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曼寧把唐曼春找來,商量過節的事。
其實也沒什麽好說的,賬本上往年的成例寫得分明,隻是今年家裏少了兩個人,不免清淨些。
“可惜這邊兒不興擺兔兒爺,沒有賣的,你還記不記得?前幾年咱們還在京城的時候,每到過團圓節,街上就擺出賣兔兒爺的攤子,父親還給咱們買過哩。”
曼春細想了想,好像還真有這麽一迴事兒,她有過一尊搗藥的泥塑大白兔子,像是父親給的,放在窗台上擺了好久。
唐家是北方人,過節的習俗自然還是照著向來的規矩,唐曼寧感歎一二就丟在了一邊,問起李嬤嬤晚上拜月的擺件和供的月餅瓜果備好了沒有,曼春見她忙,就避到了一遍,拿著繡花的繃子打發時間,心想今日是個大晴天,晚上必是能看著月亮的。
今日衙門裏也放假一天,唐輜早晨在書房待了一會兒,處理了些雜事,又叫來宋大問了問送過節禮的事,看了宋大送上來的清單,聽說送到各家的節禮也都色色齊全,並沒有不妥當的,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你幫襯著,我是放心的。”
正說著話,外頭來報說孫家送節禮來了。
唐曼寧和李嬤嬤說著各處仆婦值守的安排,今天過節,對底下人也不能太苛待了,因著太太迴京帶走了不少人,如今各處幹活兒的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能閑散的,除了仍舊照著成例賞下過節要用的東西,唐曼寧又拿了私房錢給眾人發了賞錢,叫李嬤嬤管緊著些,“如今家裏人少,各處就更得警醒這些,免得被人鑽了空子。”
正說著話,前頭守信家的過來遞信兒,“晚上老爺要請客人來家裏過節,讓另置辦一桌上好席麵,酒也要好的。”
唐曼寧一愣,“誰啊?”
“是孫二爺和他兩位師弟。”
唐曼寧點點頭,“知道了……你知道老爺這會兒做什麽呢?”
守信家的道,“先前老爺叫了宋大管事去問話,沒一會兒孫二爺就來了,老爺就吩咐人叫奴婢過來傳話,我來的時候正瞧見孫二爺走,這會兒實是不知老爺在做什麽。”
唐曼寧叫葛嬤嬤給了守信家的一個紅包,“今兒過節,拿去添些酒菜吧。”
守信家的笑著接下了,“謝姑娘賞。”
等守信家的走了,唐曼寧抱怨道,“好不容易過個節,偏有人來湊熱鬧,看來晚上就咱們倆圍著桌子吃飯了,冷冷清清的好沒意思。”
曼春就抿著嘴笑,“他們就是不來,拜月的事兒也沒有父親的份兒,隻咱們兩個豈不更自在?到時候叫丫頭們一起來熱鬧熱鬧。”
唐曼寧想了想,也笑了,“罷了,算你說的有理。既然這樣,你就好好想想咱們晚上玩什麽,要是說不出來,我可要罰你。”
曼春笑道,“這玩的事也值得費思量?酒食果子都不用人去買,家裏早都置辦齊全了,也不必太雅,玩些大家都會的酒令,無論籌筒還是骰盆,原是過節圖個熱鬧,大家取樂罷了,倒是不必拘泥。”
唐曼寧道了聲好,又叫李嬤嬤去安排客院——既然請了客人來過節,晚上還有酒宴,喝多了不免要留宿。
王氏不在家,唐曼寧頭一次領著妹妹拜月,自然樣樣兒都要是好的,金碧繽紛的月光紙上繪了坐在蓮花上的月光遍照菩薩、玉兔搗藥、花下月輪桂殿,藻彩精致,金碧輝煌,足有六七尺長,用個竹竿高挑著,供桌上擺滿了各色瓜果糕點,正中間是上好餡料的月餅塔,供桌朝著月亮升起的東麵擺放,到了時辰,唐曼寧領著妹妹祭拜了,就將月光紙取下焚了,撤下供桌上的貢品,分了月餅賞給各處的丫鬟婆子們。
