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宗皇帝看到四人垂頭喪氣的走進來,驚愕不已。
四人來到殿前,一齊跪下。
“皇上,小梁王在教場上被湯陰武生嶽飛一槍挑下馬去世了。”張邦昌哭喪著臉奏道。
宋欽宗一聽小梁王死了,大發雷霆。
“你們幾位,朕派你們為今科考試的主考官,你們應該恪盡職守,效忠朝廷,怎麽能讓小梁王以身犯險?你們該當何罪?”欽宗嗬斥道。
“皇上,臣等罪該萬死。隻是,小梁王之死怨不得別人,怪隻怪他自己年輕氣盛,放下好好的王爺不做,非要和天下英雄爭奪狀元。他和湯陰嶽飛比武,我們四位和校場裏天下英雄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嶽飛乃大宋難得的人才,他文武雙全,可比三國的周郎。小梁王和嶽飛比箭,嶽飛一連發九箭,箭箭射中三百步外的靶心。小梁王輸了不服氣,非要和嶽飛比武。
倆人上馬比試,小梁王的金背大砍刀招招對嶽飛痛下殺手,嶽飛隻是躲閃,未曾出招。小梁王於是就說嶽飛武藝平凡,不敢交鋒。下官詢問嶽飛,嶽飛說道:小梁王貴為王爺,不敢與之交鋒,怕傷害他性命,因此不敢出招。小梁王於是就和嶽飛簽了生死狀,說生死各安天命,與對方無關。我和宗大人手裏有他倆立下的生死狀,請皇上過目。”宗留守說到這裏,把生死狀呈了上去。
張邦昌也把生死狀呈了上去。他心裏尋思,隻要宗澤能夠說動皇上不再追究責任,嶽飛之事也就罷了。畢竟受過小梁王賄賂,小梁王一死此事就不了了之。
“皇上,宗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曾經勸說過小梁王,可他不從,非要爭奪狀元。非要簽生死狀。我們不敢違抗他,隻好由他自己決定。”張邦昌說道。
“是呀,皇上,小梁王一意孤行,我們也是無可奈何。”王鐸、張俊隨聲附和。
宋欽宗聽了將信將疑。
“小梁王死了,朕如何向他的家人交代?萬一他們找朕要兇手,朕該如何是好?嶽飛在哪裏?你們抓到他沒有?”宋欽宗慌忙問道。
“皇上,微臣本來已經將嶽飛拿下,正要問罪,沒想到天下英雄一見,群情激奮,他們砍斷校場的大旗,一個個兇神惡煞似的湧向演武廳要我們釋放嶽飛眾怒難犯,所以宗大人就做主把嶽飛給放了。臣等實在是逼不得已。”張邦昌說道。
“那些舉子們現在在哪裏?你們為什麽不製止他們?他們也太不像話了,居然為了區區一個小嶽飛公然犯上作亂。”皇上一臉不悅的說道。
“皇上,舉子們並沒有什麽過錯,他們也沒有什麽過激的行為,他們這麽做的目的隻是為了救嶽飛。嶽飛的本事他們看到了,嶽飛的為人他們也看到了。嶽飛幾次三番饒過小梁王,小梁王不知自重,反而趁嶽飛收起槍迴演武廳複命的機會從後麵追上來,向嶽飛一連放了幾支冷箭,幸虧嶽飛躲閃得快,要是一般的武生早已命喪黃泉。
嶽飛氣不過,迴頭一槍,本來不是要殺死他,隻是給他點教訓,沒想到小梁王衝上去,正好一槍紮在胸口歸西了。眾目睽睽之下,嶽飛光明磊落,何罪之有?眾好漢看得清楚明白,張大人下令將他斬首,你說天下英雄心裏怎麽能服氣?再說嶽飛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本事可以抵千軍萬馬。
微臣和嶽飛曾經促膝談心,我考了他的兵家策略,行軍布陣,也考了他的武藝,他的文韜武略堪稱奇才,老臣和他相比也自愧不如。嶽飛還有一班兄弟,哥哥豪氣幹雲,武藝超群,他們都是周侗的弟子,我想他們將來必是朝廷的棟梁之材。
嶽飛是周侗的義子,得到了周侗的真傳,我敢斷言,一旦國家有難,嶽飛等人一定會精忠報國。皇上,老臣放了嶽飛,隻是為大宋保住棟梁之材,為社稷著想,絕無私心。老臣可以對天盟誓。皇上,老臣鬥膽請皇上饒過嶽飛,讓他將來戴罪立功。為了大宋,為了嶽飛,臣死不足惜。”宗澤說罷跪地頓首。
欽宗皇帝聽宗澤說起啟霜如此神乎其神,心裏非常高興。大宋自從楊家將之後,幾十年來隻有周侗還算個英雄,可他畢竟年紀大了,聽說已經死了。如果啟霜等人果真能敵千軍萬馬,那我又何懼一個梁王興師問罪?
