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頃,見兩個垂髫女子,請如晦進內室中去,如晦見了公主,要拜將下去。
樂昌公主曰:“天氣炎熱,表弟請常禮罷。”
如晦揖畢,坐了問道:“姊姊,姊夫往那裏去了?”
公主道:“這裏村巷,每三七之期,有許多躬耕子弟,邀請當家的去講學,申明孝梯忠信之義,因此同我寧兒前去。我已差人去請了,想必也就迴來。”
兩個又問了些家事,公主便道:“聞得表弟在秦王府中做官,為何事出來奔走,莫非朝中又有什麽緣故麽?”
如晦道:“姊姊真神仙中人也。”
遂將秦王與建成、元吉之事,細細述了一遍。公主道:“這事我已略知一二,今表弟又欲何往?”
如晦皺眉道:“秦王叫我二臣,往安州都督李藥師處,問他以決行止,不意他卻一言不發,你道可恨否?”
公主道:“依愚姊看來,此是藥師深得大臣之體,何恨之有?況藥師的張夫人,前日曾差人來問候,因說藥師惟以國事為憂,亦言早晚朝中必有舉動。”
如晦道:“姊姊識見高敏,何如藥師深得大臣之體?為甚先已略知一二?”
公主道:“當初我在楊府中,張、尹二夫人曾慕我之名,與我禮尚往來,今稍希疏。其嬪妃中尚有昔年與我結為姊妹,一個是徐王元禮之母郭婕妤;一個是道王元霸之母劉婕妤,他兩個與我甚是情密。
劉夫人前日差人來送東西與我,我曾問他朝政,他說張、尹二夫人與英、齊二王,如何要害秦王,把金銀買囑了有兒子的夫人,在朝廷麵前攛唆。
我家郭、劉二妹還好些,那張、尹與這班都緊趁著幫襯他,曉得秦府智略之士,心腹可憚者,如李靖、徐勣之儔,皆置之外地。
房元齡與弟長孫無忌等,今皆日夕譖之於上而思逐之。倘一朝盡去,獨剩一秦王在彼,如摧枯拉朽,誠何所用。況吾弟朝夕居其第,食其祿,不思盡忠,代為籌畫,以盡臣職,反東奔西走,難道徐、李真有田光之智麽?”
如晦尚有分辯,隻見家人報道:“老爺迴來了。”
徐德言忙進來見了禮,便問道:“老舅久違了,外麵何人?”
如晦道:“是長孫無忌。”
徐德言道:“他從沒有到我這裏,豈可讓他獨坐在外,弟同老舅到廳上去。”便對公主道:“快收拾便飯來。”
大家到廳上來,徐德言與無忌相見了,真是英雄歡聚,非比泛常。一霎兒擺出酒飯來,大家入席。
無忌將二王之事,述與徐德言聽。德言道:“這是家事,不比國政。常人尚有經緯從權處之,何況天挺雄豪,又有許多名賢輔佐,何患不能成事。不知令姊如何教兄?”
如晦將公主之言,述了一遍。德言道:“此言不差,但我前日看見報上說,突厥鬱射設將數萬騎屯河北,此事隻怕早晚就要出兵,更需你們了。”
無忌聽了,心上覺得要緊,忙吃完了飯,見雨陣已過,如飛催促如晦起身。
德言道:“本該留二公在此寬待幾天,隻是此時非閑聚之日,二兄返長安,戰事還當著緊,遲則有變矣!”
如晦進房去謝了公主,即同無忌等出門,跨馬而行。
不到一日,來到長安,進見秦王,無忌將啟霜之言說了,又說起遇見了如晦姊丈徐德言。
秦王道:“樂昌公主與徐德言,也是個不凡的人,他夫婦怎麽說?”
如晦遂將公主之言,及德言之話說了。
秦王道:“正是,燕王羅藝因突厥鬱射兇勇。在此請兵,英、齊二王特將我西府士臣要薦一半去。前日義扶與知節迴來,述徐勣之言,亦與啟霜無二。但甚稱張公謹龜卜如神,孤叫敬德去召他,想此刻就來。”
正說時,隻見張公謹到來,見了秦王,便問道:“殿下召臣何事?”
