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早。
曼春早早的就起來了,童嬤嬤也已經穿戴好了,叫人兌了些溫水服侍她梳洗了,看看外頭天色,見太陽並不是太好,便從一旁拿過昨天就已經洗淨熨平的外出衣裳,挑了一身略厚實些的,仔細地服侍她穿好。
今天要出門,曼春沒有像平時那樣梳雙平髻或丱發,而是梳了分肖髻,挑了支蝶戀花的步搖和兩朵粉色珠花插戴了,耳朵上一對金鑲玉桃的耳墜,童嬤嬤左看右看,仍是覺得太素淨,也不怎麽出挑。
曼春年紀還小,原本就不必往頭上插戴太多首飾,尤其今天她穿了件嫣紅色繡報春花的夾衣,若是再戴一頭花兒,簡直……想不出會是什麽樣子。
童嬤嬤也知道自己伺候的這位姑娘的脾氣,不過她還是覺得小姑娘應該多打扮打扮,遂不死心地從裝絹花的盒子裏捏了支粉色堆紗花兒送到曼春麵前,“姑娘要是嫌紅的太豔,那這一支呢?”
曼春有些無奈,接過來,對著鏡子比了比,倒也還和珠花相襯,別在了頭上,“滿頭插帶著,實在太累贅。”
童嬤嬤笑道,“今天出門不光有大姑太太她們,說不得還要遇上別家的太太小姐,上迴黃姑娘頭上不就戴了朵紅的?也好看得緊——”
眼看時辰就要到了,曼春問道,“姐姐那邊怎麽樣了?都準備好了嗎?”
遣人去問了,果然唐曼寧那邊也差不多了,正要打發人來問她,小五道,“大姑娘今天穿了件橘紅色的,繡了大朵的芍藥,好看哩!”
今天既然是要出門,跟著的人就不能少了,不僅童嬤嬤跟著,宋大家的和姚氏也都要跟著去,小屏身子不舒坦,就留了年紀小的春雁在家裏,又托了守信家的看顧著些。
春雁眼巴巴地瞧著小五和春波換了新做的衣裳,看了一會兒就轉迴來,見小屏臉色有些蒼白,又擔心道,“小屏姐姐?”
小屏朝她笑了笑,小聲道,“二姑娘既然留了咱們倆看家,一會兒等她們走了,咱們就落鎖,廚房裏還有些栗子,咱們弄個火盆烤來吃。”
這話正好叫曼春出來聽見了,她笑道,“你們倆倒是會找自在,也罷,隻要不把這房給燒了,隨你們怎麽折騰,屋裏的果子糖還有不少,你們要吃就拿去吃,等我們迴來帶好吃的,左不過出去半晌。”
這些小丫鬟一向由管她們的嬤嬤管教,隻要規矩守住了,曼春並不多過問,反而在吃喝用度上很是寬容,並不苛待。
小屏幼時家裏境況不好,才被送進唐家來做了丫鬟,她的身子一向不如小五壯實,前幾日來了初癸,人難受得站不住,小臉白的跟雪似的,曼春一看不對,趕緊叫人去醫館裏請大夫,好在抓來的藥倒也管用,幾帖藥喝下去後就沒再疼的直打滾兒了。
曼春又讓人熬了紅糖薑茶,裏頭擱上雞蛋大棗,天天早晚一盅,叫人端給小屏吃,也不叫她做事。
小屏吃了藥稍稍好些就要下床找活兒幹,“躺了這麽久,渾身都不得勁。”
童嬤嬤她們就勸她,“這個時候不好累著,姑娘這是疼你,等你好了,再好好伺候就是。”好歹把她勸住了,按著她躺迴去了。
過年時的熱鬧已經消弭,迴憶起正月十六那日的事,那一場令人驚魂的暴亂卻仍舊橫亙在人們心頭,令許多人心有餘悸,乍一聽聞被俘的海賊、兇逆及其朋黨要被押解上京候審,全城都轟動了起來。
街上大部分的店家已經重新開始營業,但還有一些鋪子,雖然已經收拾過了,亂象不再,卻仍舊空著,時不時的還能看到有些地方掛著白幡。
曼春她們便是要去和唐妍會合,唐妍做主在酒樓包了臨街的雅間,要看衙門押解俘虜們上京。
唐曼寧和曼春到了的時候,雅間裏已經有人了,唐妍今天倒是沒帶女兒出來,她身邊跟著的是石家二姑娘,見兩個侄女來了,她道,“怎麽才來?”
