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將啟霜等人扶起,說道:“各位賢契,大哥有一事相求,現在番邦虎視眈眈,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皇上求才若渴,還請各位看在大哥的麵子上暫時留下來。我知道,現在朝中奸邪之輩橫行,你們心有餘悸,不如這樣,離此不遠,有一個諫議大夫李大老爺,是我的同窗好友,你們不如暫時住在他哪裏,一旦朝廷需要你們,你們就可以趁機奪取功名。
王貴兄弟現在身體不好,不宜長途跋涉,你們就在李家大院滯留數日,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到那時功名仍然無望,你們在會湯陰老家,愚兄之間,你們認為如何?”
啟霜想了想,覺得宗留守說得很對,我們從湯陰來到京城,為的就是參加考試求取功名。現在功名無望,就這麽灰溜溜的迴去豈不讓人笑話。再說,王貴兄弟染病在身,需要調養幾日,不如順水推舟,答應大哥。
“大哥,我們可以停留幾日,隻是要去打攪李大老爺,恐怕不妥。”啟霜說道。
“有何不妥?李大老爺和我八拜之交,他也可以說是你們的大哥,到了他的家門口,我們去看看他又何妨?”宗澤說道。
眾兄弟聽了,隻好依從。
次日一早,眾兄弟一同出了店門,騎馬前行,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來到了李家花園。眾兄弟一起下馬,牽著馬款款進來。
花園裏奇花異草,四季常青的小樹整齊的栽在道路兩旁,園丁一見宗澤等人到來,趕緊跪迎。
“你們大老爺可在家?”宗澤問道。
“在家,小人這就進去稟報。”園丁說罷急急地進去了。
宗澤等人在外停留了一會兒,隻見李大老爺樂嗬嗬的走了過來。
“哈哈——今早喜鵲喳喳叫,原來老哥大駕光臨。歡迎之至,來,屋裏坐。李虎,叫幾個下人把馬牽到後院馬廄,加料伺候。”李大老爺說罷拉著宗澤的手笑著來到了大廳。
啟霜等人也隨著進了大廳。
“各位,把這裏當做自己家一樣,隨意坐。大哥,這幾位年輕人是誰?我看他們一個個氣宇軒昂,一定不是非凡之人。”李大老爺說道。
“算你有眼力,這位就是京城槍挑小梁王的嶽飛,周侗的義子,得到周侗的真傳,文韜武略可比韓信、衛青、周瑜、薑維,是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非常器重,親自要見他們,隻是受奸臣迫害,他們不得已離開了京城,逃亡到此。老夫為了這件事也削職為民。”宗澤說道。
李大老爺聽了,不由得心裏火氣,罵道:“這幫奸臣,早晚不得好死,老夫明天就去京城見駕,和皇上說道說道。”
“李兄不必激動,依我看,這未免不是件好事。我解甲歸田,日後朝廷如有緊急情況,急需用人,皇上一定會重新啟用老夫,到時候老夫再向皇上推薦嶽飛兄弟豈不更好?嶽賢弟,你們兄弟幾個暫且住在這裏,好好練武,不要灰心喪氣,ri後定有飛黃騰達的那一天。到時候我們兄弟幾個一起馳騁疆場,如魚得水,豈不快哉?”宗澤笑著說道。
啟霜聽了頻頻點頭,嘴裏說道:“大哥說得對,我們就聽大哥的。”
“王忠,把我的行囊拿來。”宗澤一聲吩咐,家將王忠立刻把宗澤帶來的包裹拿了進來。
宗澤打開包裹,裏麵有一副金絲盔甲和戰袍,還有一些銀兩。
“嶽兄弟,老哥身無長物,隻有這副跟隨老哥多年的盔甲相送,聊表心意,賢弟一定要收下。”宗澤說道。
啟霜少的正是一副好的盔甲,聽了宗澤之言,不由得心中大喜。他趕緊跪下磕頭謝恩:“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兄弟請起,無需多禮,這些銀兩送給各位聊表心意,請各位兄弟不要嫌棄,這是老哥的一番心意。”
眾兄弟聽了跪下磕頭謝恩。
宗澤將他們一一扶起說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眾兄弟起來重新入座。李大老爺吩咐家丁擺酒設宴。眾人就坐談天說地,開懷暢飲。牛皋擅長吃喝,他不和眾人說笑,一個勁的大吃大喝起來。王貴因為身體欠佳,坐在一旁休息,偶爾說上兩句。
