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經曆高考後的暑假,李小娟同千千萬萬即將奔赴那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憧憬了無數次的大學的孩子們一樣,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計劃。比如打點暑假工賺上人生的第一桶金,或者去學點有意思的興趣愛好,豐富一下自己,或者直接拿著獎學金出去旅遊……
李小娟選擇了前者。直接原因是前者賺錢,而後兩者花錢。她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也該學會賺點錢,體味一下花自己的錢的快感。
李小娟興致勃勃地去打聽哪兒哪兒招短期工。李小娟覺得自己還有幾天就拿到錄取通知書了,也算是個半個正規大學生,找份零工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可是我們的李小娟連高中畢業證都忘了拿。她現在的狀態跟街上的無業遊民無異。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能從她懵懂的眼神裏看出她的學生身份。
可現實遠不如自己所料。
李小娟覺得很沮喪。
她發現自己辛辛苦苦讀的十多年書在這個時候一點用都沒有。比方說你去餐廳端盤子,沒有人會需要你可以使用力學原理去研究怎麽端碗碟比較省力,也沒有人會問你:誒誒,這道菜裏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是多少啊。
換句話說,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幹這些事根本就用不上。
李小娟有時候抬腳剛進門話還沒出口就被轟了出來:“我們這不招短期工。”
李小娟說,自己是顯得太嫩了,一看就是個沒經驗的主。
一路辛苦而不得迴報,李小娟興致遞減,快要走不動的時候又見一家餐廳招工。
李小娟想,最後一次了,不行我就迴去。
李小娟習慣性地自報家門:“我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想打短期工,一個月。”然後她站在那裏,習慣性地等候發落。
“洗碗,拖地,端盤子,會嗎?”
“會,在家裏幹過。”她很誠實地迴答道。
櫃台前的兩個人商量了一下。
“成,明天你來吧。包吃包住,500塊。還有提成,行麽?”
李小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她還很開心。李小娟那時對錢沒有任何概念,她不知道500塊一個月的的薪水有多廉價,哪怕是街上那個撿垃圾的恐怕也比她賺得多吧。這種薪水,就是資本主義壓榨勞動人民的本質體現。
可是對李小娟而言,這份工作神聖不可侵犯。
李阿姨起初是不同意的,她說,“你在家裏幫我刷刷碗,拖個地,這點工資我付給你。”
李小娟表示反對。李小娟對李阿姨軟磨硬泡,李阿姨終於拗不過女兒,同意了。李小娟火急火燎地同幾個打暑假工的女生住進了職工公寓。那條件叫一個差啊。幾個廚子、服務員、幫工打雜的全住裏頭,李小娟她們幾個人擠住一間房。她們那間房在我看來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門閂不牢固,是平拉式的,在外麵的話拿根小木枝就能頂開。極其配合的是,窗戶玻璃還被打爛了,看上去就像是被洗劫過後留下的作案痕跡。她們的房間後麵便是陽台,陽台往外,就是一片濕鬆的菜地。對於作案犯們來說,這簡直是天賜的作案地點——除了住在裏麵的人並不那麽有錢。這是唯一的遺憾,當然,也是最大的遺憾。
李小娟也想過要麽迴家去住,可以騎車來迴。可家離得太遠,倆個地方恰好形成對角線的格局,這樣實在太費事。李小娟咬咬牙,就住這了!