唐曼寧道,“路上人多得很,堵得厲害,聽說今天俘虜要離城,都出來看哩,我們險些就過不來了。”
姐妹兩個坐下了,見唐曼春沒什麽精神的樣子,石二姑娘道,“她怎麽了?怎麽這般萎靡?”
唐曼寧看看妹妹,小聲道,“這一路過來,看見不少掛白幡的。”
石二姑娘亦是悵然,“確令人不忍目睹……”
過不多時,黃通判和楊通判兩家的女眷們也都到了,黃太太是個消息靈通的,道,“城裏有幾家大戶牽頭,要大做法事,為城裏城外枉死的無辜百姓超度。”
楊太太也道,“清虛觀也要做大道場哩。”
唐妍也聽人提起過一耳朵,此時便問,“是誰牽的頭?”
這一次海賊上岸作亂,城裏城外死傷了不少人,若是要為了這個做法事做道場,怎麽著也得請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法師來,這可不是尋常人家能辦得到的。
黃太太道,“是幾家富戶鄉紳合辦的,聽說要請三百僧人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如今都在議論哩。”
唐妍笑笑,問楊太太,“怎麽清虛觀也要湊熱鬧?”
楊太太篤信道法,聽了唐妍的問話,倒也沒不高興,“哪裏能少得了呢?道長們也是悲天憫人。”
…………以下是迴憶的分割線…………
正月裏,十五前後的幾日是全城最熱鬧的時候,尤其十五這日,城裏大開元宵之禁,徹夜歡樂,不僅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百姓們走出家門逛燈市、賞花燈、猜射燈謎,還有放焰火、舞龍舞獅……街市上、寺廟裏更是輝煌百倍,各式的燈樹、燈樓鱗次櫛比,期間自然不免有攀比爭競之意。
唐曼寧和曼春姐妹兩個原本想出來看花燈,無奈唐輜有公務要辦,不放心姐妹兩個出門,讓人找了做燈的匠人在花園裏紮了一架燈山,又買了好些花燈掛在家裏。
然而在家裏看燈,再怎麽熱鬧也和外頭不一樣,唐曼春還好,唐曼寧盼這日子卻已經盼了好久,得知十五這一日要被關在家裏,整個人都沒了精神。
原本她還指望著請唐妍帶她們出去看燈,可李家也是不巧,進了正月乍暖還寒,李姿年紀小,在自家院子裏玩了一場,出汗嫌熱就趁著服侍的人不注意把衣裳脫了,光著腳在屋裏跑,雖說很快就被服侍的人發現了,可還是受了涼,她又嫌藥苦不肯吃藥,一來二去病就重了。
她雖不是唐妍親生,然而從小養到現在,也和親生的沒有兩樣了,她這一病,李家上下憂心,唐妍一邊要管著家事,一邊還要操心幾個小的,哪有心情上街看燈?
唐曼寧不死心,總還盼著大姑母唐妍能夠派人送信來,叫她們一起去看燈。
盼啊盼,直到元宵端上了桌,聽說李家送來兩盞宮燈,唐曼寧“啊”了一聲,失望之情無以言表。
曼春看到她這個樣子,忍不住抿嘴笑,收到白眼一枚。
那兩盞宮燈頗為精致,提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盞繪了美人,一盞繪了花鳥,上下綴了大紅纓絡,漂亮極了。
那送燈的婆子來時就得了囑咐,道,“這燈是今年新得的,我們太太說了,家裏事忙不能出來了,兩位姑娘也好好待著,別四處跑,外頭一到這個時候就亂的很,年年都有好些走失了的,骨肉分離,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話就帶著訓誡的意思了,兩人站起身聽了,道了謝,又給了那婆子厚厚的封賞,問,“你家姑娘今兒好些了麽?”
