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十四子,長子榮、次子德、三子閼於都是栗姬所生;劉餘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口吃;劉非有才卻為人驕奢;劉端為人賊戾,又不能近女色;劉彭祖巧佞卑諂;劉勝沉溺聲色;劉發生母身微,母子都不受寵;


    粟姬的三個兒子,劉榮與劉德品行都不差,可就是母親不爭氣,不識抬舉,葬送了前太子劉榮的帝王之路。


    前148年前太子劉榮侵占祖地被召至中尉府查案,畏罪自殺,粟姬與兒子劉閼於也相繼去世,至死不受景帝待見。


    以往尊貴無比的劉德早不如初


    在漢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為河間王(今河北省獻縣)。劉德對古文化寶貴遺產的保存和延續做出的巨大貢獻是分不開的。


    劉德為王26載,始終沒有卷入諸王爭權的政治漩渦,而將其畢生精力投入了對中國文化古籍的收集與整理。劉德整理古籍的態度極為嚴謹,對所得殘缺不全、字異文非和不同版本者,必組織群儒研討辨析、勘誤訂正、精心校理成冊。這裏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現今留傳後世的影響很大的《毛詩》和《左傳》,應是劉德之功績。


    公元前145年六月下旬,當劉徹再次名揚天下,為侯王抱怨的時候,粟姬去世了,草草的葬禮是帝王的翻覆無情,而26歲的劉德聽到消息後,連夜不息,換馬幾匹,終於從河間王府(河北一帶)出發,在第三天到達了長安城。


    一如既往的長安煙雨,再迴來已是物是人非,劉德落寞的穿過皇城,從宮門到宮內一言不發,兄弟們的離世早讓他悲愴,母後的憂慮而死更讓他無所適從。


    葬禮一直到結束,漢景帝都沒有露麵,劉德失落的拜見了竇太後,而這位慈愛的祖母還是對孫子劉德充滿感情的,現在看來,劉德就是長子,相處時間也更長,沒道理對他避而不見。


    劉榮的死是她心中的一根刺,為了拔掉這根刺。


    她極力勸皇帝處罰害她長孫自殺的郅都,終於在劉德迴城的第四天,郅都被免官迴家。


    漢景帝當然不會這麽幹脆,隨後便遞上了一份任命書,郅都直接上任雁門太守一職。讓匈奴人聞風喪膽的酷史,圓滿上線了……


    並不去接受王侯的邀請作客,他早己厭了,劉德可以滯留長安城十五日,而在第八天,他去見了一個人。


    為了表示太子的仁德,劉徹去過了粟姬的葬禮,自然不會是光明正大入宮,而是偷偷溜進去。


    母後王娡作為後宮之首,這套禮儀是她主持的,王娡的意思是可來可不來,不過劉徹的理解還處在做曆史簡答題上,可寫可不寫?好!一定要寫!


    一群泥瓦匠被韓嫣招過來了,


    在地基打好後,


    幹的熱火朝天,


    雖然無憂府劉徹按理說隻會待三四年,但他要招收的名士賢臣,離不開宮外無憂府的中介,而馬禾兒她們,也需要一個家。


    在秦漢時期,莊重一點的府邸少不了一樣東西――三合土。


    常用石灰加豬血料薑石抹成,以暗紅色外觀形成更好的加固效果,且有防潮功能。也同樣是在西漢時期,一種加固效果更好的新石灰材料,也很快應運而生:三合土。這種材料把石灰黏土和沙子,加水按照一定比例黏合後,就成了中國古代版的“混凝土”。


    工錢的話,劉徹都是三倍給的,建好一點的府院少不了一番心思,匠人們更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必定是認認真真小心翼翼的修築。


    他們的努力,


    應該按照加班來給錢,不理會韓嫣怨他敗家,劉徹在眾人麵前毅然的承諾。


    很快,劉徹的悠閑時光被打破了,他的皇兄劉德每天必來拜見他,從不例外……


    “二哥,河間可有什麽獨特的風光?”劉徹眨眼道。


    手中的荷葉放置一旁,儒雅的劉德笑道:“子牙河、滏陽河、滹沱河三河風光無限。眾族林立,治內風俗繁而不雜,趣味的很!”


    “二哥你整日尋書問經,可會無聊?”劉徹問道。


    “近年來倒是多了個兒子,我給他取名為劉不周,稚子繞膝那裏會無聊?


    唉!母後至死未曾見過孫兒,愚兄……愚兄真是沒用!連父皇都不肯放我迴京!”劉德鼻子一酸,哽咽道。


    也是造孽,不兩全的事情能答應麽?當初若是太子劉榮沒被廢,還輪得到自己麽?


    劉徹沉默了,他不知道怎麽接下去。


    索性讓他這二哥先哭一會,


    向親人哭訴倒也沒什麽,以劉德對現太子劉徹的了解,他知道深受百姓愛戴什麽人才可以。


    如他一般,在獻縣同樣名望不小,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大度。


    但他不知道的是,當年上書呈奏,要求立粟姬為後,讓皇帝暴怒的臣子大行,就是劉徹的母後,當今的皇後王娡暗中指使的。


    劉徹倒是知道這事,可他不能說,要是讓劉德知道冤枉粟姬結黨營私的人,是他母後,不得和他絕交?


    “事情都過去了,皇兄還是放不下麽?”劉徹歎道。


    這就帶有一點怪罪了,吸了吸鼻子,劉德苦笑道:“是啊!皇兄現在還需要太子弟弟你關照了,曾經奶聲奶氣喊哥哥的小人兒也長大了,小徹你現在虛歲都有十二了吧?”


    劉徹麵色一紅,不好意思道:“二哥可別笑話我了,若是二哥賞麵子,不妨為我這府邸題幾首賦吧。”


    “題賦還是算了吧!近些年來二哥倒是收集到了不少名篇佳作,過幾日等我迴去之後,便會差人快馬加鞭給送過來,到時候希望太子弟弟你不要嫌棄就好!”劉德嘿然一笑道。


    幾年沒有見,總是有很多話要說,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荷花已謝,蓮蓬子也熟了,二哥你先等著,我讓馬護衛去街市上買十幾蒂迴來,咱們一起嚐一嚐吧!”劉徹臨時起意道。


    看了看天邊夕陽紅霞,摸著身旁仆人摘過來用來遮擋烈日的荷葉,劉德抬頭大笑道:“哪裏需要那麽麻煩,我看這附近就有幾處是富紳的府院,咱們進去摘幾袋迴來就行了,哼,他們還能阻攔我們不成?”


    喲喲喲,


    這二哥劉德還有這一麵,


    很合劉徹脾氣,


    “走吧,皇兄你請!”劉徹嘿嘿笑道。


    空袋子進去,滿的鼓脹脹的出來,在富商的哀嚎下,劉徹兩兄弟很不屑拿起蓮蓬對他晃了晃,揚長而去。


    這一幕發生的突然,


    劉徹也是一時興起,


    隻是這行為,像極了十年前皇宮中的一幕。


    父皇在宣室殿,狠狠的訓斥劉德,


    責怪他教壞弟弟,去破壞妃妾們的蓮池風光,弄的池子一片狼藉。


    也是這一年,劉德被封王了。


    兩兄弟十年間再無會麵,


    隻餘幾紙錦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的光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以愛封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以愛封城並收藏大漢的光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