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方向選定


    通常,習武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掌握合適的訓練方法,不過連飛逸現在卻感覺到他自己非常幸運,因為有著一個為他度身定做的訓練計劃。


    智腦係統中有著他全部的身體數據,而且能夠在夢境世界中模擬著身體內部的細微變化,包括在練習劍術技巧之後,身體結構的輕微變動。


    這樣一來,哪些合適,哪些不合適,就一目了然了。


    而如何才能練好劍法呢?


    第一,形體工整。劍術練習時的每個動作勢式,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格要求,做到準確、齊正、勻稱,結構嚴整,線路清楚,一絲不苟。


    《華拳譜》裏說:“五體稱,乃可謂之形備。”“五體”即身體的軀幹、兩上肢和兩下肢,共為五體。也喚作“五骨”或“五筋”。劍術和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勢式,無不都是由這五條線結合劍器所組成。


    如果這五條線的結構組合不工正、不勻稱,就不能算完美。怎樣才能使動作勢式的形體做到工正、勻稱,達到完整呢?


    《華拳譜》裏接著說:“其形方中矩,圓中規,自中衡平均施,斂束相抱,左右顧盼,八麵供心。”每個動作勢式都需顧到前後左右、上下高低。


    要是動作勢式的形體做不到“整”的話,不僅顯得難看,而且勁力也不容易發揮出來。比如“弓箭步前刺劍”這個簡單的動作,假若做成聳肩、彎腰、曲腿,結構縮作一團,不舒展勻稱,其形象一定是很難看的。


    同時,由於腿曲、腰彎、肩聳,也就難以使勁力蹬之於腿、主之於腰、送之於肩、順之於臂、達之於劍。刺劍的勁力就不能夠憑借地麵的反作用力上下貫通完整地發揮出來。所以練習劍術,形體必須工正、勻稱,做到一個“整”字。


    第二點,自然是筋骨遒勁。


    筋骨遒勁就是使組成動作勢式的“五骨”,每根線條都要具有遒勁,隻有皮肉沒有筋骨。形體動作就成了空洞欲坍的架勢。


    即使是綿體的劍術,也不是不講究筋骨遒勁的,隻是較工劍體的劍術顯得含蓄蘊藏,所謂“綿裏裹針”柔中含剛,不把遒勁暴露於外。


    因之任何劍術“體稱勁遒”才能算是形質完備。怎樣才能使“五骨”具有遒勁呢、要使“五骨”具有遒勁,須從拳術中的“骨法”著手。例如“弓箭步前刺劍”這樣一個動作勢式。


    軀幹這根線條的遒勁,就在於它的頭向上“頂”,頦向裏“收”,項背向上“拔”,胸向外“張”,腰向下“塌”。


    上肢兩根線條的遒勁,還在於它的前腿膝部前“頂”,胯外“展”,髖下“沉”,後腿膝部後“繃”,髖下“沉”,腳尖緊“扣”,腳跟“蹬”、“踩”。


    這樣,五根線條都由於肌腱韌帶的極力伸縮而處在緊張的狀況之下,顯出劍拔弩張之勢,遒勁就由此產生出來了。


    第三,心力堅強,具體的要求就是要讓修習者的內心裏麵也要鼓足一股勁。


    劍術的形體動作一般都有它的意向,要把動作意向表現得完美,內心必須參與一起活動。這個特點決定了劍術的形體動作一定要“心動形隨”,它隨著內心意識的活動而運動。


    心力不堅,形體的動作勢式就會鬆懈,筋骨也不可能剛健勁遒,所謂“心力不堅,則無勁健。而動作的意向則更難以表現出來了,動作沒有意向,運動就失掉了生氣。


    因此,練習劍術心力要堅,要使內心裏的一股勁和形體動作的一股勁兩者內外結合起來,成為“合力”。這樣才能做到勁力遒健,動有意向。


    第四,氣勢連貫。


    在一路劍術裏,所有的動作都應該是“始終連綿相屬,氣脈不斷”。連綿不斷固然是綿劍體劍術的特點,但其它劍體的劍術也同樣要有這種連綿相屬的要求。


    對工劍體等其它劍體的劍術,所謂“連”,並不是說要把整路的劍術動作也象綿劍體劍術那樣不停頓地一氣練完,中間沒有間歇。


    而是要求在一招一勢之間,必須做到“形斷意連”,“勢斷氣連”,善於運用內在的心誌活動通過眼神把前後動作的意向連接起來,使整個套路的劍術勢勢相連,無勢不連。


    比如“舉火燒天”是一個直立向上舉劍的靜止動作,從形式上來說它和後麵的動作已經中斷了。


    然而,如果把眼神凝視著遠方,心誌活動具有伺機待動的意識,那麽這個動作就和後麵的動作從“意”上連接起來了。“心動形隨”心誌活動也還起著動作連接的重要作用,練習劍術要注意這一點。