秦王即將建成、元吉穢亂宮中之言,說了一遍。
又將眾臣欲靖宮穢之愆也說完了,便指著香案上道:“靈龜在此,望卿一卜以決之。”
張公謹大笑,以龜投地道:“卜以決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倘卜而不吉,庸得已乎?況此事外臣已知,如轉靜養官穢,成何體統!”
李淳風等亦極言相勸。
秦王道:“既如此,孤意已決,明日朝參時,即當帥兵去問二人之罪矣!”
時張公謹已為都捕,守玄武門,對秦王道:“殿下,臣等雖係腹心,每事須當謹密。明日早朝時,臣自有方略應候。”說了便出府而去。
卻說李如珪,奉了柴紹的將令,行了月餘,已到長安;將柴郡馬本章,傳進唐帝看了,即宣如珪進去,朝拜了。
唐帝問了些戰陣軍旅並蕭後迴南之事,如珪一一對答了,唐帝道:“你助戰有功,就在此補一缺罷!”如珪謝恩出朝。
時當己未,太白複又經天,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唐帝以其狀密授秦王。
秦王便奏建成、元吉,穢亂宮闈,且言臣子兄弟,無絲毫有負,今欲殺臣,以為李密、世充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亦密奏上。
唐帝覽之愕然,批道:“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秦王便將柬帖幾封,叫人馳付西府僚屬,打點明早行事。
張、尹二夫人竊知秦王表章之意,忙遣人與建成、元吉說知。
建成速召元吉計議,元吉以為宜勒宮府精兵,托疾不朝,以觀動靜。
建成道:“我們兵備已嚴,怕他什麽,明早當與弟入朝麵質。”
時已庚申,將到四更時候,秦王內甲外袍,同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房元齡、杜如晦內皆裹甲,帶了兵器,將要出門。
秦王道:“且慢,有個信符在此,叫家將快些放起三個炮來。”
那個花炮,是征外國帶來的,大有五六寸,響徹雲泥,一連放了三個信炮。隻聽見四下裏,就有三四個照應放起來。
走過了兩三條街,遠遠望見一隊人馬將近,杜如晦叫把號炮放起一個來,那邊也放一個來接應,原來是程知節、尤俊達、連巨真等幾個。
斜刺裏又有一隊人馬,放一個炮出來,卻是於誌寧、白顯道、史大奈、陸德明、房龍、房虎一行人。
隻聽見又有一個信炮放將起來,竟不見有人,未知何故,眾人都靜悄悄集在天策門樓停住。
隻見西府兩個小卒來報,東府也有四五百人來了,秦王急把袍服卸下,單穿錦甲,執劍先向前迎。敬德縱馬說道:“不須主公動手。”
房龍、房虎便帶十來騎殺向前去,與這班敢死之士,大鬥起來。那些死士,怎鬥得這些虎將過,被敬德先搠翻了三四個,就都敗將下去。
剛到臨湖殿,秦王一騎馬趕上建成,建成連發三矢,射秦王不中。
秦王亦發一矢,卻中建成後心,翻身落將下來,長孫無忌如飛搶上前來,一刀斬訖。
元吉著了忙,騎著馬往後亂跑,秦王緊趕。
隻聽見一聲信炮,趲出一個小將軍,喝道:“逆賊到那裏去?”一槍刺著,元吉把馬一側,掀將下來。秦王如飛趕上斬了。
秦王看那小將,卻是秦懷玉,把元吉的頭與懷玉拿了,便道:“剛才聽見信炮之聲,隱隱相近,又不見來匯齊,我正不解。隻是你家父親又不在家,你那裏曉得我行事,在這裏相候?”
秦懷玉道:“這是昨夜程知節老伯來與小臣說的。”
秦王聽了,帶轉馬頭,對敬德、知節說道:“二賊已誅,諸公無妄殺戮。”因此眾人讓東府兵刃退了下去。
時詡衛軍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信,歎曰:“豈有生受其思,而死逃其離乎?”