聽說李姿肯吃藥了,唐曼寧就笑,“這小丫頭!”轉臉吩咐人,“把掛在西廂沒點著的那幾盞燈取來。”
待小丫鬟把燈取來,原來是一盞紅眼睛的兔兒燈,一盞粉紫色的蝴蝶燈,還有一對小小巧巧的走馬燈,唐曼寧道,“這是我們兩個做表姐的給她的,讓她看了心情也能好些,告訴她,好好養病,乖乖吃藥,過兩日我們去看她。”
等那婆子走了,唐曼寧失望地歎了口氣。
曼春擺弄著那兩盞宮燈,看得目不轉睛,道,“這上頭的畫兒是誰畫的?不像是匠人的手筆。”
“你若喜歡,都掛你那邊吧。”
曼春撲哧一笑,“今天好歹是過節,耷拉著臉做什麽?原就是咱們一人一盞,嗯……你要什麽的?美人?花鳥?”
唐曼寧無所謂的擺擺手,“隨便拿一盞就是了,”她見曼春正盯著美人圖的細看,就要了花鳥的那盞。
曼春見她一副打不起精神來的樣子,湊近了挨著她坐下,“咱們在家看燈也挺好的,也不用去外頭人擠人、人挨人的,多自在?姑母也說了,年年燈節都要走失不少人呢。”
唐曼寧嘟著嘴,“出去看燈不就圖個熱鬧?一年才這麽一迴……”
“好啦——”曼春攬著她的肩晃了晃,“我叫人去買了好些爆竹煙火呢——”
唐曼寧眼睛一亮,往年這放爆竹放煙火的事兒都是哥哥安排人去辦,今年家裏隻剩她們倆,沒想到妹妹倒給了她一個驚喜。
曼春見她來了精神,就道,“一會兒咱們去我那兒樓上看燈,院子裏寬闊,叫她們放煙火給咱們看。”
吃了晚飯,花園子裏的燈山已經點起來了,兩人高的燈山搭成了亭台樓閣的樣子,燈火輝煌,曼春住的正房原和別處的正房一樣是有二樓的,但曼春不愛住,便空了下來,隻簡單放了幾樣家具,她早早地就吩咐人擺上了幾個火盆子,把樓上烘得暖暖的,在這裏看燈山不遠不近,還不用受凍,站起來遠眺隱約也能瞧見外頭燈火連天的熱鬧景象。
“快看,那邊承天寺的燈山!”
曼春順著姐姐手指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一片燈火之中立起一座巨大的燈樓,燈樓上頭不僅繪有龍鳳虎豹,更有文殊菩薩跨獅子、普賢菩薩騎白象,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令人讚歎。
“好大的手筆,”唐曼寧歎道,“今年的魁首恐怕就落在他家了。”
小丫鬟們點起爆竹煙花,院子內外頓時就熱鬧了起來,有笑的有叫的,巴掌都拍紅了,唐曼寧也忍不住躍躍欲試的下樓去院子裏點了幾個,衝天而起的煙花在空中四散,璀璨了整個天際,留下的唯有無言的驚歎。
姐妹兩個玩得也有些累了,就窩在羅漢床上一人抱個手爐,一邊看燈,一邊猜些燈謎,答不出來的便要罰酒。
好在酒淡,並不怎麽醉人。
夜漸漸深了,唐曼寧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睛,“老爺迴來了沒?去問問。”
葛嬤嬤在倒座房和童嬤嬤她們也正熱鬧著,聽了小丫鬟的迴稟,就道,“早和守信家的說過了,要是老爺迴來了,就叫她過來說一聲,這會兒恐怕還沒迴來。”
——轟!
一聲巨響!
曼春酒量淺,昏昏沉沉的歪著,將睡未睡,被這遠處傳來的一聲巨響嚇得差點兒沒蹦起來,她按著心口喘了兩口,才覺察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怎麽了?剛才是什麽響?”
唐曼寧趴在窗台上傾著身子向對麵喊,“葛嬤嬤!葛嬤嬤!”
唐嬤嬤趿拉著鞋忙不迭的往外跑,聽見大姑娘喊她,趕緊應了一聲,“姑娘們別怕!”
唐曼寧喊道,“嬤嬤你趕緊去找李嬤嬤,叫她安頓好上下,再去找宋管家,問問他怎麽迴事,要是不知道,就叫人去衙門去街上問問。”
曼春擦去一頭冷汗,定了定神,見姐姐吩咐完了葛嬤嬤,臉上卻難掩慌亂,便上前握住她的手。
唐曼寧頓了頓,安慰她道,“不怕,那動靜遠著呢,該是街上出了事。”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她們的父親唐輜佐理知府,正管著捕盜,若是真出了什麽事,必然要受牽連。
想到這兒,兩人都變了臉色。
唐曼寧讓她好好歇著,自己打算去前院問一問,曼春卻要跟著她。
唐曼寧有些心煩,“夜裏冷,你若是再病了,不是給我找麻煩嗎?快去歇了!”
