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十站在知足常樂樓的屋頂,吹了一宿的夜風,白千帝陪了他一宿。
快到天亮的時候,白千帝告訴寧十,他想帶寧十離開洛陽,這裏已經不歡迎他倆了。隻有他帶著寧十離開,這座樓才會平安,這座樓裏的人才會平安。
而且,白千帝也琢磨了許久,寧十既然是他家的孩子,那就必須學一些東西。孟八九帶著寧十走了一遍人間,看了一遍劍,說是走,不如說是看著孟八九吃了一路的劍,於修行有益,可對人生的理解卻不完美。
或者可以說,看過了,卻沒有試過。
寧十的爹娘沒了,師父也走了,他還沒有長大,翅膀還不夠硬。作為他的舅舅,白千帝有義務教他一些東西,帶著他去感受一些東西,這在洛陽城裏肯定不行。
寧十看著天邊的魚肚白說:“如果有人不喜歡我在洛陽城,我可以離開,我可以一個人走。”
白千帝坐在屋簷上,使勁搖頭:“那可不行,俗世險惡,舅舅不放心。”
寧十冷眼道:“我已經長大了。”
白千帝繼續搖頭:“十五歲也算長大?”
寧十冷哼一聲:“我十六歲了!”
白千帝不爭這個:“好,好,就算你十六歲了,那也太小。”
寧十勾勾手指,樓裏飛來一把黑色木劍:“我可是二境的劍修,孕穴開了三十六,劍品入了黃色三階!”
白千帝撇撇嘴:“然後你差點被打死。”
停頓了一下,白千帝苦口婆心的說:“這差勁的修行界,二境劍修多如狗啊,可是不能掉以輕心,你就當舅舅是個不收錢的保鏢吧。”
當將軍府送來第三張催促的紙條時,寧十終於決定啟程。
這段時日,林豎橫已經徹底熟悉了知足常樂樓的運轉,如魚得水,而且寧十給他留下了自己這一年對修行的感悟,甚至將自己的劍道也傳給了他,並且叮囑他可以傳授給其他弟子。
至於白千帝,自從找到了寧十,幾乎跟他寸步不離,比跟屁蟲還要粘人。
有時候,寧十不問,他閑的無聊也會給他講一些,關於他娘,關於他爹,關於鑄劍草廬的故事,跟他講他娘多麽多麽秀外慧中,講他爹多麽多麽會鑄劍。
這也解開了寧十對鑄劍草廬的一些困惑。
為啥那把草蛇斷劍會自己認主。
因為寧十真的就是鑄劍草廬的少主啊。
鑄劍說多了,寧十到真聽進去一些,隻不過他想的事情跟白千帝希望他想的事情不是一個事情。
寧十對鑄劍忽然感興趣是想到了自己姑姑。
孟八九這輩子吃了多少把劍,就得罪了多少個人,父債子償,姑姑的債,理應落在他的頭上。
寧十想著,若是把那些個吃了的劍再給人家鑄迴來,親自送上門,能不能得到人家的原諒呢?
不求別的。
少說姑姑幾句壞話。
別動不動就嚷嚷著吃劍女魔頭,這就成。
離開知足常樂樓的時候,寧十隻讓林豎橫一個人送,其他人不許出來。
林豎橫一臉的苦瓜相,憋了半天才從身後掏出來一件白色的衣衫:“寧十,這是兄弟們親自給你挑的,選了整整一天,肯定合身,出門在外,不能寒磣。”
看了看白千帝,林豎橫上前一步,湊到寧十耳朵邊小聲說:“衣服裏藏了銀子,你隨便花,不夠了給哥哥來信,你這舅舅看著也不像有錢人,估計也不會太大方,別餓著自己。”
寧十使勁點頭,表示很同意他的觀點。
不遠處的白千帝耳朵動了動,嘴角不自覺的抽搐,嘴上不說,心裏已經把林豎橫給暴揍了一百二十迴:“自己外甥這他娘都交了些什麽狐朋狗友啊,就不能說些好聽話?沒有我,將軍府會讓這樓好好的?白眼狼,全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行囊收拾妥當。
寧十卻沒有直接離開洛陽,反而是去了一個嶄新的七層閣樓,樓上寫著聽雨。
遠遠望過去,就連白千帝都覺得,這樓蓋的真是氣派,不愧是整個洛陽城最會拍馬屁的宗門,舞劍舞的最諂媚的宗門。
不服氣不行啊。
還沒走到閣樓前,寧十的耳朵邊就傳來一陣咒罵聲。
咒罵聲中,一個眉眼青稚如彎月,身材消瘦,穿著一身淡青色書生長衫的年輕女子,被三四個手握長劍的漢子推搡著前行。
年輕女書生叫戎白簪,這幾日正在訂改修行口訣,寒聲質問:“你們是誰?誰讓你們抓我的?放開我!你們這是在觸犯律法!”