聽人報說父親那邊已經和客人吃上了酒,唐曼寧道了聲“知道了”,囑咐道,“叫伺候的人精心點兒,要是老爺喝多了,就別再上烈酒。”
李嬤嬤是閑不得的,一晚上兩三次的四處巡查,葛嬤嬤和童嬤嬤她們幾個年長的湊了一桌,李嬤嬤歇腳的時候就輪流向她敬酒,幾次下來,李嬤嬤卻不過麵子,到底吃了兩三盞,便掩著口道,“不行了,不行了,我酒量淺,再喝就醉了。”
小姑娘們擠在一起行酒令、投壺,喝的桂花酒雖不容易醉人,然酸甜適口,人人都喝了不少,走起路來踉踉蹌蹌,你笑我醉了,我笑你影兒歪,說說笑笑直鬧到月上中天才罷。
等人都散了,唐曼寧硬要拽著妹妹迴自己院子歇息,唐曼春拗不過她,也就隨她去了,叫人去拿了自己梳洗的東西,囑咐人看緊門戶,唐曼寧扯了她一把,“家裏四處都有人看著呢,你有什麽不放心的?”
唐曼春看她醉得說話都搖搖晃晃,隻好哄她道,“我再囑咐兩句,兩句?”
唐曼寧歪著腦袋很是認真的想了想,伸出兩根手指,“隻兩句!”
曼春沒想到姐姐喝醉了是這個樣子,忍著笑意趕緊點了點頭,“我說兩句就好,姐姐你先迴屋梳洗。”
曼春叫人去問李嬤嬤,“老爺他們怎麽樣了?還喝著酒?客人安置了沒?”
李嬤嬤正忙著,知道大姑娘醉了,二姑娘遣人來問,就迴話道,“轉告二姑娘,請她不必擔心,老爺和客人們都還喝著,沒喝多,說著話呢,這邊有老奴看著,姑娘們也忙累了,天不早了,請早些歇了吧。”
曼春知道各處都安排得妥當,也就不多問了,等她梳洗好,唐曼寧已經躺在床上輕輕地打起了唿嚕。
一隻南下的大船在泉州靠港,船老大遣人吊了隻小船下去,一個穿著官袍的青年站在船頭,看著小船晃晃悠悠的下到海裏,又不慌不忙的往岸邊駛去,有些心煩的撓了撓頭,問身邊的人,“什麽時候能靠岸下船?在這船上晃蕩了這些日子,再不下船,他娘的老子都不知道站地上是什麽滋味兒了!”
跟著他的小武官趕緊道,“武爺別急,屬下才去問過,要下船倒也快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都能下船了。”
被稱為武爺的青年不滿地哼了哼,卻也沒再多抱怨什麽。
這青年姓武,名焱,祖父是京城八公之一的柱國公武太尉,因是勳貴出身,打小兒沒吃過什麽苦頭,讀書向來不走心,武藝也不出挑,等他成了親,家裏就安排他恩蔭入了仕,原本沒指望他有什麽大出息,不過是想著給他個出身,將來子孫不至於太落魄,哪想他倒轉了性子,漸漸上進起來,如今他是奉了上差南下采辦貢品,在海浪顛簸的船上整整晃蕩了近一個月,早就待得不耐煩了。
迴到艙室,他推開窗戶遠眺,見這泉州港往來船隻甚多,不下於以往在各處港口所見,想到臨來時家裏讓他給捎帶的幾封信,還有妻子蔚氏交給他的那幾千兩私房銀子,心裏就打起了小九九,半晌,他喊了一聲,叫了個身邊親信進來,“給你個活兒。”
那人躬身聽他吩咐,他道,“你去準備準備,等到能上岸了,你就去打聽打聽,看這泉州港的貿易如何,什麽生意最掙錢。”
等到武焱下了船,在驛館住下,他安排的各路人馬都撒了出去,有跟著驛官前往本地府衙投送公文的,有往各親朋家裏送帖子的,還有一些是被他派了出去打聽市麵行情的,就連身邊的小廝也被他派出去了一大半,隻留了兩個伺候的給他端茶遞信兒。
