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刀柄,繡春刀出鞘半寸。
“侯爺當真不知?一處起火點恰在侯府後廂。卑職親自帶人查驗,確鑿無誤。”
“本侯早離侯府,起火與否同本侯何幹?”張鶴齡惡狠狠道,“本侯反倒要問問,侯府乃先皇所賜,如今被燒,京衛都是幹什麽吃的!什麽廠衛探子,都是木頭樁子,酒囊飯袋,沒半點用處!”
一句話,將錦衣衛和東廠都罵了進去。
高鳳翔瞪眼,顧卿蹙眉。
兩人不是沒手段,然張鶴齡雖然失勢,侯爵的封號仍在。問話可以,暗地裏給他苦頭吃也沒問題,明目張膽的用刑絕對不成。
北鎮撫司和東廠早被言官緊盯,正為鋒芒所向。消息傳出去,幾乎是主動送上把柄,必將廠衛推到風口浪尖,引來百官鞭撻。
滿朝文官的確不滿張氏兄弟,甚至多存厭惡。但能一舉扳倒廠衛,這二人必會被擺到“苦主”的位置上,引來同情之聲。
屆時,事情恐難以收場。
見兩人遲疑,張鶴齡更顯囂張,青皮無賴一般,滾在地上破口大罵。
不隻守在木屋周圍的緹騎番子,馬車中的張延齡都聽得一清二楚。
離京這些時日,張鶴齡怨氣滿腹,逮住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必要發泄出來。
拿準天家還要麵子,天子年幼,必不願背負六親不認,薄情寡義的名聲,張鶴齡愈發肆無忌憚。到底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還是難得聰明一迴,當真不好下結論。
然而,話要問,事情更要辦。任由他罵下去,總不是辦法。
見高鳳翔和顧卿不出聲,楊瓚上前一步,看著仍在大罵的張鶴齡,溫雅笑道:“侯爺罵了這些時候,喉嚨可幹?下官為侯爺倒杯茶,侯爺潤潤嗓子再繼續,如何?”
話落,楊瓚當真走到桌旁,倒出半盞冷茶,遞到張鶴齡麵前。
“若是還不解氣,下官令人將馬車的車廂拆掉,侯爺坐在車板上,四麵通風,自可一路走一路罵,罵個痛快。”
“你……”
“若還不行,下官略通魯班之藝,可製擴音之物助侯爺揚聲。再令衛軍沿途敲鑼,召集山野鄉民於路邊圍觀,助侯爺揚名。未知侯爺意下如何?”
“你、你敢!”
在三人麵前撒潑無賴,張鶴齡不在乎。但讓鄉野小民看到,他實在丟不起麵子。
“順
應侯爺之意,下官為何不敢。”
說到這裏,楊瓚似想起有趣之事,笑意更深。
“下官有一書童,極是心靈手巧。如他在,必能想出更好的主意。可惜啊……”
楊瓚垂下眼眸,笑容依舊溫和。落在張鶴齡眼中,卻讓他生生打了個寒顫。
張鶴齡沒有繼續罵,瞪著楊瓚,渾似在看一個瘋子。
“侯爺不罵了?”
張鶴齡繼續瞪眼。
“如果侯爺不罵了,下官有幾件小事欲向侯爺請教。”楊瓚笑笑,又走近些,蹲下身,道,“不知侯爺可能為下官解惑?”
哼了一聲,張鶴齡扭過頭。
“侯爺不出聲,下官就當侯爺答應了。”
“你……”
“侯爺,”楊瓚陡然收起笑容,掀開隨身木盒,取出明晃晃一把金尺,“此乃先皇禦賜之物,代表什麽,侯爺可知?”
聽聞此言,張鶴齡陡然瞪大雙眼。
“你敢?!”