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口至),直府左車騎萬年、謝方叔帥東宮齊府精兵一千,驟馳玄武門,正值張公謹、金槍五虎與雲麾將軍敬君弘、中郎將呂世衡,相持廝殺。
張公謹把呂世衡搠死,又值馮立軍來時,公謹又把馮立射亡,與金槍五虎,閉關拒絕,彼軍雖眾則不得入。
此時唐帝方泛舟海地,聞窗外人亂,正召裴寂、蕭(王禹)議事,恰好秦王使尉遲敬德人宿衛侍,持矛囗甲,直至天子麵前。
唐帝大驚問道:“今日亂者是誰,卿來此何為?”
敬德道:“秦王以太子與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唐帝道:“英、齊二於安在?”
敬德道:“俱被秦王珍滅矣!”
唐帝拍案大哭,對裴寂等道:“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裴寂、蕭(王禹)道:“英、齊二王本不豫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陛下不必傷悲。
秦王功蓋宇宙,率士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事,無複慮矣。”
唐帝道:“這原是朕的本心。”
敬德請降手敕,合諸軍並受秦王處分。
唐帝即使裴寂同敬德出去曉諭諸將。時秦兵尚與東府亂殺,裴寂、敬德竟到玄武門來,曉諭了薛萬徹等,即解兵逃遁。
秦府諸將,欲盡誅餘黨,敬德固爭道:“罪在二兇,既伏其辜,可以休矣。若濫及羽黨,非所以求安也。”乃止。
唐帝下詔,赦天下兇逆之罪,止於建成、元吉,其餘黨眾,一無所問,立秦王為皇太子,詔以軍國庶事,無論事之大小,悉委太子處分,然後奏聞。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外宣布李建成與李元吉因謀反而伏誅,並尊李淵為太上皇,迎著許多猜疑的目光和紛紛的謠言登上皇位,改年號為“貞觀”。
啟霜在人間的使命已經結束,隻待天門重開,便要返迴天界複命,自然不會再摻和到天下之爭裏麵。
他將自己那片絕無人敢於侵犯的領地交給一眾屬下看守治理,然後便很不負責任地陪淑琴去遨遊天下。
當李世民終於千辛萬苦地將各方勢力蕩平,使江山重歸一統,天下太平之後,那毀棄五百餘年的四座天門終於重啟。
啟霜將唯一獨立與大唐之外的一片領土移交給早已望眼欲穿的李世民,然後攜一眾部屬金槍五虎、房龍、房虎與淑琴、仙碧等及精選的十萬人馬重返天界。
當年啟霜在轉生之前,已將本身修為封印在寶塔之內。
再次經曆一世人生之後,他對天地宇宙乃至自身的感悟認知也都有了極大的突破。
迴到天界擺脫人間對修為上限的桎梏後,他取迴前世元神巔峰的修為後,終於踏出了最後一步,將純陽元神散化之後寄托於真空,一躍而證天仙大道。
啟霜證道天仙之後,諸天神明仙佛自然要來道賀。
其間玉帝親自到場,封啟霜為“北極玄武大帝”,準其永掌北極天界,自主升賞殺伐,儼然已是自成一國。
人神兩界間發生了很多大事件,但對於他來講,隻是別人的故事。
啟霜歸仙不久,其受聖皇召見,聖皇推演後,笑著對啟霜道:“李靖,你當再下凡轉世兩次,方可度得仙劫,最終獲得大圓滿,永超三界六道輪迴,成就仙佛之大道!還歸如來佛祖教下,當開一門宗派!”
啟霜愕然,但仍堅定地道:“弟子願再受修真考驗,謹遵師尊法旨,轉世修行。”
聖皇笑道:“時機未到,暫且隨為師在仙界好好修行幾百年吧!”
這天啟霜大病中再次醒來,恍惚如做一夢,關於李靖的所有記憶已經消失。而他已經出運,麵對初三更加繁重學習任務,他變得更加勤奮努力,爭取快速將落下的功課補上。
很快他的學習進入班級前十名,老師和父母、同學都驚訝不已,似乎他從頑劣變成好學守紀的好學生好少年了,真是哪個少年青春不迷茫呀!