曼春卻不肯,“我穿得厚實些就是了,怎麽能讓你一個人去?我要和你一起!——兩個人還能商量商量呢。”
唐曼寧著急去前院,便道,“那就快些!童嬤嬤,你給她穿暖和些!”
童嬤嬤不僅把二姑娘的厚衣裳拿來了,還另找了條厚厚的披風給唐曼寧,“大姑娘也披上吧,仔細受了涼。”
姐妹兩個領了人去到前院,半路遇到葛嬤嬤,“李嬤嬤今晚一直在各處巡視,各處的門戶都看得緊緊的。”
唐曼寧忽然頓住了腳步,按著額頭,懊惱道,“我倒忘了,兩位姨娘那裏怎麽樣?”
別說唐曼寧,連葛嬤嬤也忘了,“我這就叫人去看看。”
“不,”唐曼寧叫住她,“你親自去,別人去了恐怕彈壓不住,你問清楚,問她們有沒有哪裏不舒服,若是有哪裏不好,趕緊去叫大夫。若是外頭街上真出了亂子,再過一會兒,恐怕連大夫也不好叫了。”
葛嬤嬤看了看兩位姑娘身後跟著的人,唐曼寧催促道,“快去吧,我去前院,你把事辦好了,就去前頭找我。”
宋大管家正在清點人口,得知兩位姑娘過來了,趕緊將人讓到了正堂。
唐曼寧神色凝重,“宋管家,你可知道外頭發生了什麽事?”
宋大就是猜出了幾分,也不好說自己知道,就道,“聽這動靜,興許是有賊人趁著節下人多熱鬧在鬧事,老爺如今正在衙門裏,街上的衙役兵丁也不少,想來出不了大事。小的已經叫人出去打聽了,衙門那邊也已經讓人去問了,想來再過一會兒就能知道消息了。”
去衙門的人很快就迴來了,畢竟離得不遠,去的人將唐輜的話帶了迴來,“老爺說了,街上一二宵小之輩趁亂搶掠,已經被官兵拿下了,隻是傷了些路人,全城已經戒嚴,姑娘們不必擔心,天亮了就太平了。”
“老爺今天是不能迴來了?”
那人答道,“老爺說出了這樣的事,上頭必是要過問的,衙門裏也忙,這兩三日恐怕迴不得家了,叫小的捎帶幾件換洗衣裳。”
唐曼寧第一次處理這樣的事,皺了皺眉,問宋大,“平時管著老爺衣裳的是哪個?叫他來。”
唐曼寧不僅叫人收拾了換洗的衣裳,還備了兩套頭巾、靴襪和梳洗的用具,連參片也備了一包。
她又問宋大,“別處有沒有什麽消息?”見宋大搖頭,便道,“等天亮了,你親自去大姑太太家問問。”
她總覺得這事兒不簡單。
宋大想勸兩位姑娘迴去歇著,可是看到正襟危坐的大姑娘,思量了又思量,還是把原本想勸的話咽了下去,給自己老婆使了個眼色,道,“老爺既然如此說,想來是沒什麽的。”
唐曼寧叫那個去衙門的下去了,看看宋大,“不是還有個去街上打聽的?”