“下官敢不敢,侯爺當真想試一試?”楊瓚挑眉,金尺敲在掌心,“天子身前的劉公公,二十尺不到,便昏厥在地。侯爺強健,想必能多撐些時候。”
雲淡風輕,好似在閑話家常。
張鶴齡瞪大雙眼,喉結上下滾動。
東廠和錦衣衛不敢動他,一旦太後震怒,百官參奏,王嶽和牟斌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楊瓚則不然。
手握先皇禦賜金尺,今上都要顧忌幾分。縱然事後追究,將他剝皮斷骨,千刀萬剮,也抵不過自己這頓打。
更甚者,楊瓚手下沒有輕重,將他打死……左思右想,張鶴齡額頭冒出冷汗,心底發虛,終於曉得了害怕。
囂張跋扈之人,往往更加惜命。
張氏兄弟便是真實寫照。
“侯爺想通了?”
張鶴齡不甘點頭。
楊瓚看向顧卿,得對方示意,方開口道:“敢問侯爺,侯府中可還有秘密之處,可隱藏信件等物?”
乍聽此言,張鶴齡神情微變。
“那就是有了?”
不等他迴答,楊瓚又問道:“可在後廂?”
“……是。”
“與侯爺私交甚篤,常有書信金銀往來的藩王,除晉王和寧王之外,可還有他人
?”
張鶴齡張開嘴,一個名字哽在嗓子眼,要吐不吐。
“侯爺,”楊瓚的聲音更加溫和,“正如侯爺先前所言,您是太後親弟,天子親舅。說一句不入耳的糙話,不識字的白丁也曉得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天子若記得我這個舅舅,怎會如此待我?!”
“侯爺慎言!”楊瓚肅然神情,“下官鬥膽,說句不敬的話,天子若是不顧念親情,您連守泰陵的機會都未必有。”
“……”
“天子好,您才能好。”楊瓚頓了頓,忽然加重語氣,“不提漢唐前宋,隻觀本朝,前車之鑒比比皆是。您可曾想過,幫著外人,最後會落得什麽下場?”
張鶴齡垂下頭,冷汗沾背,臉頰抖動,卻不是因為憤怒,而是恐懼。
話至此,楊瓚沒有繼續說。站起身,重將金尺收迴木盒。
許久,壽寧侯才抬起頭,沙啞開口,道出一個名字。
“安化王朱寘鐇。”
六字出口,就像開啟水閘,張鶴齡再無隱瞞,將同安化王的來往全部道出。
原來,比起晉王和寧王,他同安化王的交情更為深厚,可追溯到繼承父爵之時。
“寧夏貧瘠,且臨草原。其常在信中言,望我在天子麵前美言,許其恢複護衛,增設軍屯,並請朝廷多發軍餉兵甲。”
“隻是這些?”
“每隔三月,安化王府便會遣人來京,多假以行商之名,打探京中想消息。若人不來,多通以書信。”
楊瓚沉默不言,張鶴齡繼續道:“先帝大行之前,朝廷發五千萬鹽引,安化王有意插手。提前遣人送信,告知已通過慶雲侯府打點南京戶部,將以補殘鹽之名,奏買長蘆兩淮鹽引。書信皆藏在後廂青磚之下。”
說到這裏,張鶴齡咽了口口水,“先時錦衣衛未能找到,今遭大火,恐多已不存。”
慶雲侯府?
楊瓚蹙眉,實在沒有半分印象。
顧卿側身半步,在楊瓚耳邊低語幾句,後者瞠目,半晌沒迴過神來。
“英宗皇帝貴妃,憲宗皇帝生母周太後,既出自慶雲侯府。”
英宗貴妃,憲宗生母,孝宗祖母,也就是朱厚照的曾祖母?
這一門外戚紮根四朝,根基遠比張氏兄弟更深。論起囂張跋扈,更是不遑多讓。
能
知道錦衣衛搜府時的動向,可見在朝中定有耳目。鬧不好,宮中都有釘子。
攥著木盒,楊瓚用力咬牙。
不論是誰,不論這事究竟牽扯多深,背後藏著何人,他都要查下去!
