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嬤嬤一早就起來收拾好了,她看著二姑娘梳洗了,坐到了飯桌旁,才出門。
她沿著花園牆走到東北角的後角門,跟守門的婆子聊了幾句,悄悄兒塞給那婆子一把錢。
那婆子攥著錢塞進袖子裏,“如今管得嚴,歇晌午覺之前一定得迴來,中午換班,下午可不是我。”
“知道,你受累,”童嬤嬤拍拍她手背,“我早去早迴,決不讓你為難。”
童嬤嬤這些年在唐家照顧二姑娘,拿的月錢不算低,卻沒存下多少錢來,畢竟她不像別的在主子身邊伺候的人那樣有底下人孝敬,還時不時的能拿到賞錢。
幸虧小王姨娘給二姑娘留了銀子,老爺也偶爾貼補些,要不然,她的錢就是全貼給姑娘也不夠用的。
像很多不得勢的仆婦那樣,她也不得不時常做些針線拿出去賣,一開始手藝差,也賣不上錢,勉強能保本兒罷了,後來練出來了,也知道繡鋪裏喜歡收什麽樣的,這才漸漸攢下了錢。
所以童嬤嬤對街市上收針線的鋪子還是心裏有底的,她跑了兩家經常去的鋪子,問了問價,都不太滿意。
沒辦法,這都快三月了,誰還買這些東西呢?店裏收了,也不過是壓著本錢。
她在街口站了片刻,便往南街走去。
曼春用過早飯,在屋裏來迴走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疲倦就停下來。
拿出昨天父親給她的字帖和紙筆,她想著,既然讓她練字,那她就練,練好了也是自己的益處。
牙黃色的宣紙質地精良,摸在手裏又柔又韌,曼春裁了幾張一尺見方的準備練字,其餘的紙重新卷好放迴架子上。
耐心地研出一池墨,對著字帖認真而緩慢的寫了個“天”字,第一筆下去,她就知道這個字寫壞了。
無他,手上沒有力氣。
她前世初進水月庵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如今這個情形,大病初愈,拿筆時間長了手都會抖,可老庵主不許她停——那時候每日清早起來她要繞著庵堂走,走到渾身出汗,然後迴去練字,要認認真真寫滿十張經文,上午做針線,下午跟著老庵主學畫,日日不綴,一直堅持了兩年。
既然那時候她能堅持下來,如今她也可以。
想到這裏,曼春重新坐直了,凝神靜氣。
守信家的領著人來的時候是小五去開的門,她問明了來意,跑到上房門前悄悄朝小屏擺了擺手,待小屏出來,她小聲道,“守信家的領了幾個人來,說是安排在咱們院子裏幹活兒的,要請姑娘看看,見不見?”
小屏點點頭,指了指屋裏,也小聲道,“姑娘寫字呢,我去問問,你給守信家的搬個凳子讓她等會兒。”
二姑娘正低頭寫字,小屏掀了簾子進來在門邊站著不敢出聲打擾。
曼春眼角餘光瞄到小屏出去又進來,知道是有事,寫完了一行,她抬起頭來,“什麽事?”
小屏道,“是守信家的,她帶了幾個要安排到咱們院子裏幹活兒的,想請姑娘先看看,姑娘要不要見見?”
見是自然要見的,曼春洗了手,照了照鏡子,見沒有什麽不妥的,就出來坐在正堂上,“叫她們進來吧。”
守信家的就領著三個人進來一起向曼春見禮,這三人一大兩小,都垂著眼睛不敢抬頭,曼春見那站在中間靠後的婦人也就二十六七歲的模樣,頭上挽了個纂兒,什麽首飾都沒戴,形容消瘦,神色卻很鎮定,兩個小的,有一個七八歲的相貌與那個婦人有幾分相像,另一個個子卻高,一雙濃眉英氣勃勃,麵容稚氣,像是十二三歲的樣子。
守信家的道,“這三個是新入府的,都打理幹淨教了規矩,老爺讓她們過來伺候姑娘。”
曼春問她,“她們是一家子?”
守信家的道,“不全是。”她指著那婦人和年紀小的女孩,“這是姚氏和她的女兒春雁,原是湖州人,來泉州尋親落了難,就自賣自身帶著女兒進了府,會針線,會織作,也能幹漿洗的活兒。”
她又一指那個子高的,“這關二妹是本地人,家裏過不下去了,就把她賣進府裏了,有一把子力氣。”
關二妹?關二哥……噗——曼春一時沒忍住笑了出來,見關二妹耷拉下了腦袋,她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個倒是英氣勃勃。”
守信家的低頭掩唇,忍著笑意,“暫時就這三個,姑娘看看是不是都留下?”
曼春點點頭,“行,那就留下吧。等童嬤嬤迴來再安排她們。”又問她們,“你們有什麽要說的?”
