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不親之罪?”
“陛下,”楊瓚行禮,沉聲道,“臣甘冒不韙,隻為求得洗雪逋負,以慰族人之魂。縱被朝廷問罪,臣亦心甘。”
能活,沒人想死。
但他穿越一遭,頂了楊小舉人的身份,家人和族人就是他的責任。他可以在弘治帝麵前說謊,仍選擇說實話,賭的是弘治的仁厚,賭的是天子亦有慈父之心。
楊父連喪兩子,仍在信中隱瞞實情,述說平安。弘治帝病入膏肓,在太子麵前亦要強撐不倒。
由此及彼,楊瓚斬衰殿試,於理當責,於情有原。端看天子之意。
藥香渺渺,殿內陷入沉寂。
楊瓚雙目低垂,背脊愈發挺直。
“奪去功名,充軍流放,你也不悔?”
“迴陛下,臣不悔。”
“古有言,十年生聚。”弘治帝道,“朕觀爾素日沉穩,為何行此魯莽之事?”
“陛下,古人亦有言,潛遁幽岩,沉冤莫雪。”楊瓚堅定道,“臣若後退一步,一族沉冤永難昭雪。以閆氏之惡行,必將步步緊逼,楊氏一族危如累卵,恐將門殫戶盡。”
殿試得中,尚可為族人尋一條生路。如他不考,閆氏必更加肆無忌憚,楊氏一族都有性命之虞。
寢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扶安急得額頭冒汗,不是叮囑過楊編修,莫要引陛下生怒!這位怎麽還頂上嘴了?
未料,弘治帝並未發怒,反而緩緩笑了。
“好。”
一個好字,便如雲開霧散,壓在楊瓚肩上的巨石,瞬間被移開。
“扶老伴。”
“奴婢在。”
“大理寺既接了狀子,不能不問。你和楊愛卿走一趟吧。”
“奴婢遵命。”
扶安擦擦汗,看向楊瓚的目光,已同之前大為不同。
這位當真是吉星高照,鴻運當頭。
天子最重孝親,楊瓚斬衰殿試,非但沒有被問責,輕飄飄幾句話就被誇了“好”字。
讓他到大理寺一趟,分明是天子要給楊編修撐腰。明著告訴大理寺上下:天子要護楊編修,該怎麽做,自己看著辦。
楊瓚再拜,起身之後,隨扶安離開。
殿門關上,弘治帝再撐不住,滑倒在榻上。
“陛下,可
要喚太醫?”
“不必。”
弘治帝閉上眼,聲音現出疲憊,“寧老伴可是不解,朕為何要護著楊瓚?”
“奴婢愚鈍,陛下行事必有深意。”
“牟斌查宣府,楊氏的事,朕早已知曉。”
“那……”
“恩榮宴上,太子若是多問一句,今天這狀子也不會遞到大理寺。”弘治帝無奈歎息,“終是太過年少。”
年少?
是說楊瓚,還是太子?
寧瑾不敢迴話,更不敢細想,小心為弘治帝搭上錦被。
“涿鹿,京城。”弘治帝像在自言自語,“閆氏,又是閆氏!一個僉都禦使,果真有這麽大的膽子!”
“陛下息怒。”
“息怒?”弘治帝反而更怒氣,語氣漸急,“朕欽點的今科探花不孝不親,朕親選入弘文館之人喪德敗行,朕賜字之人乃奸猾諂媚之徒,這是狀告楊瓚?這是在尋朕的不是!”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保重?朕還能活幾天,這些跳梁小醜就迫不及待!”弘治帝連連咳嗽,“這是盼著朕早點死!”
寧瑾忙著遞上溫水,見帕子濺上點點血腥,駭得瞪大眼睛。
“陛下!”
“太妃送到司禮監的那本經書,就是在給朕提醒,有藩王不老實!朕還不能死,沒把後事安排妥當,太子登上大位,也會……”
餘下的話,弘治帝沒能說完。
握在帷帳上的手指乍然鬆脫,山嶽崩倒,人事不省。
“陛下!”
