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的生辰一過,眼看著就近了年關,就在這時候越國傳來消息,越王駕崩,新帝即位。大晉作為友邦,越國給太皇太後祝壽的使臣才剛剛離京,因此越國新帝即位,沒道理大晉不去祝賀的。
所以皇上欽點當今禮部侍郎郭生為朝賀大使,前翰林大儒蕭庭章之子,而今禮部主客清吏司主事蕭景明為副使,攜賀禮前去越國祝賀新帝登基。
大晉要去到越國,最近的一條官道需要穿過焦國,但現在大晉和焦國如此緊張的一個國情,因著安全起見,皇上給這一眾使臣配了近千人的護衛,此行定在臘月十六出發。
出發前一日,甄玉卿去了趟錦上樓,若春像是知道她會來一樣,早就泡好了茶等著她。
“你就不能稍微笨一點嗎?”甄玉卿也不客氣,進門後就懶洋洋窩到矮榻上,一邊喝茶一邊朝若春說道。
今日她來這裏,就是想要與若春說一說,希望他能與蕭景明他們一起走這一趟,雖然這個想法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但她認識的人裏,也就若春是越國人,而且若春本事極大,有他同行蕭景明他們的安全係數會高出許多。
當然在除了這些原因之外,甄玉卿還隱約生出了些許,就算她不提,若春也將離去的直覺,而今看來,她的直覺還當真準確的可怕。
“也不全是因為你”若春看了她一眼,斂下眉目啜了一口茶水。
若春是越國人,當年他從越國逃到大晉,被甄玉卿救下,二人一見如故,大致也有還甄玉卿人情的緣由,他便是留在了大晉,這一留就留了近十年,算算,他也該迴去瞧一瞧了。
“需要幫忙嗎?”
甄玉卿想到當年見到若春時候,他渾身是傷,命懸一線,原本她都覺得他活不成了,卻不想他竟掙紮著愣是挺了過來。能將若春重創至此,想必對方也是個十分厲害的狠角色,在這種情況下甄玉卿向來不讚成單打獨鬥,所以,若是若春需要,她會無條件給他提供幫助。
“還能應付。”若春笑道。
“你的事情處理完了後,還迴來嗎?”甄玉卿一直知道若春心裏有大計較,他蟄伏多年,想必這次迴去,也就算的上二人的永別了,但甄玉卿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近十年的光景,他二人既是朋友又是知己,雖是明白天下無不散宴席的道理,甄玉卿心裏還是少不得一些不舍觸動。
“若是活著,定然還是要來見你一見的。”若春這話多了些玩笑的意味,這種問題如果放在十年前問他,他定然是不會做答的,但經過這近十年的沉澱,他心中的一些想法已然發生了改變。
尤其是近兩年看慣了甄玉卿那灑脫的‘舍得’態度,於那名利,錢財之道,生不帶來死亦不能帶去,汲汲營營勞心費神的又有多大的意義?
“可別像上次那樣。”甄玉卿撇嘴。
若春:“不會”
“那就好”若春有多大的本事甄玉卿沒有完全見識過,但就他這些年偶爾露出的一手來看,想要拚本事幹掉若春的話,這樣的人,這世上怕是不多。所以,他說不會再身受重傷,甄玉卿便是堅信不疑。
屋子裏沉默了一瞬,若春從身側拿過一個盒子遞給甄玉卿,“這是塵馥的配方,換了幾味藥,對你的損傷減小了一些,不過是藥三分毒,若是有機會,你便停了吧。”
“嗯”
“裏頭還有幾貼調理的方子,自個兒的身子,還是上心一些的好。”若春本不是話多的,大概是想著日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相見了,他便多說了幾句。
“我省的”甄玉卿又喝了口熱茶,但心裏總覺著不得勁兒。
“你心裏大致也明白的,皇帝對你執念頗深,所以這般辭官,怕也不會太容易。”說到這裏,若春頗為認真的看向甄玉卿,“但憑你的本事,這大晉也沒什麽人難的住你,況且還有沈將相護,也就沒必要太過委屈了自己。”
“噗”聽若春這樣婆婆媽媽的說著,甄玉卿禁不住笑了起來,“我的好好若春先生什麽時候變若春婆婆了?”
