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羲和二號在撞擊月球表麵之前,已經成功地向地球發迴了有關月球沒有強磁場和沒有輻射帶的重要數據。


    這些數據,是羲和七號得以成功在月球表麵實現軟著陸的重要因素。


    在當時,羲和二號還帶去了華夏聯邦科學家們送給月宮之主嫦娥的“見麵禮”,那是一大兩小3枚金屬標牌,它們均呈正五邊形,大的直徑為十厘米,上麵鑄有華夏聯邦的國徽――蒼龍首。


    兩塊小標牌一模一樣,直徑均為9厘米,上麵印刻著一排中文,書寫著華夏聯邦共和國這七個大字,由於有特殊的保護裝置,它們至今仍安然無恙地躺在寂靜的月宮之中。


    蘇聯的第二代月球探測器要攻克的是月麵軟著陸技術,這是探月工程中最難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1959年,由大型洲際導彈改造而成的重型運載火箭“狂雷號”將羲和七號送上充滿期盼的征程。


    火箭先把羲和七號送入200千米左右的地球停泊軌道,然後第三級火箭二次點火,將重達六十五噸的羲和七號推進奔月軌道。


    在航程途中,羲和七號要不斷進行軌道修正,以保證能夠“命中”月球。


    三天半之後,羲和七號終於臨近月球,在距離月球大約八千公裏的時候,進行了姿態調整,將製動火箭發動機對準月麵,然後啟動著陸係統程序。


    終於在2月18日。羲和七號月球探測器在距離月麵七十公裏的地方進行減速。從2600米每秒的高速行進狀態中逐漸將速度下降到可以承受的地步。


    與此同時,還從底部伸出一根用來確定關閉發動機時機的五米長探針,在探針觸到月麵的瞬間,羲和七號迅速地關閉了發動機,並拋出位於頂部的卵形著陸艙,最終以6米每秒的速度降落在月球上。


    著陸艙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帶有緩衝裝置,被拋出後像一個有彈性的氣囊,可在月球表麵像個柔軟的皮球那樣彈來彈去。


    而當著陸艙停穩的時候,由四瓣組成的外殼會像花兒一樣綻開。花瓣本身就是天線,花瓣裏麵還有4根75厘米的鞭形天線,它們一起向地球發送信息。


    著陸艙攜帶的攝像機此時伸出鏡頭開始拍照,7個小時後地麵控製人員收到了首張來自月球表麵的黑白全景照片。


    接下來的三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月球上,羲和七號分7次向地球傳迴了8小時的信息,直到3天後電池耗盡。


    它的成功不僅使人類第一次得到了月球表麵的全景照片和局部區域的立體照片,還告訴了一個事實――月球表麵是硬的。


    正因為如此,後來的登月計劃才不必再擔心登月航天員會陷進月壤之中。而此前,科學家一直擔心月表的浮塵會像地麵的沼澤一樣,將人和價值數十億華元的設備無情吞噬。


    羲和七號向地麵傳送月麵圖片時使用的是明碼信號,一家英國銀行的電台監聽了這些信號並將其轉換成標準圖片。


    幾分鍾之後,西方世界的各大主流媒體搶先刊登了這些月球表麵的照片,華夏聯邦的科學家人對此十分生氣。從那以後。華夏聯邦在探測器上傳迴的圖片都加上了密碼。


    1960年,華夏聯邦的第二顆軟著陸器羲和十號又踏上征程,它工作了一周的時間。除了拍攝圖片外,還攜帶了一種穿透器,通過測定穿進月壤的速度和深度,分析月壤的力學性質。


    羲和十號還測量了月壤密度,並通過測量著陸時與月球碰撞產生的振動波的時間和強度,獲得了20厘米~30厘米厚月壤的力學性質。


    測量的結果表明,著陸點附近的月壤呈粒狀性質,並有輕微的黏性。密度約為每立方厘米克。


    為了確切了解月球重力場的分布,避免載人登月器偏離著陸點,華夏聯邦還發射了環月探測器,對月球重力場分布並不均勻的情況進行了詳細探測。


    人類首顆環繞月球飛行的月球探測器是羲和九號,它在350千米x1017千米的橢圓軌道上圍繞月球飛行了五百多圈。


    此後。華夏聯邦又接連發射了羲和十一號、十二號和十三號月球探測器,這些月球探測器還測量了月球附近的輻射環境。包括月球表麵伽馬射線的強度,太陽風離子和電子通量等,它們默默地為載人月球飛行做好了準備。


    華夏聯邦的第三代月球探測器更是了得,它們能夠自動在月麵上挖土采樣,並能返迴地球。


    1963年,華夏聯邦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首次拾迴了從月球上自行返迴地球的球形返迴艙,這是羲和十五號的傑作。


    返迴艙裏帶迴的一公斤左右的月球岩石顆粒樣品,使住在地球的人類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見到了月亮上的“土特產”。


    不過,羲和十五號是第二個自動取樣返迴探測器,先於它一年發射的羲和十四號,不幸撞毀在月球上。


    羲和十五號,質量約七噸,由“巨靈神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它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上麵部分稱為“上升級”,負責把裝有月球樣品的返迴艙送迴地球。