寧瑾不敢碰弘治帝,忙奔出內殿,驚慌道:“快,宣太醫院院判!”
少見寧公公如此慌亂,乾清宮內眾人頓感不妙。顧不得宮規,兩個宦官飛奔往太醫院。
待太醫院院判趕到,為弘治帝施針,才險險將人救了迴來。
收起金針,院判與同行的兩名太醫都是心焦如焚,隻不敢漏出半分。
今番天子能夠醒轉,已是萬中之幸。若是再來一次,怕是……
弘治帝醒來,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病情,而是令人傳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君臣二人獨在內殿,連寧瑾都退出殿外。
近半個時辰,牟斌才從殿內走出,腳步聲漸重,剛正的麵容上隱現幾分殺機。
此時,楊瓚已
被扶安一路“護送”到大理寺。
大理寺卿楊守隨親自坐堂,左右少卿同列下首。
鄧寺丞位在三人之下,眉間緊蹙,對楊瓚很是不喜。聯係到涿鹿縣遞送的狀子,雖未將楊瓚歸入奸佞一流,對他的印象也是極差。
扶安同楊寺卿見禮,口稱奉天子之命,送楊瓚到大理寺複問。
“咱家隻在一旁聽著,待迴宮後向天子稟明。對堂上之事絕不幹涉,請楊寺卿秉公執斷。”
楊守隨頓感牙疼。
不幹涉?
這位明晃晃的戳在堂上,口稱奉天子之命,真能當做沒看見?
楊寺卿牙疼,頭更疼。
早知道,今日就該告假!
左右少卿麵麵相覷,對楊寺卿的處境頗為同情。看來,部分時候,做二把手也沒什麽不好。
鄧寺丞上前一步,正要說話,忽見有書吏在堂下報,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送來名刺,點名交給楊瓚。
“戴禦史?”
楊寺卿微愣,這個時候送名帖?
不等眾人想明白,又有書吏來報,繼左都禦史之後,右都禦史史琳送來名刺,依舊是給楊瓚。
堂上官員同時默然,齊刷刷看向楊編修。
這是怎麽迴事?什麽意思?
楊瓚很無辜,同樣不解。
他和這二位實在不熟,隻在殿試有過一麵之緣。為何會送來名帖,當真是一頭霧水。
“楊編修不知?”
“下官委實不知。”
兩位都禦史的名刺隻是開頭,一盞茶的時間不到,又有兩張名帖送到。
“戶部尚書韓文遣人送來名刺,請楊編修擇日過府。”
“吏部尚書馬文升遣人送來名帖,下月壽宴,請楊編修過府。”
如果這還不夠刺激,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劉健,太子太保兼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三張名帖送進大理寺,差點將大理寺上下官員砸趴下。
大理寺卿沉默。
左右少卿無語。
連剛正不阿,堅決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鄧寺丞也是默然。
蒙天子迴護,一幹重臣折節下士的今科探花,翰林院編修,會是不親不孝,喪德敗行之人?
這狀紙還怎麽複問?案子還
怎麽複審?
楊寺卿猛然想起,楊編修不隻是今科探花,更得天子賜字,讚其有君子之德。
多方聯係起來,告狀之人哪裏是要拉楊瓚下馬,分明是想扇整個朝廷巴掌,甚至是和天子過不去!
越想越是心驚,楊寺丞牙齒咬得咯吱作響。心中發誓:如果涿鹿縣令當麵,他絕對會把這張狀子團成團,塞進對方嘴裏。
讓你自作聰明,讓你禍水東移,給本官吞下去!
吞不下去?
硬塞也要塞進去!
