上房的方向努努嘴,曼春緩緩揉著膝蓋,輕聲道,“太太歇午覺呢,韋嬤嬤不知道去了哪裏,都還順利麽?”
“順利,舅太太特別喜歡那條披帛,說要好好收起來呢,”童嬤嬤給曼春使了個眼色,“四姑娘長高了些,她這些日子自己在家待得煩了,見了我還說要來找姑娘玩。”
曼春不明所以,不過還是順口接了一句,“她願意什麽時候出來玩,叫人送帖子來就是了,不過,我能不能出去就是另一說了。”
等童嬤嬤吃好了飯,曼春也說自己累了,因著向來都是童嬤嬤服侍她睡下,別人便都極自覺的去了外間。
童嬤嬤幫著曼春鋪好了床,便小聲地將自己聽來的“太平山人”的事說了,擔憂道,“姑娘,那新鋪子裏……是不是把繡畫擱一擱?萬一叫人知道了——”
曼春想了想,這繡畫便是小幅的,要繡好一副也得個把月,如今存貨卻是沒有多少了,便道,“把剩下的賣完了,就不賣了,別人問起,就說是早先收來的,要是有人打聽繡娘,就說那太平山人雲遊去了,已然不知所蹤。”
童嬤嬤暗暗記下,打算找機會出去好好囑咐兒子一番,免得他說漏了嘴,叫人猜出什麽來。
曼春側臥在床上,眯著眼睛似睡非睡的,忽然想起一事,“上午的禮單就在桌子上,嬤嬤抽空看看。”
“哎,知道了,姑娘睡吧。”
等曼春睡下,童嬤嬤在桌案上找著先前丁氏叫人送來的禮單,見上頭不光有布料,還有新做的衣裳,就叫人把東西拿到了裏屋,準備點了數就收起來。
那四套衣裳都是用的好料子,顏色也喜慶,看尺寸就知道是給姑娘的,興許是不知道她們姑娘會不會長個子,因此無論衣裳還是裙子都多做了兩寸,若是要穿,隻要略改一改就成。
丁氏送來的都是好物,隻是那禮單上寫得簡單,宮緞寫成了緞子,繡金百蝶圓領袍寫成了圓領袍子,至於那兩件棉襖,一件藕色團花灰鼠鬥篷,一件蜜合色漳絨長襖,和衣裙一樣,都做得肥大了些。
有了這兩樣,姑娘冬天就好過了。
童嬤嬤愣了一會兒,怕人瞧見,又趕緊把包袱係上了。
等曼春醒了,童嬤嬤避著人把灰鼠鬥篷和漳絨長襖拿出來給她看了,曼春微微吃了一驚,這兩樣可都不是便宜的東西,也不是容易弄來的,她又看了丁氏送來的其他東西,見各色物件無一不精,心裏琢磨著姐姐雖也有一份,隻是恐怕不像送到她這裏的東西那樣“表裏不一”。
童嬤嬤捧著一匹真紅色宮緞,和宋大家的一人一邊將緞子展開,“這個顏色好。”
濃烈的紅色將滿屋子的擺設都襯得黯然失色,小丫鬟們情不自禁的“哇”了一聲。
宋大家的笑道,“多虧了舅太太想得細,要不然這樣好的料子,就是想買,一時半會兒又去哪裏尋來?”
曼春也愛這顏色,道,“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紅了。”話雖這樣說,卻摸著緞子愛不釋手。
小屏道,“姑娘,穿這個好看!”
童嬤嬤也慫恿,“做件衣裳,再做條裙子,最後剩下的還能再做個小褂。”
一身紅……曼春想了想,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噗嗤一笑,“隻做件衣裳吧,尺寸放寬些,明年還能穿,裙子就不必了,我還得長個子呢,做了裙子,今年未必穿得上了,等到了明年……又有明年的新花樣啦。”
自從上迴和姐姐說了藺先生家房子的事,曼春等了幾日,卻不見姐姐再提起,給藺先生湊錢修房原本就是他們這幾個學生為先生盡盡心意,她有心想問一問,又怕是否有什麽不便之處,催得急了讓兄姐為難,便隻好又等了幾日,卻總不見唐鬆的人影,他又早出晚歸的,想問也沒處問去,便試探著跟唐曼寧提了,唐曼寧卻道此事已經交給了唐鬆處置。
曼春手裏還準備了五十兩銀子,原本她是打算拿這筆銀子去湊份子,就問,“怎麽沒聽大哥提起銀子的事?”