出去的人很快就都迴來了,府衙和市舶司都派了人來交涉,各親朋家裏也都各自有了迴信,武焱安排了第二天的事情,在驛館裏小睡了一會兒,便起來換了身衣裳,領著幾個隨扈——逛街去了。
他的行止和口音都不像是本地人,好在官話說得還不錯,別人一看他的派頭就知道是有來曆的,隻是這人是紈絝慣了的,別人就是有所忌憚,也多猜不到他竟是個官兒,隻當他是哪家出來閑玩的少爺,他若是問起什麽,因他言語隨意,且不張狂,十次裏倒有九次都能問著些東西。
武焱帶著人在街上逛了半晌,走得餓了,就近找了家店要了桌酒菜,打算吃飽喝足再繼續逛,他也是好熱鬧的,正經的雅間不去,非要坐在臨窗處。
幾個隨扈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也開了一桌,隻是這些人畢竟帶著差事,不像他似的慢悠悠的吃喝。
武焱喝完一壺酒,又叫了一壺,店小二殷勤地給他滿上,他點點頭擺擺手,等店小二下去了,才端起杯子,吱溜一口酒,又夾了一塊蝦肉放進嘴裏,隨意地往街上看了一眼——隻這一眼,就怔住了。
他把筷子一扔就衝下了樓,幾個隨扈也顧不上別的了,趕緊跟上,走在後頭的一個路過櫃台時丟過去兩顆銀角子,道了聲“結賬”,就也追了過去。
武焱追了沒幾步,就把人給跟丟了,他沮喪地站在路中間,肩膀塌著,臉色很不好看。
隨扈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剛才那個付賬的走上前來,問他,“三爺?你這是……瞧見誰了?”
武焱盯著街道的盡頭,好半天才咬著牙冒出一句,“孫二……”
武焱是武太尉的嫡孫,京城有名的紈絝,讀書不多,練武也隻是三腳貓,偏他自視甚高,總以為“老子天下無敵”,別人看在他父祖的麵上多避著他不和他計較。孫承嗣也是武將家出身,尤其他祖父的國公爵位還是守皇城拚來的,並不比武家差到哪裏去,何況孫承嗣從小文武雙全,十二歲就考上秀才不說,習武的本事也是打遍京城(紈絝)無敵手,武焱還比孫承嗣年紀大些,偏偏就是打不過他,迴迴被收拾得吱哇亂叫,哪怕帶了幫手,也沒能在孫承嗣手底下討著過便宜,和孫承嗣打架(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是被孫承嗣打)總是輸,輸來輸去,他心裏雖然早就服氣了,可麵上還要端著。
孫承嗣還在京城的時候,武焱惱他惱得跟什麽似的,可是等孫承嗣被逼離開京城,他又四下裏撒出人去尋找,別人問他,他頭一揚,哼了一聲,“老子還沒有把他打趴下讓他跪地求饒,想跑?沒門兒!”不但不許人說孫承嗣不好,哪怕隻翻個白眼,或是說話讓他不順耳了,都得揪著對方理論一番,“你什麽意思啊?瞧不上他?那被他暫時打敗的爺爺我,你是不是更瞧不上了?啊——!”
如今他奉命來泉州采辦貢品,竟偶遇孫承嗣,實在出人意料,不過,過了這些年他也不是小時候的那個楞頭青,見追不上了,便暫時丟開手,打發心腹之人去順著蹤跡打探,他自己則忙起了差事。
沈鳳和程孟星埋頭跟著孫承嗣走了好一段路才停下,沈鳳看看身後的方向,微微皺眉,“武焱這家夥怎麽來泉州了?”
程孟星最不待見這武焱,罵道,“見這他就沒好事兒!”