見到堂上一摞帖子,扶安也很是驚訝。仔細一想,又瞬間恍悟。
楊瓚被召乾清宮覲見,內閣六部必已得到消息。如劉閣老和馬尚書等,都是曆經宦海的人精,無需細想都能明白天子的意思。
原本,楊瓚這事便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斬衰殿試,甚至可言欺君。
往小了講,楊瓚身在京中,距涿鹿縣百裏之遙,消息難通。族中殿試之後方才發喪,稍微含糊一些,自可從容脫身。
既然天子不欲問責,何妨做個順水人情。
相對的,狀告楊瓚之人卻要倒大黴。
大理寺不能重判楊瓚,否則就是和天子,和內閣過不去。
一口氣憋在心裏,向哪裏發?
涿鹿縣衙按規章辦事,不能大動幹戈。想出氣,隻能尋那“無事生非”的源頭!
楊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聲。
楊瓚立在堂下,正要行禮,卻被止住。
“涿鹿縣衙遞送文書著明,楊氏族中之事,楊編修並不知情。且於殿試後發喪,亦無斬衰麵君之過。”
這張狀子就是個燙手山芋,涿鹿縣衙送到大理寺,大理寺原樣又扔了迴去。
不知者不罪。
天子都不問責,閣老尚書也擺明態度,他又何必在這討人厭煩?
再者言,楊瓚被選弘文館為太子講習,若是判其不親不孝,實乃無德之人,天子和太子都將顏麵無存。
久經官場沉浮,楊寺卿知曉一個道理,該糊塗的時候絕不能精明過頭。
按照涿鹿縣遞送的文書,楊瓚實無大過。若要追究,口頭斥責一番即可。能將這個燙手山芋囫圇個禮送出大理寺,簡直是求之不得。
於是乎,楊寺卿手一揮,楊編修實為被人誣陷,誣告之
人著實可恨,大理寺必下令明察!
潛台詞:不死也要脫層皮!再不解恨,骨頭敲碎!
扶安笑著同楊瓚告辭,迴宮稟報天子。
楊瓚在大理寺門口站了一會,忽然迴過神,對送他離開的寺正道:“敢問劉寺正,可知北鎮撫司怎麽走?”
劉寺正看著楊瓚的眼神,完全是在看一個瘋子。
這位楊編修到底在想什麽,大理寺走一趟不算,還要到北鎮撫司一遊?
第三十一章找上錦衣衛的楊編修
錦衣衛屬上十二衛,下設南北鎮撫司,同金吾衛、羽林衛、府軍衛、虎賁衛等同為天子親軍,拱衛京師重地。
南鎮撫司掌錦衣衛內部事務,專轄本衛法紀。
北鎮撫司掌詔獄,奉天子欽命,可不經刑部大理寺對犯罪官員進行追查、逮捕、審訊乃至處刑。
南北兩鎮撫司各掌所司,各轄衛所。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常在北鎮撫司,顧卿以功臣之後,領承天門指揮千戶所,主管詔獄,權柄不在同知僉事之下。
楊瓚向劉寺正一番打聽,確定自己不會走錯,方才告辭離開。
目送楊編修的背影遠去,劉寺正再次確定,這位楊小探花著實有膽,非一般人可比。
弘治朝的廠衛少動刑罰,稱得上遵紀守法,指揮使牟斌亦是十分正直,有個不錯的名聲。但也沒見哪個朝官閑著沒事幹,主動找上錦衣衛。
南鎮撫司也就算了,偏偏是北鎮撫司,還是主管詔獄的那一位!
吃飽了撐的嗎?
“果真是年頭不對?”
劉寺正一邊嘀咕,一邊望向天空。
方才還是晴空萬裏,現下已是陰雲密布,又有一場暴雨將臨。
按照劉寺正的指引,楊瓚穿過兩條長街,問過三名路人,才尋到錦衣衛承天門指揮千戶所。
單看建築外觀,實在很難同“天子親軍”聯係起來。
明朝官員不修衙,文武通用。錦衣衛負責稽查百官,更要以身作則。抓別人貪汙犯罪,自己總不好大張旗鼓的砌牆修房子。
隻不過……
楊瓚抬頭,視線溜過牆頭,半晌無語。
牆麵斑駁尚可以理解。大門破損,門軸輕微斷裂,也不是問題。就算門板不翼而飛,也沒誰腦子發抽,敢闖錦衣衛的空門。
問題是,牆頭的草長到兩掌長,隨風搖擺,那叫一個婀娜多姿。
不能拔一拔?