姚氏搖搖頭,“但憑姑娘吩咐。”
倒是關二妹,她臉上有些紅,局促道,“姑娘能不能給我改個名字?”
曼春就問她,“你想改個什麽名兒?”
“我……奴婢原來在家裏行二,爹娘懶得費心思起名,就叫奴婢二妹,這也不算正經名字,還請姑娘給起個好聽的,不叫人笑話就行。”
她說話的時候,大著膽子抬頭看了一眼,曼春見她一雙杏眸幹淨明亮,便先生出了幾分好感,“山眉水眼,現在正是二月,你就叫春波如何?”
春波聽二姑娘文縐縐的念了幾句,覺得挺好聽,就趕緊道,“那我以後就叫春波了!”
一下子又來了三個人,好在倒座房還有空屋子,曼春對守信家的說,“等裁縫來送衣裳,你讓她再帶些衣料來,給這三個一人做一身衣裳。”
說到衣裳,曼春又想到了被褥、帳子這些東西,她這裏可沒有多餘的,就對守信家的說道,“我這裏也沒有多餘的被褥和帳子,得去外頭現買了。”
守信家的趕緊道,“不用姑娘操心,這些東西到前院批個條子去庫房領來就是了,要是姑娘沒什麽別的吩咐,我這就帶她們去辦,再叫了裁縫來量尺寸,準保今天給置辦齊了。”
等守信家的領著這三人出了院子,小五跟小屏湊在一起偷笑,曼春看看她們,小屏戳了小五一下,讓她別笑了,小五忍著笑,道,“姑娘,我們就是覺得叫二妹的人也不少,偏偏她姓了關,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個二哥?姑娘說她是山眉,依我看倒像是一對黑笤帚。”
曼春笑著嗔了她一眼,“促狹鬼,人家的眉毛多英氣,再說名字都是父母給的,她有什麽辦法?別人都放心裏,怎麽就你忍不住要說出來?讓人聽了該難過了。”
曼春這麽半說笑半教訓的,小五趕緊道,“姑娘教訓的對,是我錯了,等她來了我就不說了,姑娘,我去幹活兒了。”說罷,溜迴廚房去了。
剛進了廚房,腦袋後頭就挨了她娘一掌,宋大家的小聲罵道,“嬉皮笑臉的,去!好好跟姑娘說話。”
曼春見她溜掉,心裏有些不喜,也有點無奈,可轉眼間又見她垂頭喪氣的迴來給自己福身賠不是,“姑娘,是我錯了,姑娘說話的時候,我不該嬉皮笑臉的,請姑娘責罰。”
曼春心裏略爽,“那就罰你把廚房的水缸添滿吧。”每天一早粗使婆子都會把廚房的水缸挑滿,這會兒中午飯還沒做,缸裏的水應該至少還有大半,倒不是多重的活兒。
童嬤嬤快到午正時分才迴來,後角門上的婆子一聽見動靜就趕緊去開門,急道,“你可迴來了!”
童嬤嬤手裏提著兩袋子東西,隨手從袖袋裏摸出個小瓶兒塞給守門婆子,“我先進去了,今天承你的情,迴頭請你喝酒。”
那守門婆子也怕時候不早了再被換班的人撞見,朝她擺擺手,“快走吧!”
童嬤嬤走了幾步,又退了迴來。
“又怎麽啦?”
童嬤嬤道,“迴頭叫你妹子弄幾盆好花送去我那兒,有賞錢的。”
“知道!知道了!你快迴去吧!”守門的婆子急了,讓人撞見她隨便放人出入,她這差事就別想要了。
童嬤嬤抱著東西進了屋,曼春趕緊讓小屏給童嬤嬤上茶,童嬤嬤坐下歇了歇,道,“成了。”
曼春問她,“還順利麽?”
“今天倒是順當,這附近的繡鋪要麽不收,要麽給的價太低,我就去南街賃了個小車,叫那車夫往有蕃商鋪子的地方走。”
“跑了幾家店,倒真有收的,那夥計一開始跟我說大的四錢銀子,中等的兩錢,小的一錢,我一聽就知道他們這價錢開的不實誠,這哪能隻論大小?越細致的越不好編,後來我就說我那裏還攢著不少貨呢,那夥計才叫了他們掌櫃出來,那掌櫃的眼倒毒,見了我就讓人給我設座上茶,拐彎抹角的打聽我是哪個府裏的。”
小屏忙問,“嬤嬤怎麽說?”
