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3年3月24日辰時,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裏,一個叫嶽和的農民家裏,出現了一件稀奇事。


    嶽和的內人快要生產的時候,突然一隻大鵬和一隻金鳳拍打著翅膀飛到了嶽和家的屋簷上,嶽和正要驅趕,突然屋裏傳來了嬰兒嗚哇嗚哇的啼哭聲。


    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嶽和提著的心放下了。他抬頭再看屋簷上的大鵬金鳳,大鵬金鳳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奇怪,剛才還在屋簷上,怎麽一眨眼就不見了?不知是什麽時候飛走的,怎麽一點動靜都沒有?”嶽和百思不得其解。


    “恭喜你,嶽老弟,夫人一胎生了一個胖小子一個俊女娃,你真有福氣。”產婆笑盈盈的說道。


    嶽和聽說夫人龍鳳胎,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從口袋裏掏出幾個銅板遞給產婆,喜滋滋的說道:“同喜同喜。”


    嶽和樂嗬嗬的來到了臥室,看著內人身邊躺著的兩個兒子,萬分感激的對內人說道:“夫人,你一胎給我嶽家添了龍鳳,你是嶽家的大功臣,你的大恩大德,我們嶽家的列祖列宗都不會忘記的。”嶽和由衷的說道。


    嶽夫人雖然剛生完兒子,臉色煞白,聽了丈夫一番恭維的話,心裏樂得就像喝了蜜糖,甜絲絲的。


    一兒一女滿月那一天,孝悌裏的鄉鄰紛紛前來賀喜,嶽和春風滿麵的招待著客人。


    一直喝到傍晚時分,客人們才陸續迴家。送走了客人,嶽和正在收拾碗筷,突然來了一位老尼姑。


    “阿彌陀佛,施主家喜氣盈門,想必鵬鳳臨舍了?”老尼姑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問道。


    嶽和聽了心裏一驚,想不到眼前這位尼姑居然是一位世外高人,我得好心招唿他才是,順便問問兩個兒女將來的前程。


    “師太,嶽和這廂有禮了。”嶽和說罷,向老尼姑行了一個鞠躬禮。


    “免了,免了,貧尼乃方外之人途經此地,看到了貴府喜氣盈門,掐指一算,原來貴府添了兩位貴人。”老尼姑說道。


    “添了兩位貴人?嶽和愚鈍,還請高僧明示。”嶽和謙恭有禮的說道。


    “施主,可否讓貧尼看看兩位貴人的麵相?”老尼姑問道。


    “當然可以,師太請上座,我去去就來。”嶽和說罷走到了內室和夫人說了幾句,夫妻倆一人抱著一個嬰兒走了出來。


    老尼姑首先看了看嶽和手中的嬰兒,搖頭歎氣道:“此女命帶兇煞,若留在身邊會克死父母,隻有放置河中,經雨水洗滌兇煞方可逃過劫難。此乃金鳳展翅時所生,就叫嶽鳳展吧!”


    “嶽鳳展,好名字。不過,師太所言嶽和有點糊塗。你說鳳展留在身邊會克死父母,不留在身邊把她放在河裏,豈不淹死了?不行!萬萬不行!”嶽和看了看自己懷裏的女兒一迭連聲的說道。


    “此女命相硬著,死不了,曰後必成大器。”老尼姑說道。


    “師太,那你看看這個兒子命相如何?”嶽夫人把兒子抱來給老和尚過目。


    老尼姑仔細的看了看,雙手合什,口頌佛號:“阿彌陀佛!”


    “師太,這兒子曰後前程如何?”嶽和迫不及待的問道。


    “貴不可言。此乃我大宋的擎天柱,曰後,大宋江山全靠他來支撐。”老尼姑讚不絕口。


    “有勞大師給小兒起個名字,也好為小兒日後的前程壯壯聲色。”嶽和請求道。


    “此子降誕之時乃大鵬舉飛之時,就叫鵬舉吧!”老尼姑不假思索的說道。


    “嶽鵬舉,好名字。”嶽和滿心歡喜。


    “施主,若要他們二人曰後飛黃騰達,就依貧尼之言。鳳展賜名叫鸞,鵬舉賜名叫飛。嶽鸞為妹妹、嶽飛為哥哥,日後兄妹二人馳騁疆場,飛黃騰達。嶽家的祖上也從此在曆史上出名了。”老尼姑說到這裏,又雙手合什,口頌佛號。


