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體流動的燦爛星空裏,華楓看到木衛四上最大的撞擊地形是多環盆地。其中有兩個規模巨大,而沃爾哈拉撞擊坑則是其中其中最大的,其明亮的中央地帶直徑達到了6oo公裏,而環狀結構則繼續向外延展了18oo公裏。第二大的多環結構是阿斯嘉德撞擊坑,直徑大約為16oo公裏。


    多環結構產生的原因可能是撞擊事件生之後處在柔軟或流動物質——如海洋之上的岩石圈產生的同心環狀的斷裂。撞擊坑鏈則是一長串鏈狀、呈直線分布於星體表麵的撞擊坑,它們可能是木衛四被過於接近木星而受到引力潮汐作用解體的天體撞擊之後形成的,也可能是遭受小角度撞擊後產生的。前一種情況得到了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事件的印證。


    沃爾哈拉多環結構正如前文所提及的,木衛四上還存在著由純冰體構成的、反照率高達o.8的斑塊地形,其四周為較暗的物質所環繞。伽利略號的高分辨率照片顯示這些較明亮的斑塊主要位於抬升地形上:如撞擊坑坑緣、懸崖、山脊和瘤狀地形。這種斑塊可能是一層薄薄的霜體沉積。較暗的物質通常位於四周地勢較低且較平坦的地帶,如撞擊坑坑底和撞擊坑之間的低窪地帶,它們將原本的霜體沉積物覆蓋住,故而該地區顯得較暗,形成了直徑達5公裏以上的暗斑。


    在幾公裏的級別上,較之其他伽利略衛星的表麵,木衛四的表麵地形現出了更多的退化特征。例如相比較與其他衛星,如木衛三的暗區,木衛四的表麵即缺乏直徑小於1公裏的撞擊坑,取而代之的是無處不在的小型瘤狀地形和陷坑。


    瘤狀地形被認為是撞擊坑經曆了迄今為止還不為人知的退化過程而形成的坑緣殘跡,這種退化很可能是冰體的緩慢升華造成的——當木衛四運行至日下點時,其向陽麵溫度會達到以上,此時冰體即會出現升華現象:基岩引起其上的髒冰分解,從而使得其中的冰體水和其他易揮物質升華。而殘骸中的非冰質殘餘物則生崩塌,從撞擊坑坑緣的坡上下落。這種崩塌經常在撞擊坑附近和撞擊坑內部出現,被稱為“周邊碎片”(deb


    isap


    o


    s)。


    此外,有些撞擊坑的坑緣被一些蜿蜒的、類似峽穀的切口(它們被稱為溝壑)所切割,這些溝壑看起來有點像火星表麵的峽穀。在冰體升華假說中,位於低窪地帶的暗色物質被解釋為主要由來自退化的撞擊坑坑緣的非冰質物質組成的覆蓋層,它覆蓋了木衛四表麵大部分的冰體基岩。


    塌陷地形和瘤狀地形通過各地質單元所覆蓋的撞擊坑的密度,人們可以推斷出它們的相對年齡:撞擊坑分布密度越大,該地質單元相對年齡越大。但是它們的絕對年齡卻還無法確定,不過根據理論預測,撞擊坑平原的地質年齡被認為長達45億年,幾乎可以追溯到太陽係的形成時期。多環結構和撞擊坑的地質年齡則取決於其所在區域的撞擊坑密度,由此得出的估計年齡從1o億年到4o億年不等。


    木衛四周圍的感應磁場木衛四擁有一層非常稀薄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構成。伽利略號上的近紅外測繪分光儀(nea


    i


    f


    a


    edmappi


    gspbsp;omete


    ,nims)在4.2微米段勘查到該大氣層的吸收特征,從而證實了它的存在。據估計其表麵壓力為7.5x1o?12巴,粒子密度為4x1o?cm?3。這層大氣是如此稀薄,僅僅需要四天,組成它的物質就會逃逸殆盡,所以該大氣一定源源不斷的得到了補充,補充來源可能是從該星體冰質地殼中升華出的幹冰,這也與該星體表麵明亮地區瘤狀地形的冰體升華形成假說相契合。


    木衛四的電離層則是在伽利略號的數次飛掠中被次現,其高電子密度為7-17x1o?cm?3,這種密度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光致電離作用的效果不相符合。所以有人預測木衛四大氣層的組要成分應該是氧氣(含量為二氧化碳的1o倍到1oo倍),但是尚未在該大氣中探測到氧氣的存在。


    木衛四(左下角)、木星和木衛二(位於木星大紅斑的左下方)。木衛四是距離木星最遠的伽利略衛星,其軌道距離木星約188萬公裏(是木星半徑——7萬1398公裏——的26.3倍),比之距離木星次近的木衛三的軌道半徑——1o7萬公裏——遠得多。由於軌道半徑較大,故其並不處於軌道共振狀態,可能永遠也不會處於這種狀態。