樂昌公主曰:“天氣炎熱,表弟請常禮罷。”
如晦揖畢,坐了問道:“姊姊,姊夫往那裏去了?”
公主道:“這裏村巷,每三七之期,有許多躬耕子弟,邀請當家的去講學,申明孝梯忠信之義,因此同我寧兒前去。我已差人去請了,想必也就迴來。”
兩個又問了些家事,公主便道:“聞得表弟在秦王府中做官,為何事出來奔走,莫非朝中又有什麽緣故麽?”
如晦道:“姊姊真神仙中人也。”
遂將秦王與建成、元吉之事,細細述了一遍。公主道:“這事我已略知一二,今表弟又欲何往?”
如晦皺眉道:“秦王叫我二臣,往安州都督李藥師處,問他以決行止,不意他卻一言不發,你道可恨否?”
公主道:“依愚姊看來,此是藥師深得大臣之體,何恨之有?況藥師的張夫人,前日曾差人來問候,因說藥師惟以國事為憂,亦言早晚朝中必有舉動。”
如晦道:“姊姊識見高敏,何如藥師深得大臣之體?為甚先已略知一二?”
公主道:“當初我在楊府中,張、尹二夫人曾慕我之名,與我禮尚往來,今稍希疏。其嬪妃中尚有昔年與我結為姊妹,一個是徐王元禮之母郭婕妤;一個是道王元霸之母劉婕妤,他兩個與我甚是情密。
劉夫人前日差人來送東西與我,我曾問他朝政,他說張、尹二夫人與英、齊二王,如何要害秦王,把金銀買囑了有兒子的夫人,在朝廷麵前攛唆。
我家郭、劉二妹還好些,那張、尹與這班都緊趁著幫襯他,曉得秦府智略之士,心腹可憚者,如李靖、徐勣之儔,皆置之外地。
房元齡與弟長孫無忌等,今皆日夕譖之於上而思逐之。倘一朝盡去,獨剩一秦王在彼,如摧枯拉朽,誠何所用。況吾弟朝夕居其第,食其祿,不思盡忠,代為籌畫,以盡臣職,反東奔西走,難道徐、李真有田光之智麽?”
如晦尚有分辯,隻見家人報道:“老爺迴來了。”
徐德言忙進來見了禮,便問道:“老舅久違了,外麵何人?”
如晦道:“是長孫無忌。”
徐德言道:“他從沒有到我這裏,豈可讓他獨坐在外,弟同老舅到廳上去。”便對公主道:“快收拾便飯來。”
大家到廳上來,徐德言與無忌相見了,真是英雄歡聚,非比泛常。一霎兒擺出酒飯來,大家入席。
無忌將二王之事,述與徐德言聽。德言道:“這是家事,不比國政。常人尚有經緯從權處之,何況天挺雄豪,又有許多名賢輔佐,何患不能成事。不知令姊如何教兄?”
如晦將公主之言,述了一遍。德言道:“此言不差,但我前日看見報上說,突厥鬱射設將數萬騎屯河北,此事隻怕早晚就要出兵,更需你們了。”
無忌聽了,心上覺得要緊,忙吃完了飯,見雨陣已過,如飛催促如晦起身。
德言道:“本該留二公在此寬待幾天,隻是此時非閑聚之日,二兄返長安,戰事還當著緊,遲則有變矣!”
如晦進房去謝了公主,即同無忌等出門,跨馬而行。
不到一日,來到長安,進見秦王,無忌將啟霜之言說了,又說起遇見了如晦姊丈徐德言。
秦王道:“樂昌公主與徐德言,也是個不凡的人,他夫婦怎麽說?”
如晦遂將公主之言,及德言之話說了。
秦王道:“正是,燕王羅藝因突厥鬱射兇勇。在此請兵,英、齊二王特將我西府士臣要薦一半去。前日義扶與知節迴來,述徐勣之言,亦與啟霜無二。但甚稱張公謹龜卜如神,孤叫敬德去召他,想此刻就來。”
正說時,隻見張公謹到來,見了秦王,便問道:“殿下召臣何事?”