晌午時分,大家酒足飯飽之後,宗澤起身告辭。李大老爺將宗澤和眾家將送出李家大院。啟霜兄弟一直送宗澤一行人出了望京之後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各位兄弟請迴。記住老哥的話,勤加習武,靜候佳音。”臨行時宗澤又叮囑一番。
且說蕭仁趕走啟霜兄弟之後,離開了兵部,來到了一個隱秘的地方打探消息。當他聽說宗澤被削職為民,滿心歡喜,立刻換了衣服,騎馬出了南熏門,一路狂奔直上太行山。
來到太行山,蕭仁將京城所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訴戰彪。戰彪聽了心中大喜。
“老大,現在小梁王一死,天下英雄悉數離去,嶽飛兄弟等人被小弟設計趕出京城,宗澤老兒又被皇上削職為民。當今的大宋朝廷,文臣武將隻有張邦昌、王鐸、張俊等奸奸臣,再也沒有什麽能人了。我們可以趁機攻進汴京,奪取大宋江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哥盡快做出決定。”蕭仁說道。
“好啊!賢弟,京師之行果然不負所望。它日奪去了大宋江山,你就是第一大功臣。”戰彪喜滋滋的說道,說罷吩咐手下傳令全體集合。
不多時,山上的練武場隻見黑壓壓的人頭攢動,一片喧嘩。
“兄弟們,蕭仁將軍從汴京迴來了,他帶迴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當今大宋奸臣當道,將士們離心離德,皇上親小人、遠賢臣,大興土木,老百姓怨聲載道。今科考試天下英雄大鬧校場之後紛紛離去。朝廷的唯一一個能臣宗澤被皇帝削職為民。朝中再無能人,京城兵力空虛,防守懈怠,正是我們攻打汴京的好機會。大家做好準備出發,這樣的好機會我們絕對不能錯過。”戰彪說道。
“此去京城有好幾天路程,我們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去,萬一被官兵發現如何是好?到時候京城做好準備以逸待勞,我們如何應付?依我看還是要想一個萬全之策。”軍師田橫有所質疑。
“你是軍師,該怎麽行軍布陣由你出主意。我主意已定,一定要攻陷汴京,替小梁王報仇。”戰彪說道。
田橫仔細的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們要想順利到達汴京,隻有一個辦法,我們的人馬全部扮作官兵,日夜兼程。蕭仁到過汴京,路途熟悉,派他為先鋒統領三萬人馬,兵分三路。左路由偏將何義負責,右路由偏將李信負責。我和你率領大軍殿後,這樣也就萬無一失了。”
“不愧為再世諸葛。好,照你的意思辦。”戰彪說道,說罷點兵出發。
蕭仁的三路人馬日夜兼程,因為穿著官兵衣服,一路上暢通無阻。來到南薰門外五十裏,天色已晚,蕭仁下令放炮安營紮寨。
守城的官兵聽到城外炮響,看到黑壓壓的官兵,不知何故?慌忙派人打聽,得知來人是太行山的賊寇,驚惶不已。京城守備一麵下令緊閉城門,一麵增派士兵把守。守備號令眾將士弓弩火石準備,誓與汴京共存亡。
汴京城除了禦林軍之外,守城的官兵隻有幾千人,分散在各個城門,一旦大軍壓境,難以力敵。事關京師安危,守備不敢怠慢,趕緊上朝啟奏少帝欽宗,欽宗驚慌失措,拿不定主意,隻好上達父皇徽宗。徽宗聽了,親自坐朝,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大計。
“各位愛卿,今有太行山賊寇兵臨城下,京師危在旦夕,卿家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誰願意帶兵退賊?”徽宗問道。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人答應。
徽宗大怒,對太宰張邦昌說道:“古語有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你們這麽多年,現在國家有難,你們一個個貪心怕死,不敢答應。你們豈不辜負朝廷對你們的培養之恩?你們還有什麽臉麵站在朝堂之上?”