“你們幾位說說,宗大人說的可是事實?”欽宗問道。
“啟奏皇上,嶽飛的本事的確了得,我看他為人也很厚道,他幾次三番饒過小梁王,是小梁王不知檢點,暗下殺手才招來殺身之禍。”王鐸看到欽宗皇帝對啟霜似乎有愛惜之意,他見風使舵,一個勁的替嶽飛說話。
他知道,小梁王一死,他不再懼怕。而啟霜等人非等閑之輩,日後一定大有作為。
替啟霜說話,一來可以討好宗留守,二來又可以討好啟霜,為日後的前程鋪路搭橋,三來麽,也可以得到一個愛惜人才的好名聲。一舉三得之事,何樂而不為?
張俊見王鐸見風使舵,他也學乖了,一個勁的誇讚啟霜。
張邦昌看到他們三人對啟霜讚譽有加,也不得不稱讚啟霜。古人“三人成虎”的故事他知道,他不想樹敵太多。
宋欽宗聽了四位主考交口稱讚啟霜,自然對啟霜刮目相看。
“宗大人,嶽飛對你非常信任,朕命你把嶽飛帶進宮來,朕要見他一麵,親自考考他的文字武功。”欽宗說道。
“皇上,嶽飛隻是個平民百姓,你要見他,恐怕不妥,有失體麵。”張邦昌奏道。
“有何不妥?朕乃一國之君,想要見誰就見誰,更何況嶽飛將來是朝廷的棟梁之材,我見他足以證明我的誠意,我求才若渴的心理。為了國家社稷,難道我要一直高高在上,讓天下英雄離心離德?”欽宗反問道。
張邦昌聽了,羞得滿臉通紅,他退了下去緘口不言。
“皇上聖明,微臣這就照辦。隻是,沒有聖旨恐怕嶽飛不相信。微臣鬥膽向皇上討一份聖旨前去,也好向他的那些兄弟有個交代。”宗澤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朕就給你一道聖旨。”欽宗皇帝說罷吩咐小太監筆墨伺候。
小太監端來文房四寶,欽宗奮筆疾書,寫了一道聖旨交給宗澤。
宗澤領旨謝恩,站起來出了午門迴了留守府。
剛到衙門,就聽到守門的兵丁稟報:“大老爺,方才嶽飛等人來到轅門口哭拜,他們說‘老爺之恩,恩重如山,今生不能相報,且待來生再報。’”
宗澤聽了,連忙問道:“他們兄弟去了多久?往哪個方向去了?”