童嬤嬤道,“還能怎麽說?裝聽不懂唄。跟他掰扯了半天,拿過去的絡子不論大小一律四錢銀子一個,明兒我再把剩下的那些送過去,不過,今天拿去的都是好的,剩下的有的差些,恐怕要讓人壓價了。”
她沿著花園牆走到東北角的後角門,跟守門的婆子聊了幾句,悄悄兒塞給那婆子一把錢。
那婆子攥著錢塞進袖子裏,“如今管得嚴,歇晌午覺之前一定得迴來,中午換班,下午可不是我。”
“知道,你受累,”童嬤嬤拍拍她手背,“我早去早迴,決不讓你為難。”
童嬤嬤這些年在唐家照顧二姑娘,拿的月錢不算低,卻沒存下多少錢來,畢竟她不像別的在主子身邊伺候的人那樣有底下人孝敬,還時不時的能拿到賞錢。
幸虧小王姨娘給二姑娘留了銀子,老爺也偶爾貼補些,要不然,她的錢就是全貼給姑娘也不夠用的。
像很多不得勢的仆婦那樣,她也不得不時常做些針線拿出去賣,一開始手藝差,也賣不上錢,勉強能保本兒罷了,後來練出來了,也知道繡鋪裏喜歡收什麽樣的,這才漸漸攢下了錢。
所以童嬤嬤對街市上收針線的鋪子還是心裏有底的,她跑了兩家經常去的鋪子,問了問價,都不太滿意。
沒辦法,這都快三月了,誰還買這些東西呢?店裏收了,也不過是壓著本錢。
她在街口站了片刻,便往南街走去。
曼春用過早飯,在屋裏來迴走了一會兒,覺得有些疲倦就停下來。
拿出昨天父親給她的字帖和紙筆,她想著,既然讓她練字,那她就練,練好了也是自己的益處。
牙黃色的宣紙質地精良,摸在手裏又柔又韌,曼春裁了幾張一尺見方的準備練字,其餘的紙重新卷好放迴架子上。
耐心地研出一池墨,對著字帖認真而緩慢的寫了個“天”字,第一筆下去,她就知道這個字寫壞了。
無他,手上沒有力氣。
她前世初進水月庵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如今這個情形,大病初愈,拿筆時間長了手都會抖,可老庵主不許她停——那時候每日清早起來她要繞著庵堂走,走到渾身出汗,然後迴去練字,要認認真真寫滿十張經文,上午做針線,下午跟著老庵主學畫,日日不綴,一直堅持了兩年。
既然那時候她能堅持下來,如今她也可以。
想到這裏,曼春重新坐直了,凝神靜氣。
守信家的領著人來的時候是小五去開的門,她問明了來意,跑到上房門前悄悄朝小屏擺了擺手,待小屏出來,她小聲道,“守信家的領了幾個人來,說是安排在咱們院子裏幹活兒的,要請姑娘看看,見不見?”
小屏點點頭,指了指屋裏,也小聲道,“姑娘寫字呢,我去問問,你給守信家的搬個凳子讓她等會兒。”
二姑娘正低頭寫字,小屏掀了簾子進來在門邊站著不敢出聲打擾。
曼春眼角餘光瞄到小屏出去又進來,知道是有事,寫完了一行,她抬起頭來,“什麽事?”
小屏道,“是守信家的,她帶了幾個要安排到咱們院子裏幹活兒的,想請姑娘先看看,姑娘要不要見見?”
見是自然要見的,曼春洗了手,照了照鏡子,見沒有什麽不妥的,就出來坐在正堂上,“叫她們進來吧。”
守信家的就領著三個人進來一起向曼春見禮,這三人一大兩小,都垂著眼睛不敢抬頭,曼春見那站在中間靠後的婦人也就二十六七歲的模樣,頭上挽了個纂兒,什麽首飾都沒戴,形容消瘦,神色卻很鎮定,兩個小的,有一個七八歲的相貌與那個婦人有幾分相像,另一個個子卻高,一雙濃眉英氣勃勃,麵容稚氣,像是十二三歲的樣子。
守信家的道,“這三個是新入府的,都打理幹淨教了規矩,老爺讓她們過來伺候姑娘。”
曼春問她,“她們是一家子?”
守信家的道,“不全是。”她指著那婦人和年紀小的女孩,“這是姚氏和她的女兒春雁,原是湖州人,來泉州尋親落了難,就自賣自身帶著女兒進了府,會針線,會織作,也能幹漿洗的活兒。”
她又一指那個子高的,“這關二妹是本地人,家裏過不下去了,就把她賣進府裏了,有一把子力氣。”
關二妹?關二哥……噗——曼春一時沒忍住笑了出來,見關二妹耷拉下了腦袋,她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這個倒是英氣勃勃。”
守信家的低頭掩唇,忍著笑意,“暫時就這三個,姑娘看看是不是都留下?”
曼春點點頭,“行,那就留下吧。等童嬤嬤迴來再安排她們。”又問她們,“你們有什麽要說的?”