畢竟身在皇城,好歹注意一下形象?
楊瓚在門前站了好一會,兩三隊校尉力士打眼前走過,時不時都要看他一眼,目光很是奇怪。
青色官服,打鸂鶒補,束烏角帶,應該是個七品文官。懸著出入禁門的朝參牙牌,有極大可能是個翰林編修。
一名在宮門前見過楊瓚的校尉立即想起,先時顧千戶至翰林院辦事,就是為了這個楊編修!
“可是楊編修當前?”
“正是。”
“楊編修稍待。”
校尉得了準信,當即前往內堂稟報。
不過幾息時間,楊瓚就被請進千戶所。帶路的校尉很是客氣,楊瓚心裏有了底。看來,之前錦衣衛上門,應該不是自己犯事。
同斑駁的外牆不同,千戶所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繞過虎嘯影壁,地麵均鋪著條石。
五間廳堂,梁棟簷桷均有青碧繪飾。屋脊蹲伏瓦獸,不見半分安詳,倒如兇獸般猙獰。
正堂門大開,顧卿卻不在堂內。
“楊編修,這邊請。”
校尉在二堂前止步,另有一名佩素銀牙牌的錦衣百戶引路。
“勞煩。”
楊瓚拱手,很是客氣。
百戶笑得親切,“楊編修客氣。”
比起沉默不言的校尉,這名百戶很是健談。
“在下錢寧,早聞得楊探花大名,今日能得一見,實是有幸。”
“豈敢,楊某不才,錢百戶謬讚。”
楊瓚笑笑,不得罪他,也不想同他過於親近。
身為天子儀衛,錦衣衛的相貌身材都不錯。但錢寧此人,總給楊瓚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如太子身邊的劉瑾,一樣不得楊小探花的眼緣。
下意識的,楊瓚想避開此人,越遠越好,臉熟都沒有必要。
錢寧仍在滔滔不絕,半點未察覺楊瓚的敷衍。
說話間,兩人已穿過演武場,行至二堂。
堂門依舊大開,數名校尉力士分列兩旁。
見到錢寧,一名校尉上前,抱拳行禮,道:“錢百戶請止步,指揮使亦在堂上。”
楊瓚發現,
提到指揮使三個字,錢百戶不自覺的壓下唇角,懼意之下,似藏有一絲恨意。
“楊編修,有緣改日再敘。”
百戶是正六品,編修則是正七品。文武有別,錦衣衛的地位卻更加超然。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錢寧對楊瓚過於客氣,更讓後者下定決心:日後遇到這個錢百戶,必須繞道走。
“楊編修請。”
校尉手按刀柄,請楊瓚進堂。
不知為何,楊瓚心中突生一絲緊張。借著寬袖遮掩,握了兩下拳頭,深吸一口氣,總算將突起的煩躁壓了下去。
與設想不同,室內並非隻有牟斌和顧卿。
地上跪著四個人,兩側各有百戶校尉分立,氣氛委實有些壓抑。
楊瓚停下腳步,有些不明白,眼前是什麽情形。
錦衣衛審案?
看著不像。
目光掃過,於跪在最左側之人身上稍作停留。雖身形消瘦,神情憔悴,五官相貌確有幾分眼熟。
“楊編修。”
牟斌開口,打斷了楊瓚的思緒。
想起自己站在那裏,楊瓚忙收迴心神。
“下官楊瓚,見過牟指揮使。”
“楊編修多禮。”
意外的,牟斌很是客氣。
顧卿立在牟斌右側,仍是一身大紅錦衣,腰束金帶。側首看過來,貌似……笑了一下?
楊編修以為自己眼花。
再看,顧千戶風儀嚴峻,束帶矜莊,哪有半分笑意?