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第五十三章楊侍讀再發威
取得張鶴齡的供詞,楊瓚再不插手,全部交由錦衣衛和東廠查辦處置。
迴到皇城,恰遇北鎮撫司快馬。得知是牟斌有命,顧卿隻得同楊瓚分開,掉頭趕往詔獄。
“我無事,千戶自去便是。”
楊瓚笑笑,婉拒顧卿留下兩名力士的提議。打算到北城尋官牙,看看可有合適的宅院。
新製的官服和牙牌早已送到侯府。一同送來的,還有天子的賞賜,足夠楊瓚再置辦一棟三進官宅。
知曉顧卿好意,楊瓚仍無心在伯府多留。
遭逢一場大火,經曆生死離別,楊瓚的心態發生不小變化。是好是壞,一時之間,他自己也難說清。
馬車行進北城,沿途可見官宦勳貴和豪商搭起的木棚。隻是三三兩兩,頗為稀落,不似之前一間挨著一間,幾乎占去整條長街。
候在木棚前的多是乞丐老人,壯年男丁和婦人多領了朝廷的賑濟,早早返迴西城。或重建房屋,或挑起擔子重拾買賣。
救濟隻在一時,靠人不如靠己。
再艱難,日子總要過下去。
五城兵馬司的官兵和順天府衙役依舊日夜巡查。
大火之後,西城出現短暫的混亂。有無賴青皮趁火打劫,搶奪百姓財物,調戲無家可歸的婦人。
官兵和衙役抓到,必先狠揍一頓,敲掉幾顆門牙。
牢房裏住不下,直接五花大綁,捆在沒有倒塌的梁柱上。有西城百姓經過,認出來,輕者罵上幾句,啐上一口。重者直接拳腳相加,不被打個半死算是運氣,求爺爺告奶奶也沒用!
官兵和衙役忙著巡邏,抓捕縱火的疑犯,緝拿“韃靼奸細”,哪有時間理會這些青皮無賴的慘叫。
罪不至此?
不體他人疾苦,趁亂生事,辱人妻女,良心都被狗吃了!全是報應!
能保住一條性命,沒有斷手斷腳,合該感謝老天。
馬車一路前行,木質的車軲轆滾過水窪,壓過地麵,留下兩條清晰的車轍。
隨著車廂細微的顛簸晃動,楊瓚有些昏昏欲睡。
眼睛剛剛合攏,馬車忽然停住了。
慣性作用下,楊瓚沒坐穩,後腦直接撞在車壁,瞬間清醒過來。
“怎麽迴事?”
揉著腦後,楊瓚推開車門,發現前方有兩、三個勳貴子弟縱馬馳過,停在一間銀樓前,攔住一輛女眷的馬車。
十餘名家人前唿後擁,截斷前後道路。
兩個戴著紗帽的女子被丫頭婆子護在身後,不敢動,也不敢輕易出聲,隻能瑟瑟發抖。
車廂上並無顯眼標誌。
拉車的是騾不是馬,車窗罩著藍紗,車前無門,隻有藍色布簾垂下。楊瓚有七成斷定,這些女子不是官眷,最大可能是出身商家。
“楊老爺,那幾個攔車的,應該是慶雲侯府的人。”
車夫出身邊軍,同韃子對戰,少了半麵手掌。
顧家起複,作為“家丁”一同迴京。其後隨顧卿入北鎮撫司,和酒樓的夥計、城內的官牙一樣,都成了錦衣衛的探子。
“慶雲侯府?”
楊瓚微訝。
剛聽過對方的大名,迴頭就在城內遇上,未免太巧了些。
“為首幾人你可認得?”
“迴楊老爺,束玉帶的是慶雲侯嫡子,名喚周瑛。”車夫仔細瞅了兩眼,繼續道,“另兩個八成是依附侯府的族人,瞧著有些麵生。”
“周瑛?”
“這位侯世子可不一般。”車夫呲牙笑道,“早年間,還領著家人和壽寧侯打過群架。”
侯府世子和另一位侯爵打架,還是群毆?
楊瓚無語。
如果兩府關係是這樣,張鶴齡的供詞是否要打個折扣?還是說,所謂的交惡都是做給天子看的?