啟霜兄弟五人逃出校場,一路快馬加鞭來到留守府衙門前,一起下馬望著轅門口大哭一場,又磕了幾個響頭,然後站起來。
啟霜來到轅門口把門的兵丁麵前,說道:“有勞軍爺轉告留守大人,嶽飛等人功名無望離開京城,大人之恩,今生不能相報,來世願結草銜環補報。”說罷上馬迴了寓所。
眾兄弟也一起上馬隨著啟霜趕迴寓所。兄弟們忙著收拾行李,啟霜與柳真子老板結了帳,匆匆作別。柳真子本想詢問幾句,看到他們一個個神色異常,話到嘴邊咽下去了。
兄弟們離開了旅館,徑直向南熏門走去。出了城門,兄弟們揚鞭策馬飛馳而去。走了好一陣子,已經遠離了京城。
牛皋說道:“大哥,我有點餓了,不如到前麵村子裏歇一會兒,先填飽肚子再說。現在我們已經走了這麽遠了,還怕他們追上來不成?”
“兄弟,再堅持一會兒,張邦昌等人將我放了,隻是因為恩師做主,眾英雄喧嘩,他們怕生出事端不好向皇上交差,所以把我放了。槍挑小梁王其罪不小,張邦昌等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假如他們看到天下英雄散了,再派兵追趕我們,而我們在此停滯不前,萬一被他們追上來,到時候我們就悔之晚矣。”啟霜說道。
張顯、湯懷、王貴聽了,齊聲說道:“大哥所言極是,我們應該小心提防,以免再生枝節。”
“好了,好了,就聽哥哥們的,我扭緊褲腰帶就是了。”牛皋說道。
兄弟們一邊走,一邊商量今後的路怎麽走?說著、走著,不覺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眾人趁著月色走了二十餘裏,忽然聽到後麵人喊馬嘶,飛奔而來。
“兄弟們,怎麽樣?我估計的不錯吧!後麵不是梁王的家將們就是官府的捕快。他們追上來就是要把我抓迴去問罪。兄弟們,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們不要做無謂的抵抗,天塌下來有我等著,不關你們的事情,你們還有美好前程,不要因為我而自毀前程。”啟霜說道。
“大哥,我們是拜過把子的生死兄弟,危難之時我們怎能離你而去?除非我們都戰死沙場。我們不要走,就在這裏等著他們,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麽樣?”王貴調轉馬頭,手握大刀嚴陣以待。
“哥哥們,我們都殺迴去,殺了那幫奸臣,奪取汴京,讓大哥做皇帝,我們都做大將軍,豈不快活?我們為什麽要受他們的鳥氣,考什麽武狀元?”牛皋說道。
啟霜聽了,趕緊製止道:“牛皋,休要胡言亂語,大逆不道。我們是大宋子民,我們要精忠報國才是,不要一有委屈就發牢騷。待會官兵來了,你不要亂說話。”
牛皋嘿嘿一笑說道:“大哥,我記下了。無論他們打呀殺呀,我不還手、不說話,聽憑他們處置。”牛皋說罷下馬坐在地上,伸長脖子。
“牛兄弟,你這是幹什麽?”湯懷勒住馬好奇的問道。
“引頸就戮,古人說的忠臣孝子就應該這樣。”牛皋說道。
“你呀!真是傻得可以。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他們還沒有到來,你就這個樣子。是福是禍我們還不知道,你何必這樣呢?”湯懷哂笑道。
牛皋憨笑著站了起來,聽著馬蹄聲近了,隻好拭目以待。
“嶽大哥,快停下來,宗老爺來了。”那人一騎快馬飛奔而來。
“原來是宗大人趕來,弟兄們停下來,看看宗大人此來所為何事?”啟霜說道。