宋大就不敢多說了。
又等了將近一個時辰,那個去街上的人才迴來,他渾身狼狽得很,衣裳皺皺巴巴的,頭上的帽子也沒了。
“今天城裏宵禁,各處都熱鬧得很,也不知怎的竟有一夥賊人混了進來,在酒樓大吃大喝,後來叫人識破,就打了起來,偏那賊首是個厲害的,多少軍兵奈何不得他!隻好把他堵在酒樓裏,後來酒樓失了火,不知是誰扔進去一大包炮仗,遇火炸了,才把那賊首擒獲。街市上好些人受了驚,人擠人的給踩傷了,還有些鋪子也被人趁亂搶了,幸虧城門天黑就關上了,該是沒有跑出去的,如今外頭都戒了嚴,挨家挨戶的查呢,身份對不上的都給押起來了。”
曼春早早的就起來了,童嬤嬤也已經穿戴好了,叫人兌了些溫水服侍她梳洗了,看看外頭天色,見太陽並不是太好,便從一旁拿過昨天就已經洗淨熨平的外出衣裳,挑了一身略厚實些的,仔細地服侍她穿好。
今天要出門,曼春沒有像平時那樣梳雙平髻或丱發,而是梳了分肖髻,挑了支蝶戀花的步搖和兩朵粉色珠花插戴了,耳朵上一對金鑲玉桃的耳墜,童嬤嬤左看右看,仍是覺得太素淨,也不怎麽出挑。
曼春年紀還小,原本就不必往頭上插戴太多首飾,尤其今天她穿了件嫣紅色繡報春花的夾衣,若是再戴一頭花兒,簡直……想不出會是什麽樣子。
童嬤嬤也知道自己伺候的這位姑娘的脾氣,不過她還是覺得小姑娘應該多打扮打扮,遂不死心地從裝絹花的盒子裏捏了支粉色堆紗花兒送到曼春麵前,“姑娘要是嫌紅的太豔,那這一支呢?”
曼春有些無奈,接過來,對著鏡子比了比,倒也還和珠花相襯,別在了頭上,“滿頭插帶著,實在太累贅。”
童嬤嬤笑道,“今天出門不光有大姑太太她們,說不得還要遇上別家的太太小姐,上迴黃姑娘頭上不就戴了朵紅的?也好看得緊——”
眼看時辰就要到了,曼春問道,“姐姐那邊怎麽樣了?都準備好了嗎?”
遣人去問了,果然唐曼寧那邊也差不多了,正要打發人來問她,小五道,“大姑娘今天穿了件橘紅色的,繡了大朵的芍藥,好看哩!”
今天既然是要出門,跟著的人就不能少了,不僅童嬤嬤跟著,宋大家的和姚氏也都要跟著去,小屏身子不舒坦,就留了年紀小的春雁在家裏,又托了守信家的看顧著些。
春雁眼巴巴地瞧著小五和春波換了新做的衣裳,看了一會兒就轉迴來,見小屏臉色有些蒼白,又擔心道,“小屏姐姐?”
小屏朝她笑了笑,小聲道,“二姑娘既然留了咱們倆看家,一會兒等她們走了,咱們就落鎖,廚房裏還有些栗子,咱們弄個火盆烤來吃。”
這話正好叫曼春出來聽見了,她笑道,“你們倆倒是會找自在,也罷,隻要不把這房給燒了,隨你們怎麽折騰,屋裏的果子糖還有不少,你們要吃就拿去吃,等我們迴來帶好吃的,左不過出去半晌。”
這些小丫鬟一向由管她們的嬤嬤管教,隻要規矩守住了,曼春並不多過問,反而在吃喝用度上很是寬容,並不苛待。
小屏幼時家裏境況不好,才被送進唐家來做了丫鬟,她的身子一向不如小五壯實,前幾日來了初癸,人難受得站不住,小臉白的跟雪似的,曼春一看不對,趕緊叫人去醫館裏請大夫,好在抓來的藥倒也管用,幾帖藥喝下去後就沒再疼的直打滾兒了。
曼春又讓人熬了紅糖薑茶,裏頭擱上雞蛋大棗,天天早晚一盅,叫人端給小屏吃,也不叫她做事。
小屏吃了藥稍稍好些就要下床找活兒幹,“躺了這麽久,渾身都不得勁。”
童嬤嬤她們就勸她,“這個時候不好累著,姑娘這是疼你,等你好了,再好好伺候就是。”好歹把她勸住了,按著她躺迴去了。
過年時的熱鬧已經消弭,迴憶起正月十六那日的事,那一場令人驚魂的暴亂卻仍舊橫亙在人們心頭,令許多人心有餘悸,乍一聽聞被俘的海賊、兇逆及其朋黨要被押解上京候審,全城都轟動了起來。
街上大部分的店家已經重新開始營業,但還有一些鋪子,雖然已經收拾過了,亂象不再,卻仍舊空著,時不時的還能看到有些地方掛著白幡。
曼春她們便是要去和唐妍會合,唐妍做主在酒樓包了臨街的雅間,要看衙門押解俘虜們上京。
唐曼寧和曼春到了的時候,雅間裏已經有人了,唐妍今天倒是沒帶女兒出來,她身邊跟著的是石家二姑娘,見兩個侄女來了,她道,“怎麽才來?”