姚氏搖搖頭,“但憑姑娘吩咐。”
倒是關二妹,她臉上有些紅,局促道,“姑娘能不能給我改個名字?”
曼春就問她,“你想改個什麽名兒?”
“我……奴婢原來在家裏行二,爹娘懶得費心思起名,就叫奴婢二妹,這也不算正經名字,還請姑娘給起個好聽的,不叫人笑話就行。”
她說話的時候,大著膽子抬頭看了一眼,曼春見她一雙杏眸幹淨明亮,便先生出了幾分好感,“山眉水眼,現在正是二月,你就叫春波如何?”
春波聽二姑娘文縐縐的念了幾句,覺得挺好聽,就趕緊道,“那我以後就叫春波了!”
一下子又來了三個人,好在倒座房還有空屋子,曼春對守信家的說,“等裁縫來送衣裳,你讓她再帶些衣料來,給這三個一人做一身衣裳。”
說到衣裳,曼春又想到了被褥、帳子這些東西,她這裏可沒有多餘的,就對守信家的說道,“我這裏也沒有多餘的被褥和帳子,得去外頭現買了。”
守信家的趕緊道,“不用姑娘操心,這些東西到前院批個條子去庫房領來就是了,要是姑娘沒什麽別的吩咐,我這就帶她們去辦,再叫了裁縫來量尺寸,準保今天給置辦齊了。”
等守信家的領著這三人出了院子,小五跟小屏湊在一起偷笑,曼春看看她們,小屏戳了小五一下,讓她別笑了,小五忍著笑,道,“姑娘,我們就是覺得叫二妹的人也不少,偏偏她姓了關,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個二哥?姑娘說她是山眉,依我看倒像是一對黑笤帚。”
曼春笑著嗔了她一眼,“促狹鬼,人家的眉毛多英氣,再說名字都是父母給的,她有什麽辦法?別人都放心裏,怎麽就你忍不住要說出來?讓人聽了該難過了。”
曼春這麽半說笑半教訓的,小五趕緊道,“姑娘教訓的對,是我錯了,等她來了我就不說了,姑娘,我去幹活兒了。”說罷,溜迴廚房去了。
剛進了廚房,腦袋後頭就挨了她娘一掌,宋大家的小聲罵道,“嬉皮笑臉的,去!好好跟姑娘說話。”
曼春見她溜掉,心裏有些不喜,也有點無奈,可轉眼間又見她垂頭喪氣的迴來給自己福身賠不是,“姑娘,是我錯了,姑娘說話的時候,我不該嬉皮笑臉的,請姑娘責罰。”
曼春心裏略爽,“那就罰你把廚房的水缸添滿吧。”每天一早粗使婆子都會把廚房的水缸挑滿,這會兒中午飯還沒做,缸裏的水應該至少還有大半,倒不是多重的活兒。
童嬤嬤快到午正時分才迴來,後角門上的婆子一聽見動靜就趕緊去開門,急道,“你可迴來了!”
童嬤嬤手裏提著兩袋子東西,隨手從袖袋裏摸出個小瓶兒塞給守門婆子,“我先進去了,今天承你的情,迴頭請你喝酒。”
那守門婆子也怕時候不早了再被換班的人撞見,朝她擺擺手,“快走吧!”
童嬤嬤走了幾步,又退了迴來。
“又怎麽啦?”
童嬤嬤道,“迴頭叫你妹子弄幾盆好花送去我那兒,有賞錢的。”
“知道!知道了!你快迴去吧!”守門的婆子急了,讓人撞見她隨便放人出入,她這差事就別想要了。
童嬤嬤抱著東西進了屋,曼春趕緊讓小屏給童嬤嬤上茶,童嬤嬤坐下歇了歇,道,“成了。”
曼春問她,“還順利麽?”
“今天倒是順當,這附近的繡鋪要麽不收,要麽給的價太低,我就去南街賃了個小車,叫那車夫往有蕃商鋪子的地方走。”
“跑了幾家店,倒真有收的,那夥計一開始跟我說大的四錢銀子,中等的兩錢,小的一錢,我一聽就知道他們這價錢開的不實誠,這哪能隻論大小?越細致的越不好編,後來我就說我那裏還攢著不少貨呢,那夥計才叫了他們掌櫃出來,那掌櫃的眼倒毒,見了我就讓人給我設座上茶,拐彎抹角的打聽我是哪個府裏的。”
小屏忙問,“嬤嬤怎麽說?”
童嬤嬤道,“還能怎麽說?裝聽不懂唄。跟他掰扯了半天,拿過去的絡子不論大小一律四錢銀子一個,明兒我再把剩下的那些送過去,不過,今天拿去的都是好的,剩下的有的差些,恐怕要讓人壓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