    木衛四不參與軌道共振,這意味著它永遠都不會產生明顯的潮汐熱效應,而潮汐熱效應是星體內部結構分化和育的重要動力。由於距離木星較遠,所以其表麵來自木星磁場的帶電粒子流較弱——比之木衛二表麵的帶電粒子流弱了3oo倍。所以較之其他幾顆伽利略衛星,木衛四表麵的帶電粒子光滲效應較弱。


    和大部分的衛星一樣,木衛四是一顆同步自轉衛星,即木衛四的自轉周期等同於其公轉周期,約為16.7個地球日。其軌道離心率很小,軌道傾角也很小,接近於木星赤道,同時在數百年的周期裏,軌道的離心率和傾角還會以周期函數的形式受到太陽和木星引力攝動的影響。變化範圍分別為o.和o.°。這種軌道的變化使得其轉軸傾角在o.4-1.6°之間變化。


    木衛四內部結構的部分分層(該結論由無量綱轉動慣量數值推斷而出)表明該星體從未被充分加熱以使其冰質部分融解。因此,其最可能的形成模型是低密度的木星次星雲中的緩慢吸積過程。


    這個持續時間甚久的吸積過程使得星體最終冷卻,而無法保持在吸積過程、放射性元素衰變過程和星體收縮過程積聚的熱量,從而阻斷了冰體融化和快分化過程。其形成階段所耗時間大約在1o萬年到1ooo萬年之間。


    瘤狀地形而之後木衛四的進一步演化則取決於放射性衰變的產熱機製和靠近星體表麵熱傳導的冷卻機製之間的競賽,以及星體內部到底是處於固態還是亞固態對流狀態。冰體的亞固態對流的具體運動狀況是所有冰衛星模型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基於溫度對冰體黏度的影響,當溫度接近於冰體的熔點時,就會出現亞固態對流。在亞固態對流中,冰體的運動度十分緩慢,大約為1厘米/年,但是從長期來看,亞固態對流事實上是非常有效的冷卻機製。在木衛四寒冷而堅硬的表層——被稱為“密封蓋”(stag


    a


    t1id)——中,熱量的傳導並沒有以對流形式進行;而在該層之下的冰體中,熱量則是以亞固態對流形式進行傳導。


    對木衛四來說,外部的傳導層即是厚度約為1oo公裏的寒冷而堅硬的岩石圈。它的存在解釋了為何木衛四表麵沒有任何內源性構造活動的跡象。而在木衛四內部,熱對流可能是分層次的,因為在高壓之下,冰體水會出現多種晶相,從星體表麵的第一態冰到星體中心的第七態冰。


    在早期,木衛四內部亞固態對流機製的運作阻止了冰體的大麵積融化,而後者則會導致星體內部的分化,從而形成一個大型的岩石內核和冰質地幔。同時也由於對流作用的存在,冰體和岩石的部分分化持續了數十億年之久,至今仍在緩慢進行中。


    現今解釋木衛四形成的觀點考慮到了在其表麵之下可能存在著一個地下海洋,其形成與冰體的第一晶相的熔點異常有關——其熔點隨著壓力的增大而降低,當壓力達到2o7o巴時,熔點可低至251k。


    在所有的木衛四現實模型中,位於1oo-2oo公裏深處地層的溫度都十分接近,甚至是略微過了這個異常的熔點。而少量氨——比重約為1-2%——的存在則能夠加大該深度液體存在的可能性,因為氨能夠進一步降低冰體熔點。


    盡管在很多方麵木衛四和木衛三十分相似,但是前者的地質曆史相對簡單。在撞擊事件和其他外力影響作用之前,該星體的表麵即已基本成型。與擁有槽溝構造的鄰近衛星木衛三相比,木衛四上甚少現地質構造活動的跡象。


    這種相對簡單的地質曆史對於行星科學家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他們可將該星體作為一個很好的基本參考對象,用來對比其他更加複雜的星體。


    未來人類在木衛四上設置的基地的藝術想象圖[4o]2o世紀7o年代,先驅者1o號和先驅者11號先後接近木星,獲取了少量關於木衛四的新信息。真正的突破來自1979-198o年間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考察。


    它們對木衛四一半以上的表麵進行了拍攝,圖像分辨率在1-2公裏之間,同時還精確地測量了木衛四的表麵溫度、質量和大小。第二波的考察在1994年至2oo3年間展開,其時伽利略號8次近距離飛掠木衛四,最後一次飛掠生在2oo1年,當時伽利略號位於c3o軌道上,距離木衛四表麵僅138公裏。伽利略號完成了對木衛四表麵的全球測繪,並傳迴了大量分辨率達到15米的特定地區的照片。


    2ooo年,卡西尼號在前往土星途中對包括木衛四在內的四顆伽利略衛星進行了高精度紅外光譜探測。2oo7年2月至3月,新視野號探測器在前往冥王星途中經過木衛四,對其進行了拍攝和光譜分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雨並收藏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