    下麵部分稱為“著陸級”,主要由製動發動機、遊動發動機和圓柱形推進劑箱、月球樣品采集裝置、導航與控製係統、溫度控製係統、通信係統、化學電池和緩衝著陸架等組成。


    其於1963年7月14日起程,曆經5天的漫長旅途,在月球表麵成功的實現了軟著陸。著陸級先開始工作。它伸出鑽臂。露出空芯的鑽管,開始采集月球樣品。


    鑽臂可以移動以避開過硬的月岩,鑽頭內的傳感器可以測試月岩或月壤的阻力以確定鑽頭的轉速,隻用7分鍾鑽頭就鑽進35厘米深,采集了一公斤的月壤標本,然後它將含有月壤的鑽管送進返迴艙,並進行自動密封。


    隨後,根據地麵指令上升發動機點火,返迴艙踏上返程。


    三天後,在約距地球五萬公裏的地方。返迴艙與儀器艙分離,以大約11千米每秒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


    由於是彈道式返迴,在穿過大氣層時它的前緣溫度超過了一萬攝氏度,過載達到了50個g的重力加速度。


    距地麵千米高度時返迴艙的降落傘打開,落地前。它發出信號,幫助地麵搜索人員尋找。


    羲和十五號發射後,華夏聯邦又先後公布了四個月球自動取樣返迴探測器,但羲和十九號和羲和二十二號都宣告失敗,羲和十七號因遇到堅硬的月岩隻取迴了不到100克的樣品。


    隨後,華夏聯邦又發射了羲和二十號月球探測器,其攜帶著世界第一輛無人駕駛月球車甲犀一號。


    甲犀一號晝行夜伏,經曆著熾熱的白天和寒冷的夜晚這雙重考驗,一共行走了二十公裏,測定了七百餘處月壤表層的物理力學特性。分析了三十個地點的月壤化學參數,拍攝了23000多張月麵照片和300多張全景照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甲犀一號無人駕駛探月車在月球上平安度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它代表著這時無人月球探測技術的最高成就。


    甲犀一號的外形像個嬰兒車,有8個輪子,每個輪子都分別控製,車子可前後運動和轉彎。帶有能插入月壤測試物理力學性質的透度計,測定月壤化學參數的x射線分析儀,專門研究月表磁場特性的磁力計,


    這些數據。可以用於測量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配備著專門的激光反射鏡。


    因此還可以測量可見光和紫外線強度的光度計,以及接收宇宙射線和觀測太陽的高靈敏儀器,並且攜帶了多個獲取月表圖像的攝像設備。


    甲犀一號不但能夠將一些測試數據及時送迴地球,還能進行一些現場分析。並將結果送迴地球。


    甲犀一號的電源係統設計得非常有創意,在月球車的儀器艙上有一個布滿了太陽能電池的大蓋子。


    白晝的時候。它敞開著,使太陽能電池接受強烈的太陽輻射,為蓄電池充電。


    到了夜晚,月麵溫度驟降,蓋子閉合,起到保持溫度的作用,並依靠放射性同位素燃料放熱取暖。


    甲犀一號無人探月車用“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器”作為長壽命電源,這種電源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可以長時間放電。


    與華夏聯邦的輝煌成就相比,美國的起步顯得更為艱難,在探月初期發射的5顆“先驅者”探測器幾乎沒有一個獲得成功,它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火箭沒有足夠的推力使之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並送到月球軌道。


    雖然“先驅者”4號勉強成功,但它飛越月球時距月球尚有近6000千米之遙,它的探測儀器基本沒有發揮作用。


    與美國的頹勢相比,華夏聯邦則得益於洲際導彈的技術和前期的技術積累,在重型運載火箭發展項目上,占盡上風。


    其中,巨靈神號運載火箭,是中幸運載火箭中的集大成者。


    巨靈神運載火箭,是華夏聯邦宇航局火箭總設計師錢學森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為載人登月計劃設計的巨型火箭,很長一段時間裏華夏聯邦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任何有關它的信息。