沈鳳看看若有所思的孫承嗣,道,“恐怕是他家裏給他安排了什麽差事……”
孫承嗣想了想,“他來泉州必定是要跟李、唐兩家打招唿的,迴頭去問問就知道了。”
一提起這兩家,程孟星臉就更黑了,“師兄,那事兒到底有沒有個準信兒啊?”
孫承嗣雖然經過唐輜介紹得了李齡的賞識,但是本朝的武職多是世襲,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除非這一家死絕了,朝廷才會收迴職位——以他現在的條件,若是無人幫著籌劃,想要謀個好出身並不是那麽容易的,有時候真的得看機緣。
李家那邊一直沒什麽動靜,孫承嗣本不是個容易鑽牛角尖的人,要不然他當初也不會離開京城出來闖蕩,他的兄弟們都為他著急,還有人問是不是要再送些銀錢,孫承嗣不好議論李家的家世,隻是簡略提了提,道,“人家難道還缺什麽?什麽都不缺,唯獨在乎的就是帝心,這位李提舉若不是謹慎,也不會有今天。咱們在海上多少劫難都過來了,若真是此路不通,再找別的機會就是,何必這般頹喪!”好好安撫了弟兄們,孫承嗣也思量著如何另尋一條出路。
有句話叫天隨人願,想什麽來什麽,前些日子孫承嗣去接兩船貨迴來,路上正遇上一夥海賊與衛所巡邏的戰船追逐交戰,海賊們靠著人多勢眾,竟將官軍逼得手忙腳亂,許多商船遠遠地就避開了,他那兩船貨原本就是冒了風險的,若不是帶了千裏眼,瞧見那船中坐著的是曾在唐家見過的新任泉州將軍,他也跑了。
等擒獲了賊頭,將海賊們殺的殺,抓的抓,兩廂見麵互相報了姓名來曆,對方知道他是唐家的故交,態度就更熱情了幾分,原本他還怕自己的貨物在這些兵痞手下要損失不少,哪知卻被一眾官兵完完整整的將兩艘貨船給護送了迴來。
從那之後他就成了王將軍府上的座上賓。
今天被武焱撞見之前,他們才剛從王將軍家出來。
青州王家是大富之家,王十七身為武官,在給家裏帶來好處的同時,每年也都能拿到家裏特別撥給他的銀錢,王十七太太又是個會經營的,他並不指望那幾個克扣來的軍餉,因此新上任的王十七並不特別要求底下軍士和軍官的上供,甚至照著舊曆再減了兩分,發現有盤剝得厲害的,也被他軍法處置立了威。
說來也巧,他上任沒多久就在一次例行的巡查中遭遇了海賊,賊人的船自是不能跟衛所的戰船相比,不過是靠著人多勢眾,妄想蟻多咬死象罷了,交戰中不少附近的商船竟望風而逃,讓他連個能報信的都找不到,就在這危急關頭,唯有孫承嗣帶領他的水手,協助衛所擒獲了賊頭,官兵小勝一場,他自此也坐穩了位置。
王十七很是欣賞這年輕人的果決勇猛,交談過後才知道原來竟是自己人——兩邊都認識唐輜。
他便提出想為孫承嗣請功。
可這年輕人卻支支吾吾不給個痛快話,要不是有唐輜為他說情,確認了他的身份,就衝著這份不識抬舉,不收拾他就不錯了。
對於孫承嗣來說,請功這件事涉及到他的身份,因為他從前的緣故卻是不好張揚,但是拒絕了王十七的好意又不免得罪他。唐輜知道了這件事,特意為他向王十七求了人情,好在有唐輜在中間幫忙周旋,王十七知道了以後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因為唐輜這般善待孫承嗣,以其必有過人之處,更加看重他了。