唐曼寧笑著摸摸她的頭頂,“就你那兩個私房錢,還是罷了,你留著花銷吧,這銀子我們湊一湊也就差不多夠了。”
話雖如此,可唐曼寧到底是放在了心上,便想找兄長問一問事情進行得怎麽樣了,卻總也找不到機會。
姐妹兩個都看出了唐鬆有躲她們的意思,唐曼寧是個藏不住話的,漸漸就有些焦躁了,可是這事沒有和太太提起過,是瞞著太太的,她也不敢多說,怕再挨說。
便是十七太太,也隻知道在泉州時她叫王勤開了個針線鋪子,專賣各色絲線,幫人代賣些繡好的針線成品。
哪怕是知道些許內情的,也隻當是太平山人要借唐家的勢,才會將繡畫放在有唐家撐腰的鋪子裏寄賣,沒有人會認為唐家二姑娘與太平山人有什麽關係,畢竟一個是未曾出過閨閣的官宦千金,另一個以繡入畫,堪稱大家,那一手功夫,沒有十幾二十年的磨練不可能做到。
童嬤嬤暗暗叫了聲糟糕,但此時也不好再說什麽,便道,“我們才來,哪裏能知道呢?這個也是偶然得到的,覺得不錯,才想著給舅太太。”
丁氏果然很高興,她叫人把披帛展開掛在屏風上,仔細地看了披帛一角隱沒在一叢山花中的印鑒,見果然和武太尉家那副硯屏上的印鑒一模一樣,歎道,“這也太貴重了!”
王四姑娘道,“不過聽說太平山人的繡畫一向尺寸不大,這樣大的一副披帛,當真少見。”
童嬤嬤正在迴答或不迴答之間猶豫,就聽丁氏囑咐女兒道,“外頭可沒見有比這個好的,你別胡亂說出去啊。”
“我知道,”王四姑娘一臉的“這還用您說?”
“我爹才幾品官兒?胳膊拗不過大腿,等什麽時候他再往上升一升,不怕別人收拾他了,我再跟人說去。”
“這丫頭!”丁氏拍了女兒一把,不管她了。
童嬤嬤把進京城後的這段日子一一向十七太太道來,她並非是一個言語伶俐的人,但她說話樸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丁氏歎了口氣,“你就多受些累吧,你的辛苦,家裏是知道的。”
聽到這句話,童嬤嬤心裏一酸,低頭抹了抹眼睛,“多謝您體恤。”
丁氏道,“這孩子你一定得盯好了,可不能叫她傷了損了。”
童嬤嬤走得順利,曼春就不好過了。
馮家的一走,沒等曼春歇口氣兒,王氏就把她叫了去,叫她跪在地上,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大有不將火氣撒出來便不罷休的意思,雖有唐曼寧解圍,王氏卻也沒有鬆口。
唐曼春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便也不和王氏硬頂。
王氏翻來覆去的就那麽幾句,無外乎貶低曼春的出身,鄙棄青州王家的門庭,再罵幾句曼春中山狼小狐狸精一類的話,雖無甚新意,卻也叫人厭煩。
好在地上鋪了毯子,倒不怎麽涼,曼春看著牆上的掛畫,出了會兒神,耳朵裏聽著王氏的嗓子又吊高了。
她揉揉耳朵。
這個動作看在王氏眼裏無疑更為挑釁,“怎麽,你倒不耐煩了?不孝的東西,早該一生下來就扔恭桶裏溺死了事!”
唐曼寧聽這話實在不像樣子,又不好直麵其峰,便對王氏道,“今早我看棠哥兒眼底下都是青的,是不是昨晚沒睡好?”
事關棠哥兒,王氏立即被轉移了話題,“怎麽這麽說?”她看看棠哥兒的乳母,“昨兒夜裏他睡得好不好?起了幾迴?”
唐曼寧原本就是隨便扯件事來轉移話題,她哪裏記得棠哥兒氣色好不好?倒是乳母有些緊張,“哥兒昨兒天黑就睡下了,夜裏起來了一趟,又睡了,一早天亮起的,和平時一樣。”
王氏想了想,對乳母道,“等他迴來,你抱他來,我看看。”
唐曼寧挨著王氏坐下了,看了曼春一眼,晃了晃王氏的袖子,“母親,我才跟人學了一手揉腰的本事,你不是常常腰疼?讓她們下去,我給你揉揉?”
王氏聽了心裏發甜,雖然知道大女兒打的什麽主意,卻還是笑了笑,“好,我女兒孝順我——”揮揮手把人都趕了出來。
曼春也跟著出來了,她迴頭看了一眼,聽見韋嬤嬤在一旁自言自語,“有些人哪,原本就福氣淺,還不知惜福,將來有她後悔的。”
童嬤嬤迴到侯府時已經過了中午的飯點兒了,曼春叫人給她留了飯,放在燒茶的小爐子上溫著,趁著這會兒還沒涼,就著熱茶吃了些許。
童嬤嬤朝上房的方向努努嘴,曼春緩緩揉著膝蓋,輕聲道,“太太歇午覺呢,韋嬤嬤不知道去了哪裏,都還順利麽?”