唐曼寧道,“路上人多得很,堵得厲害,聽說今天俘虜要離城,都出來看哩,我們險些就過不來了。”
姐妹兩個坐下了,見唐曼春沒什麽精神的樣子,石二姑娘道,“她怎麽了?怎麽這般萎靡?”
唐曼寧看看妹妹,小聲道,“這一路過來,看見不少掛白幡的。”
石二姑娘亦是悵然,“確令人不忍目睹……”
過不多時,黃通判和楊通判兩家的女眷們也都到了,黃太太是個消息靈通的,道,“城裏有幾家大戶牽頭,要大做法事,為城裏城外枉死的無辜百姓超度。”
楊太太也道,“清虛觀也要做大道場哩。”
唐妍也聽人提起過一耳朵,此時便問,“是誰牽的頭?”
這一次海賊上岸作亂,城裏城外死傷了不少人,若是要為了這個做法事做道場,怎麽著也得請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法師來,這可不是尋常人家能辦得到的。
黃太太道,“是幾家富戶鄉紳合辦的,聽說要請三百僧人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如今都在議論哩。”
唐妍笑笑,問楊太太,“怎麽清虛觀也要湊熱鬧?”
楊太太篤信道法,聽了唐妍的問話,倒也沒不高興,“哪裏能少得了呢?道長們也是悲天憫人。”
…………以下是迴憶的分割線…………
正月裏,十五前後的幾日是全城最熱鬧的時候,尤其十五這日,城裏大開元宵之禁,徹夜歡樂,不僅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百姓們走出家門逛燈市、賞花燈、猜射燈謎,還有放焰火、舞龍舞獅……街市上、寺廟裏更是輝煌百倍,各式的燈樹、燈樓鱗次櫛比,期間自然不免有攀比爭競之意。
唐曼寧和曼春姐妹兩個原本想出來看花燈,無奈唐輜有公務要辦,不放心姐妹兩個出門,讓人找了做燈的匠人在花園裏紮了一架燈山,又買了好些花燈掛在家裏。
然而在家裏看燈,再怎麽熱鬧也和外頭不一樣,唐曼春還好,唐曼寧盼這日子卻已經盼了好久,得知十五這一日要被關在家裏,整個人都沒了精神。
原本她還指望著請唐妍帶她們出去看燈,可李家也是不巧,進了正月乍暖還寒,李姿年紀小,在自家院子裏玩了一場,出汗嫌熱就趁著服侍的人不注意把衣裳脫了,光著腳在屋裏跑,雖說很快就被服侍的人發現了,可還是受了涼,她又嫌藥苦不肯吃藥,一來二去病就重了。
她雖不是唐妍親生,然而從小養到現在,也和親生的沒有兩樣了,她這一病,李家上下憂心,唐妍一邊要管著家事,一邊還要操心幾個小的,哪有心情上街看燈?
唐曼寧不死心,總還盼著大姑母唐妍能夠派人送信來,叫她們一起去看燈。
盼啊盼,直到元宵端上了桌,聽說李家送來兩盞宮燈,唐曼寧“啊”了一聲,失望之情無以言表。
曼春看到她這個樣子,忍不住抿嘴笑,收到白眼一枚。
那兩盞宮燈頗為精致,提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盞繪了美人,一盞繪了花鳥,上下綴了大紅纓絡,漂亮極了。
那送燈的婆子來時就得了囑咐,道,“這燈是今年新得的,我們太太說了,家裏事忙不能出來了,兩位姑娘也好好待著,別四處跑,外頭一到這個時候就亂的很,年年都有好些走失了的,骨肉分離,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話就帶著訓誡的意思了,兩人站起身聽了,道了謝,又給了那婆子厚厚的封賞,問,“你家姑娘今兒好些了麽?”