張邦昌聽了漲得滿臉通紅,其它大臣也一個個噤若寒蟬。
諫議大夫李剛見狀,出班奏道:“太行山賊寇賊首戰彪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手下有嘍囉五萬餘眾,軍師田橫人稱‘賽諸葛’,善於用兵。先鋒蕭仁是一員悍將。如今戰彪兵強將勇,糧草充實,他久有謀逆之心,隻因懼怕宗澤,故而不敢輕舉妄動。
據查前些日子帶兵去留守府捉拿啟霜兄弟的統領就是蕭仁,蕭仁的計謀就是要趕走啟霜兄弟,要宗澤因為這件事失去兵權。他的任務完成之後連夜出城逃往太行山。今賊寇出其不意來到汴京是因為他們都穿著宋軍的衣服,一路上蒙混過關。皇上,要退賊寇,非宗留守不可。”
徽宗皇帝聽了,龍顏大悅:“李剛,朕派你前去宗府宣召宗澤入朝,領兵退賊。”
“微臣遵旨。”李剛答應一聲出了朝堂,馬不停蹄地奔宗澤府中。
宗澤知道事情緊急,朝廷一定會派人來請他,他佯裝生病,派公子宗方在外應酬。
李剛進了大廳,說明了來意,公子宗方聽了,趕緊跪下奏道:“家父臥病在床,不能親自接旨,還望大人海涵。”
“令尊害的什麽病?要緊不要緊?我去看看他,有勞賢侄前麵帶路。”李剛心裏明白,宗留守不是害病,一定是借故推脫。
“家父自從天下武生大鬧校場之後,精神就不太好,再加之皇上將他貶為庶民,心情不好,就這樣,整天神思恍惚,精神萎靡不振。其實也不是什麽要命的病。”宗方說道。
“既然如此,且將這聖旨供在廳堂,老夫和你一起前去看看令尊如何?”李剛說道。
宗方無奈,隻好帶著李剛來到了書房門口。
李剛還在門外就聽到屋裏宗澤那如雷的鼾聲。
“好啊!好一個臥病在床,卻原來是借故推脫。宗澤,京師危在旦夕,皇上心急如焚,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卻躺在床上裝病,做縮頭烏龜。今天幸虧是我看到,要是讓其他大臣看到,又要說你欺君了。”李剛推門進去笑著說道。
“李大人有所不知,我爹這病有時好有時壞,瘋瘋癲癲,反複無常,剛才是他好的時候,並非欺君。”宗方解釋道。
“奸賊,你蒙騙聖上,嫉賢妒能,老夫要將你碎屍萬段。哈哈哈——”突然,宗澤在睡夢中大叫大笑。
李剛心領神會,故意說道:“既然令尊真病了,待我迴去複旨再來。”
說罷走出了書房,來到廳堂取了聖旨離開了宗府。
李剛迴朝之後,跪下奏道:“宗澤有病,不能領旨。”
“宗澤害的什麽病?快請禦醫前去診治。”徽宗急急地問道。
“宗澤之病並非一般的病,是心病,恐藥石無效。”李剛說道。
“什麽心病?說說看,朕能不能治愈?”徽宗問道。
“前些日子,槍挑小梁王之事受到驚嚇,再加之削職為民,心裏不平衡,所以得了突發性失心瘋,時好時壞。微臣聽到他在夢中大叫‘奸賊’又叫又笑,大概就是少帝聽信讒言將他貶為庶民憂鬱而致。”李剛說道。
徽宗明白了宗澤心裏所想,問道:“誰是奸臣?”
李剛剛要啟奏,隻見張邦昌上前一步俯伏金階奏道:“兵部尚書王鐸就是奸臣,是他假傳聖旨派手下蕭仁前去捉拿嶽飛兄弟,害得宗留守犯下了欺君之罪。我懷疑他和太行山賊寇有勾結。”
徽宗聽了,龍顏大怒,立刻傳旨將王鐸打入天牢。
王鐸本想把張邦昌的所作所為一並抖出,當他看到張邦昌那雙深沉的眼睛,話到嘴邊咽了迴去。
王鐸被關進天牢,李剛再次奉旨前來宗府,把朝廷發生的那一幕告訴宗澤。
宗澤聽了嗟歎:“張邦昌這隻老狐狸真是狡猾,這種場合也能夠把王鐸是奸臣說得鐵證如山,無可挑剔。隻是便宜了這隻老狐狸。”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想張邦昌應該洗心革麵,痛改前非了。”李剛說道。
“唉——丟卒保帥,但願他不要再嫉賢妒能、興風作浪。”宗澤長歎一聲說道。
“宗留守,老皇帝為了治你的病,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你應該好好報答才是。快收拾一下衣冠,跟我迴朝見駕。”李剛說道。
宗澤無奈,為了大宋江山,他隻好隨李剛上朝見駕。
王貴兄弟現在身體不好,不宜長途跋涉,你們就在李家大院滯留數日,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到那時功名仍然無望,你們在會湯陰老家,愚兄之間,你們認為如何?”