    第五,陰陽分開。


    劍術運動和其它武術項目一樣,包含著動靜、虛實、剛柔、快慢、伸縮、張弛、抑揚、頓挫、輕重、起伏以及內外、上下、正偏、左右等種種的對立因素的規律,動作就能做得更好。


    對立因素的某一方都是不能孤立地存在的,沒有動,就沒有所謂靜;沒有虛,就沒有所謂實;沒有剛,也就沒有所謂柔……。


    中國的武術運動特別強調:欲要動先須靜,欲要實先須虛,欲要剛先須柔……。比如刺劍用力,劍從腰側向前刺出的時候手臂的肌腱都是比較放鬆的,劍柄也握得不太緊,肩也不太下沉,這時是“柔”的狀況。


    等到肘關節從後向前經過腰側的時候,劍柄就握緊了,肩就向下沉了,手臂的肌腱就緊張起來了,這時才有了“剛”。


    有鬆弛才能有緊張,如果刺劍的一開始就使持劍的手臂處在緊張的狀況下,那麽這刺劍要它緊張有力時,它反而不能緊張有力了。這樣,“剛”也就產生不出來。


    所謂“雙重則滯”,陰陽對立的兩麵,有任何一麵“重”了就失去了運動,失去運動,失去了變化。


    同時,任何陰陽對立因素還必須是在同一個運動過程中相互轉化,不能把它們分割成兩個運動過程,否則就失掉了對立的統一。


    在劍術練習時,把法的向背、劍勢的起伏、動作的輕重、節奏的緩急等等,都必須運用對立因素的規律使之有陰有陽。


    第六,擊刺得法。


    劍法有著擊刺斬等許多的劍法,這些劍法各有各的運使部位和方位,各有各的著力點。


    有的劍身直著向前,有的劍身平著向前;有的著力點在劍尖前鋒,有的著力點在劍尖側鋒;有的著力點在劍刃前端,有的著力點在劍刃後端;劍法不同,劍的使用形式和著力點也不相同。


    中國的劍術在劍法上有著嚴格的規定和要求,該是什麽劍法,就該是使用什麽樣的部位和形式,就該是什麽樣的著力點,不能亂來。


    比如刺劍,使用的形式是劍刃分為上下,劍身直著向前,如果把刺劍做成了劍刃分為左右,劍身平著向前,這就違反了旬“刺”的法度。


    再如砍劍,著力點規定在劍刃後端,如果砍劍時把著力點移向了劍刃前端,這又違反了“砍”的規定,不合“砍”的法度了。


    練劍時要特別注意劍法,並在符合劍法的基礎上,做到“擊則斷石,刺則入金”,把勁力貫到劍器的鋒刃上,做到身劍的勁力合一。


    第七,唿吸自然。唿吸關係著運動的持久性,也關係著勁力的推動。象一些結構複雜、動作快速、運動量大的劍術,對氧的需要很大。如果不善於掌握和運用唿吸的方法,就很容易氣血上湧,使氣息停留在胸間遊動。


    氣往上浮則內部空虛,空虛則氣促,氣促則吸入的氧不足,氧不足則力短,力短就不能使運動持久,運動的平衡性也就遭到破壞。


    所以,在劍術練習的時候必須善於“蓄氣”,運用腹助唿吸的方法,這樣才能使運動持久,才能保持運動的平衡,才能達到矯捷、矜持、從容不迫的要求。


    劍術運動的唿吸方法和其它武術項目的唿吸方法相同,有提、托、聚、沉四種。


    在一般的情況下,由低動作進入到高動作的時候應該運用“提”法,在靜止性動作出現的時候應該運用“托”法,在剛脆短促的動作出現的時候就該換用“聚”法,在由高動作進入到低動作的時候又該運用“沉”法。


    這些唿吸方法隨著動作進行變化的時候,都必須遵循“唿吸自然”這一基本要求,不要故意做作。


    沒有專門的老師進行細心的指導,普通人想要摸索出這樣的劍術技巧,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未必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以上的知識,是華夏大地一千年來所積累下來的武術技擊知識,是無數代武者窮盡畢生的精力才推演出來的特殊方法,並且是經過實戰證明,去偽存真後的精華部分。


    不是單靠某個天才就能完善起來的,知識體係,隻能靠無數的人來完成,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當然,如果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使用著趁手的冷兵器,經過連番廝殺,一樣可以成為戰鬥的高手。


    但是戰場的淘汰率何等驚人,百戰餘生者,十不存一,而且多是利用士氣、戰陣、裝備的優勢來建立,而不是真正的武者之路。


    比如利用盾牌、盔甲、戰馬和強弓勁弩,然後多名士兵結陣而戰,真的要單對單,無論怎麽厲害的士兵和武將,都很難以在單對單的步戰中匹敵成名的武者。


    轉眼就是四天過去,在夢境世界,因為時間流速的不同,以及沒有現實世界的那種日升月落,因此每一日隻有12個小時,其中黑夜隻有兩個小時,由係統調控。


    連飛逸在這裏已經呆了45個小時。也就是將近四天過去了,而在現實世界,離著天亮也隻有不到三十分鍾的時間。


    連飛逸總是覺得有些依依不舍,在這裏的四天裏,他就學會了許多的劍術技巧,因為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迴放和針對性矯正,他的進步完全可以比擬物質世界中練習了一年以上的學徒。