領頭的漢子冷哼一聲:“戎白簪啊戎白簪,好好的書聖弟子不當,為何要來咱洛陽城裏亂說話!”
戎白簪微微皺眉:“洛陽城裏不讓說話嗎?”
那漢子將長劍收到背後,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遞到戎白簪眼前:“這是你寫的吧,修行口訣是私塾那種地方能傳授的?而且,這口訣上寫的是什麽狗屁道理,完全的胡說八道,難道書聖的弟子就可以誤人子弟?”
這紙是戎白簪親自拙筆所寫,給的是那些稍顯愚鈍的孩童,怎麽就成了誤人子弟?
衣袍上秀著聽雨閣字跡的漢子,聲音越發清冷:“修行是修行宗門的修行,隻有天賦卓著,靈根蓮藕,才有機會入門,像你這種胡亂散布謬論,自然應該嚴懲。”
戎白簪站直了身子,據理力爭:“我的口訣脫胎於書山海崖,怎麽就成了謬論,這是你們聽雨閣的道理嗎?”
中年漢子搖搖頭:“是整個洛陽城修行界的道理,我們已經寄信書山海崖,雖然你的老師不在了,但你還有很多師叔,他們都不讚同你的想法,並且一致認為,你的想法很危險。”
戎白簪想了想:“可是在這洛陽城裏,同樣有很多宗門在傳授修行功法,區別隻在於,他們傳授時需要收取銀子,需要拜入宗門,而我不需要。我可以無償傳授百姓功法,這有什麽危險的?你們很害怕窮人家學會修行嗎?天地自然,生而平等,誰都有修行的資格,不應該存在高低貴賤之分。”
快到天亮的時候,白千帝告訴寧十,他想帶寧十離開洛陽,這裏已經不歡迎他倆了。隻有他帶著寧十離開,這座樓才會平安,這座樓裏的人才會平安。
而且,白千帝也琢磨了許久,寧十既然是他家的孩子,那就必須學一些東西。孟八九帶著寧十走了一遍人間,看了一遍劍,說是走,不如說是看著孟八九吃了一路的劍,於修行有益,可對人生的理解卻不完美。
或者可以說,看過了,卻沒有試過。
寧十的爹娘沒了,師父也走了,他還沒有長大,翅膀還不夠硬。作為他的舅舅,白千帝有義務教他一些東西,帶著他去感受一些東西,這在洛陽城裏肯定不行。
寧十看著天邊的魚肚白說:“如果有人不喜歡我在洛陽城,我可以離開,我可以一個人走。”
白千帝坐在屋簷上,使勁搖頭:“那可不行,俗世險惡,舅舅不放心。”
寧十冷眼道:“我已經長大了。”
白千帝繼續搖頭:“十五歲也算長大?”
寧十冷哼一聲:“我十六歲了!”
白千帝不爭這個:“好,好,就算你十六歲了,那也太小。”
寧十勾勾手指,樓裏飛來一把黑色木劍:“我可是二境的劍修,孕穴開了三十六,劍品入了黃色三階!”