啟霜想了想,覺得宗留守說得很對,我們從湯陰來到京城,為的就是參加考試求取功名。現在功名無望,就這麽灰溜溜的迴去豈不讓人笑話。再說,王貴兄弟染病在身,需要調養幾日,不如順水推舟,答應大哥。
“大哥,我們可以停留幾日,隻是要去打攪李大老爺,恐怕不妥。”啟霜說道。
“有何不妥?李大老爺和我八拜之交,他也可以說是你們的大哥,到了他的家門口,我們去看看他又何妨?”宗澤說道。
眾兄弟聽了,隻好依從。
次日一早,眾兄弟一同出了店門,騎馬前行,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來到了李家花園。眾兄弟一起下馬,牽著馬款款進來。
花園裏奇花異草,四季常青的小樹整齊的栽在道路兩旁,園丁一見宗澤等人到來,趕緊跪迎。
“你們大老爺可在家?”宗澤問道。
“在家,小人這就進去稟報。”園丁說罷急急地進去了。
宗澤等人在外停留了一會兒,隻見李大老爺樂嗬嗬的走了過來。
“哈哈——今早喜鵲喳喳叫,原來老哥大駕光臨。歡迎之至,來,屋裏坐。李虎,叫幾個下人把馬牽到後院馬廄,加料伺候。”李大老爺說罷拉著宗澤的手笑著來到了大廳。
啟霜等人也隨著進了大廳。
“各位,把這裏當做自己家一樣,隨意坐。大哥,這幾位年輕人是誰?我看他們一個個氣宇軒昂,一定不是非凡之人。”李大老爺說道。
“算你有眼力,這位就是京城槍挑小梁王的嶽飛,周侗的義子,得到周侗的真傳,文韜武略可比韓信、衛青、周瑜、薑維,是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皇上非常器重,親自要見他們,隻是受奸臣迫害,他們不得已離開了京城,逃亡到此。老夫為了這件事也削職為民。”宗澤說道。
李大老爺聽了,不由得心裏火氣,罵道:“這幫奸臣,早晚不得好死,老夫明天就去京城見駕,和皇上說道說道。”
“李兄不必激動,依我看,這未免不是件好事。我解甲歸田,日後朝廷如有緊急情況,急需用人,皇上一定會重新啟用老夫,到時候老夫再向皇上推薦嶽飛兄弟豈不更好?嶽賢弟,你們兄弟幾個暫且住在這裏,好好練武,不要灰心喪氣,ri後定有飛黃騰達的那一天。到時候我們兄弟幾個一起馳騁疆場,如魚得水,豈不快哉?”宗澤笑著說道。
啟霜聽了頻頻點頭,嘴裏說道:“大哥說得對,我們就聽大哥的。”
“王忠,把我的行囊拿來。”宗澤一聲吩咐,家將王忠立刻把宗澤帶來的包裹拿了進來。
宗澤打開包裹,裏麵有一副金絲盔甲和戰袍,還有一些銀兩。
“嶽兄弟,老哥身無長物,隻有這副跟隨老哥多年的盔甲相送,聊表心意,賢弟一定要收下。”宗澤說道。
啟霜少的正是一副好的盔甲,聽了宗澤之言,不由得心中大喜。他趕緊跪下磕頭謝恩:“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
“兄弟請起,無需多禮,這些銀兩送給各位聊表心意,請各位兄弟不要嫌棄,這是老哥的一番心意。”
眾兄弟聽了跪下磕頭謝恩。
宗澤將他們一一扶起說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眾兄弟起來重新入座。李大老爺吩咐家丁擺酒設宴。眾人就坐談天說地,開懷暢飲。牛皋擅長吃喝,他不和眾人說笑,一個勁的大吃大喝起來。王貴因為身體欠佳,坐在一旁休息,偶爾說上兩句。
晌午時分,大家酒足飯飽之後,宗澤起身告辭。李大老爺將宗澤和眾家將送出李家大院。啟霜兄弟一直送宗澤一行人出了望京之後才依依不舍的分手。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各位兄弟請迴。記住老哥的話,勤加習武,靜候佳音。”臨行時宗澤又叮囑一番。