兄弟們停了下來,一起下馬,恭候宗老爺駕臨。
不多時,隻見宗老爺帶著手下匆匆趕來。宗澤下了馬,啟霜等人跪拜於地。
“門生嶽飛多謝恩師救命之恩。隻因逃亡心急,故而不辭而別。恩師的恩德嶽飛來世再報。不知恩師此番前來是抓嶽飛迴去還是前來送行?”啟霜問道。
“嶽飛,你是個聰明人,你猜猜看?老夫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宗澤詭譎一笑問道。
“送行。”啟霜說道。
“不是!”宗澤搖搖頭說道。
“皇帝要你抓我迴去治罪。”啟霜說道。
“也不是。”宗澤仍然搖頭說道。
“學生愚鈍,猜不出恩師的目的。”啟霜說道。
眾兄弟聽了,也是一頭霧水,他們不知道宗留守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聖旨到,嶽飛接旨。”宗澤拿出聖旨,左右點亮了火把。
啟霜聽了趕緊跪下,眾兄弟也一齊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湯陰嶽飛乃周侗之義子,深得周侗真傳,文武全才,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國。眾兄弟皆是周侗之弟子,想必功夫了得,目今天下紛亂,正是用人之際,朕求才若渴。特遣宗大人奉旨前來宣讀,命爾等速速返迴京師,朕要親自主考。”宗澤宣讀完聖旨親自將啟霜扶起來,把聖旨交給啟霜。
啟霜接過聖旨望京朝拜,三唿萬歲,眾兄弟們聽了聖旨也激動得望京朝拜,三唿萬歲。
“弟兄們,此番進宮見了聖上,大家一定要懂得宮裏的規矩,不要大聲喧嘩,要有禮貌。皇上親自主考,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現,把師傅教的本事好好表現出來。”啟霜叮囑道。
眾兄弟一齊答應。
兄弟們重新上馬,跟著宗留守借著朦朧月連夜返迴京城。
啟霜等人依舊住在江真子旅館。次日清早,兄弟們早早起來,梳洗完畢,整理好衣冠,宗留守的親兵到了,接他們一起去了留守府用早飯。
“各位,宗老爺上早朝去了,迴來再帶你們去見聖上。你們在這裏吃好喝好,不要客氣。”親兵說道。
“有勞了。”啟霜說了一聲,便和兄弟幾個開始用早餐。
正在這時,突然有一個兵丁急匆匆趕來,氣籲籲的說道:“不好了、不好了,梁王府的人過來了,要找啟霜算賬。”
四人來到殿前,一齊跪下。
“皇上,小梁王在教場上被湯陰武生嶽飛一槍挑下馬去世了。”張邦昌哭喪著臉奏道。
宋欽宗一聽小梁王死了,大發雷霆。
“你們幾位,朕派你們為今科考試的主考官,你們應該恪盡職守,效忠朝廷,怎麽能讓小梁王以身犯險?你們該當何罪?”欽宗嗬斥道。
“皇上,臣等罪該萬死。隻是,小梁王之死怨不得別人,怪隻怪他自己年輕氣盛,放下好好的王爺不做,非要和天下英雄爭奪狀元。他和湯陰嶽飛比武,我們四位和校場裏天下英雄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嶽飛乃大宋難得的人才,他文武雙全,可比三國的周郎。小梁王和嶽飛比箭,嶽飛一連發九箭,箭箭射中三百步外的靶心。小梁王輸了不服氣,非要和嶽飛比武。