接著又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曉得,不過我與他畢竟也算得上有一段養育之情,他變成這樣,與我大體也脫不了幹係,而今他的性子日漸沉穩,出格的事估摸著也做不出來,你就放心吧!”
過完年,就是甄玉卿與楚恆約定迴朝的日子,原本甄玉卿打算在迴朝之前就給楚恆遞折子辭官,卻沒想到遇上焦國作妖,而今十萬大軍開到焦國邊境,國內談判又一直沒個落實,事情統統不上不下的懸著,她這折子還真沒法兒遞出去。
不過在若春這裏,她倒是什麽也沒隱瞞的。
“凡事你自己心裏有數就好。”若春點頭,他也明白甄玉卿在楚恆身上付出了多少,所以讓她與楚恆直接撕破臉,那也是不可能的。
“你就別操心我了,這些年你可見我哪裏吃了虧的?我就不是個吃虧的性子,所以放心放心好了!”甄玉卿還真是個愛說大實話的。
若春笑了笑,“日後我會將錦上樓交給含章,你有什麽事,知會他就行了。”
“ok!”甄玉卿簡直被若春逗樂了,這男人平日裏高冷異常,沒想到也有今日這般婆媽的時候,不過這樣的若春卻叫她心裏生出更多更多的不舍來。
……
送走若春、蕭景明一行,京城的年味兒就一日重過一日來,不過深宮內院不管是什麽時候,什麽節慶,永遠都是安靜冷冰的模樣。
這日已過小年,禦書房裏的燈火還是如往常那般到了二更天還通明著,書房內楚恆端坐在桌案後認真的看著奏折,隻是手裏的奏折看了半晌也沒放的意思,反倒是看了好幾眼放在旁邊的另一張紙頁兒。
等了一會兒,他索性扔了手上的折子,再次將那紙頁兒拿了起來。這是問夏從宮外給他遞進來的一個消息,上頭寫著個不大不小的秘密。
楚恆的心卻因為這個不大不小的秘密,反反複複的有些個激動又有些不安著。
焦國人認為如今大晉軍隊駐紮邊境,焦國與大晉的談判一直沒有結果,全都是因為甄玉卿在從中作梗,所以欲故技重施,買兇殺人,而且他們連動手的時間都決定好了,就是在初八祭天那一日。
這讓楚恆想到了去年正月初八的那場截殺,一時間他的眸色暗沉下來,焦國不除,他這一腔心頭之恨無處去消,隻是如今要對焦國開戰的話,還是差了一些理由呢……
初一這日甄玉卿依著慣例給楚恆過了個生辰,也是隻有今日,楚恆才找迴了些許少年人的開朗活潑來,纏著甄玉卿叫她給自己講小時候聽過許多遍的安徒生童話。
甄玉卿瞧著這樣的楚恆,想到明年,甚至於從此之後怕是再沒機會給他去過生日了,便是什麽都由著他,不過也是因著楚恆現在成親了,他的生辰也就沒法子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還得分些時候與宮中的妃子一起,接受她們的各種祝壽禮儀。
因此剛到酉時末刻,甄玉卿就告退離開了皇宮。
近些日子楚恆的心情一直都不錯,所以饒是甄玉卿不能陪他到晚上,讓他有一些不舍,也還是很快恢複了良好的心情,連帶著看著幾個總覺礙事的女子,也沒了往昔的不耐。
那日因為擅闖禦書房見到了不該見的事,害死了小悠,沈清怡沉默了兩日,便是又恢複了尋常溫婉和善的模樣,對外楚恆並沒有說小悠是因為刺探機密所以被處死,畢竟沈清怡是沈家的人,若是鬧了個沈家人都竊取國家機密,不是變相要逼沈家軍造反嗎?