秦王即將建成、元吉穢亂宮中之言,說了一遍。
又將眾臣欲靖宮穢之愆也說完了,便指著香案上道:“靈龜在此,望卿一卜以決之。”
張公謹大笑,以龜投地道:“卜以決疑,今事在不疑,尚何卜乎!倘卜而不吉,庸得已乎?況此事外臣已知,如轉靜養官穢,成何體統!”
李淳風等亦極言相勸。
秦王道:“既如此,孤意已決,明日朝參時,即當帥兵去問二人之罪矣!”
時張公謹已為都捕,守玄武門,對秦王道:“殿下,臣等雖係腹心,每事須當謹密。明日早朝時,臣自有方略應候。”說了便出府而去。
卻說李如珪,奉了柴紹的將令,行了月餘,已到長安;將柴郡馬本章,傳進唐帝看了,即宣如珪進去,朝拜了。
唐帝問了些戰陣軍旅並蕭後迴南之事,如珪一一對答了,唐帝道:“你助戰有功,就在此補一缺罷!”如珪謝恩出朝。
時當己未,太白複又經天,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唐帝以其狀密授秦王。
秦王便奏建成、元吉,穢亂宮闈,且言臣子兄弟,無絲毫有負,今欲殺臣,以為李密、世充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亦密奏上。
唐帝覽之愕然,批道:“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秦王便將柬帖幾封,叫人馳付西府僚屬,打點明早行事。
張、尹二夫人竊知秦王表章之意,忙遣人與建成、元吉說知。
建成速召元吉計議,元吉以為宜勒宮府精兵,托疾不朝,以觀動靜。
建成道:“我們兵備已嚴,怕他什麽,明早當與弟入朝麵質。”
時已庚申,將到四更時候,秦王內甲外袍,同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房元齡、杜如晦內皆裹甲,帶了兵器,將要出門。
秦王道:“且慢,有個信符在此,叫家將快些放起三個炮來。”
那個花炮,是征外國帶來的,大有五六寸,響徹雲泥,一連放了三個信炮。隻聽見四下裏,就有三四個照應放起來。
走過了兩三條街,遠遠望見一隊人馬將近,杜如晦叫把號炮放起一個來,那邊也放一個來接應,原來是程知節、尤俊達、連巨真等幾個。
斜刺裏又有一隊人馬,放一個炮出來,卻是於誌寧、白顯道、史大奈、陸德明、房龍、房虎一行人。
隻聽見又有一個信炮放將起來,竟不見有人,未知何故,眾人都靜悄悄集在天策門樓停住。
隻見西府兩個小卒來報,東府也有四五百人來了,秦王急把袍服卸下,單穿錦甲,執劍先向前迎。敬德縱馬說道:“不須主公動手。”
房龍、房虎便帶十來騎殺向前去,與這班敢死之士,大鬥起來。那些死士,怎鬥得這些虎將過,被敬德先搠翻了三四個,就都敗將下去。
剛到臨湖殿,秦王一騎馬趕上建成,建成連發三矢,射秦王不中。
秦王亦發一矢,卻中建成後心,翻身落將下來,長孫無忌如飛搶上前來,一刀斬訖。
元吉著了忙,騎著馬往後亂跑,秦王緊趕。
隻聽見一聲信炮,趲出一個小將軍,喝道:“逆賊到那裏去?”一槍刺著,元吉把馬一側,掀將下來。秦王如飛趕上斬了。
秦王看那小將,卻是秦懷玉,把元吉的頭與懷玉拿了,便道:“剛才聽見信炮之聲,隱隱相近,又不見來匯齊,我正不解。隻是你家父親又不在家,你那裏曉得我行事,在這裏相候?”
秦懷玉道:“這是昨夜程知節老伯來與小臣說的。”
秦王聽了,帶轉馬頭,對敬德、知節說道:“二賊已誅,諸公無妄殺戮。”因此眾人讓東府兵刃退了下去。
時詡衛軍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信,歎曰:“豈有生受其思,而死逃其離乎?”