    當然,僅僅是見識上能夠進行比較,基礎紮實程度的進一步深化,仍舊需要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做到。


    而在四天的練習中,係統也給出了發展方向上的提示,連飛逸的身體和性格習慣,非常適合使用撩劍這樣的技法。


    說到這種攻擊模式,卻不得不提一下劍的結構,古時人們把劍身的結構分為“兩脊”、“三鋒”、“四刃”,“兩脊”是指劍身兩麵上突起的“脊梁”。


    而“三鋒”是指劍身前端三寸左右的刃部。


    以右手虎口握劍為參考,順著虎口出去到劍尖的三寸左右的刃為“上三鋒”,利刃朝上,另一側為“下三鋒”,利刃朝下。


    而通常所說的撩劍,其實用的就是劍身的“下三鋒”部位。


    連飛逸以前不知道這些細節,還以為拿著劍就是劍客,無非就是劈砍和揮刺,原來在使用劍來進行攻擊的時候,竟還要著重關注使用的部位,也就是武器的著力點以及發力的技巧。


    而“四刃”是指劍身上下兩刃加上劍尖的上下兩刃。其實中國劍術中的劍法,就是如何使用“兩脊”、“三鋒”和“四刃”的方法!


    “撩劍”則是用“下三鋒”攻擊對手!


    “撩劍”是中國武術中基本劍法之一,在長拳類劍術和太極劍中風格各異。


    由於後者與練太極拳一樣,要求全身放鬆,劍法的力度不能過於明顯。但要穩穩地隱藏其中,即暗藏“殺機”。


    這種殺機,必須是心存重創甚至是殺死對手的意念,才能真正貫徹劍本身的真意。武以殺止戈,而不是口頭上的仁義道德,不濫殺不等於不殺。


    現在,連飛逸學習的就是偏向道門的劍術,以飄逸靈動為主,對於技巧和速度的要求非常高,沒有相應的天資,是無法修習這類劍術的。


    “撩劍”的基本含義是立劍走貼身的大圓揮臂由後向前上方或由前方向後上方撩出,力達劍刃前部“下三鋒”攻擊對手。


    “撩劍”動作的種類:(前四種解釋參考武冬教授編的“太極劍教學與訓練英漢雙語教程”)


    在這四天之中,連飛逸總共就是反複練習四種撩劍的模式。


    其中第一種是前撩,也即是持中陽劍,虎口向下,手心向右,下刃向上,成翻手反立劍。這樣的握劍方式,便是用劍下刃前端由下向前上,使下垂的劍用力向上掀起揮臂攻擊成為前撩。


    而除了偏重於攻擊的前撩當然還有利於閃避後發動的後撩――劍沿身右側經下向後撩出,反腕掌心向後上方,為後撩劍。


    而攻防皆宜的正撩則是,前臂外旋用小指,以反向虎口的一側的劍刃前端,運臂將劍鋒在身後。因為由上向下做弧形反撩用反立劍在身後,再由右下向上撩,所以才被稱為正撩。


    有了正撩,還有偏向於出其不意的反撩,一種小臂外旋掌心向內,劍身貼近身體左側的技巧。這種攻擊模式,以劍鋒自上至下作弧形反腕,用反立劍在身前,由左下向上撩為反撩。


    通常稱由右而上為正撩,由左而上為反撩。


    而挽撩又被稱為“撩腕花”,以腕部為中心在自己的左右側劃立園,向正前方撩擊,如遊明生先生編的“武當鬆溪小花劍”中第七動“野馬分鬃”。


    這是一種在快速行進中的撩擊,要體現劍身合一,像螺旋樣的前進。


    連飛逸在這四天來的仔細學習和係統的教學中深刻體會到,如身體保持平穩向前,身體沒有先向右繼而朝左微微傾斜地配合撩擊,則缺少身法的配合。


    此外,還需注意撩劍時腳的後撩動作,不能是一般的跑步。


    關於劍擊的精髓,其實是各種步法,但很多公開教材中均未提及,也隻有在這裏,才會如此詳盡的傳授。一般的基礎劍典中僅強調左右挽花要連貫圓活,縱跳要遠,提膝要高。


    這就是所謂的行撩,即行步撩劍。


    就如現在,連飛逸就拿到了一本《武當太極劍》的初段劍法內容,是一個叫李德印的劍術名家所編寫校對的,對方獲得過國家頒發的“劍術大師”銜,他就在文中提到了“行步撩劍”的一些精要。


    原來,無論做右撩劍還是繼而左撩劍首先必須貼身劃立圓,步子要走在“s‘形。


    李德印在書中強調“行步要平穩”,而連飛逸在練習中的體會是撩劍雖是揮臂由後下方向前上方利用劍的“下三鋒”襲擊對方。


    在智腦係統的重放和細致分析下,連飛逸才明白,這種技巧看似簡單,但其中蘊含著許多人體力學的技巧在內。


    如缺乏腰部的力量,則身法略顯不足。


    而在通過對比後,連飛逸也發現以他的身體特征,在行步中練功者的頭部高度盡管腳走蛇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能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星的乃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星的乃粉並收藏智能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