所以楚恆再蠻橫,也還是沒傻到這個程度,當然沈清怡也不傻,所以那日之事就這麽輕飄飄揭了過去。
至於宮中其他人,多多少少也知曉那日禦書房發生了一些事情,隻是知曉的都不太明了,加之宮中本來就禁斷瞎打聽這種事,聰明一點的都會把事情擱在心裏,不會到處瞎問瞎說,至少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
當然,就算他們想要打聽,大概這時候也是沒法子知道些什麽的了。畢竟這種事情,楚恆是不會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給到別人去揣度的。
這是楚恆與自己幾個妃嬪度過的第一個生日,在尋常人眼裏‘第一個’總是要特別一些,需要用別致的儀式感來祭奠,使得之後的日子能夠清晰的想起當時,所以幾人輪番上陣各展己長,又是讓楚恆貢獻了大半晚。
不過大體是因為心情愉悅,他愣是陪著眾人娛樂到了最後,末了還選了琴技不算最出挑,裝扮不算美豔的沈清怡侍寢。
大體是那一日已經用完了沈清怡所有的驚訝,所以今日如此被楚恆優待,她也依舊保持著她原有的溫婉與平靜,恭迎楚恆去了自家宮中。
“知道今日朕為何偏偏挑了你嗎?”就在沈清怡伺候楚恆更衣的時候,楚恆莫名問了她一句。
“臣妾愚鈍”沈清怡垂眸斂目。
“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楚恆似乎是笑了一下,帶出些微的酒氣。
沈清怡拿著他換下的衣裳往後退了小半步,心裏苦笑片刻,“皇上抬舉臣妾,抬舉沈家,這是臣妾的福分。”
瞧著進退有度的沈清怡,楚恆微微挑了挑眉頭,片刻後才平靜的說道:“你心裏清楚便好。”
沈清怡依舊斂著眉目,因而楚恆沒瞧見她眼中一瞬即逝的怨毒。
在替楚恆更衣的時候,沈清怡從他的衣物裏發現了一張疊的整整齊齊的紙頁,她不露聲色,伺候著楚恆歇下。因著之前慣例,楚恆雖然宿在她們房中,但都是一人待一個屋子,絕不會碰任何人。
也是因為這樣,半夜裏沈清怡才敢躡手躡腳的去拿了楚恆衣袖裏的那張紙,隻是當她看清紙上寫著的東西時,心裏的震驚,幾乎伴著她那突突跳動的心髒一同將她震傻當場。
隻是當那份震驚消退之後,她心中又莫名的升起了些許的痛快來,然而當她弄清這份痛快是因為她內心裏竟然深深怨恨著甄玉卿,而在想到他會被人殺死的時候,她心裏所湧現出來的情緒時,她又有些驚慌起來。
不過這驚慌大概也隻是唿吸之間的事情,她想起了自己如今的境遇,想到了慘死的小悠,這一切的一切統統在於甄玉卿。
若不是因為他,自己不會心如刀絞,若不是因為她,皇上也不會變成這樣而自己年紀輕輕便成了個守活寡之人,若不是因為他,小悠也不會死,若不是因為他,自己也不會迴到京城這個地方,若不是因為他……
懷著諸多複雜怨恨的情緒,沈清怡再次躺到了床上,如今皇上既是得了這個消息,自然是不會讓焦國那些人得逞,也就是說,甄玉卿根本不會被殺,他不會被殺嗎……
想到這裏,她有些遺憾又莫名的還覺得鬆了口氣,這個情緒折磨著她,拉扯著她的情緒,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她才閉上了她那帶著些許紅血絲,卻清冷又藏著些許恨意的眸子。
過了年初一,轉眼就到了初八這日,因著去年子午衛和戍北營比試了一場,這種帶著競爭意味的餘興節目很漲軍中士氣,所以今年兵部和禮部又組織了一場這樣的競賽,彩頭依舊是皇上提供,據說十分的豐富。
此次所選的競賽內容主要是上山拉練以及圍獵,甄玉卿本不想參加這個祭天,但奈何她丞相的身份擺在那裏,這種全國矚目提升國民信仰的事情,她缺席了不好,所以也還是久違的出現在了文武百官麵前。
也得虧初八這日風和日麗,因此就算山上白雪皚皚,也沒冷的進骨子裏,快到中午的時候,由楚恆帶領,眾人上到了祭天台,不過這祭台能夠走到最頂端的隻有楚恆,其他百官如甄玉卿一行隻能行到半道。
山上的風不小,刮著祭台周圍的錦旗,發出獵獵聲響,九聲悠揚的鍾鳴帶出濃重的肅穆之情,在山巔隆隆傳開。