我想李阿姨若是見過這地方一定是不會允許的,興許會給她強行辭退了。
可是你看我們小娟怎麽說的:住的地方離餐廳挺近的,我們幾個女生住在一起,還有熱水用,洗澡洗衣服都挺方便。
李小娟說的是實話。她從來也不會撒謊。隻是她的話語裏製造了一種假象,很自然地把那些個不良因素統統斥除了。於是李阿姨覺得,條件似乎還不錯。
緊張而興奮的工作馬上就開始了。李小娟同宿舍裏的另外兩女生在晚上聊天,期待而又不安。
上班的第一天,沒什麽客人,李小娟她們就在門口站著“迎賓”,迎了一上午沒有人來,中午就直接開飯了,老板員工一塊吃飯,讓李小娟覺得很是親切。
一天下來沒做什麽事,幾個女生閑著無聊,就開始研究那幾個廚師和另外兩個老服務生。說“老”不是指年齡,而是指資曆。這兩個服務生一個漂亮高挑,一個肥胖難看,對比倒是挺鮮明。還有一個打雜的大媽,是小胖的母親。這對母女可能需要我費點神才能描述得明白。女兒雖則長的隨心所欲,但是卻愛玩心計。偏偏技術還不夠高,於是常常被人一眼看穿,別人暗地裏掩嘴而笑,她還自我感覺良好,一副得勝的樣子自我陶醉。母親顯然是這種罪孽的業主,一樣的斤兩必爭,一樣地為了自身那點小利益不遺餘力,或與甚者。女兒的名字李小娟記不得了,但小娟卻對那廝給自己取的別名印象深刻:雨欣。在我看來,該名字是相當諷刺了。母親姓巫。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巫大媽。還有幾個廚子,大廚叫羅琳,二廚有兩個,一個叫李雄飛,另一個姓匡,後麵跟什麽李小娟也給忘了,她們給他取的別名叫“破籮筐”。李小娟在記憶方麵是選擇性過濾,那些她討厭的人的名字她忘得很幹淨,怎麽想都想不起來。我倒是很欣賞她這一點。
情況也就如此,一個小飯店的格局也複雜不到哪去,而李小娟迴憶這一段時總是不住的感慨,社會真是太複雜。她列出了幾大教訓:
教訓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雨欣”一開始對這幾個新兵蛋子很是熱情,噓寒問暖,體貼的像個親媽。不久以後她開始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她們要警惕劉超——就是我提到的那個高挑漂亮的女孩,她說,“你們要小心她呢,她花樣可多了,而且,”她又做出一副神秘的樣子,悄悄地對李小娟說,“她還常常陪客人喝酒……”
李小娟她們起初很是相信她,對這個劉超一直避而遠之,畢竟劉超確實很漂亮,身材又好,說不定客人們還真會讓她陪酒的。“雨欣”的用意是想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對其“宿敵”劉超實行孤立政策,而她的用心良苦,僅僅是出於對做領班的執著追求。我們都知道,肥胖的人呢,總會有好吃懶做的嫌疑,而這個“雨欣”恰好符合這項特征,這讓旁人看來,她實在很不是劉超的對手,李小娟她們漸漸發現,這個劉超不但沒有“雨欣”說的種種惡點,反而做事幹練果斷,為人真誠,對客人招唿得當,深得人民的喜愛。
彼時“雨欣”還在不斷向李小娟她們灌輸不良的信息,“哎呀呀,要是給她做了領班,你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呢。”
李小娟她們漸漸感到厭煩,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劉超從未在她們麵前說過‘雨欣’的不是。兩相比較,黑白高下很是明顯嘛。她們覺得,由劉超做領班,於情於理都很適合嘛。關於陪客人喝酒一說,李小娟倒是親眼見過一迴,不過情況遠非“雨欣”說的那麽齷齪,李小娟看到的是劉超陪客人喝完酒出來跑到衛生間吐的一塌糊塗,李小娟想,誰願意這樣折騰自己呢?
時間一長,李小娟她們便覺得這個“雨欣”的舌頭真是有點長了。
教訓二:表裏不一是人類的共性。
前麵提到的二廚李雄飛和劉超是男女朋友,可這個人看來冷若冰霜,對什麽都不聞不問,一天難得說上幾句話。這與外表憨厚的大廚羅琳和二流子形態的二廚“破籮筐”也是對比鮮明。李小娟她們見了他,總有不惹為妙的感覺。可是有一次,在那對母女擺明了欺負劉超的情形下,他直接操了把菜刀就從廚房裏出來吼道,“操你媽的想幹啥呢?”那次火拚讓李小娟她們的立場迅速分明了。黑白對錯,誰是誰非,很明顯的擺在那裏,她們仨和劉超、李雄飛迅速結成小聯盟,“代表著青春力量的正義的血性團體。”——這是李小娟的原話,而剩下的那部分,則是代表了“腐敗勢力的邪惡的齷齪集團”。
我聽到這裏很是想笑,這還拉幫結派了。可是李小娟很嚴肅,她說,你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惡劣,他們在社會上混的比我們久,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們當時很憤慨,可是又無可奈何。