聽說李姿肯吃藥了,唐曼寧就笑,“這小丫頭!”轉臉吩咐人,“把掛在西廂沒點著的那幾盞燈取來。”
待小丫鬟把燈取來,原來是一盞紅眼睛的兔兒燈,一盞粉紫色的蝴蝶燈,還有一對小小巧巧的走馬燈,唐曼寧道,“這是我們兩個做表姐的給她的,讓她看了心情也能好些,告訴她,好好養病,乖乖吃藥,過兩日我們去看她。”
等那婆子走了,唐曼寧失望地歎了口氣。
曼春擺弄著那兩盞宮燈,看得目不轉睛,道,“這上頭的畫兒是誰畫的?不像是匠人的手筆。”
“你若喜歡,都掛你那邊吧。”
曼春撲哧一笑,“今天好歹是過節,耷拉著臉做什麽?原就是咱們一人一盞,嗯……你要什麽的?美人?花鳥?”
唐曼寧無所謂的擺擺手,“隨便拿一盞就是了,”她見曼春正盯著美人圖的細看,就要了花鳥的那盞。
曼春見她一副打不起精神來的樣子,湊近了挨著她坐下,“咱們在家看燈也挺好的,也不用去外頭人擠人、人挨人的,多自在?姑母也說了,年年燈節都要走失不少人呢。”
唐曼寧嘟著嘴,“出去看燈不就圖個熱鬧?一年才這麽一迴……”
“好啦——”曼春攬著她的肩晃了晃,“我叫人去買了好些爆竹煙火呢——”
唐曼寧眼睛一亮,往年這放爆竹放煙火的事兒都是哥哥安排人去辦,今年家裏隻剩她們倆,沒想到妹妹倒給了她一個驚喜。
曼春見她來了精神,就道,“一會兒咱們去我那兒樓上看燈,院子裏寬闊,叫她們放煙火給咱們看。”
吃了晚飯,花園子裏的燈山已經點起來了,兩人高的燈山搭成了亭台樓閣的樣子,燈火輝煌,曼春住的正房原和別處的正房一樣是有二樓的,但曼春不愛住,便空了下來,隻簡單放了幾樣家具,她早早地就吩咐人擺上了幾個火盆子,把樓上烘得暖暖的,在這裏看燈山不遠不近,還不用受凍,站起來遠眺隱約也能瞧見外頭燈火連天的熱鬧景象。
“快看,那邊承天寺的燈山!”
曼春順著姐姐手指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見一片燈火之中立起一座巨大的燈樓,燈樓上頭不僅繪有龍鳳虎豹,更有文殊菩薩跨獅子、普賢菩薩騎白象,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令人讚歎。
“好大的手筆,”唐曼寧歎道,“今年的魁首恐怕就落在他家了。”
小丫鬟們點起爆竹煙花,院子內外頓時就熱鬧了起來,有笑的有叫的,巴掌都拍紅了,唐曼寧也忍不住躍躍欲試的下樓去院子裏點了幾個,衝天而起的煙花在空中四散,璀璨了整個天際,留下的唯有無言的驚歎。
姐妹兩個玩得也有些累了,就窩在羅漢床上一人抱個手爐,一邊看燈,一邊猜些燈謎,答不出來的便要罰酒。
好在酒淡,並不怎麽醉人。
夜漸漸深了,唐曼寧打了個哈欠,揉揉眼睛,“老爺迴來了沒?去問問。”
葛嬤嬤在倒座房和童嬤嬤她們也正熱鬧著,聽了小丫鬟的迴稟,就道,“早和守信家的說過了,要是老爺迴來了,就叫她過來說一聲,這會兒恐怕還沒迴來。”
——轟!
一聲巨響!
曼春酒量淺,昏昏沉沉的歪著,將睡未睡,被這遠處傳來的一聲巨響嚇得差點兒沒蹦起來,她按著心口喘了兩口,才覺察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怎麽了?剛才是什麽響?”
唐曼寧趴在窗台上傾著身子向對麵喊,“葛嬤嬤!葛嬤嬤!”
唐嬤嬤趿拉著鞋忙不迭的往外跑,聽見大姑娘喊她,趕緊應了一聲,“姑娘們別怕!”
唐曼寧喊道,“嬤嬤你趕緊去找李嬤嬤,叫她安頓好上下,再去找宋管家,問問他怎麽迴事,要是不知道,就叫人去衙門去街上問問。”
曼春擦去一頭冷汗,定了定神,見姐姐吩咐完了葛嬤嬤,臉上卻難掩慌亂,便上前握住她的手。
唐曼寧頓了頓,安慰她道,“不怕,那動靜遠著呢,該是街上出了事。”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她們的父親唐輜佐理知府,正管著捕盜,若是真出了什麽事,必然要受牽連。
想到這兒,兩人都變了臉色。
唐曼寧讓她好好歇著,自己打算去前院問一問,曼春卻要跟著她。
唐曼寧有些心煩,“夜裏冷,你若是再病了,不是給我找麻煩嗎?快去歇了!”