典唱官平板的聲音隨風傳開,百官跪伏祈天,甄玉卿隨大流斂袍下跪,卻在收迴目光的時候恍惚間覷見了一點耀眼的光點,不過待她仔細去瞧的時候,又是什麽都看不見了,懷著些許疑惑,開盛九年的祭天儀式正式拉開序幕。
所以皇上欽點當今禮部侍郎郭生為朝賀大使,前翰林大儒蕭庭章之子,而今禮部主客清吏司主事蕭景明為副使,攜賀禮前去越國祝賀新帝登基。
大晉要去到越國,最近的一條官道需要穿過焦國,但現在大晉和焦國如此緊張的一個國情,因著安全起見,皇上給這一眾使臣配了近千人的護衛,此行定在臘月十六出發。
出發前一日,甄玉卿去了趟錦上樓,若春像是知道她會來一樣,早就泡好了茶等著她。
“你就不能稍微笨一點嗎?”甄玉卿也不客氣,進門後就懶洋洋窩到矮榻上,一邊喝茶一邊朝若春說道。
今日她來這裏,就是想要與若春說一說,希望他能與蕭景明他們一起走這一趟,雖然這個想法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但她認識的人裏,也就若春是越國人,而且若春本事極大,有他同行蕭景明他們的安全係數會高出許多。
當然在除了這些原因之外,甄玉卿還隱約生出了些許,就算她不提,若春也將離去的直覺,而今看來,她的直覺還當真準確的可怕。
“也不全是因為你”若春看了她一眼,斂下眉目啜了一口茶水。
若春是越國人,當年他從越國逃到大晉,被甄玉卿救下,二人一見如故,大致也有還甄玉卿人情的緣由,他便是留在了大晉,這一留就留了近十年,算算,他也該迴去瞧一瞧了。
“需要幫忙嗎?”
甄玉卿想到當年見到若春時候,他渾身是傷,命懸一線,原本她都覺得他活不成了,卻不想他竟掙紮著愣是挺了過來。能將若春重創至此,想必對方也是個十分厲害的狠角色,在這種情況下甄玉卿向來不讚成單打獨鬥,所以,若是若春需要,她會無條件給他提供幫助。
“還能應付。”若春笑道。
“你的事情處理完了後,還迴來嗎?”甄玉卿一直知道若春心裏有大計較,他蟄伏多年,想必這次迴去,也就算的上二人的永別了,但甄玉卿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近十年的光景,他二人既是朋友又是知己,雖是明白天下無不散宴席的道理,甄玉卿心裏還是少不得一些不舍觸動。
“若是活著,定然還是要來見你一見的。”若春這話多了些玩笑的意味,這種問題如果放在十年前問他,他定然是不會做答的,但經過這近十年的沉澱,他心中的一些想法已然發生了改變。
尤其是近兩年看慣了甄玉卿那灑脫的‘舍得’態度,於那名利,錢財之道,生不帶來死亦不能帶去,汲汲營營勞心費神的又有多大的意義?
“可別像上次那樣。”甄玉卿撇嘴。
若春:“不會”
“那就好”若春有多大的本事甄玉卿沒有完全見識過,但就他這些年偶爾露出的一手來看,想要拚本事幹掉若春的話,這樣的人,這世上怕是不多。所以,他說不會再身受重傷,甄玉卿便是堅信不疑。
屋子裏沉默了一瞬,若春從身側拿過一個盒子遞給甄玉卿,“這是塵馥的配方,換了幾味藥,對你的損傷減小了一些,不過是藥三分毒,若是有機會,你便停了吧。”
“嗯”
“裏頭還有幾貼調理的方子,自個兒的身子,還是上心一些的好。”若春本不是話多的,大概是想著日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相見了,他便多說了幾句。
“我省的”甄玉卿又喝了口熱茶,但心裏總覺著不得勁兒。
“你心裏大致也明白的,皇帝對你執念頗深,所以這般辭官,怕也不會太容易。”說到這裏,若春頗為認真的看向甄玉卿,“但憑你的本事,這大晉也沒什麽人難的住你,況且還有沈將相護,也就沒必要太過委屈了自己。”
“噗”聽若春這樣婆婆媽媽的說著,甄玉卿禁不住笑了起來,“我的好好若春先生什麽時候變若春婆婆了?”
接著又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曉得,不過我與他畢竟也算得上有一段養育之情,他變成這樣,與我大體也脫不了幹係,而今他的性子日漸沉穩,出格的事估摸著也做不出來,你就放心吧!”