且說蕭仁趕走啟霜兄弟之後,離開了兵部,來到了一個隱秘的地方打探消息。當他聽說宗澤被削職為民,滿心歡喜,立刻換了衣服,騎馬出了南熏門,一路狂奔直上太行山。
來到太行山,蕭仁將京城所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告訴戰彪。戰彪聽了心中大喜。
“老大,現在小梁王一死,天下英雄悉數離去,嶽飛兄弟等人被小弟設計趕出京城,宗澤老兒又被皇上削職為民。當今的大宋朝廷,文臣武將隻有張邦昌、王鐸、張俊等奸奸臣,再也沒有什麽能人了。我們可以趁機攻進汴京,奪取大宋江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哥盡快做出決定。”蕭仁說道。
“好啊!賢弟,京師之行果然不負所望。它日奪去了大宋江山,你就是第一大功臣。”戰彪喜滋滋的說道,說罷吩咐手下傳令全體集合。
不多時,山上的練武場隻見黑壓壓的人頭攢動,一片喧嘩。
“兄弟們,蕭仁將軍從汴京迴來了,他帶迴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當今大宋奸臣當道,將士們離心離德,皇上親小人、遠賢臣,大興土木,老百姓怨聲載道。今科考試天下英雄大鬧校場之後紛紛離去。朝廷的唯一一個能臣宗澤被皇帝削職為民。朝中再無能人,京城兵力空虛,防守懈怠,正是我們攻打汴京的好機會。大家做好準備出發,這樣的好機會我們絕對不能錯過。”戰彪說道。
“此去京城有好幾天路程,我們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去,萬一被官兵發現如何是好?到時候京城做好準備以逸待勞,我們如何應付?依我看還是要想一個萬全之策。”軍師田橫有所質疑。
“你是軍師,該怎麽行軍布陣由你出主意。我主意已定,一定要攻陷汴京,替小梁王報仇。”戰彪說道。
田橫仔細的思考了一會,說道:“我們要想順利到達汴京,隻有一個辦法,我們的人馬全部扮作官兵,日夜兼程。蕭仁到過汴京,路途熟悉,派他為先鋒統領三萬人馬,兵分三路。左路由偏將何義負責,右路由偏將李信負責。我和你率領大軍殿後,這樣也就萬無一失了。”
“不愧為再世諸葛。好,照你的意思辦。”戰彪說道,說罷點兵出發。
蕭仁的三路人馬日夜兼程,因為穿著官兵衣服,一路上暢通無阻。來到南薰門外五十裏,天色已晚,蕭仁下令放炮安營紮寨。
守城的官兵聽到城外炮響,看到黑壓壓的官兵,不知何故?慌忙派人打聽,得知來人是太行山的賊寇,驚惶不已。京城守備一麵下令緊閉城門,一麵增派士兵把守。守備號令眾將士弓弩火石準備,誓與汴京共存亡。
汴京城除了禦林軍之外,守城的官兵隻有幾千人,分散在各個城門,一旦大軍壓境,難以力敵。事關京師安危,守備不敢怠慢,趕緊上朝啟奏少帝欽宗,欽宗驚慌失措,拿不定主意,隻好上達父皇徽宗。徽宗聽了,親自坐朝,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大計。
“各位愛卿,今有太行山賊寇兵臨城下,京師危在旦夕,卿家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誰願意帶兵退賊?”徽宗問道。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人答應。
徽宗大怒,對太宰張邦昌說道:“古語有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你們這麽多年,現在國家有難,你們一個個貪心怕死,不敢答應。你們豈不辜負朝廷對你們的培養之恩?你們還有什麽臉麵站在朝堂之上?”