倆人上馬比試,小梁王的金背大砍刀招招對嶽飛痛下殺手,嶽飛隻是躲閃,未曾出招。小梁王於是就說嶽飛武藝平凡,不敢交鋒。下官詢問嶽飛,嶽飛說道:小梁王貴為王爺,不敢與之交鋒,怕傷害他性命,因此不敢出招。小梁王於是就和嶽飛簽了生死狀,說生死各安天命,與對方無關。我和宗大人手裏有他倆立下的生死狀,請皇上過目。”宗留守說到這裏,把生死狀呈了上去。
張邦昌也把生死狀呈了上去。他心裏尋思,隻要宗澤能夠說動皇上不再追究責任,嶽飛之事也就罷了。畢竟受過小梁王賄賂,小梁王一死此事就不了了之。
“皇上,宗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曾經勸說過小梁王,可他不從,非要爭奪狀元。非要簽生死狀。我們不敢違抗他,隻好由他自己決定。”張邦昌說道。
“是呀,皇上,小梁王一意孤行,我們也是無可奈何。”王鐸、張俊隨聲附和。
宋欽宗聽了將信將疑。
“小梁王死了,朕如何向他的家人交代?萬一他們找朕要兇手,朕該如何是好?嶽飛在哪裏?你們抓到他沒有?”宋欽宗慌忙問道。
“皇上,微臣本來已經將嶽飛拿下,正要問罪,沒想到天下英雄一見,群情激奮,他們砍斷校場的大旗,一個個兇神惡煞似的湧向演武廳要我們釋放嶽飛眾怒難犯,所以宗大人就做主把嶽飛給放了。臣等實在是逼不得已。”張邦昌說道。
“那些舉子們現在在哪裏?你們為什麽不製止他們?他們也太不像話了,居然為了區區一個小嶽飛公然犯上作亂。”皇上一臉不悅的說道。
“皇上,舉子們並沒有什麽過錯,他們也沒有什麽過激的行為,他們這麽做的目的隻是為了救嶽飛。嶽飛的本事他們看到了,嶽飛的為人他們也看到了。嶽飛幾次三番饒過小梁王,小梁王不知自重,反而趁嶽飛收起槍迴演武廳複命的機會從後麵追上來,向嶽飛一連放了幾支冷箭,幸虧嶽飛躲閃得快,要是一般的武生早已命喪黃泉。
嶽飛氣不過,迴頭一槍,本來不是要殺死他,隻是給他點教訓,沒想到小梁王衝上去,正好一槍紮在胸口歸西了。眾目睽睽之下,嶽飛光明磊落,何罪之有?眾好漢看得清楚明白,張大人下令將他斬首,你說天下英雄心裏怎麽能服氣?再說嶽飛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本事可以抵千軍萬馬。
微臣和嶽飛曾經促膝談心,我考了他的兵家策略,行軍布陣,也考了他的武藝,他的文韜武略堪稱奇才,老臣和他相比也自愧不如。嶽飛還有一班兄弟,哥哥豪氣幹雲,武藝超群,他們都是周侗的弟子,我想他們將來必是朝廷的棟梁之材。
嶽飛是周侗的義子,得到了周侗的真傳,我敢斷言,一旦國家有難,嶽飛等人一定會精忠報國。皇上,老臣放了嶽飛,隻是為大宋保住棟梁之材,為社稷著想,絕無私心。老臣可以對天盟誓。皇上,老臣鬥膽請皇上饒過嶽飛,讓他將來戴罪立功。為了大宋,為了嶽飛,臣死不足惜。”宗澤說罷跪地頓首。
欽宗皇帝聽宗澤說起啟霜如此神乎其神,心裏非常高興。大宋自從楊家將之後,幾十年來隻有周侗還算個英雄,可他畢竟年紀大了,聽說已經死了。如果啟霜等人果真能敵千軍萬馬,那我又何懼一個梁王興師問罪?
“你們幾位說說,宗大人說的可是事實?”欽宗問道。
“啟奏皇上,嶽飛的本事的確了得,我看他為人也很厚道,他幾次三番饒過小梁王,是小梁王不知檢點,暗下殺手才招來殺身之禍。”王鐸看到欽宗皇帝對啟霜似乎有愛惜之意,他見風使舵,一個勁的替嶽飛說話。
他知道,小梁王一死,他不再懼怕。而啟霜等人非等閑之輩,日後一定大有作為。
替啟霜說話,一來可以討好宗留守,二來又可以討好啟霜,為日後的前程鋪路搭橋,三來麽,也可以得到一個愛惜人才的好名聲。一舉三得之事,何樂而不為?