過完年,就是甄玉卿與楚恆約定迴朝的日子,原本甄玉卿打算在迴朝之前就給楚恆遞折子辭官,卻沒想到遇上焦國作妖,而今十萬大軍開到焦國邊境,國內談判又一直沒個落實,事情統統不上不下的懸著,她這折子還真沒法兒遞出去。
不過在若春這裏,她倒是什麽也沒隱瞞的。
“凡事你自己心裏有數就好。”若春點頭,他也明白甄玉卿在楚恆身上付出了多少,所以讓她與楚恆直接撕破臉,那也是不可能的。
“你就別操心我了,這些年你可見我哪裏吃了虧的?我就不是個吃虧的性子,所以放心放心好了!”甄玉卿還真是個愛說大實話的。
若春笑了笑,“日後我會將錦上樓交給含章,你有什麽事,知會他就行了。”
“ok!”甄玉卿簡直被若春逗樂了,這男人平日裏高冷異常,沒想到也有今日這般婆媽的時候,不過這樣的若春卻叫她心裏生出更多更多的不舍來。
……
送走若春、蕭景明一行,京城的年味兒就一日重過一日來,不過深宮內院不管是什麽時候,什麽節慶,永遠都是安靜冷冰的模樣。
這日已過小年,禦書房裏的燈火還是如往常那般到了二更天還通明著,書房內楚恆端坐在桌案後認真的看著奏折,隻是手裏的奏折看了半晌也沒放的意思,反倒是看了好幾眼放在旁邊的另一張紙頁兒。
等了一會兒,他索性扔了手上的折子,再次將那紙頁兒拿了起來。這是問夏從宮外給他遞進來的一個消息,上頭寫著個不大不小的秘密。
楚恆的心卻因為這個不大不小的秘密,反反複複的有些個激動又有些不安著。
焦國人認為如今大晉軍隊駐紮邊境,焦國與大晉的談判一直沒有結果,全都是因為甄玉卿在從中作梗,所以欲故技重施,買兇殺人,而且他們連動手的時間都決定好了,就是在初八祭天那一日。
這讓楚恆想到了去年正月初八的那場截殺,一時間他的眸色暗沉下來,焦國不除,他這一腔心頭之恨無處去消,隻是如今要對焦國開戰的話,還是差了一些理由呢……
初一這日甄玉卿依著慣例給楚恆過了個生辰,也是隻有今日,楚恆才找迴了些許少年人的開朗活潑來,纏著甄玉卿叫她給自己講小時候聽過許多遍的安徒生童話。
甄玉卿瞧著這樣的楚恆,想到明年,甚至於從此之後怕是再沒機會給他去過生日了,便是什麽都由著他,不過也是因著楚恆現在成親了,他的生辰也就沒法子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還得分些時候與宮中的妃子一起,接受她們的各種祝壽禮儀。
因此剛到酉時末刻,甄玉卿就告退離開了皇宮。
近些日子楚恆的心情一直都不錯,所以饒是甄玉卿不能陪他到晚上,讓他有一些不舍,也還是很快恢複了良好的心情,連帶著看著幾個總覺礙事的女子,也沒了往昔的不耐。
那日因為擅闖禦書房見到了不該見的事,害死了小悠,沈清怡沉默了兩日,便是又恢複了尋常溫婉和善的模樣,對外楚恆並沒有說小悠是因為刺探機密所以被處死,畢竟沈清怡是沈家的人,若是鬧了個沈家人都竊取國家機密,不是變相要逼沈家軍造反嗎?