張邦昌聽了漲得滿臉通紅,其它大臣也一個個噤若寒蟬。
諫議大夫李剛見狀,出班奏道:“太行山賊寇賊首戰彪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手下有嘍囉五萬餘眾,軍師田橫人稱‘賽諸葛’,善於用兵。先鋒蕭仁是一員悍將。如今戰彪兵強將勇,糧草充實,他久有謀逆之心,隻因懼怕宗澤,故而不敢輕舉妄動。
據查前些日子帶兵去留守府捉拿啟霜兄弟的統領就是蕭仁,蕭仁的計謀就是要趕走啟霜兄弟,要宗澤因為這件事失去兵權。他的任務完成之後連夜出城逃往太行山。今賊寇出其不意來到汴京是因為他們都穿著宋軍的衣服,一路上蒙混過關。皇上,要退賊寇,非宗留守不可。”
徽宗皇帝聽了,龍顏大悅:“李剛,朕派你前去宗府宣召宗澤入朝,領兵退賊。”
“微臣遵旨。”李剛答應一聲出了朝堂,馬不停蹄地奔宗澤府中。
宗澤知道事情緊急,朝廷一定會派人來請他,他佯裝生病,派公子宗方在外應酬。
李剛進了大廳,說明了來意,公子宗方聽了,趕緊跪下奏道:“家父臥病在床,不能親自接旨,還望大人海涵。”
“令尊害的什麽病?要緊不要緊?我去看看他,有勞賢侄前麵帶路。”李剛心裏明白,宗留守不是害病,一定是借故推脫。
“家父自從天下武生大鬧校場之後,精神就不太好,再加之皇上將他貶為庶民,心情不好,就這樣,整天神思恍惚,精神萎靡不振。其實也不是什麽要命的病。”宗方說道。
“既然如此,且將這聖旨供在廳堂,老夫和你一起前去看看令尊如何?”李剛說道。
宗方無奈,隻好帶著李剛來到了書房門口。
李剛還在門外就聽到屋裏宗澤那如雷的鼾聲。
“好啊!好一個臥病在床,卻原來是借故推脫。宗澤,京師危在旦夕,皇上心急如焚,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你卻躺在床上裝病,做縮頭烏龜。今天幸虧是我看到,要是讓其他大臣看到,又要說你欺君了。”李剛推門進去笑著說道。
“李大人有所不知,我爹這病有時好有時壞,瘋瘋癲癲,反複無常,剛才是他好的時候,並非欺君。”宗方解釋道。
“奸賊,你蒙騙聖上,嫉賢妒能,老夫要將你碎屍萬段。哈哈哈——”突然,宗澤在睡夢中大叫大笑。
李剛心領神會,故意說道:“既然令尊真病了,待我迴去複旨再來。”
說罷走出了書房,來到廳堂取了聖旨離開了宗府。
李剛迴朝之後,跪下奏道:“宗澤有病,不能領旨。”
“宗澤害的什麽病?快請禦醫前去診治。”徽宗急急地問道。
“宗澤之病並非一般的病,是心病,恐藥石無效。”李剛說道。
“什麽心病?說說看,朕能不能治愈?”徽宗問道。
“前些日子,槍挑小梁王之事受到驚嚇,再加之削職為民,心裏不平衡,所以得了突發性失心瘋,時好時壞。微臣聽到他在夢中大叫‘奸賊’又叫又笑,大概就是少帝聽信讒言將他貶為庶民憂鬱而致。”李剛說道。
徽宗明白了宗澤心裏所想,問道:“誰是奸臣?”
李剛剛要啟奏,隻見張邦昌上前一步俯伏金階奏道:“兵部尚書王鐸就是奸臣,是他假傳聖旨派手下蕭仁前去捉拿嶽飛兄弟,害得宗留守犯下了欺君之罪。我懷疑他和太行山賊寇有勾結。”
徽宗聽了,龍顏大怒,立刻傳旨將王鐸打入天牢。
王鐸本想把張邦昌的所作所為一並抖出,當他看到張邦昌那雙深沉的眼睛,話到嘴邊咽了迴去。
王鐸被關進天牢,李剛再次奉旨前來宗府,把朝廷發生的那一幕告訴宗澤。
宗澤聽了嗟歎:“張邦昌這隻老狐狸真是狡猾,這種場合也能夠把王鐸是奸臣說得鐵證如山,無可挑剔。隻是便宜了這隻老狐狸。”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想張邦昌應該洗心革麵,痛改前非了。”李剛說道。
“唉——丟卒保帥,但願他不要再嫉賢妒能、興風作浪。”宗澤長歎一聲說道。
“宗留守,老皇帝為了治你的病,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你應該好好報答才是。快收拾一下衣冠,跟我迴朝見駕。”李剛說道。
宗澤無奈,為了大宋江山,他隻好隨李剛上朝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