白千帝撇撇嘴:“然後你差點被打死。”
停頓了一下,白千帝苦口婆心的說:“這差勁的修行界,二境劍修多如狗啊,可是不能掉以輕心,你就當舅舅是個不收錢的保鏢吧。”
當將軍府送來第三張催促的紙條時,寧十終於決定啟程。
這段時日,林豎橫已經徹底熟悉了知足常樂樓的運轉,如魚得水,而且寧十給他留下了自己這一年對修行的感悟,甚至將自己的劍道也傳給了他,並且叮囑他可以傳授給其他弟子。
至於白千帝,自從找到了寧十,幾乎跟他寸步不離,比跟屁蟲還要粘人。
有時候,寧十不問,他閑的無聊也會給他講一些,關於他娘,關於他爹,關於鑄劍草廬的故事,跟他講他娘多麽多麽秀外慧中,講他爹多麽多麽會鑄劍。
這也解開了寧十對鑄劍草廬的一些困惑。
為啥那把草蛇斷劍會自己認主。
因為寧十真的就是鑄劍草廬的少主啊。
鑄劍說多了,寧十到真聽進去一些,隻不過他想的事情跟白千帝希望他想的事情不是一個事情。
寧十對鑄劍忽然感興趣是想到了自己姑姑。
孟八九這輩子吃了多少把劍,就得罪了多少個人,父債子償,姑姑的債,理應落在他的頭上。
寧十想著,若是把那些個吃了的劍再給人家鑄迴來,親自送上門,能不能得到人家的原諒呢?
不求別的。
少說姑姑幾句壞話。
別動不動就嚷嚷著吃劍女魔頭,這就成。
離開知足常樂樓的時候,寧十隻讓林豎橫一個人送,其他人不許出來。
林豎橫一臉的苦瓜相,憋了半天才從身後掏出來一件白色的衣衫:“寧十,這是兄弟們親自給你挑的,選了整整一天,肯定合身,出門在外,不能寒磣。”
看了看白千帝,林豎橫上前一步,湊到寧十耳朵邊小聲說:“衣服裏藏了銀子,你隨便花,不夠了給哥哥來信,你這舅舅看著也不像有錢人,估計也不會太大方,別餓著自己。”
寧十使勁點頭,表示很同意他的觀點。
不遠處的白千帝耳朵動了動,嘴角不自覺的抽搐,嘴上不說,心裏已經把林豎橫給暴揍了一百二十迴:“自己外甥這他娘都交了些什麽狐朋狗友啊,就不能說些好聽話?沒有我,將軍府會讓這樓好好的?白眼狼,全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行囊收拾妥當。
寧十卻沒有直接離開洛陽,反而是去了一個嶄新的七層閣樓,樓上寫著聽雨。
遠遠望過去,就連白千帝都覺得,這樓蓋的真是氣派,不愧是整個洛陽城最會拍馬屁的宗門,舞劍舞的最諂媚的宗門。
不服氣不行啊。
還沒走到閣樓前,寧十的耳朵邊就傳來一陣咒罵聲。
咒罵聲中,一個眉眼青稚如彎月,身材消瘦,穿著一身淡青色書生長衫的年輕女子,被三四個手握長劍的漢子推搡著前行。
年輕女書生叫戎白簪,這幾日正在訂改修行口訣,寒聲質問:“你們是誰?誰讓你們抓我的?放開我!你們這是在觸犯律法!”
領頭的漢子冷哼一聲:“戎白簪啊戎白簪,好好的書聖弟子不當,為何要來咱洛陽城裏亂說話!”
戎白簪微微皺眉:“洛陽城裏不讓說話嗎?”
那漢子將長劍收到背後,從袖子裏掏出一張紙,遞到戎白簪眼前:“這是你寫的吧,修行口訣是私塾那種地方能傳授的?而且,這口訣上寫的是什麽狗屁道理,完全的胡說八道,難道書聖的弟子就可以誤人子弟?”
這紙是戎白簪親自拙筆所寫,給的是那些稍顯愚鈍的孩童,怎麽就成了誤人子弟?
衣袍上秀著聽雨閣字跡的漢子,聲音越發清冷:“修行是修行宗門的修行,隻有天賦卓著,靈根蓮藕,才有機會入門,像你這種胡亂散布謬論,自然應該嚴懲。”
戎白簪站直了身子,據理力爭:“我的口訣脫胎於書山海崖,怎麽就成了謬論,這是你們聽雨閣的道理嗎?”
中年漢子搖搖頭:“是整個洛陽城修行界的道理,我們已經寄信書山海崖,雖然你的老師不在了,但你還有很多師叔,他們都不讚同你的想法,並且一致認為,你的想法很危險。”
戎白簪想了想:“可是在這洛陽城裏,同樣有很多宗門在傳授修行功法,區別隻在於,他們傳授時需要收取銀子,需要拜入宗門,而我不需要。我可以無償傳授百姓功法,這有什麽危險的?你們很害怕窮人家學會修行嗎?天地自然,生而平等,誰都有修行的資格,不應該存在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