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是離太陽第七顆行星,51118km。體積約為地球的65倍,在九大行星中僅次於木星和土星。天王星的大氣層中83%是氫,15%為氦,2%為甲烷以及少量的乙炔和碳氫化合物。
上層大氣層的甲烷吸收紅光,使天王星呈現藍綠色。大氣在固定緯度集結成雲層,類似於木星和土星在緯線上鮮豔的條狀色帶。天王星雲層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93攝氏度。質量為8.6810±13x102?kg,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4.63倍。密度較小,隻有1.24克/立方厘米,為海王星密度值的74.7%。
海王星是離太陽的第八顆行星,直徑49532千米。海王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半徑為45億千米,公轉一周需要165年。從1846年發現到今天,海王星還沒有走完一個全程。海王星的直徑和天王星類似,質量比天王星略大一些。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主要大氣成分都是氫和氦,內部結構也極為相近,所以說海王星與天王星是一對孿生兄弟。
海王星有太陽係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時速高達2100公裏。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c,是太陽係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c,可以和太陽的表麵比較。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劃的觀測發現的行星。
冥王星,位於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內側,是柯伊伯帶中已知的最大天體。直徑約為2370±20km,是地球直徑的18.5%。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投票決定,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大會通過的決議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在太陽係傳統的“九大行星”中,隻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這些要求。
冥王星由於其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因此被自動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的表麵溫度大概在-238到-228c之間。
冥王星的成份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蓋著一些固體氮以及少量的固體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麵的黑暗部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機物質或是由宇宙射線引發的光化學反應。
冥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組成。大氣極其稀薄,地麵壓強隻有少量微帕。
地球是離太陽第三顆行星,是我們人類的家鄉,盡管地球是太陽係中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許多方麵都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它是太陽係中唯一一顆麵積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質量m=5.9742x10^24公斤,表麵溫度:t=-30~+45。英國科研人員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等可能劇烈改變環境的事件發生,地球適宜人類居住的時間還剩約17.5億年,不過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可能縮短這一時間。
沒有人知道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他們能否贏得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他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星球,所在的星係。這點華楓很清楚,作為這批學員中最努力的幾個,他一刻不敢放鬆。
彗星是由灰塵和冰塊組成的太陽係中的一類小天體,繞日運動。
科學家使用探測器對彗星的化學遺留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成份為氨、甲烷、硫化氫、氰化氫和甲醛。科學家得出結論稱,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
在太陽係的周圍還包裹著一個龐大的“奧爾特雲”。星雲內分布著不計其數的冰塊、雪團和碎石。其中的某些會受太陽引力影響飛入內太陽係,這就是彗星。這些冰塊、雪團和碎石進入太陽係內部,其表麵因受太陽風的吹拂而開始揮發。
所以彗星都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而且越靠近太陽尾巴越長、越明顯。太陽係內的星際空間並不是真空的,而是充滿了各種粒子、射線、氣體和塵埃。
柯伊伯帶,是一種理論推測認為短周期彗星是來自離太陽50—500天文單位的一個環帶,位於太陽係的盡頭。柯伊伯帶是冰質殘片組成的巨環,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環繞著太陽係的外邊緣。
物質多樣性:
紅巨星,當一顆恆星度過它漫長的青壯年期——主序星階段,步入老年期時,它將首先變為一顆紅巨星。稱它為“巨星”,是突出它的體積巨大。
在巨星階段,恆星的體積將膨脹到十億倍之多。稱它為“紅”巨星,是因為在這恆星迅速膨脹的同時,它的外表麵離中心越來越遠,所以溫度將隨之而降低,發出的光也就越來越偏紅。不過,雖然溫度降低了一些,可紅巨星的體積是如此之大,它的光度也變得很大,極為明亮。紅巨星一旦形成,就朝恆星的下一階段白矮星進發。
