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的金融家們很難對比特公司飆升的股價,給出令人信服的分析或者預測。


    因為短短幾個月不到的時間,它的股價峰值就經曆了多次變化。


    對此有評論家批評道,“那些安排該公司以每股18美元價格上市的銀行家們。


    隨後又密集發布看漲分析師的報告,這就是當著你的麵進行股票炒作。


    否則他們怎麽會在9個星期前還說比特值18美元每股,現在卻說‘哎呀,我們犯了個錯誤,它值60美元一股。’”


    看到這裏迪恩忍不住笑了起來,這些批評他全當笑話。


    不過這兩個多月的變化,確實讓人目不暇接。


    之前福布斯400對他的資產估值是15億美刀,但如今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億。


    股市稍微一點震蕩,那就是幾個億的變化,老實說迪恩已經習慣了自己身家的起起伏伏。


    當然比特公司現在之所以受到熱捧,這和它最近發布的季度財報,以及worktitle的推出有關。


    現在已經臨近年底,根據比特公司前三個季度的財報總值計算,它的銷售額已經突破3億美元。


    而最後一個季度注定要迎來新一輪的銷售暴漲,因為worktitle是在九月中才發布。


    這款軟件一經上市,就獲得了大量好評。


    青睞它們的絕不僅僅是華爾街的金融公司,矽穀這裏的鄰居們也對它讚不絕口。


    因為知道後世成熟的協同軟件是什麽樣的,所以迪恩在比特公司開發初期就避開了很多坑。


    他盡量讓worktitle簡單易用,初始版本隻要保證核心功能流暢就行。


    其他的輔助功能可以後麵慢慢加,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是成功的。


    線性工作流設計很好的適應了現在的辦公需求,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一個亮點,就是以@結尾的電子郵件係統大受歡迎。


    現在的市麵上,有眾多的商業電子郵件業務,比如蓮花公司的notes和mci的電子郵件服務。


    它們都作為一項商業項目在運營,換言之這些電子郵件是收費的。


    不僅收費,甚至費用還相當昂貴,因為這涉及多個部分的費用組成。


    打個比方,比特公司給東海岸的aol發一封電子郵件。


    它不僅需要向郵箱域名所有公司繳納服務費,還要再向網絡服務商支付數據交互費用。


    沒錯,在網絡沒有徹底放開的年代,發一封電子郵件並不便宜。


    但現在比特公司的郵箱服務是嵌入進worktitle軟件中,被當著一件完整的產品在出售。


    如果把郵箱功能單獨拎出來看,那麽它就是免費的。


    不僅免費,比特公司甚至提供配套的服務器支持,這進一步降低了彼此溝通的成本。


    當不同的公司之間利用worktitle相互發郵件時,他們無需繳納郵箱服務費,也無需支付數據交互費用。


    比特公司的worktitle免去了這中間環節的所有成本,這就是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當使用worktitle軟件的企業用戶越來越多時,它就會發生規模效應。


    這是因為比特公司的用戶之間可以使用teams相互溝通,也可以非常方便的互發郵件。


    它們不產生任何成本,久而久之自然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並且還有極強的排他性。


    華爾街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比特公司的股價最近一直在漲。


    畢竟一款worktitle軟件,上市兩三個月就賣了30多萬份,這可是8000多萬美元的銷售額。


    粗略一算,比特公司最後一個季度的財務記錄還要被刷新。


    所以市場看漲也是正常的事,畢竟市值在某種程度上反應的是企業在未來幾年內的收益情況。


    結果嘛,當然就是迪恩的身家也跟著一起漲。


    把手頭上的資料看完,迪恩總算又找迴了心裏的那股踏實感。


    “所以現在來聊聊財捷公司吧,他們怎麽說?”這就是迪恩急著趕迴西海岸的原因。


    比特公司正在談判自己的第一筆並購,不過似乎進展不怎麽順利。


    “普魯克斯想賣,但庫克隻接受注資,我們的開價已經到極限了。”