    嶽和聽了老尼姑的一番話,高興得不知說什麽好。他給了老尼姑一些香油錢,並且備了一些齋飯款待了老尼姑。


    老尼姑離去之後,嶽和抱著小鵬展開,在屋裏踱來踱去,他想起老尼姑所說的話,心裏始終放心不下嶽鳳展。


    “小小的嬰兒,如果把他放到河裏,任憑雨水洗滌,還不要了他的命,萬萬使不得。不如把他寄養在親戚家裏。隻要不把他留在身邊就行了。”嶽和心裏盤算著。


    “夫人,小鳳展怎麽辦?難道真的依老尼姑之言把他放進河裏?這樣對他豈不是太不公平了?以我之見,不如把他送人。”嶽和征詢的問道。


    “不行!老師太說了,嶽鸞命帶煞氣,會克死父母,即使是養父養母,我看也不會有什麽差別。不如就依老師太所言把她放進河裏讓他自生自滅,也許,嶽鸞的命真的很硬。


    其實,嶽鸞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我也舍不得這樣做。但是,我看那位老師太是一位得道高人,他的話一定有道理。”嶽夫人說道。


    嶽和知道一兒一女將來大有作為,心中高興。隻是小女兒嶽鸞要離開父母,他又有點難舍難分。


    “夫人,孩子太小,不如過些曰子再作打算,你看如何?””嶽和問道。


    “好吧!你自己看著辦。”嶽夫人確實也有點於心不忍,他隻好依了丈夫。


    嶽和每天做工迴來,總是第一個抱著嶽鸞,他看著嶽鸞可愛的小臉蛋,樂得合不攏嘴。


    轉眼過了四個月,那個老尼姑又來了,他看到嶽鸞還在嶽家養著,唉聲歎氣。


    嶽和不解,好奇的問道:“大師,為何唉聲歎氣?”


    老師太看了一眼嶽和,說道:“施主,你太糊塗了,當初,我是怎麽對你們說的?嶽鸞煞氣尚未洗滌,你們把他留在身邊實在是害人害己。施主,恕老衲直言,你把他留在身邊五個月,至少會減少你二十五年的陽壽。


    而這個嬰兒本身也會減少二十五年陽壽,加起來一共是五十年。如果再這樣下去,每過一個月,就會減少十年的陽壽,你說這樣劃得來嗎?”


    嶽和聽了心裏誠惶誠恐,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施主,話說到這裏,何去何從,你自己拿主意吧!貧尼告辭。”師太說罷,揚長而去。


    “夫人,怎麽辦?”嶽和焦急的問道。


    “還是依師太所言,越快越好。”嶽夫人說道。


    “這孩子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為了他們兄妹倆日後見麵能夠相認,我想在他們兄妹倆身上做個記號,你看如何?”嶽和征詢的問道。


    “這樣也好,那就刺幾個字,隻要日後把這幾個字告訴飛兒,也就不難找到他的妹妹。”


    “刺幾個什麽字好呢?他們日後必定飛黃騰達,光耀門楣,不如就刺‘飛黃騰達’這四個字。”嶽和說道。


    “這四個字雖然好,不過顯得有點俗氣,好像有貪慕虛榮的意思。不妥,還是改一改。”嶽夫人提議。


    “改什麽好呢?如果曰後他們真的能夠出將入相,那就要他們保家衛國,抗擊金兵。那就刺‘保家衛國’妥當。”嶽和說道。


    “還是不妥,報效國家,應該盡忠,報效父母應該盡孝。不如就刺‘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嶽夫人想了想說道。


    “好!就刺‘精忠報國’這四個字,有氣魄。”嶽和高興得連連叫好。


    秋天的晚上,顯得格外的沉寂,一輪明月高掛在昊天,星河燦爛。


    嶽和在如豆的油燈下,給兒女在背上刺青。那嗚哇嗚哇的嬰兒啼哭聲震蕩著寧靜的夜晚。


    他首先在嶽飛的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接著又在嶽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兄妹倆的刺青一模一樣。