搖搖頭,以壽寧侯的腦袋和脾氣,八成做不到。
“楊老爺別不信。”馬夫笑道,“小的親眼見著的就有三次。最嚴重的一迴,周世子被打斷了鼻梁,壽寧侯傷了胳膊,建昌侯也是兩眼烏青,動靜大到驚動宮裏。當時指揮使被先帝叫去,連著一個月,臉都是黑的。”
“事情最後如何處理?”
“還能如何?太皇太後護著自家人,皇後娘娘也護著兄弟,最後隻能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
楊瓚點點頭,想也知道
會是這個結果。
“去年,周太皇太後薨了,慶雲侯府要守孝,周家才收斂些。”車夫頓了頓,“算一算日子,正該出孝。瞧這架勢,多是侯世子在府裏憋不住了。”
車夫講述時,銀樓前的異樣終於引來巡城官兵。
看到“鬧事”的是慶雲侯世子,帶隊的武官無比牙疼。
如果說張氏兄弟是京城第一滾刀肉,這侯世子就是北直隸第一渾人,脾氣上來,半點道理都不講。
隻要長眼睛,都能看出是侯世子調戲他人女眷。可怎麽處置,武官實在沒底。
抓還是不抓?
慶雲侯領著左軍都督府同知,不管事,地位仍在。抓起來,半日不到就得放人。不抓,眾目睽睽之下,又該如何收場?
武官正為難時,慶雲侯世子忽然調轉矛頭,丟下羞憤欲絕,抖如風中落葉的幾名女子,躍身上馬,馬鞭猛然一甩,直直向楊瓚所在的馬車衝了過來。
楊瓚感到奇怪,下意識看向車夫。
車夫猛的一拍腦門,道:“忘了和楊老爺說,這周世子和伯爺有點過節。”
這是“有點”過節?
敲那氣勢洶洶的樣子,分明是有深仇大恨!
駿馬飛馳而至,家人散開,迅速將馬車圍住。
周瑛坐在馬背,雙臂交疊撐著馬頸,斜挑著眉,笑得不懷好意,“這位瞧著眼生,坐著長安伯府的馬車,想必和顧靖之交情不淺?”
話說得半生不熟,表情也很是奇怪。
楊瓚捧著木盒,慢條斯理布下馬車,行禮道:“下官翰林院侍讀楊瓚,見過侯世子。”
“楊瓚?”
周瑛轉頭,看向跟在身邊的族人,問道:“你聽過嗎?”
“世子近一年沒出府門,八成不曉得,這位是今科探花。”
另一個綢衣青年打馬上前,將楊瓚的背景簡單說明,周瑛直起身,皺眉道:“奇了怪了,你一個文官,和錦衣衛攪合什麽?也不怕犯忌諱。”
楊瓚:“……”
這位原來也知道“忌諱”兩字?
既然知道,怎麽敢當街調戲他人女眷,放縱家人圍住伯府的馬車?
哪怕隻有從五品,他也是朝廷命官。下車見禮,這位仍大咧咧的騎在馬上,絲毫沒有還禮的意思,連敷衍一下都不樂意。
車夫口中
的“囂張跋扈”“肆無忌憚”,果真是不假。
“下官家中出事,暫時借住長安伯府上。”
“哦。”
周瑛抬起下巴,“本世子知道,房子被火燒了吧?”
楊瓚:“……”
他確定了,這人嘴上沒把門,實打實是個棒槌。
正無語時,周瑛忽然取出一隻荷包,扔到楊瓚腳下。
“這裏有三百兩銀票,夠你再置辦一棟宅子。快些離了姓顧的府上,馬車也給本世子留下。”周瑛自顧自說著,大聲道,“來人,給本世子把這車砸了,馬宰了,扔到顧靖之的大門前!”
“世子……”
跟著周瑛的青年麵色發白,出聲想勸。
周瑛壓根不理他,翻身下馬,招唿家丁,便要親自動手。
楊瓚看也不看地上的荷包,直接踩過去,恰好攔在周瑛身前。
“周世子,且聽下官一言。”
“什麽?”