    吉米對固執的庫克無可奈何,他嚐試過各種說服方法。


    “好吧,我和他們聊聊,實在不行那就對財捷注資。”


    迪恩之所以看上這家公司,並不是因為它對比特公司有多重要。


    而是財捷踏入了一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細分領域,財務軟件。


    美利堅是一個預扣稅製度的國家,通常報稅之後,聯邦政府的操作是退稅居多。


    這就使得個人報稅的意願比較強烈,從而催生了專門的報稅會計市場。


    財捷瞄準的就是這一領域,庫克很早就意識到使用傳統紙和筆的記賬方法,最終會被個人電腦所替代。


    而人們的報稅意願也足以支撐這部分市場,所以財捷的第一款記賬軟件quicken,就是麵向個人用戶而開發。


    它可以幫助人們記錄銀行交易、規劃預算並衡量支出、跟蹤投資及其股票價格表現。


    當然最重要的是輔助用戶進行稅務計算,quicken內部已經集成了各種計算公式。


    事實證明庫克的判斷沒錯,財務軟件有它的應用市場。


    經過了幾年的更新,quicken已經進入家庭生活甚至醫療領域,財捷也慢慢有了逐步壯大的趨勢。


    比特公司想並購財捷的初衷,是想開發一款麵向企業用戶的報稅軟件。


    再不濟也要讓worktitle插入一部分財務功能,或者彼此兼容,支持數據相互轉移也行。


    辦公領域,這是比特公司擅長的業務。


    財捷正好可以彌補它在這方麵的不足,畢竟財務軟件具有一定的專業性。


    而為了完成這起並購,此前比特公司對它的開價是6000萬美元。


    這稱得上誠意十足,因為此時的財捷還隻是一個稍微有點名氣的小公司。


    作為一個成立了8年多的軟件公司,至今還沒有上市,就知道它的體量有多大。


    財務軟件雖然沒什麽競爭對手,但想要人們改變傳統的記賬觀念,這需要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


    但是麵對這筆巨額收購,雖然另外一個創始人普魯克斯和它背後的風投公司想賣,但庫克卻拒絕了。


    他認為財捷的上升期即將到來,尤其是看到比特公司上市之後。


    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總之目前談判的進度不理想。


    好吧,比特公司自身的存在,反而是影響這筆收購的最大障礙。


    但好在庫克雖然拒絕被收購,但他願意接納比特公司的注資。


    現在迪恩需要拜訪他們一番,然後定下下這筆交易


    91年即將進入尾聲,隨著大選進一步走來,媒體也把大量的目光放到了這一政治盛事上。


    早在十月份,克臨頓就按照原先計劃好的那樣,開始公開表示自己將參加明年的大選。


    於此同時因為迪恩的捐贈資金到位,克臨頓也開始組建自己的競選班子,並拍攝競選廣告。


    但媒體的反應卻十分冷淡,因為他太年輕了,而且資曆尚淺。


    根據蓋洛普公司的民意調查,克臨頓的支持率僅有9%不到。


    這距離傑裏.布朗21%的支持率差了不止一倍,沒錯,就是我們的加州前州長。


    說來有些諷刺,身為地頭蛇的布朗在加州到處演講化緣,甚至連經費都湊不齊。


    但他的支持率反而是驢黨內候選人最高的一個,這讓迪恩有點小小的尷尬。


    他給布朗隻開了幾萬美元的支票,但給克臨頓卻開了300萬美元。


    現在雙方的調查結果卻完全相反,不得不說這是很戲劇性的一幕。


    還好迪恩知道最後的贏家是誰,要不然臨陣投敵也說不定。


    但這也恰恰讓克臨頓對迪恩心生感激,畢竟現在怎麽看他的勝算都不高。


    媒體對克臨頓反應冷淡除了因為他的資曆,此外國際社會的動蕩不安,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各種各樣的消息流傳,北邊的毛熊似乎已經奄奄一息。