“順利,舅太太特別喜歡那條披帛,說要好好收起來呢,”童嬤嬤給曼春使了個眼色,“四姑娘長高了些,她這些日子自己在家待得煩了,見了我還說要來找姑娘玩。”
曼春不明所以,不過還是順口接了一句,“她願意什麽時候出來玩,叫人送帖子來就是了,不過,我能不能出去就是另一說了。”
等童嬤嬤吃好了飯,曼春也說自己累了,因著向來都是童嬤嬤服侍她睡下,別人便都極自覺的去了外間。
童嬤嬤幫著曼春鋪好了床,便小聲地將自己聽來的“太平山人”的事說了,擔憂道,“姑娘,那新鋪子裏……是不是把繡畫擱一擱?萬一叫人知道了——”
曼春想了想,這繡畫便是小幅的,要繡好一副也得個把月,如今存貨卻是沒有多少了,便道,“把剩下的賣完了,就不賣了,別人問起,就說是早先收來的,要是有人打聽繡娘,就說那太平山人雲遊去了,已然不知所蹤。”
童嬤嬤暗暗記下,打算找機會出去好好囑咐兒子一番,免得他說漏了嘴,叫人猜出什麽來。
曼春側臥在床上,眯著眼睛似睡非睡的,忽然想起一事,“上午的禮單就在桌子上,嬤嬤抽空看看。”
“哎,知道了,姑娘睡吧。”
等曼春睡下,童嬤嬤在桌案上找著先前丁氏叫人送來的禮單,見上頭不光有布料,還有新做的衣裳,就叫人把東西拿到了裏屋,準備點了數就收起來。
那四套衣裳都是用的好料子,顏色也喜慶,看尺寸就知道是給姑娘的,興許是不知道她們姑娘會不會長個子,因此無論衣裳還是裙子都多做了兩寸,若是要穿,隻要略改一改就成。
丁氏送來的都是好物,隻是那禮單上寫得簡單,宮緞寫成了緞子,繡金百蝶圓領袍寫成了圓領袍子,至於那兩件棉襖,一件藕色團花灰鼠鬥篷,一件蜜合色漳絨長襖,和衣裙一樣,都做得肥大了些。
有了這兩樣,姑娘冬天就好過了。
童嬤嬤愣了一會兒,怕人瞧見,又趕緊把包袱係上了。
等曼春醒了,童嬤嬤避著人把灰鼠鬥篷和漳絨長襖拿出來給她看了,曼春微微吃了一驚,這兩樣可都不是便宜的東西,也不是容易弄來的,她又看了丁氏送來的其他東西,見各色物件無一不精,心裏琢磨著姐姐雖也有一份,隻是恐怕不像送到她這裏的東西那樣“表裏不一”。
童嬤嬤捧著一匹真紅色宮緞,和宋大家的一人一邊將緞子展開,“這個顏色好。”
濃烈的紅色將滿屋子的擺設都襯得黯然失色,小丫鬟們情不自禁的“哇”了一聲。
宋大家的笑道,“多虧了舅太太想得細,要不然這樣好的料子,就是想買,一時半會兒又去哪裏尋來?”
曼春也愛這顏色,道,“好看是好看,就是太紅了。”話雖這樣說,卻摸著緞子愛不釋手。
小屏道,“姑娘,穿這個好看!”
童嬤嬤也慫恿,“做件衣裳,再做條裙子,最後剩下的還能再做個小褂。”
一身紅……曼春想了想,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噗嗤一笑,“隻做件衣裳吧,尺寸放寬些,明年還能穿,裙子就不必了,我還得長個子呢,做了裙子,今年未必穿得上了,等到了明年……又有明年的新花樣啦。”
自從上迴和姐姐說了藺先生家房子的事,曼春等了幾日,卻不見姐姐再提起,給藺先生湊錢修房原本就是他們這幾個學生為先生盡盡心意,她有心想問一問,又怕是否有什麽不便之處,催得急了讓兄姐為難,便隻好又等了幾日,卻總不見唐鬆的人影,他又早出晚歸的,想問也沒處問去,便試探著跟唐曼寧提了,唐曼寧卻道此事已經交給了唐鬆處置。
曼春手裏還準備了五十兩銀子,原本她是打算拿這筆銀子去湊份子,就問,“怎麽沒聽大哥提起銀子的事?”
唐曼寧笑著摸摸她的頭頂,“就你那兩個私房錢,還是罷了,你留著花銷吧,這銀子我們湊一湊也就差不多夠了。”
話雖如此,可唐曼寧到底是放在了心上,便想找兄長問一問事情進行得怎麽樣了,卻總也找不到機會。
姐妹兩個都看出了唐鬆有躲她們的意思,唐曼寧是個藏不住話的,漸漸就有些焦躁了,可是這事沒有和太太提起過,是瞞著太太的,她也不敢多說,怕再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