幾十年前在這一帶曾經有個“海上王”作亂,趁著天災*朝廷不及鎮撫時邀買人心,聚集了約有十萬餘眾、千餘艘船,幾乎要自立為王,後來被朝廷招撫了,這幾年又冒出來個自稱“海蛟王”的海賊頭子,一直在招兵買馬,已經被他聚集起了兩三萬人,幾百條船,前世之事後事之師,再這麽下去,形式可不妙。
其實也沒什麽好說的,賬本上往年的成例寫得分明,隻是今年家裏少了兩個人,不免清淨些。
“可惜這邊兒不興擺兔兒爺,沒有賣的,你還記不記得?前幾年咱們還在京城的時候,每到過團圓節,街上就擺出賣兔兒爺的攤子,父親還給咱們買過哩。”
曼春細想了想,好像還真有這麽一迴事兒,她有過一尊搗藥的泥塑大白兔子,像是父親給的,放在窗台上擺了好久。
唐家是北方人,過節的習俗自然還是照著向來的規矩,唐曼寧感歎一二就丟在了一邊,問起李嬤嬤晚上拜月的擺件和供的月餅瓜果備好了沒有,曼春見她忙,就避到了一遍,拿著繡花的繃子打發時間,心想今日是個大晴天,晚上必是能看著月亮的。
今日衙門裏也放假一天,唐輜早晨在書房待了一會兒,處理了些雜事,又叫來宋大問了問送過節禮的事,看了宋大送上來的清單,聽說送到各家的節禮也都色色齊全,並沒有不妥當的,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有你幫襯著,我是放心的。”
正說著話,外頭來報說孫家送節禮來了。
唐曼寧和李嬤嬤說著各處仆婦值守的安排,今天過節,對底下人也不能太苛待了,因著太太迴京帶走了不少人,如今各處幹活兒的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能閑散的,除了仍舊照著成例賞下過節要用的東西,唐曼寧又拿了私房錢給眾人發了賞錢,叫李嬤嬤管緊著些,“如今家裏人少,各處就更得警醒這些,免得被人鑽了空子。”
正說著話,前頭守信家的過來遞信兒,“晚上老爺要請客人來家裏過節,讓另置辦一桌上好席麵,酒也要好的。”
唐曼寧一愣,“誰啊?”
“是孫二爺和他兩位師弟。”
唐曼寧點點頭,“知道了……你知道老爺這會兒做什麽呢?”
守信家的道,“先前老爺叫了宋大管事去問話,沒一會兒孫二爺就來了,老爺就吩咐人叫奴婢過來傳話,我來的時候正瞧見孫二爺走,這會兒實是不知老爺在做什麽。”
唐曼寧叫葛嬤嬤給了守信家的一個紅包,“今兒過節,拿去添些酒菜吧。”
守信家的笑著接下了,“謝姑娘賞。”
等守信家的走了,唐曼寧抱怨道,“好不容易過個節,偏有人來湊熱鬧,看來晚上就咱們倆圍著桌子吃飯了,冷冷清清的好沒意思。”
曼春就抿著嘴笑,“他們就是不來,拜月的事兒也沒有父親的份兒,隻咱們兩個豈不更自在?到時候叫丫頭們一起來熱鬧熱鬧。”
唐曼寧想了想,也笑了,“罷了,算你說的有理。既然這樣,你就好好想想咱們晚上玩什麽,要是說不出來,我可要罰你。”
曼春笑道,“這玩的事也值得費思量?酒食果子都不用人去買,家裏早都置辦齊全了,也不必太雅,玩些大家都會的酒令,無論籌筒還是骰盆,原是過節圖個熱鬧,大家取樂罷了,倒是不必拘泥。”
唐曼寧道了聲好,又叫李嬤嬤去安排客院——既然請了客人來過節,晚上還有酒宴,喝多了不免要留宿。
王氏不在家,唐曼寧頭一次領著妹妹拜月,自然樣樣兒都要是好的,金碧繽紛的月光紙上繪了坐在蓮花上的月光遍照菩薩、玉兔搗藥、花下月輪桂殿,藻彩精致,金碧輝煌,足有六七尺長,用個竹竿高挑著,供桌上擺滿了各色瓜果糕點,正中間是上好餡料的月餅塔,供桌朝著月亮升起的東麵擺放,到了時辰,唐曼寧領著妹妹祭拜了,就將月光紙取下焚了,撤下供桌上的貢品,分了月餅賞給各處的丫鬟婆子們。