    就連不關心政治的矽穀這裏,大家喝著咖啡之餘,也會閑聊點評兩句。


    大家都在屏住唿吸,靜靜觀察局麵的變化,冷戰的陰影籠罩這片大陸上空太久了。


    所有人都期待和平的到來,沒有人希望戰爭,尤其是矽穀這兒。


    不過迪恩並不關心這些,他的生意版圖不在毛熊那兒,他隻想攥住未來的互聯網風口。


    這是他擅長的,也是唯一有把握的。


    政治交易有時候太陰暗,風險也太高,他沒必要趟這潭渾水


    比特公司最近市值突破55億美元,最高興的人除了它的股東,還有某些當初的投資者。


    迪克.克拉姆裏特是其中之一,他謹守自己當初的決心。


    他從未告訴任何人,他拿到了比特公司三輪融資的末班車車票。


    三個月以來他都對此保持沉默,尤其是在阿瑟.洛克麵前。


    他隻允許自己做出一個低調的慶祝舉動,那就是以男子漢的方式揮著拳頭在心中發出無聲的歡唿。


    他在這筆投資中賺到了上千萬美元!整整是他當初投資的十倍多!


    今天他收拾好自己,然後精神飽滿的出發去迎接迪恩,然後帶他去山景城談一筆生意。


    當初為了拿到上車的車票,迪克把恩頤投資在財捷中一部分股權讓給了迪恩。


    不多隻有10%左右,而且財捷的那兩個創始人還不知道這一點,畢竟當初這是私下交易。


    但是今天談的是筆大生意,迪恩已經不滿足於這點點股份。


    “迪恩,我已經和庫克他們約好了。放心,他們會給你一個好價格。”


    迪克一邊開車一邊熱情洋溢的鼓吹自己在這筆交易中的作用,他現在唯迪恩馬首是瞻。


    “謝謝你,迪克,這省去了很多麻煩。”迪恩笑著和他閑聊。


    “我是比特公司的粉絲,財捷能和它合作,絕對是明智的選擇。”


    迪克表現的很謙遜,隻要是能給比特公司帶來好處的事,他都很熱心。


    順帶一提,迪克位於舊金山家中的門把手。


    一邊上麵刻了字母“b”,一邊上麵刻了字母“t”,這是比特公司的縮寫。


    很快他們就抵達了距離比特公司不遠的財捷,它們都在矽穀,彼此是鄰居。


    雙方早就約好了見麵,因此主要人員都在。


    “普萊斯先生,很榮幸見到你。”普魯克斯好奇的盯著迪恩看個不停。


    “叫我迪恩就好。”迪恩笑著和他握了握手。


    兩人都是斯坦福的學生,這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關係。


    其實也是因為這一點,普魯克斯才傾向於把財捷賣給比特公司。


    畢竟他知道,即使最後完成收購,比特公司也會給他安排一個好位置。


    現在見到真人,普魯克斯不禁想瞧瞧20億美刀身家的人,到底有什麽不同。


    事實是迪恩很平億近人,他對誰都是如此。


    “庫克對嗎?我很喜歡quicken,它是一款偉大的軟件。”


    這個有著鷹一樣眼神的年輕人,此刻也正好奇的打量著迪恩。


    20億美刀足,以讓大多數人對迪恩保持一定的興趣。


    庫克心裏暗暗嘀咕,人們都說迪恩.普萊斯的眼光獨一無二。


    這是不是說明財捷潛力不錯,所以才引來了他的興趣。


    “普萊斯先生,財捷願意接受比特公司的注資。


    但你得答應我們,會替財捷解決一個麻煩。”


    “什麽?”迪恩驚訝於他的直率發言,這種開門見山的方式他還是第一次見。


    “這是我們的條件,否則財捷不需要額外的投資。”庫克堅持自己的條件。


    “所以你們的麻煩在哪?”迪恩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微軟”庫克吐出了一個簡單的詞匯。


    “微軟?”迪恩一呆。


    狗屎!怎麽哪裏都有微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利堅往事198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想並收藏美利堅往事198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