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古迴來自然也受到了褒獎。隻是這樣的功績還不足以讓他站在朝堂上跟各路大神對話,他的官職一直都不是很高。等顏徵繼位之後也找不到很好的借口提拔他,今天韓熠的突發之舉鄭重正中顏徵下懷。李通古是實打實的法家弟子, 韓熠要單列兩本法,那麽還有比李通古更適合的人嗎?這件事情顏徵壓根就沒跟大家商議,反正也不是讓李通古挑大梁,有韓熠在,也不怕出亂子。不管出什麽事情,韓熠總是會來先告訴他的。李通古卻很激動, 終於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了有沒有!之前他遊說各國,到最後都懷疑自己是縱橫家傳人了,在這樣下去, 他如何將法家發揚光大?當年他選擇秦國,就是因為秦國法製嚴苛,對法家接受能力最強,但法製又不是很完善,正是他大展身手的時候。隻可惜一直沒有找到很合適的機會,他原本以為自己至少要熬幾年,等到顏徵真正壓製住這幫老臣,或者跟顏子薦一樣將朝廷上下換個血他才能出頭。真沒想到現在就有機會了啊!李通古十分鄭重拜下說道:“臣必不辜負王上信任。”對顏徵行禮之後,他也很圓滑的對韓熠行禮說道:“下官經驗淺薄,還請中書令多多提點。”韓熠笑著說道:“李大夫乃是出色的法家弟子,我可不敢班門弄斧。”顏徵說道:“這兩部法典一定要慎重,要辛苦兩位卿家了。”李通古聽後一邊表忠心一邊心裏嘀咕,對著韓熠就是愛卿,對著別人就是卿家,看來韓熠在王的心裏地位果然不一般。韓熠卻沒有說大話這隻是說道:“臣之前曾言要閉關,是以隻能寫出一個更改,細節方麵,還要請李大夫多多完善。”顏徵愣了一下,如果韓熠不提,他都忘了韓熠還要閉關這件事情了。一時之間顏徵也有些心疼,韓熠每天想的都是怎麽當鹹魚,結果反而事情越來越多。他溫聲說道:“無妨,你要閉關多久?”韓熠歪頭想了想:“不好說,但應該不會太久,法典的編纂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我想等我出關的時候還能細查一番。”他說完轉頭對著李通古笑道:“隻是要勞煩李大夫了。”李通古立刻說道:“輔佐中書令本來就是下官職責。”他聽說韓熠要閉關的時候,整個人都更開心了一些,雖然這樣他幹活會比較多,但是做的越多,功勞越大啊。而且韓熠還在顏徵麵前過了明路,也就是說他的努力顏徵都是看在眼裏的,根本不會存在他幹了活,功勞卻都是韓熠的這種情況。中書令真是個厚道的好人啊!不管韓熠對李通古是什麽態度,反正李通古對韓熠的印象真是好到爆了。顏徵總覺得韓熠對李通古的態度有點奇怪,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大庶長跟薑不韋說話的時候,不就是這種態度嗎?看不慣對方,但是又沒有撕破臉,在維持表麵平和的同時也會暗搓搓的擠兌對方。當然韓熠是沒有擠兌李通古的,隻是他那種看上去就很表麵和平的笑容和語氣,讓顏徵很不習慣。長久以來,韓熠在顏徵眼裏是一個感情很濃烈鮮明的人,敢愛敢恨,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哪怕是站在朝堂上,麵對討厭的人也敢不假辭色。所以他從來沒有見過韓熠如此虛假的一麵。這讓他有些不習慣,同時開始思考,韓熠是不是覺得李通古是來搶功勞的?顏徵的思維進一步發散,難道……韓熠是吃醋了嗎?他越想越覺得可能。無論是改稅還是重新定製稅法和商法,從一開始就是韓熠提出來的,而如今他卻又喊來一個人跟他共同製定稅法和商法,很明顯就是給李通古了一塊跳板。阿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利用他?顏徵越想越是有些不安,在這件事情上,顏徵首先的身份是王,自然會從朝廷平衡,或者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出發考慮。站在王的立場,這樣安排很合適。但是站在韓熠的立場看,就是心上人要捧別人,用他當跳板,那肯定是不甘心的。顏徵猶豫了一下,決定迴頭跟韓熠好好解釋一下,李通古這個人是真的有能力,他相信韓熠不是個善妒的人,更何況他完全可以從別的地方給韓熠補償嘛。李通古退下之後,顏徵醞釀了一下問道:“李通古這個人,你怎麽看?”韓熠愣了一下,不知道顏徵是不是察覺到了什麽,但他還是迴答說道:“身負絕學,心比天高。”李通古對權勢的渴望是看得見的,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同時他的學識也的確支撐得起這份野心。韓熠的評價很客觀,顏徵便問道:“你覺得好是不好?”韓熠有些莫名地看著他:“這有什麽好不好的?隻要不是人品有大問題,什麽性格都無所謂吧,隻要這個人好用就可以啊,如今王上手下能用的人不多,能把他提上來也是好的。”韓熠這些話完全是站在顏徵的立場上考慮,說的一點錯都沒有。然而在顏徵看來,卻覺得他忍下了所有的不開心,完全在為自己著想。韓熠越是體貼他就越是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