確實如此。兩邊再次火拚時,李小娟發現她們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她們太不習慣與人赤落落地對罵,她們也沒那麽多實用的“高級詞匯”,即便有,也無法做到應用自如。
有時候素質太高,也是一種牽絆呢。
這一個月,就這樣磕磕絆絆地過去了。李小娟她們離開時感觸頗多。
生活永是這樣,會遇到狗屎,但也會有除狗屎以外的驚喜,李小娟遇到的這些人,無論是“雨欣”、“雨欣”她媽,羅琳、破籮筐,還是劉超,李雄飛,至少向她展示了一幅形色人物的圖景,也算是教會她一點關於生活的東西罷。
李小娟選擇了前者。直接原因是前者賺錢,而後兩者花錢。她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也該學會賺點錢,體味一下花自己的錢的快感。
李小娟興致勃勃地去打聽哪兒哪兒招短期工。李小娟覺得自己還有幾天就拿到錄取通知書了,也算是個半個正規大學生,找份零工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可是我們的李小娟連高中畢業證都忘了拿。她現在的狀態跟街上的無業遊民無異。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能從她懵懂的眼神裏看出她的學生身份。
可現實遠不如自己所料。
李小娟覺得很沮喪。
她發現自己辛辛苦苦讀的十多年書在這個時候一點用都沒有。比方說你去餐廳端盤子,沒有人會需要你可以使用力學原理去研究怎麽端碗碟比較省力,也沒有人會問你:誒誒,這道菜裏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是多少啊。
換句話說,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幹這些事根本就用不上。
李小娟有時候抬腳剛進門話還沒出口就被轟了出來:“我們這不招短期工。”
李小娟說,自己是顯得太嫩了,一看就是個沒經驗的主。
一路辛苦而不得迴報,李小娟興致遞減,快要走不動的時候又見一家餐廳招工。
李小娟想,最後一次了,不行我就迴去。
李小娟習慣性地自報家門:“我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想打短期工,一個月。”然後她站在那裏,習慣性地等候發落。
“洗碗,拖地,端盤子,會嗎?”
“會,在家裏幹過。”她很誠實地迴答道。
櫃台前的兩個人商量了一下。
“成,明天你來吧。包吃包住,500塊。還有提成,行麽?”
李小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她還很開心。李小娟那時對錢沒有任何概念,她不知道500塊一個月的的薪水有多廉價,哪怕是街上那個撿垃圾的恐怕也比她賺得多吧。這種薪水,就是資本主義壓榨勞動人民的本質體現。
可是對李小娟而言,這份工作神聖不可侵犯。
李阿姨起初是不同意的,她說,“你在家裏幫我刷刷碗,拖個地,這點工資我付給你。”
李小娟表示反對。李小娟對李阿姨軟磨硬泡,李阿姨終於拗不過女兒,同意了。李小娟火急火燎地同幾個打暑假工的女生住進了職工公寓。那條件叫一個差啊。幾個廚子、服務員、幫工打雜的全住裏頭,李小娟她們幾個人擠住一間房。她們那間房在我看來是很沒有安全感的,門閂不牢固,是平拉式的,在外麵的話拿根小木枝就能頂開。極其配合的是,窗戶玻璃還被打爛了,看上去就像是被洗劫過後留下的作案痕跡。她們的房間後麵便是陽台,陽台往外,就是一片濕鬆的菜地。對於作案犯們來說,這簡直是天賜的作案地點——除了住在裏麵的人並不那麽有錢。這是唯一的遺憾,當然,也是最大的遺憾。
李小娟也想過要麽迴家去住,可以騎車來迴。可家離得太遠,倆個地方恰好形成對角線的格局,這樣實在太費事。李小娟咬咬牙,就住這了!
我想李阿姨若是見過這地方一定是不會允許的,興許會給她強行辭退了。
可是你看我們小娟怎麽說的:住的地方離餐廳挺近的,我們幾個女生住在一起,還有熱水用,洗澡洗衣服都挺方便。
李小娟說的是實話。她從來也不會撒謊。隻是她的話語裏製造了一種假象,很自然地把那些個不良因素統統斥除了。於是李阿姨覺得,條件似乎還不錯。
緊張而興奮的工作馬上就開始了。李小娟同宿舍裏的另外兩女生在晚上聊天,期待而又不安。
上班的第一天,沒什麽客人,李小娟她們就在門口站著“迎賓”,迎了一上午沒有人來,中午就直接開飯了,老板員工一塊吃飯,讓李小娟覺得很是親切。