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口至),直府左車騎萬年、謝方叔帥東宮齊府精兵一千,驟馳玄武門,正值張公謹、金槍五虎與雲麾將軍敬君弘、中郎將呂世衡,相持廝殺。
張公謹把呂世衡搠死,又值馮立軍來時,公謹又把馮立射亡,與金槍五虎,閉關拒絕,彼軍雖眾則不得入。
此時唐帝方泛舟海地,聞窗外人亂,正召裴寂、蕭(王禹)議事,恰好秦王使尉遲敬德人宿衛侍,持矛囗甲,直至天子麵前。
唐帝大驚問道:“今日亂者是誰,卿來此何為?”
敬德道:“秦王以太子與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
唐帝道:“英、齊二於安在?”
敬德道:“俱被秦王珍滅矣!”
唐帝拍案大哭,對裴寂等道:“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裴寂、蕭(王禹)道:“英、齊二王本不豫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陛下不必傷悲。
秦王功蓋宇宙,率士歸心,若處以元良,委之國事,無複慮矣。”
唐帝道:“這原是朕的本心。”
敬德請降手敕,合諸軍並受秦王處分。
唐帝即使裴寂同敬德出去曉諭諸將。時秦兵尚與東府亂殺,裴寂、敬德竟到玄武門來,曉諭了薛萬徹等,即解兵逃遁。
秦府諸將,欲盡誅餘黨,敬德固爭道:“罪在二兇,既伏其辜,可以休矣。若濫及羽黨,非所以求安也。”乃止。
唐帝下詔,赦天下兇逆之罪,止於建成、元吉,其餘黨眾,一無所問,立秦王為皇太子,詔以軍國庶事,無論事之大小,悉委太子處分,然後奏聞。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外宣布李建成與李元吉因謀反而伏誅,並尊李淵為太上皇,迎著許多猜疑的目光和紛紛的謠言登上皇位,改年號為“貞觀”。
啟霜在人間的使命已經結束,隻待天門重開,便要返迴天界複命,自然不會再摻和到天下之爭裏麵。
他將自己那片絕無人敢於侵犯的領地交給一眾屬下看守治理,然後便很不負責任地陪淑琴去遨遊天下。
當李世民終於千辛萬苦地將各方勢力蕩平,使江山重歸一統,天下太平之後,那毀棄五百餘年的四座天門終於重啟。
啟霜將唯一獨立與大唐之外的一片領土移交給早已望眼欲穿的李世民,然後攜一眾部屬金槍五虎、房龍、房虎與淑琴、仙碧等及精選的十萬人馬重返天界。
當年啟霜在轉生之前,已將本身修為封印在寶塔之內。
再次經曆一世人生之後,他對天地宇宙乃至自身的感悟認知也都有了極大的突破。
迴到天界擺脫人間對修為上限的桎梏後,他取迴前世元神巔峰的修為後,終於踏出了最後一步,將純陽元神散化之後寄托於真空,一躍而證天仙大道。
啟霜證道天仙之後,諸天神明仙佛自然要來道賀。
其間玉帝親自到場,封啟霜為“北極玄武大帝”,準其永掌北極天界,自主升賞殺伐,儼然已是自成一國。
人神兩界間發生了很多大事件,但對於他來講,隻是別人的故事。
啟霜歸仙不久,其受聖皇召見,聖皇推演後,笑著對啟霜道:“李靖,你當再下凡轉世兩次,方可度得仙劫,最終獲得大圓滿,永超三界六道輪迴,成就仙佛之大道!還歸如來佛祖教下,當開一門宗派!”
啟霜愕然,但仍堅定地道:“弟子願再受修真考驗,謹遵師尊法旨,轉世修行。”
聖皇笑道:“時機未到,暫且隨為師在仙界好好修行幾百年吧!”
這天啟霜大病中再次醒來,恍惚如做一夢,關於李靖的所有記憶已經消失。而他已經出運,麵對初三更加繁重學習任務,他變得更加勤奮努力,爭取快速將落下的功課補上。
很快他的學習進入班級前十名,老師和父母、同學都驚訝不已,似乎他從頑劣變成好學守紀的好學生好少年了,真是哪個少年青春不迷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