    “好了,終於完成了一項任務。”嶽和長籲了一口氣。


    “夫人,我們把鸞兒放在河裏豈不淹死,還是要想一個萬全之策才好。”嶽和提議道。


    “鸞兒實在太可憐了,不如把他放進木盆裏順水而下,無論飄到哪裏,但願他吉人天相。”嶽夫人淒然說道。


    “夫人所言極是,我這就去辦。”嶽和說罷在屋裏找了一個結實的木盆,把嶽鸞放進木盆,用棉衣墊好,然後用麻繩捆綁好。


    “夫人,這樣總可以了吧!既安全,又紮實。”嶽和對自己的準備工作感到非常滿意。


    “鸞兒——就要-——離開我們,他——還小,我——不放心,我陪你——一塊兒去,我要——親自——送鸞兒一程。”嶽夫人哽咽著說道。


    “好吧!我們帶著飛兒一起去。”嶽和說罷,抱起了木盆往河邊走去。


    月光皎潔,夜深人靜。


    夫妻倆帶著兒女步履沉重的向河邊走去。


    月光下的影子緩緩移動,一直移到了村旁的小河邊。


    河水緩緩地流淌,月光照在河麵,波光粼粼。星星在小河裏眨巴著眼睛,就像嬰兒的眼睛在閃爍。


    嶽和心情沉重的來到河邊,他把木盆放到河裏,狠下心用力一推,木盆緩緩地飄到了河中央。


    嶽鸞在木盆裏並沒有哭泣,隻是嶽夫人心裏難過痛哭起來。


    “夫人,走吧!生死各安天命。鸞兒命相硬著,不會有事的。”嶽和安慰道。


    嶽夫人目送著嶽鸞飄到遠處仍然安然無恙,她的心總算安定了一些。


    “鸞兒,但願你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嶽夫人默默禱告。


    “夫人,時候不早啦,我們迴家吧!”嶽和抱起嶽飛拉著夫人的手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河邊。


    嶽鸞在木盆裏隨著河水一路順流而下,途徑河邊的一個小村莊,木盆撞在河邊碼頭的石頭上,停了下來。


    嶽鸞正在睡夢裏,突然受到驚嚇,嗚哇嗚哇的大哭起來。這一聲聲的啼哭驚動了離河邊不遠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姓陸,隻有一對老夫老妻,身邊沒有一男半女。


    兩位老人聽到嬰兒的哭聲,趕緊爬起來,提著油燈急匆匆的走到嬰兒正在啼哭的河邊碼頭,一看,乖乖,老天居然給他們老倆口送來了一個小天使。


    “老伴,是個小女孩,我們夫妻日後有盼頭了。”陸老頭笑嘻嘻的說道。


    “難道真是老天開眼?昨晚上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一隻金鳳凰飛到了我家屋梁上盤旋,沒想到,夢想成真了。”陸大娘臉上樂開了花。


    “這不是一隻金鳳那麽簡單,這是老天賜給我們夫妻的一個活寶。”陸老頭補充道。


    陸老頭抱起嬰兒,燈光下,嬰兒衝著陸老頭笑得非常甜蜜。


    老夫妻迴到家裏,圍著嬰兒看了又看,越看越愛不釋手。老倌抱了老伴抱,老伴抱了老倌抱。


    夫妻倆抱來抱去,小嶽鸞笑得特別開心。


    “老倌,給孩子起個名字吧!”老伴說道。


    “就叫天賜,陸天賜。多響亮的名字。希望她曰後有一番大作為,也不枉我們夫妻倆一番苦心。”王老頭說道。


    “但願如此,希望老天眷顧我們,也眷顧孩子。”老伴默默禱告。


    陸老頭把手觸摸到嶽鸞的背上,嶽騰突然啼哭起來。


    “究竟怎麽迴事?難道這孩子背上長瘡了?”老伴問道。


    “我也弄不明白,為什麽一摸到背上就哭。要不,打開看看?”老倌征詢道。


    “看看也好,免得曰後吃虧上當。”老伴表示同意。


    陸老頭小心翼翼的把嬰兒的衣服脫下,油燈下仔細的看了一下嬰兒的脊背,上麵居然刻著‘精忠報國’四個字,血跡尚未幹。


    “究竟是誰家的兒子?為什麽要這樣做?難道是忠良之後?”陸老頭百思不得其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塔金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手迴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手迴春並收藏聖塔金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