周瑛斜眼,很不耐煩。
“京城重地,有太宗皇帝年間榜例,還是慎行為好。”
“你和我說?”周瑛指著鼻子,雙眼瞪大,表情
“侯爺當真不知?一處起火點恰在侯府後廂。卑職親自帶人查驗,確鑿無誤。”
“本侯早離侯府,起火與否同本侯何幹?”張鶴齡惡狠狠道,“本侯反倒要問問,侯府乃先皇所賜,如今被燒,京衛都是幹什麽吃的!什麽廠衛探子,都是木頭樁子,酒囊飯袋,沒半點用處!”
一句話,將錦衣衛和東廠都罵了進去。
高鳳翔瞪眼,顧卿蹙眉。
兩人不是沒手段,然張鶴齡雖然失勢,侯爵的封號仍在。問話可以,暗地裏給他苦頭吃也沒問題,明目張膽的用刑絕對不成。
北鎮撫司和東廠早被言官緊盯,正為鋒芒所向。消息傳出去,幾乎是主動送上把柄,必將廠衛推到風口浪尖,引來百官鞭撻。
滿朝文官的確不滿張氏兄弟,甚至多存厭惡。但能一舉扳倒廠衛,這二人必會被擺到“苦主”的位置上,引來同情之聲。
屆時,事情恐難以收場。
見兩人遲疑,張鶴齡更顯囂張,青皮無賴一般,滾在地上破口大罵。
不隻守在木屋周圍的緹騎番子,馬車中的張延齡都聽得一清二楚。
離京這些時日,張鶴齡怨氣滿腹,逮住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必要發泄出來。
拿準天家還要麵子,天子年幼,必不願背負六親不認,薄情寡義的名聲,張鶴齡愈發肆無忌憚。到底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還是難得聰明一迴,當真不好下結論。
然而,話要問,事情更要辦。任由他罵下去,總不是辦法。
見高鳳翔和顧卿不出聲,楊瓚上前一步,看著仍在大罵的張鶴齡,溫雅笑道:“侯爺罵了這些時候,喉嚨可幹?下官為侯爺倒杯茶,侯爺潤潤嗓子再繼續,如何?”
話落,楊瓚當真走到桌旁,倒出半盞冷茶,遞到張鶴齡麵前。
“若是還不解氣,下官令人將馬車的車廂拆掉,侯爺坐在車板上,四麵通風,自可一路走一路罵,罵個痛快。”
“你……”
“若還不行,下官略通魯班之藝,可製擴音之物助侯爺揚聲。再令衛軍沿途敲鑼,召集山野鄉民於路邊圍觀,助侯爺揚名。未知侯爺意下如何?”
“你、你敢!”
在三人麵前撒潑無賴,張鶴齡不在乎。但讓鄉野小民看到,他實在丟不起麵子。
“順
應侯爺之意,下官為何不敢。”
說到這裏,楊瓚似想起有趣之事,笑意更深。
“下官有一書童,極是心靈手巧。如他在,必能想出更好的主意。可惜啊……”
楊瓚垂下眼眸,笑容依舊溫和。落在張鶴齡眼中,卻讓他生生打了個寒顫。
張鶴齡沒有繼續罵,瞪著楊瓚,渾似在看一個瘋子。
“侯爺不罵了?”
張鶴齡繼續瞪眼。
“如果侯爺不罵了,下官有幾件小事欲向侯爺請教。”楊瓚笑笑,又走近些,蹲下身,道,“不知侯爺可能為下官解惑?”
哼了一聲,張鶴齡扭過頭。
“侯爺不出聲,下官就當侯爺答應了。”
“你……”
“侯爺,”楊瓚陡然收起笑容,掀開隨身木盒,取出明晃晃一把金尺,“此乃先皇禦賜之物,代表什麽,侯爺可知?”
聽聞此言,張鶴齡陡然瞪大雙眼。
“你敢?!”