張俊見王鐸見風使舵,他也學乖了,一個勁的誇讚啟霜。
張邦昌看到他們三人對啟霜讚譽有加,也不得不稱讚啟霜。古人“三人成虎”的故事他知道,他不想樹敵太多。
宋欽宗聽了四位主考交口稱讚啟霜,自然對啟霜刮目相看。
“宗大人,嶽飛對你非常信任,朕命你把嶽飛帶進宮來,朕要見他一麵,親自考考他的文字武功。”欽宗說道。
“皇上,嶽飛隻是個平民百姓,你要見他,恐怕不妥,有失體麵。”張邦昌奏道。
“有何不妥?朕乃一國之君,想要見誰就見誰,更何況嶽飛將來是朝廷的棟梁之材,我見他足以證明我的誠意,我求才若渴的心理。為了國家社稷,難道我要一直高高在上,讓天下英雄離心離德?”欽宗反問道。
張邦昌聽了,羞得滿臉通紅,他退了下去緘口不言。
“皇上聖明,微臣這就照辦。隻是,沒有聖旨恐怕嶽飛不相信。微臣鬥膽向皇上討一份聖旨前去,也好向他的那些兄弟有個交代。”宗澤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朕就給你一道聖旨。”欽宗皇帝說罷吩咐小太監筆墨伺候。
小太監端來文房四寶,欽宗奮筆疾書,寫了一道聖旨交給宗澤。
宗澤領旨謝恩,站起來出了午門迴了留守府。
剛到衙門,就聽到守門的兵丁稟報:“大老爺,方才嶽飛等人來到轅門口哭拜,他們說‘老爺之恩,恩重如山,今生不能相報,且待來生再報。’”
宗澤聽了,連忙問道:“他們兄弟去了多久?往哪個方向去了?”
啟霜兄弟五人逃出校場,一路快馬加鞭來到留守府衙門前,一起下馬望著轅門口大哭一場,又磕了幾個響頭,然後站起來。
啟霜來到轅門口把門的兵丁麵前,說道:“有勞軍爺轉告留守大人,嶽飛等人功名無望離開京城,大人之恩,今生不能相報,來世願結草銜環補報。”說罷上馬迴了寓所。
眾兄弟也一起上馬隨著啟霜趕迴寓所。兄弟們忙著收拾行李,啟霜與柳真子老板結了帳,匆匆作別。柳真子本想詢問幾句,看到他們一個個神色異常,話到嘴邊咽下去了。
兄弟們離開了旅館,徑直向南熏門走去。出了城門,兄弟們揚鞭策馬飛馳而去。走了好一陣子,已經遠離了京城。
牛皋說道:“大哥,我有點餓了,不如到前麵村子裏歇一會兒,先填飽肚子再說。現在我們已經走了這麽遠了,還怕他們追上來不成?”
“兄弟,再堅持一會兒,張邦昌等人將我放了,隻是因為恩師做主,眾英雄喧嘩,他們怕生出事端不好向皇上交差,所以把我放了。槍挑小梁王其罪不小,張邦昌等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假如他們看到天下英雄散了,再派兵追趕我們,而我們在此停滯不前,萬一被他們追上來,到時候我們就悔之晚矣。”啟霜說道。
張顯、湯懷、王貴聽了,齊聲說道:“大哥所言極是,我們應該小心提防,以免再生枝節。”
“好了,好了,就聽哥哥們的,我扭緊褲腰帶就是了。”牛皋說道。
兄弟們一邊走,一邊商量今後的路怎麽走?說著、走著,不覺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眾人趁著月色走了二十餘裏,忽然聽到後麵人喊馬嘶,飛奔而來。
“兄弟們,怎麽樣?我估計的不錯吧!後麵不是梁王的家將們就是官府的捕快。他們追上來就是要把我抓迴去問罪。兄弟們,一人做事一人當,你們不要做無謂的抵抗,天塌下來有我等著,不關你們的事情,你們還有美好前程,不要因為我而自毀前程。”啟霜說道。
“大哥,我們是拜過把子的生死兄弟,危難之時我們怎能離你而去?除非我們都戰死沙場。我們不要走,就在這裏等著他們,看他們能把我們怎麽樣?”王貴調轉馬頭,手握大刀嚴陣以待。