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種很特殊的天體,它的體積小、亮度低,但質量大、密度極高。白矮星是中低質量的恆星的演化路線的終點。
在紅巨星階段的末期,恆星的中心會因為溫度、壓力不足或者核聚變達到鐵階段而停止產生能量。恆星外殼的重力會壓縮恆星產生一個高密度的天體。一個典型的穩定獨立白矮星具有大約半個太陽質量,比地球略大。
這種密度僅次於中子星和誇克星。如果白矮星的質量超過1.4倍太陽質量,那麽原子核之間的電荷斥力不足以對抗重力,電子會被壓入原子核而形成中子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電子將脫離原子核,成自由電子。
這種自由電子氣體將盡可能地占據原子核之間的空隙,從而使單位空間內包含的物質也將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
形象地說,這時原子核是“沉浸於”電子中,常稱之為“簡並態”。大多數的恆星內核通過氫核聚變進行燃燒,將質量轉變為能量,並產生光和熱量,當恆星內部氫燃料完成消耗完後就開始進行氦融合反應,並形成更重的碳和氧,這一過程對於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而言,就顯得較為短暫,並形成碳氧組成的白矮星,如果其質量大於1.4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ia型超新星爆發。
類星體,20世紀6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還找到一種在銀河係以外象恆星一樣表現為一個光點的天體,但實際上它的光度和質量又和星係一樣,我們叫它類星體,現在已發現了數千個這種天體。超新星,是恆星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曆的一種劇烈爆炸。一般認為質量小於9倍太陽質量左右的恆星,在經曆引力坍縮的過程後是無法形成超新星的。
在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晚期,內部不能產生新的能量,巨大的引力將整個星體迅速向中心坍縮,將中心物質都壓成中子狀態,形成中子星,而外層下坍的物質遇到這堅硬的“中子核”反彈引起爆炸。這就成為超新星爆發,質量更大時,中心更可形成黑洞。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需要我們的太陽燃燒900億年才能與之相當。
超新星研究有著關乎人類自身命運的深層意義。如果一顆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非常接近地球,目前國際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此距離在100光年以內,它就能夠對地球的生物圈產生明顯的影響,這樣的超新星被稱為近地超新星。有研究認為,在地球曆史上的奧陶紀大滅絕,就是一顆近地超新星引起的,這次滅絕導致當時地球近60%的海洋生物消失。
脈衝星,是恆星在超新星階段爆發後的產物。超新星爆發之後,就隻剩下了一個“核”,僅有幾十公裏大小,它的旋轉速度很快,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每秒714圈。在旋轉過程中,它的磁場會使它形成強烈的電波向外界輻射,脈衝星就像是宇宙中的燈塔,源源不斷地向外界發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是間歇性的,而且有著很強的規律性。
正是由於其強烈的規律性,脈衝星被認為是宇宙中最精確的時鍾。
上層大氣層的甲烷吸收紅光,使天王星呈現藍綠色。大氣在固定緯度集結成雲層,類似於木星和土星在緯線上鮮豔的條狀色帶。天王星雲層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93攝氏度。質量為8.6810±13x102?kg,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4.63倍。密度較小,隻有1.24克/立方厘米,為海王星密度值的74.7%。
海王星是離太陽的第八顆行星,直徑49532千米。海王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半徑為45億千米,公轉一周需要165年。從1846年發現到今天,海王星還沒有走完一個全程。海王星的直徑和天王星類似,質量比天王星略大一些。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主要大氣成分都是氫和氦,內部結構也極為相近,所以說海王星與天王星是一對孿生兄弟。
海王星有太陽係最強烈的風,測量到的時速高達2100公裏。海王星雲頂的溫度是-218°c,是太陽係最冷的地區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溫度約為7000°c,可以和太陽的表麵比較。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劃的觀測發現的行星。
冥王星,位於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內側,是柯伊伯帶中已知的最大天體。直徑約為2370±20km,是地球直徑的18.5%。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投票決定,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大會通過的決議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在太陽係傳統的“九大行星”中,隻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這些要求。
冥王星由於其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因此被自動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的表麵溫度大概在-238到-228c之間。
冥王星的成份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蓋著一些固體氮以及少量的固體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麵的黑暗部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機物質或是由宇宙射線引發的光化學反應。