“下官敢不敢,侯爺當真想試一試?”楊瓚挑眉,金尺敲在掌心,“天子身前的劉公公,二十尺不到,便昏厥在地。侯爺強健,想必能多撐些時候。”
雲淡風輕,好似在閑話家常。
張鶴齡瞪大雙眼,喉結上下滾動。
東廠和錦衣衛不敢動他,一旦太後震怒,百官參奏,王嶽和牟斌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楊瓚則不然。
手握先皇禦賜金尺,今上都要顧忌幾分。縱然事後追究,將他剝皮斷骨,千刀萬剮,也抵不過自己這頓打。
更甚者,楊瓚手下沒有輕重,將他打死……左思右想,張鶴齡額頭冒出冷汗,心底發虛,終於曉得了害怕。
囂張跋扈之人,往往更加惜命。
張氏兄弟便是真實寫照。
“侯爺想通了?”
張鶴齡不甘點頭。
楊瓚看向顧卿,得對方示意,方開口道:“敢問侯爺,侯府中可還有秘密之處,可隱藏信件等物?”
乍聽此言,張鶴齡神情微變。
“那就是有了?”
不等他迴答,楊瓚又問道:“可在後廂?”
“……是。”
“與侯爺私交甚篤,常有書信金銀往來的藩王,除晉王和寧王之外,可還有他人
?”
張鶴齡張開嘴,一個名字哽在嗓子眼,要吐不吐。
“侯爺,”楊瓚的聲音更加溫和,“正如侯爺先前所言,您是太後親弟,天子親舅。說一句不入耳的糙話,不識字的白丁也曉得胳膊肘不能往外拐。”
“天子若記得我這個舅舅,怎會如此待我?!”
“侯爺慎言!”楊瓚肅然神情,“下官鬥膽,說句不敬的話,天子若是不顧念親情,您連守泰陵的機會都未必有。”
“……”
“天子好,您才能好。”楊瓚頓了頓,忽然加重語氣,“不提漢唐前宋,隻觀本朝,前車之鑒比比皆是。您可曾想過,幫著外人,最後會落得什麽下場?”
張鶴齡垂下頭,冷汗沾背,臉頰抖動,卻不是因為憤怒,而是恐懼。
話至此,楊瓚沒有繼續說。站起身,重將金尺收迴木盒。
許久,壽寧侯才抬起頭,沙啞開口,道出一個名字。
“安化王朱寘鐇。”
六字出口,就像開啟水閘,張鶴齡再無隱瞞,將同安化王的來往全部道出。
原來,比起晉王和寧王,他同安化王的交情更為深厚,可追溯到繼承父爵之時。
“寧夏貧瘠,且臨草原。其常在信中言,望我在天子麵前美言,許其恢複護衛,增設軍屯,並請朝廷多發軍餉兵甲。”
“隻是這些?”
“每隔三月,安化王府便會遣人來京,多假以行商之名,打探京中想消息。若人不來,多通以書信。”
楊瓚沉默不言,張鶴齡繼續道:“先帝大行之前,朝廷發五千萬鹽引,安化王有意插手。提前遣人送信,告知已通過慶雲侯府打點南京戶部,將以補殘鹽之名,奏買長蘆兩淮鹽引。書信皆藏在後廂青磚之下。”
說到這裏,張鶴齡咽了口口水,“先時錦衣衛未能找到,今遭大火,恐多已不存。”
慶雲侯府?
楊瓚蹙眉,實在沒有半分印象。
顧卿側身半步,在楊瓚耳邊低語幾句,後者瞠目,半晌沒迴過神來。
“英宗皇帝貴妃,憲宗皇帝生母周太後,既出自慶雲侯府。”
英宗貴妃,憲宗生母,孝宗祖母,也就是朱厚照的曾祖母?
這一門外戚紮根四朝,根基遠比張氏兄弟更深。論起囂張跋扈,更是不遑多讓。
能
知道錦衣衛搜府時的動向,可見在朝中定有耳目。鬧不好,宮中都有釘子。
攥著木盒,楊瓚用力咬牙。
不論是誰,不論這事究竟牽扯多深,背後藏著何人,他都要查下去!