    盡管美國的間諜衛星拍到了它的巨大身影,但是華夏聯邦保持了最大限度的沉默。


    巨靈神火箭可以說是錢學森的得意之作,他的理想是不僅要征服地球周圍的空間,還要飛向其他行星。


    “巨靈神”是個龐然大物,高115米,底部直徑達到了18米,起飛重量3000噸,能將100噸重的載荷送到低地球軌道。


    就算是五十年後。人類製造的任何火箭的尺寸都無法與這位鋼鐵巨人相比。巨靈神火箭共有5級。前三級可以將登月飛船送到低地球軌道,第四級將飛船送入奔月軌道。


    第五級,也被稱作最終級,它首先在飛往月球的長途旅行中提供調整飛行方向的動力。其次在接近月球時作為反推火箭起“刹車”作用,使飛船登月艙進入月球赤道橢圓軌道。


    在隨後的著陸過程中,它將隨登月艙一同與飛船分離,並繼續工作以減低登月艙的下降速度。最終,在離月球表麵4千米時被拋掉,落在登月艙著陸點附近。


    自從1955年,剛剛當選華夏聯邦元首的李宗仁批準了華聯宇航局的登月計劃。並在最高議會上高調宣稱,要在先於美國送人上月球,“把西方人摔倒在月球上”。


    為了羲和工程,剛剛成立不到四十年的華夏聯邦動用了國內所有的資源。


    羲和登月計劃得到了華聯政府的大力支持。即使在經費緊張、事故不斷、批評迭起的日子裏,華聯政府對羲和工程的支持也從未動搖。


    李宗仁一如既往的對這個世紀工程堅定不移,甚至當這一計劃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收益被懷疑時也不動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中國,還沒有任何一項國家計劃能受到這樣持久而堅定的支持。


    羲和登月計劃的方案是,先使用運載火箭將登月飛船送入地―月軌道,再進入環繞月球飛行的軌道,然後飛船分離為母船與登月艙,航天員乘登月艙在月球上著陸。


    而母船依然保持環月飛行,當登月艙完成探月任務後,離開月球與母船對接並將航天員送迴母艙。隨後母艙拋掉登月艙,攜航天員返迴地球。


    這種登月方案設計巧妙、獨具匠心,就像大輪船為了取得與陸地的聯係隻需放出一艘小艇往返一樣。


    當時,將航天員送上遙遠的月球,首先遇到的重大挑戰就是用什麽運輸工具把幾十噸重的飛船克服地球的引力送往月球。


    幸好,大型洲際導彈的研究成果讓華聯宇航局有了技術上的前期積累,巨靈神重型運載火箭就在此基礎上誕生,當時李宗仁親自指定錢學森和產經聯的航天飛行中心全麵負責火箭的研製。


    羲和登月計劃的核心是月神號飛船,它是華夏聯邦的第三代登月飛船,它的航向目標直指月球。飛船由指令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發射時還有逃逸救生塔,高16米外加逃逸救生塔則是24米,直徑13米,重約40噸。


    指令艙是圓錐形,高米重6噸。底部直徑米,配備可供三名航天員生活半個月的給養。是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飛船的控製中心和返迴地麵的組件。


    指令艙分前、中、後三個艙段,前艙放置著陸部件,迴收設備和姿控發動機。


    中艙是航天員座艙,中央並排有3張座椅,中間是指揮艙駕駛員座位,兩邊分別為指令長和登月艙駕駛員座位。


    發射和返迴時,航天員必須躺在座椅上,其餘時間可以在狹小的艙間裏活動,中艙內還有環境控製、生命保障,操縱儀器,通信設備、救生用品及給養等。


    後艙裝有10台姿態控製發動機,還有控製係統、計算機等。


    飛行中,航天員可以利用艙內的各種儀器設備和姿態控製發動機,對整個飛船進行全麵控製和操縱,指令艙還是航天員結束月球探險後返迴地球的唯一交通工具。


    服務艙為圓筒形,是容納儀器和設備的地方,它利用艙內的電源、環境和推進等係統為飛船提供必要的服務。


    當兩名航天員乘登月艙在月球表麵降落時,它由一名航天員駕駛進行環繞月球軌道飛行。當飛船開始返迴地球,再入大氣層前,服務艙的任務即告結束,與指令艙分離後被拋棄在太空。


    服務艙高米,直徑4米,重約25噸,周圍分6個隔艙,放有主發動機,燃料貯箱,姿控、電氣等係統以及三組氫氧電池、水和氧氣。


    主發動機用於軌道轉移和變軌機動,姿控係統由16台小發動機組成,既用於姿態控製,又用於飛船與火箭的分離,登月艙與指揮艙對接以及指揮艙與服務艙分離等。


    登月艙形狀非常奇特,好像一隻大頭朝下的外星蜘蛛,由上升段和下降段兩個完全**的部分組成,全艙高約7米,寬4米,重10噸。


    上升段為不規則的多邊形,它是降落和起飛時兩名航天員的座艙,艙裏可容納2人,但沒有座位,隻能站著工作。


    下降段像是一隻八邊形的大爬蟲,裏麵裝有雷達、著陸發動機以及月麵活動時使用的儀器設備,正麵的支架上有平台和扶梯,便於航天員出艙登月。


    最下麵是支承登月艙的4根支腳,每根支腳帶有一個直徑90厘米的碟形腳掌,為的是防止登月艙在月麵下陷。


    上升段和下降段用爆炸螺栓連接,當登月艙從月球起飛時,爆炸螺栓炸開,上升段脫離下降段飛離月球,下降段留在月球上。


    月神號飛船從發射到降落月麵再返迴,過程十分繁雜,其中有多次分離、調頭、對接、重組等動作,航天員地月往返一次也長達六七天,而這些難題得益於之前的太空演練。


    1962年,華夏聯邦的登月計劃,羲和工程已經到了最終的時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能工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星的乃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星的乃粉並收藏智能工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