冥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組成。大氣極其稀薄,地麵壓強隻有少量微帕。
地球是離太陽第三顆行星,是我們人類的家鄉,盡管地球是太陽係中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許多方麵都是獨一無二的。
比如,它是太陽係中唯一一顆麵積大部分被水覆蓋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質量m=5.9742x10^24公斤,表麵溫度:t=-30~+45。英國科研人員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等可能劇烈改變環境的事件發生,地球適宜人類居住的時間還剩約17.5億年,不過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可能縮短這一時間。
沒有人知道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他們能否贏得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所以他們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在的星球,所在的星係。這點華楓很清楚,作為這批學員中最努力的幾個,他一刻不敢放鬆。
彗星是由灰塵和冰塊組成的太陽係中的一類小天體,繞日運動。
科學家使用探測器對彗星的化學遺留物進行分析,發現其主要成份為氨、甲烷、硫化氫、氰化氫和甲醛。科學家得出結論稱,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
在太陽係的周圍還包裹著一個龐大的“奧爾特雲”。星雲內分布著不計其數的冰塊、雪團和碎石。其中的某些會受太陽引力影響飛入內太陽係,這就是彗星。這些冰塊、雪團和碎石進入太陽係內部,其表麵因受太陽風的吹拂而開始揮發。
所以彗星都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而且越靠近太陽尾巴越長、越明顯。太陽係內的星際空間並不是真空的,而是充滿了各種粒子、射線、氣體和塵埃。
柯伊伯帶,是一種理論推測認為短周期彗星是來自離太陽50—500天文單位的一個環帶,位於太陽係的盡頭。柯伊伯帶是冰質殘片組成的巨環,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環繞著太陽係的外邊緣。
物質多樣性:
紅巨星,當一顆恆星度過它漫長的青壯年期——主序星階段,步入老年期時,它將首先變為一顆紅巨星。稱它為“巨星”,是突出它的體積巨大。
在巨星階段,恆星的體積將膨脹到十億倍之多。稱它為“紅”巨星,是因為在這恆星迅速膨脹的同時,它的外表麵離中心越來越遠,所以溫度將隨之而降低,發出的光也就越來越偏紅。不過,雖然溫度降低了一些,可紅巨星的體積是如此之大,它的光度也變得很大,極為明亮。紅巨星一旦形成,就朝恆星的下一階段白矮星進發。
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種很特殊的天體,它的體積小、亮度低,但質量大、密度極高。白矮星是中低質量的恆星的演化路線的終點。
在紅巨星階段的末期,恆星的中心會因為溫度、壓力不足或者核聚變達到鐵階段而停止產生能量。恆星外殼的重力會壓縮恆星產生一個高密度的天體。一個典型的穩定獨立白矮星具有大約半個太陽質量,比地球略大。
這種密度僅次於中子星和誇克星。如果白矮星的質量超過1.4倍太陽質量,那麽原子核之間的電荷斥力不足以對抗重力,電子會被壓入原子核而形成中子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原子的質量絕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巨大的壓力之下,電子將脫離原子核,成自由電子。
這種自由電子氣體將盡可能地占據原子核之間的空隙,從而使單位空間內包含的物質也將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
形象地說,這時原子核是“沉浸於”電子中,常稱之為“簡並態”。大多數的恆星內核通過氫核聚變進行燃燒,將質量轉變為能量,並產生光和熱量,當恆星內部氫燃料完成消耗完後就開始進行氦融合反應,並形成更重的碳和氧,這一過程對於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而言,就顯得較為短暫,並形成碳氧組成的白矮星,如果其質量大於1.4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ia型超新星爆發。
類星體,20世紀6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還找到一種在銀河係以外象恆星一樣表現為一個光點的天體,但實際上它的光度和質量又和星係一樣,我們叫它類星體,現在已發現了數千個這種天體。超新星,是恆星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超新星爆發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曆的一種劇烈爆炸。一般認為質量小於9倍太陽質量左右的恆星,在經曆引力坍縮的過程後是無法形成超新星的。
在大質量恆星演化到晚期,內部不能產生新的能量,巨大的引力將整個星體迅速向中心坍縮,將中心物質都壓成中子狀態,形成中子星,而外層下坍的物質遇到這堅硬的“中子核”反彈引起爆炸。這就成為超新星爆發,質量更大時,中心更可形成黑洞。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需要我們的太陽燃燒900億年才能與之相當。
超新星研究有著關乎人類自身命運的深層意義。如果一顆超新星爆發的位置非常接近地球,目前國際天文學界普遍認為此距離在100光年以內,它就能夠對地球的生物圈產生明顯的影響,這樣的超新星被稱為近地超新星。有研究認為,在地球曆史上的奧陶紀大滅絕,就是一顆近地超新星引起的,這次滅絕導致當時地球近60%的海洋生物消失。
脈衝星,是恆星在超新星階段爆發後的產物。超新星爆發之後,就隻剩下了一個“核”,僅有幾十公裏大小,它的旋轉速度很快,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每秒714圈。在旋轉過程中,它的磁場會使它形成強烈的電波向外界輻射,脈衝星就像是宇宙中的燈塔,源源不斷地向外界發射電磁波,這種電磁波是間歇性的,而且有著很強的規律性。
正是由於其強烈的規律性,脈衝星被認為是宇宙中最精確的時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