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第五十三章楊侍讀再發威
取得張鶴齡的供詞,楊瓚再不插手,全部交由錦衣衛和東廠查辦處置。
迴到皇城,恰遇北鎮撫司快馬。得知是牟斌有命,顧卿隻得同楊瓚分開,掉頭趕往詔獄。
“我無事,千戶自去便是。”
楊瓚笑笑,婉拒顧卿留下兩名力士的提議。打算到北城尋官牙,看看可有合適的宅院。
新製的官服和牙牌早已送到侯府。一同送來的,還有天子的賞賜,足夠楊瓚再置辦一棟三進官宅。
知曉顧卿好意,楊瓚仍無心在伯府多留。
遭逢一場大火,經曆生死離別,楊瓚的心態發生不小變化。是好是壞,一時之間,他自己也難說清。
馬車行進北城,沿途可見官宦勳貴和豪商搭起的木棚。隻是三三兩兩,頗為稀落,不似之前一間挨著一間,幾乎占去整條長街。
候在木棚前的多是乞丐老人,壯年男丁和婦人多領了朝廷的賑濟,早早返迴西城。或重建房屋,或挑起擔子重拾買賣。
救濟隻在一時,靠人不如靠己。
再艱難,日子總要過下去。
五城兵馬司的官兵和順天府衙役依舊日夜巡查。
大火之後,西城出現短暫的混亂。有無賴青皮趁火打劫,搶奪百姓財物,調戲無家可歸的婦人。
官兵和衙役抓到,必先狠揍一頓,敲掉幾顆門牙。
牢房裏住不下,直接五花大綁,捆在沒有倒塌的梁柱上。有西城百姓經過,認出來,輕者罵上幾句,啐上一口。重者直接拳腳相加,不被打個半死算是運氣,求爺爺告奶奶也沒用!
官兵和衙役忙著巡邏,抓捕縱火的疑犯,緝拿“韃靼奸細”,哪有時間理會這些青皮無賴的慘叫。
罪不至此?
不體他人疾苦,趁亂生事,辱人妻女,良心都被狗吃了!全是報應!
能保住一條性命,沒有斷手斷腳,合該感謝老天。
馬車一路前行,木質的車軲轆滾過水窪,壓過地麵,留下兩條清晰的車轍。
隨著車廂細微的顛簸晃動,楊瓚有些昏昏欲睡。
眼睛剛剛合攏,馬車忽然停住了。
慣性作用下,楊瓚沒坐穩,後腦直接撞在車壁,瞬間清醒過來。
“怎麽迴事?”
揉著腦後,楊瓚推開車門,發現前方有兩、三個勳貴子弟縱馬馳過,停在一間銀樓前,攔住一輛女眷的馬車。
十餘名家人前唿後擁,截斷前後道路。
兩個戴著紗帽的女子被丫頭婆子護在身後,不敢動,也不敢輕易出聲,隻能瑟瑟發抖。
車廂上並無顯眼標誌。
拉車的是騾不是馬,車窗罩著藍紗,車前無門,隻有藍色布簾垂下。楊瓚有七成斷定,這些女子不是官眷,最大可能是出身商家。
“楊老爺,那幾個攔車的,應該是慶雲侯府的人。”
車夫出身邊軍,同韃子對戰,少了半麵手掌。
顧家起複,作為“家丁”一同迴京。其後隨顧卿入北鎮撫司,和酒樓的夥計、城內的官牙一樣,都成了錦衣衛的探子。
“慶雲侯府?”
楊瓚微訝。
剛聽過對方的大名,迴頭就在城內遇上,未免太巧了些。
“為首幾人你可認得?”
“迴楊老爺,束玉帶的是慶雲侯嫡子,名喚周瑛。”車夫仔細瞅了兩眼,繼續道,“另兩個八成是依附侯府的族人,瞧著有些麵生。”
“周瑛?”
“這位侯世子可不一般。”車夫呲牙笑道,“早年間,還領著家人和壽寧侯打過群架。”
侯府世子和另一位侯爵打架,還是群毆?
楊瓚無語。
如果兩府關係是這樣,張鶴齡的供詞是否要打個折扣?還是說,所謂的交惡都是做給天子看的?