一定是眼花了。
沒出息。
暗自嘀咕一句,楊瓚整肅心神,專心
“陛下,”楊瓚行禮,沉聲道,“臣甘冒不韙,隻為求得洗雪逋負,以慰族人之魂。縱被朝廷問罪,臣亦心甘。”
能活,沒人想死。
但他穿越一遭,頂了楊小舉人的身份,家人和族人就是他的責任。他可以在弘治帝麵前說謊,仍選擇說實話,賭的是弘治的仁厚,賭的是天子亦有慈父之心。
楊父連喪兩子,仍在信中隱瞞實情,述說平安。弘治帝病入膏肓,在太子麵前亦要強撐不倒。
由此及彼,楊瓚斬衰殿試,於理當責,於情有原。端看天子之意。
藥香渺渺,殿內陷入沉寂。
楊瓚雙目低垂,背脊愈發挺直。
“奪去功名,充軍流放,你也不悔?”
“迴陛下,臣不悔。”
“古有言,十年生聚。”弘治帝道,“朕觀爾素日沉穩,為何行此魯莽之事?”
“陛下,古人亦有言,潛遁幽岩,沉冤莫雪。”楊瓚堅定道,“臣若後退一步,一族沉冤永難昭雪。以閆氏之惡行,必將步步緊逼,楊氏一族危如累卵,恐將門殫戶盡。”
殿試得中,尚可為族人尋一條生路。如他不考,閆氏必更加肆無忌憚,楊氏一族都有性命之虞。
寢殿內再次陷入沉默。
扶安急得額頭冒汗,不是叮囑過楊編修,莫要引陛下生怒!這位怎麽還頂上嘴了?
未料,弘治帝並未發怒,反而緩緩笑了。
“好。”
一個好字,便如雲開霧散,壓在楊瓚肩上的巨石,瞬間被移開。
“扶老伴。”
“奴婢在。”
“大理寺既接了狀子,不能不問。你和楊愛卿走一趟吧。”
“奴婢遵命。”
扶安擦擦汗,看向楊瓚的目光,已同之前大為不同。
這位當真是吉星高照,鴻運當頭。
天子最重孝親,楊瓚斬衰殿試,非但沒有被問責,輕飄飄幾句話就被誇了“好”字。
讓他到大理寺一趟,分明是天子要給楊編修撐腰。明著告訴大理寺上下:天子要護楊編修,該怎麽做,自己看著辦。
楊瓚再拜,起身之後,隨扶安離開。
殿門關上,弘治帝再撐不住,滑倒在榻上。
“陛下,可
要喚太醫?”
“不必。”
弘治帝閉上眼,聲音現出疲憊,“寧老伴可是不解,朕為何要護著楊瓚?”
“奴婢愚鈍,陛下行事必有深意。”
“牟斌查宣府,楊氏的事,朕早已知曉。”
“那……”
“恩榮宴上,太子若是多問一句,今天這狀子也不會遞到大理寺。”弘治帝無奈歎息,“終是太過年少。”
年少?
是說楊瓚,還是太子?
寧瑾不敢迴話,更不敢細想,小心為弘治帝搭上錦被。
“涿鹿,京城。”弘治帝像在自言自語,“閆氏,又是閆氏!一個僉都禦使,果真有這麽大的膽子!”
“陛下息怒。”
“息怒?”弘治帝反而更怒氣,語氣漸急,“朕欽點的今科探花不孝不親,朕親選入弘文館之人喪德敗行,朕賜字之人乃奸猾諂媚之徒,這是狀告楊瓚?這是在尋朕的不是!”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
“保重?朕還能活幾天,這些跳梁小醜就迫不及待!”弘治帝連連咳嗽,“這是盼著朕早點死!”
寧瑾忙著遞上溫水,見帕子濺上點點血腥,駭得瞪大眼睛。
“陛下!”
“太妃送到司禮監的那本經書,就是在給朕提醒,有藩王不老實!朕還不能死,沒把後事安排妥當,太子登上大位,也會……”
餘下的話,弘治帝沒能說完。
握在帷帳上的手指乍然鬆脫,山嶽崩倒,人事不省。
“陛下!”