曼春卻不肯,“我穿得厚實些就是了,怎麽能讓你一個人去?我要和你一起!——兩個人還能商量商量呢。”
唐曼寧著急去前院,便道,“那就快些!童嬤嬤,你給她穿暖和些!”
童嬤嬤不僅把二姑娘的厚衣裳拿來了,還另找了條厚厚的披風給唐曼寧,“大姑娘也披上吧,仔細受了涼。”
姐妹兩個領了人去到前院,半路遇到葛嬤嬤,“李嬤嬤今晚一直在各處巡視,各處的門戶都看得緊緊的。”
唐曼寧忽然頓住了腳步,按著額頭,懊惱道,“我倒忘了,兩位姨娘那裏怎麽樣?”
別說唐曼寧,連葛嬤嬤也忘了,“我這就叫人去看看。”
“不,”唐曼寧叫住她,“你親自去,別人去了恐怕彈壓不住,你問清楚,問她們有沒有哪裏不舒服,若是有哪裏不好,趕緊去叫大夫。若是外頭街上真出了亂子,再過一會兒,恐怕連大夫也不好叫了。”
葛嬤嬤看了看兩位姑娘身後跟著的人,唐曼寧催促道,“快去吧,我去前院,你把事辦好了,就去前頭找我。”
宋大管家正在清點人口,得知兩位姑娘過來了,趕緊將人讓到了正堂。
唐曼寧神色凝重,“宋管家,你可知道外頭發生了什麽事?”
宋大就是猜出了幾分,也不好說自己知道,就道,“聽這動靜,興許是有賊人趁著節下人多熱鬧在鬧事,老爺如今正在衙門裏,街上的衙役兵丁也不少,想來出不了大事。小的已經叫人出去打聽了,衙門那邊也已經讓人去問了,想來再過一會兒就能知道消息了。”
去衙門的人很快就迴來了,畢竟離得不遠,去的人將唐輜的話帶了迴來,“老爺說了,街上一二宵小之輩趁亂搶掠,已經被官兵拿下了,隻是傷了些路人,全城已經戒嚴,姑娘們不必擔心,天亮了就太平了。”
“老爺今天是不能迴來了?”
那人答道,“老爺說出了這樣的事,上頭必是要過問的,衙門裏也忙,這兩三日恐怕迴不得家了,叫小的捎帶幾件換洗衣裳。”
唐曼寧第一次處理這樣的事,皺了皺眉,問宋大,“平時管著老爺衣裳的是哪個?叫他來。”
唐曼寧不僅叫人收拾了換洗的衣裳,還備了兩套頭巾、靴襪和梳洗的用具,連參片也備了一包。
她又問宋大,“別處有沒有什麽消息?”見宋大搖頭,便道,“等天亮了,你親自去大姑太太家問問。”
她總覺得這事兒不簡單。
宋大想勸兩位姑娘迴去歇著,可是看到正襟危坐的大姑娘,思量了又思量,還是把原本想勸的話咽了下去,給自己老婆使了個眼色,道,“老爺既然如此說,想來是沒什麽的。”
唐曼寧叫那個去衙門的下去了,看看宋大,“不是還有個去街上打聽的?”
宋大就不敢多說了。
又等了將近一個時辰,那個去街上的人才迴來,他渾身狼狽得很,衣裳皺皺巴巴的,頭上的帽子也沒了。
“今天城裏宵禁,各處都熱鬧得很,也不知怎的竟有一夥賊人混了進來,在酒樓大吃大喝,後來叫人識破,就打了起來,偏那賊首是個厲害的,多少軍兵奈何不得他!隻好把他堵在酒樓裏,後來酒樓失了火,不知是誰扔進去一大包炮仗,遇火炸了,才把那賊首擒獲。街市上好些人受了驚,人擠人的給踩傷了,還有些鋪子也被人趁亂搶了,幸虧城門天黑就關上了,該是沒有跑出去的,如今外頭都戒了嚴,挨家挨戶的查呢,身份對不上的都給押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