聽人報說父親那邊已經和客人吃上了酒,唐曼寧道了聲“知道了”,囑咐道,“叫伺候的人精心點兒,要是老爺喝多了,就別再上烈酒。”
李嬤嬤是閑不得的,一晚上兩三次的四處巡查,葛嬤嬤和童嬤嬤她們幾個年長的湊了一桌,李嬤嬤歇腳的時候就輪流向她敬酒,幾次下來,李嬤嬤卻不過麵子,到底吃了兩三盞,便掩著口道,“不行了,不行了,我酒量淺,再喝就醉了。”
小姑娘們擠在一起行酒令、投壺,喝的桂花酒雖不容易醉人,然酸甜適口,人人都喝了不少,走起路來踉踉蹌蹌,你笑我醉了,我笑你影兒歪,說說笑笑直鬧到月上中天才罷。
等人都散了,唐曼寧硬要拽著妹妹迴自己院子歇息,唐曼春拗不過她,也就隨她去了,叫人去拿了自己梳洗的東西,囑咐人看緊門戶,唐曼寧扯了她一把,“家裏四處都有人看著呢,你有什麽不放心的?”
唐曼春看她醉得說話都搖搖晃晃,隻好哄她道,“我再囑咐兩句,兩句?”
唐曼寧歪著腦袋很是認真的想了想,伸出兩根手指,“隻兩句!”
曼春沒想到姐姐喝醉了是這個樣子,忍著笑意趕緊點了點頭,“我說兩句就好,姐姐你先迴屋梳洗。”
曼春叫人去問李嬤嬤,“老爺他們怎麽樣了?還喝著酒?客人安置了沒?”
李嬤嬤正忙著,知道大姑娘醉了,二姑娘遣人來問,就迴話道,“轉告二姑娘,請她不必擔心,老爺和客人們都還喝著,沒喝多,說著話呢,這邊有老奴看著,姑娘們也忙累了,天不早了,請早些歇了吧。”
曼春知道各處都安排得妥當,也就不多問了,等她梳洗好,唐曼寧已經躺在床上輕輕地打起了唿嚕。
一隻南下的大船在泉州靠港,船老大遣人吊了隻小船下去,一個穿著官袍的青年站在船頭,看著小船晃晃悠悠的下到海裏,又不慌不忙的往岸邊駛去,有些心煩的撓了撓頭,問身邊的人,“什麽時候能靠岸下船?在這船上晃蕩了這些日子,再不下船,他娘的老子都不知道站地上是什麽滋味兒了!”
跟著他的小武官趕緊道,“武爺別急,屬下才去問過,要下船倒也快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都能下船了。”
被稱為武爺的青年不滿地哼了哼,卻也沒再多抱怨什麽。
這青年姓武,名焱,祖父是京城八公之一的柱國公武太尉,因是勳貴出身,打小兒沒吃過什麽苦頭,讀書向來不走心,武藝也不出挑,等他成了親,家裏就安排他恩蔭入了仕,原本沒指望他有什麽大出息,不過是想著給他個出身,將來子孫不至於太落魄,哪想他倒轉了性子,漸漸上進起來,如今他是奉了上差南下采辦貢品,在海浪顛簸的船上整整晃蕩了近一個月,早就待得不耐煩了。
迴到艙室,他推開窗戶遠眺,見這泉州港往來船隻甚多,不下於以往在各處港口所見,想到臨來時家裏讓他給捎帶的幾封信,還有妻子蔚氏交給他的那幾千兩私房銀子,心裏就打起了小九九,半晌,他喊了一聲,叫了個身邊親信進來,“給你個活兒。”
那人躬身聽他吩咐,他道,“你去準備準備,等到能上岸了,你就去打聽打聽,看這泉州港的貿易如何,什麽生意最掙錢。”
等到武焱下了船,在驛館住下,他安排的各路人馬都撒了出去,有跟著驛官前往本地府衙投送公文的,有往各親朋家裏送帖子的,還有一些是被他派了出去打聽市麵行情的,就連身邊的小廝也被他派出去了一大半,隻留了兩個伺候的給他端茶遞信兒。