寧瑾不敢碰弘治帝,忙奔出內殿,驚慌道:“快,宣太醫院院判!”
少見寧公公如此慌亂,乾清宮內眾人頓感不妙。顧不得宮規,兩個宦官飛奔往太醫院。
待太醫院院判趕到,為弘治帝施針,才險險將人救了迴來。
收起金針,院判與同行的兩名太醫都是心焦如焚,隻不敢漏出半分。
今番天子能夠醒轉,已是萬中之幸。若是再來一次,怕是……
弘治帝醒來,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病情,而是令人傳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君臣二人獨在內殿,連寧瑾都退出殿外。
近半個時辰,牟斌才從殿內走出,腳步聲漸重,剛正的麵容上隱現幾分殺機。
此時,楊瓚已
被扶安一路“護送”到大理寺。
大理寺卿楊守隨親自坐堂,左右少卿同列下首。
鄧寺丞位在三人之下,眉間緊蹙,對楊瓚很是不喜。聯係到涿鹿縣遞送的狀子,雖未將楊瓚歸入奸佞一流,對他的印象也是極差。
扶安同楊寺卿見禮,口稱奉天子之命,送楊瓚到大理寺複問。
“咱家隻在一旁聽著,待迴宮後向天子稟明。對堂上之事絕不幹涉,請楊寺卿秉公執斷。”
楊守隨頓感牙疼。
不幹涉?
這位明晃晃的戳在堂上,口稱奉天子之命,真能當做沒看見?
楊寺卿牙疼,頭更疼。
早知道,今日就該告假!
左右少卿麵麵相覷,對楊寺卿的處境頗為同情。看來,部分時候,做二把手也沒什麽不好。
鄧寺丞上前一步,正要說話,忽見有書吏在堂下報,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送來名刺,點名交給楊瓚。
“戴禦史?”
楊寺卿微愣,這個時候送名帖?
不等眾人想明白,又有書吏來報,繼左都禦史之後,右都禦史史琳送來名刺,依舊是給楊瓚。
堂上官員同時默然,齊刷刷看向楊編修。
這是怎麽迴事?什麽意思?
楊瓚很無辜,同樣不解。
他和這二位實在不熟,隻在殿試有過一麵之緣。為何會送來名帖,當真是一頭霧水。
“楊編修不知?”
“下官委實不知。”
兩位都禦史的名刺隻是開頭,一盞茶的時間不到,又有兩張名帖送到。
“戶部尚書韓文遣人送來名刺,請楊編修擇日過府。”
“吏部尚書馬文升遣人送來名帖,下月壽宴,請楊編修過府。”
如果這還不夠刺激,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劉健,太子太保兼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謝遷,三張名帖送進大理寺,差點將大理寺上下官員砸趴下。
大理寺卿沉默。
左右少卿無語。
連剛正不阿,堅決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鄧寺丞也是默然。
蒙天子迴護,一幹重臣折節下士的今科探花,翰林院編修,會是不親不孝,喪德敗行之人?
這狀紙還怎麽複問?案子還
怎麽複審?
楊寺卿猛然想起,楊編修不隻是今科探花,更得天子賜字,讚其有君子之德。
多方聯係起來,告狀之人哪裏是要拉楊瓚下馬,分明是想扇整個朝廷巴掌,甚至是和天子過不去!
越想越是心驚,楊寺丞牙齒咬得咯吱作響。心中發誓:如果涿鹿縣令當麵,他絕對會把這張狀子團成團,塞進對方嘴裏。
讓你自作聰明,讓你禍水東移,給本官吞下去!
吞不下去?
硬塞也要塞進去!