搖搖頭,以壽寧侯的腦袋和脾氣,八成做不到。
“楊老爺別不信。”馬夫笑道,“小的親眼見著的就有三次。最嚴重的一迴,周世子被打斷了鼻梁,壽寧侯傷了胳膊,建昌侯也是兩眼烏青,動靜大到驚動宮裏。當時指揮使被先帝叫去,連著一個月,臉都是黑的。”
“事情最後如何處理?”
“還能如何?太皇太後護著自家人,皇後娘娘也護著兄弟,最後隻能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
楊瓚點點頭,想也知道
會是這個結果。
“去年,周太皇太後薨了,慶雲侯府要守孝,周家才收斂些。”車夫頓了頓,“算一算日子,正該出孝。瞧這架勢,多是侯世子在府裏憋不住了。”
車夫講述時,銀樓前的異樣終於引來巡城官兵。
看到“鬧事”的是慶雲侯世子,帶隊的武官無比牙疼。
如果說張氏兄弟是京城第一滾刀肉,這侯世子就是北直隸第一渾人,脾氣上來,半點道理都不講。
隻要長眼睛,都能看出是侯世子調戲他人女眷。可怎麽處置,武官實在沒底。
抓還是不抓?
慶雲侯領著左軍都督府同知,不管事,地位仍在。抓起來,半日不到就得放人。不抓,眾目睽睽之下,又該如何收場?
武官正為難時,慶雲侯世子忽然調轉矛頭,丟下羞憤欲絕,抖如風中落葉的幾名女子,躍身上馬,馬鞭猛然一甩,直直向楊瓚所在的馬車衝了過來。
楊瓚感到奇怪,下意識看向車夫。
車夫猛的一拍腦門,道:“忘了和楊老爺說,這周世子和伯爺有點過節。”
這是“有點”過節?
敲那氣勢洶洶的樣子,分明是有深仇大恨!
駿馬飛馳而至,家人散開,迅速將馬車圍住。
周瑛坐在馬背,雙臂交疊撐著馬頸,斜挑著眉,笑得不懷好意,“這位瞧著眼生,坐著長安伯府的馬車,想必和顧靖之交情不淺?”
話說得半生不熟,表情也很是奇怪。
楊瓚捧著木盒,慢條斯理布下馬車,行禮道:“下官翰林院侍讀楊瓚,見過侯世子。”
“楊瓚?”
周瑛轉頭,看向跟在身邊的族人,問道:“你聽過嗎?”
“世子近一年沒出府門,八成不曉得,這位是今科探花。”
另一個綢衣青年打馬上前,將楊瓚的背景簡單說明,周瑛直起身,皺眉道:“奇了怪了,你一個文官,和錦衣衛攪合什麽?也不怕犯忌諱。”
楊瓚:“……”
這位原來也知道“忌諱”兩字?
既然知道,怎麽敢當街調戲他人女眷,放縱家人圍住伯府的馬車?
哪怕隻有從五品,他也是朝廷命官。下車見禮,這位仍大咧咧的騎在馬上,絲毫沒有還禮的意思,連敷衍一下都不樂意。
車夫口中
的“囂張跋扈”“肆無忌憚”,果真是不假。
“下官家中出事,暫時借住長安伯府上。”
“哦。”
周瑛抬起下巴,“本世子知道,房子被火燒了吧?”
楊瓚:“……”
他確定了,這人嘴上沒把門,實打實是個棒槌。
正無語時,周瑛忽然取出一隻荷包,扔到楊瓚腳下。
“這裏有三百兩銀票,夠你再置辦一棟宅子。快些離了姓顧的府上,馬車也給本世子留下。”周瑛自顧自說著,大聲道,“來人,給本世子把這車砸了,馬宰了,扔到顧靖之的大門前!”
“世子……”
跟著周瑛的青年麵色發白,出聲想勸。
周瑛壓根不理他,翻身下馬,招唿家丁,便要親自動手。
楊瓚看也不看地上的荷包,直接踩過去,恰好攔在周瑛身前。
“周世子,且聽下官一言。”
“什麽?”
周瑛斜眼,很不耐煩。
“京城重地,有太宗皇帝年間榜例,還是慎行為好。”
“你和我說?”周瑛指著鼻子,雙眼瞪大,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