出去的人很快就都迴來了,府衙和市舶司都派了人來交涉,各親朋家裏也都各自有了迴信,武焱安排了第二天的事情,在驛館裏小睡了一會兒,便起來換了身衣裳,領著幾個隨扈——逛街去了。
他的行止和口音都不像是本地人,好在官話說得還不錯,別人一看他的派頭就知道是有來曆的,隻是這人是紈絝慣了的,別人就是有所忌憚,也多猜不到他竟是個官兒,隻當他是哪家出來閑玩的少爺,他若是問起什麽,因他言語隨意,且不張狂,十次裏倒有九次都能問著些東西。
武焱帶著人在街上逛了半晌,走得餓了,就近找了家店要了桌酒菜,打算吃飽喝足再繼續逛,他也是好熱鬧的,正經的雅間不去,非要坐在臨窗處。
幾個隨扈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也開了一桌,隻是這些人畢竟帶著差事,不像他似的慢悠悠的吃喝。
武焱喝完一壺酒,又叫了一壺,店小二殷勤地給他滿上,他點點頭擺擺手,等店小二下去了,才端起杯子,吱溜一口酒,又夾了一塊蝦肉放進嘴裏,隨意地往街上看了一眼——隻這一眼,就怔住了。
他把筷子一扔就衝下了樓,幾個隨扈也顧不上別的了,趕緊跟上,走在後頭的一個路過櫃台時丟過去兩顆銀角子,道了聲“結賬”,就也追了過去。
武焱追了沒幾步,就把人給跟丟了,他沮喪地站在路中間,肩膀塌著,臉色很不好看。
隨扈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剛才那個付賬的走上前來,問他,“三爺?你這是……瞧見誰了?”
武焱盯著街道的盡頭,好半天才咬著牙冒出一句,“孫二……”
武焱是武太尉的嫡孫,京城有名的紈絝,讀書不多,練武也隻是三腳貓,偏他自視甚高,總以為“老子天下無敵”,別人看在他父祖的麵上多避著他不和他計較。孫承嗣也是武將家出身,尤其他祖父的國公爵位還是守皇城拚來的,並不比武家差到哪裏去,何況孫承嗣從小文武雙全,十二歲就考上秀才不說,習武的本事也是打遍京城(紈絝)無敵手,武焱還比孫承嗣年紀大些,偏偏就是打不過他,迴迴被收拾得吱哇亂叫,哪怕帶了幫手,也沒能在孫承嗣手底下討著過便宜,和孫承嗣打架(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是被孫承嗣打)總是輸,輸來輸去,他心裏雖然早就服氣了,可麵上還要端著。
孫承嗣還在京城的時候,武焱惱他惱得跟什麽似的,可是等孫承嗣被逼離開京城,他又四下裏撒出人去尋找,別人問他,他頭一揚,哼了一聲,“老子還沒有把他打趴下讓他跪地求饒,想跑?沒門兒!”不但不許人說孫承嗣不好,哪怕隻翻個白眼,或是說話讓他不順耳了,都得揪著對方理論一番,“你什麽意思啊?瞧不上他?那被他暫時打敗的爺爺我,你是不是更瞧不上了?啊——!”
如今他奉命來泉州采辦貢品,竟偶遇孫承嗣,實在出人意料,不過,過了這些年他也不是小時候的那個楞頭青,見追不上了,便暫時丟開手,打發心腹之人去順著蹤跡打探,他自己則忙起了差事。
沈鳳和程孟星埋頭跟著孫承嗣走了好一段路才停下,沈鳳看看身後的方向,微微皺眉,“武焱這家夥怎麽來泉州了?”
程孟星最不待見這武焱,罵道,“見這他就沒好事兒!”