所以楚恆再蠻橫,也還是沒傻到這個程度,當然沈清怡也不傻,所以那日之事就這麽輕飄飄揭了過去。
至於宮中其他人,多多少少也知曉那日禦書房發生了一些事情,隻是知曉的都不太明了,加之宮中本來就禁斷瞎打聽這種事,聰明一點的都會把事情擱在心裏,不會到處瞎問瞎說,至少在這個節骨眼上不會。
當然,就算他們想要打聽,大概這時候也是沒法子知道些什麽的了。畢竟這種事情,楚恆是不會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給到別人去揣度的。
這是楚恆與自己幾個妃嬪度過的第一個生日,在尋常人眼裏‘第一個’總是要特別一些,需要用別致的儀式感來祭奠,使得之後的日子能夠清晰的想起當時,所以幾人輪番上陣各展己長,又是讓楚恆貢獻了大半晚。
不過大體是因為心情愉悅,他愣是陪著眾人娛樂到了最後,末了還選了琴技不算最出挑,裝扮不算美豔的沈清怡侍寢。
大體是那一日已經用完了沈清怡所有的驚訝,所以今日如此被楚恆優待,她也依舊保持著她原有的溫婉與平靜,恭迎楚恆去了自家宮中。
“知道今日朕為何偏偏挑了你嗎?”就在沈清怡伺候楚恆更衣的時候,楚恆莫名問了她一句。
“臣妾愚鈍”沈清怡垂眸斂目。
“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楚恆似乎是笑了一下,帶出些微的酒氣。
沈清怡拿著他換下的衣裳往後退了小半步,心裏苦笑片刻,“皇上抬舉臣妾,抬舉沈家,這是臣妾的福分。”
瞧著進退有度的沈清怡,楚恆微微挑了挑眉頭,片刻後才平靜的說道:“你心裏清楚便好。”
沈清怡依舊斂著眉目,因而楚恆沒瞧見她眼中一瞬即逝的怨毒。
在替楚恆更衣的時候,沈清怡從他的衣物裏發現了一張疊的整整齊齊的紙頁,她不露聲色,伺候著楚恆歇下。因著之前慣例,楚恆雖然宿在她們房中,但都是一人待一個屋子,絕不會碰任何人。
也是因為這樣,半夜裏沈清怡才敢躡手躡腳的去拿了楚恆衣袖裏的那張紙,隻是當她看清紙上寫著的東西時,心裏的震驚,幾乎伴著她那突突跳動的心髒一同將她震傻當場。
隻是當那份震驚消退之後,她心中又莫名的升起了些許的痛快來,然而當她弄清這份痛快是因為她內心裏竟然深深怨恨著甄玉卿,而在想到他會被人殺死的時候,她心裏所湧現出來的情緒時,她又有些驚慌起來。
不過這驚慌大概也隻是唿吸之間的事情,她想起了自己如今的境遇,想到了慘死的小悠,這一切的一切統統在於甄玉卿。
若不是因為他,自己不會心如刀絞,若不是因為她,皇上也不會變成這樣而自己年紀輕輕便成了個守活寡之人,若不是因為他,小悠也不會死,若不是因為他,自己也不會迴到京城這個地方,若不是因為他……
懷著諸多複雜怨恨的情緒,沈清怡再次躺到了床上,如今皇上既是得了這個消息,自然是不會讓焦國那些人得逞,也就是說,甄玉卿根本不會被殺,他不會被殺嗎……
想到這裏,她有些遺憾又莫名的還覺得鬆了口氣,這個情緒折磨著她,拉扯著她的情緒,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她才閉上了她那帶著些許紅血絲,卻清冷又藏著些許恨意的眸子。
過了年初一,轉眼就到了初八這日,因著去年子午衛和戍北營比試了一場,這種帶著競爭意味的餘興節目很漲軍中士氣,所以今年兵部和禮部又組織了一場這樣的競賽,彩頭依舊是皇上提供,據說十分的豐富。
此次所選的競賽內容主要是上山拉練以及圍獵,甄玉卿本不想參加這個祭天,但奈何她丞相的身份擺在那裏,這種全國矚目提升國民信仰的事情,她缺席了不好,所以也還是久違的出現在了文武百官麵前。
也得虧初八這日風和日麗,因此就算山上白雪皚皚,也沒冷的進骨子裏,快到中午的時候,由楚恆帶領,眾人上到了祭天台,不過這祭台能夠走到最頂端的隻有楚恆,其他百官如甄玉卿一行隻能行到半道。
山上的風不小,刮著祭台周圍的錦旗,發出獵獵聲響,九聲悠揚的鍾鳴帶出濃重的肅穆之情,在山巔隆隆傳開。
典唱官平板的聲音隨風傳開,百官跪伏祈天,甄玉卿隨大流斂袍下跪,卻在收迴目光的時候恍惚間覷見了一點耀眼的光點,不過待她仔細去瞧的時候,又是什麽都看不見了,懷著些許疑惑,開盛九年的祭天儀式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