“哥哥們,我們都殺迴去,殺了那幫奸臣,奪取汴京,讓大哥做皇帝,我們都做大將軍,豈不快活?我們為什麽要受他們的鳥氣,考什麽武狀元?”牛皋說道。
啟霜聽了,趕緊製止道:“牛皋,休要胡言亂語,大逆不道。我們是大宋子民,我們要精忠報國才是,不要一有委屈就發牢騷。待會官兵來了,你不要亂說話。”
牛皋嘿嘿一笑說道:“大哥,我記下了。無論他們打呀殺呀,我不還手、不說話,聽憑他們處置。”牛皋說罷下馬坐在地上,伸長脖子。
“牛兄弟,你這是幹什麽?”湯懷勒住馬好奇的問道。
“引頸就戮,古人說的忠臣孝子就應該這樣。”牛皋說道。
“你呀!真是傻得可以。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他們還沒有到來,你就這個樣子。是福是禍我們還不知道,你何必這樣呢?”湯懷哂笑道。
牛皋憨笑著站了起來,聽著馬蹄聲近了,隻好拭目以待。
“嶽大哥,快停下來,宗老爺來了。”那人一騎快馬飛奔而來。
“原來是宗大人趕來,弟兄們停下來,看看宗大人此來所為何事?”啟霜說道。
兄弟們停了下來,一起下馬,恭候宗老爺駕臨。
不多時,隻見宗老爺帶著手下匆匆趕來。宗澤下了馬,啟霜等人跪拜於地。
“門生嶽飛多謝恩師救命之恩。隻因逃亡心急,故而不辭而別。恩師的恩德嶽飛來世再報。不知恩師此番前來是抓嶽飛迴去還是前來送行?”啟霜問道。
“嶽飛,你是個聰明人,你猜猜看?老夫前來究竟所為何事?”宗澤詭譎一笑問道。
“送行。”啟霜說道。
“不是!”宗澤搖搖頭說道。
“皇帝要你抓我迴去治罪。”啟霜說道。
“也不是。”宗澤仍然搖頭說道。
“學生愚鈍,猜不出恩師的目的。”啟霜說道。
眾兄弟聽了,也是一頭霧水,他們不知道宗留守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聖旨到,嶽飛接旨。”宗澤拿出聖旨,左右點亮了火把。
啟霜聽了趕緊跪下,眾兄弟也一齊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湯陰嶽飛乃周侗之義子,深得周侗真傳,文武全才,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國。眾兄弟皆是周侗之弟子,想必功夫了得,目今天下紛亂,正是用人之際,朕求才若渴。特遣宗大人奉旨前來宣讀,命爾等速速返迴京師,朕要親自主考。”宗澤宣讀完聖旨親自將啟霜扶起來,把聖旨交給啟霜。
啟霜接過聖旨望京朝拜,三唿萬歲,眾兄弟們聽了聖旨也激動得望京朝拜,三唿萬歲。
“弟兄們,此番進宮見了聖上,大家一定要懂得宮裏的規矩,不要大聲喧嘩,要有禮貌。皇上親自主考,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現,把師傅教的本事好好表現出來。”啟霜叮囑道。
眾兄弟一齊答應。
兄弟們重新上馬,跟著宗留守借著朦朧月連夜返迴京城。
啟霜等人依舊住在江真子旅館。次日清早,兄弟們早早起來,梳洗完畢,整理好衣冠,宗留守的親兵到了,接他們一起去了留守府用早飯。
“各位,宗老爺上早朝去了,迴來再帶你們去見聖上。你們在這裏吃好喝好,不要客氣。”親兵說道。
“有勞了。”啟霜說了一聲,便和兄弟幾個開始用早餐。
正在這時,突然有一個兵丁急匆匆趕來,氣籲籲的說道:“不好了、不好了,梁王府的人過來了,要找啟霜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