見到堂上一摞帖子,扶安也很是驚訝。仔細一想,又瞬間恍悟。
楊瓚被召乾清宮覲見,內閣六部必已得到消息。如劉閣老和馬尚書等,都是曆經宦海的人精,無需細想都能明白天子的意思。
原本,楊瓚這事便可大可小。
往大了說,斬衰殿試,甚至可言欺君。
往小了講,楊瓚身在京中,距涿鹿縣百裏之遙,消息難通。族中殿試之後方才發喪,稍微含糊一些,自可從容脫身。
既然天子不欲問責,何妨做個順水人情。
相對的,狀告楊瓚之人卻要倒大黴。
大理寺不能重判楊瓚,否則就是和天子,和內閣過不去。
一口氣憋在心裏,向哪裏發?
涿鹿縣衙按規章辦事,不能大動幹戈。想出氣,隻能尋那“無事生非”的源頭!
楊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聲。
楊瓚立在堂下,正要行禮,卻被止住。
“涿鹿縣衙遞送文書著明,楊氏族中之事,楊編修並不知情。且於殿試後發喪,亦無斬衰麵君之過。”
這張狀子就是個燙手山芋,涿鹿縣衙送到大理寺,大理寺原樣又扔了迴去。
不知者不罪。
天子都不問責,閣老尚書也擺明態度,他又何必在這討人厭煩?
再者言,楊瓚被選弘文館為太子講習,若是判其不親不孝,實乃無德之人,天子和太子都將顏麵無存。
久經官場沉浮,楊寺卿知曉一個道理,該糊塗的時候絕不能精明過頭。
按照涿鹿縣遞送的文書,楊瓚實無大過。若要追究,口頭斥責一番即可。能將這個燙手山芋囫圇個禮送出大理寺,簡直是求之不得。
於是乎,楊寺卿手一揮,楊編修實為被人誣陷,誣告之
人著實可恨,大理寺必下令明察!
潛台詞:不死也要脫層皮!再不解恨,骨頭敲碎!
扶安笑著同楊瓚告辭,迴宮稟報天子。
楊瓚在大理寺門口站了一會,忽然迴過神,對送他離開的寺正道:“敢問劉寺正,可知北鎮撫司怎麽走?”
劉寺正看著楊瓚的眼神,完全是在看一個瘋子。
這位楊編修到底在想什麽,大理寺走一趟不算,還要到北鎮撫司一遊?
第三十一章找上錦衣衛的楊編修
錦衣衛屬上十二衛,下設南北鎮撫司,同金吾衛、羽林衛、府軍衛、虎賁衛等同為天子親軍,拱衛京師重地。
南鎮撫司掌錦衣衛內部事務,專轄本衛法紀。
北鎮撫司掌詔獄,奉天子欽命,可不經刑部大理寺對犯罪官員進行追查、逮捕、審訊乃至處刑。
南北兩鎮撫司各掌所司,各轄衛所。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常在北鎮撫司,顧卿以功臣之後,領承天門指揮千戶所,主管詔獄,權柄不在同知僉事之下。
楊瓚向劉寺正一番打聽,確定自己不會走錯,方才告辭離開。
目送楊編修的背影遠去,劉寺正再次確定,這位楊小探花著實有膽,非一般人可比。
弘治朝的廠衛少動刑罰,稱得上遵紀守法,指揮使牟斌亦是十分正直,有個不錯的名聲。但也沒見哪個朝官閑著沒事幹,主動找上錦衣衛。
南鎮撫司也就算了,偏偏是北鎮撫司,還是主管詔獄的那一位!
吃飽了撐的嗎?
“果真是年頭不對?”
劉寺正一邊嘀咕,一邊望向天空。
方才還是晴空萬裏,現下已是陰雲密布,又有一場暴雨將臨。
按照劉寺正的指引,楊瓚穿過兩條長街,問過三名路人,才尋到錦衣衛承天門指揮千戶所。
單看建築外觀,實在很難同“天子親軍”聯係起來。
明朝官員不修衙,文武通用。錦衣衛負責稽查百官,更要以身作則。抓別人貪汙犯罪,自己總不好大張旗鼓的砌牆修房子。
隻不過……
楊瓚抬頭,視線溜過牆頭,半晌無語。
牆麵斑駁尚可以理解。大門破損,門軸輕微斷裂,也不是問題。就算門板不翼而飛,也沒誰腦子發抽,敢闖錦衣衛的空門。
問題是,牆頭的草長到兩掌長,隨風搖擺,那叫一個婀娜多姿。
不能拔一拔?