一天下來沒做什麽事,幾個女生閑著無聊,就開始研究那幾個廚師和另外兩個老服務生。說“老”不是指年齡,而是指資曆。這兩個服務生一個漂亮高挑,一個肥胖難看,對比倒是挺鮮明。還有一個打雜的大媽,是小胖的母親。這對母女可能需要我費點神才能描述得明白。女兒雖則長的隨心所欲,但是卻愛玩心計。偏偏技術還不夠高,於是常常被人一眼看穿,別人暗地裏掩嘴而笑,她還自我感覺良好,一副得勝的樣子自我陶醉。母親顯然是這種罪孽的業主,一樣的斤兩必爭,一樣地為了自身那點小利益不遺餘力,或與甚者。女兒的名字李小娟記不得了,但小娟卻對那廝給自己取的別名印象深刻:雨欣。在我看來,該名字是相當諷刺了。母親姓巫。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巫大媽。還有幾個廚子,大廚叫羅琳,二廚有兩個,一個叫李雄飛,另一個姓匡,後麵跟什麽李小娟也給忘了,她們給他取的別名叫“破籮筐”。李小娟在記憶方麵是選擇性過濾,那些她討厭的人的名字她忘得很幹淨,怎麽想都想不起來。我倒是很欣賞她這一點。
情況也就如此,一個小飯店的格局也複雜不到哪去,而李小娟迴憶這一段時總是不住的感慨,社會真是太複雜。她列出了幾大教訓:
教訓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雨欣”一開始對這幾個新兵蛋子很是熱情,噓寒問暖,體貼的像個親媽。不久以後她開始以一種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她們要警惕劉超——就是我提到的那個高挑漂亮的女孩,她說,“你們要小心她呢,她花樣可多了,而且,”她又做出一副神秘的樣子,悄悄地對李小娟說,“她還常常陪客人喝酒……”
李小娟她們起初很是相信她,對這個劉超一直避而遠之,畢竟劉超確實很漂亮,身材又好,說不定客人們還真會讓她陪酒的。“雨欣”的用意是想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對其“宿敵”劉超實行孤立政策,而她的用心良苦,僅僅是出於對做領班的執著追求。我們都知道,肥胖的人呢,總會有好吃懶做的嫌疑,而這個“雨欣”恰好符合這項特征,這讓旁人看來,她實在很不是劉超的對手,李小娟她們漸漸發現,這個劉超不但沒有“雨欣”說的種種惡點,反而做事幹練果斷,為人真誠,對客人招唿得當,深得人民的喜愛。
彼時“雨欣”還在不斷向李小娟她們灌輸不良的信息,“哎呀呀,要是給她做了領班,你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呢。”
李小娟她們漸漸感到厭煩,最明顯的例證就是,劉超從未在她們麵前說過‘雨欣’的不是。兩相比較,黑白高下很是明顯嘛。她們覺得,由劉超做領班,於情於理都很適合嘛。關於陪客人喝酒一說,李小娟倒是親眼見過一迴,不過情況遠非“雨欣”說的那麽齷齪,李小娟看到的是劉超陪客人喝完酒出來跑到衛生間吐的一塌糊塗,李小娟想,誰願意這樣折騰自己呢?
時間一長,李小娟她們便覺得這個“雨欣”的舌頭真是有點長了。
教訓二:表裏不一是人類的共性。
前麵提到的二廚李雄飛和劉超是男女朋友,可這個人看來冷若冰霜,對什麽都不聞不問,一天難得說上幾句話。這與外表憨厚的大廚羅琳和二流子形態的二廚“破籮筐”也是對比鮮明。李小娟她們見了他,總有不惹為妙的感覺。可是有一次,在那對母女擺明了欺負劉超的情形下,他直接操了把菜刀就從廚房裏出來吼道,“操你媽的想幹啥呢?”那次火拚讓李小娟她們的立場迅速分明了。黑白對錯,誰是誰非,很明顯的擺在那裏,她們仨和劉超、李雄飛迅速結成小聯盟,“代表著青春力量的正義的血性團體。”——這是李小娟的原話,而剩下的那部分,則是代表了“腐敗勢力的邪惡的齷齪集團”。
我聽到這裏很是想笑,這還拉幫結派了。可是李小娟很嚴肅,她說,你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有多惡劣,他們在社會上混的比我們久,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是我們辦不到的,我們當時很憤慨,可是又無可奈何。
確實如此。兩邊再次火拚時,李小娟發現她們根本就不是對方的對手,她們太不習慣與人赤落落地對罵,她們也沒那麽多實用的“高級詞匯”,即便有,也無法做到應用自如。
有時候素質太高,也是一種牽絆呢。
這一個月,就這樣磕磕絆絆地過去了。李小娟她們離開時感觸頗多。
生活永是這樣,會遇到狗屎,但也會有除狗屎以外的驚喜,李小娟遇到的這些人,無論是“雨欣”、“雨欣”她媽,羅琳、破籮筐,還是劉超,李雄飛,至少向她展示了一幅形色人物的圖景,也算是教會她一點關於生活的東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