沈鳳看看若有所思的孫承嗣,道,“恐怕是他家裏給他安排了什麽差事……”
孫承嗣想了想,“他來泉州必定是要跟李、唐兩家打招唿的,迴頭去問問就知道了。”
一提起這兩家,程孟星臉就更黑了,“師兄,那事兒到底有沒有個準信兒啊?”
孫承嗣雖然經過唐輜介紹得了李齡的賞識,但是本朝的武職多是世襲,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除非這一家死絕了,朝廷才會收迴職位——以他現在的條件,若是無人幫著籌劃,想要謀個好出身並不是那麽容易的,有時候真的得看機緣。
李家那邊一直沒什麽動靜,孫承嗣本不是個容易鑽牛角尖的人,要不然他當初也不會離開京城出來闖蕩,他的兄弟們都為他著急,還有人問是不是要再送些銀錢,孫承嗣不好議論李家的家世,隻是簡略提了提,道,“人家難道還缺什麽?什麽都不缺,唯獨在乎的就是帝心,這位李提舉若不是謹慎,也不會有今天。咱們在海上多少劫難都過來了,若真是此路不通,再找別的機會就是,何必這般頹喪!”好好安撫了弟兄們,孫承嗣也思量著如何另尋一條出路。
有句話叫天隨人願,想什麽來什麽,前些日子孫承嗣去接兩船貨迴來,路上正遇上一夥海賊與衛所巡邏的戰船追逐交戰,海賊們靠著人多勢眾,竟將官軍逼得手忙腳亂,許多商船遠遠地就避開了,他那兩船貨原本就是冒了風險的,若不是帶了千裏眼,瞧見那船中坐著的是曾在唐家見過的新任泉州將軍,他也跑了。
等擒獲了賊頭,將海賊們殺的殺,抓的抓,兩廂見麵互相報了姓名來曆,對方知道他是唐家的故交,態度就更熱情了幾分,原本他還怕自己的貨物在這些兵痞手下要損失不少,哪知卻被一眾官兵完完整整的將兩艘貨船給護送了迴來。
從那之後他就成了王將軍府上的座上賓。
今天被武焱撞見之前,他們才剛從王將軍家出來。
青州王家是大富之家,王十七身為武官,在給家裏帶來好處的同時,每年也都能拿到家裏特別撥給他的銀錢,王十七太太又是個會經營的,他並不指望那幾個克扣來的軍餉,因此新上任的王十七並不特別要求底下軍士和軍官的上供,甚至照著舊曆再減了兩分,發現有盤剝得厲害的,也被他軍法處置立了威。
說來也巧,他上任沒多久就在一次例行的巡查中遭遇了海賊,賊人的船自是不能跟衛所的戰船相比,不過是靠著人多勢眾,妄想蟻多咬死象罷了,交戰中不少附近的商船竟望風而逃,讓他連個能報信的都找不到,就在這危急關頭,唯有孫承嗣帶領他的水手,協助衛所擒獲了賊頭,官兵小勝一場,他自此也坐穩了位置。
王十七很是欣賞這年輕人的果決勇猛,交談過後才知道原來竟是自己人——兩邊都認識唐輜。
他便提出想為孫承嗣請功。
可這年輕人卻支支吾吾不給個痛快話,要不是有唐輜為他說情,確認了他的身份,就衝著這份不識抬舉,不收拾他就不錯了。
對於孫承嗣來說,請功這件事涉及到他的身份,因為他從前的緣故卻是不好張揚,但是拒絕了王十七的好意又不免得罪他。唐輜知道了這件事,特意為他向王十七求了人情,好在有唐輜在中間幫忙周旋,王十七知道了以後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因為唐輜這般善待孫承嗣,以其必有過人之處,更加看重他了。
幾十年前在這一帶曾經有個“海上王”作亂,趁著天災*朝廷不及鎮撫時邀買人心,聚集了約有十萬餘眾、千餘艘船,幾乎要自立為王,後來被朝廷招撫了,這幾年又冒出來個自稱“海蛟王”的海賊頭子,一直在招兵買馬,已經被他聚集起了兩三萬人,幾百條船,前世之事後事之師,再這麽下去,形式可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