畢竟身在皇城,好歹注意一下形象?
楊瓚在門前站了好一會,兩三隊校尉力士打眼前走過,時不時都要看他一眼,目光很是奇怪。
青色官服,打鸂鶒補,束烏角帶,應該是個七品文官。懸著出入禁門的朝參牙牌,有極大可能是個翰林編修。
一名在宮門前見過楊瓚的校尉立即想起,先時顧千戶至翰林院辦事,就是為了這個楊編修!
“可是楊編修當前?”
“正是。”
“楊編修稍待。”
校尉得了準信,當即前往內堂稟報。
不過幾息時間,楊瓚就被請進千戶所。帶路的校尉很是客氣,楊瓚心裏有了底。看來,之前錦衣衛上門,應該不是自己犯事。
同斑駁的外牆不同,千戶所內又是另一番景象。
繞過虎嘯影壁,地麵均鋪著條石。
五間廳堂,梁棟簷桷均有青碧繪飾。屋脊蹲伏瓦獸,不見半分安詳,倒如兇獸般猙獰。
正堂門大開,顧卿卻不在堂內。
“楊編修,這邊請。”
校尉在二堂前止步,另有一名佩素銀牙牌的錦衣百戶引路。
“勞煩。”
楊瓚拱手,很是客氣。
百戶笑得親切,“楊編修客氣。”
比起沉默不言的校尉,這名百戶很是健談。
“在下錢寧,早聞得楊探花大名,今日能得一見,實是有幸。”
“豈敢,楊某不才,錢百戶謬讚。”
楊瓚笑笑,不得罪他,也不想同他過於親近。
身為天子儀衛,錦衣衛的相貌身材都不錯。但錢寧此人,總給楊瓚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如太子身邊的劉瑾,一樣不得楊小探花的眼緣。
下意識的,楊瓚想避開此人,越遠越好,臉熟都沒有必要。
錢寧仍在滔滔不絕,半點未察覺楊瓚的敷衍。
說話間,兩人已穿過演武場,行至二堂。
堂門依舊大開,數名校尉力士分列兩旁。
見到錢寧,一名校尉上前,抱拳行禮,道:“錢百戶請止步,指揮使亦在堂上。”
楊瓚發現,
提到指揮使三個字,錢百戶不自覺的壓下唇角,懼意之下,似藏有一絲恨意。
“楊編修,有緣改日再敘。”
百戶是正六品,編修則是正七品。文武有別,錦衣衛的地位卻更加超然。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錢寧對楊瓚過於客氣,更讓後者下定決心:日後遇到這個錢百戶,必須繞道走。
“楊編修請。”
校尉手按刀柄,請楊瓚進堂。
不知為何,楊瓚心中突生一絲緊張。借著寬袖遮掩,握了兩下拳頭,深吸一口氣,總算將突起的煩躁壓了下去。
與設想不同,室內並非隻有牟斌和顧卿。
地上跪著四個人,兩側各有百戶校尉分立,氣氛委實有些壓抑。
楊瓚停下腳步,有些不明白,眼前是什麽情形。
錦衣衛審案?
看著不像。
目光掃過,於跪在最左側之人身上稍作停留。雖身形消瘦,神情憔悴,五官相貌確有幾分眼熟。
“楊編修。”
牟斌開口,打斷了楊瓚的思緒。
想起自己站在那裏,楊瓚忙收迴心神。
“下官楊瓚,見過牟指揮使。”
“楊編修多禮。”
意外的,牟斌很是客氣。
顧卿立在牟斌右側,仍是一身大紅錦衣,腰束金帶。側首看過來,貌似……笑了一下?
楊編修以為自己眼花。
再看,顧千戶風儀嚴峻,束帶矜莊,哪有半分笑意?
一定是眼花了。
沒出息。
暗自嘀咕一句,楊瓚整肅心神,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