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元年, 由冒頓單於創建,盤踞草原超過半個世紀的匈奴帝國, 在天災人禍不斷, 以及漢軍連戰告捷之下,終於土崩瓦解。
不是匈奴不夠強,而是漢軍更強。
草原連年瘟疫, 人口銳減,加上青壯不斷戰死,新生兒逐年減少, 本部實力肉眼可見的衰落。加上漢軍不斷緊-逼, 王庭又誤判形勢, 做出錯誤決策, 匈奴被逼到懸崖邊,哪怕是冒頓再生,也未必能解決所有難題。
朔方之戰, 是壓死匈奴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戰中,軍臣單於和右賢王先後戰死, 左賢王於單被俘, 押入長安後處死。
匈奴人心渙散,左穀蠡王和右穀蠡王意見不和,麾下殘部一分為二。
右穀蠡王率眾遷入漠北,被漢軍圍追堵截, 最終死在包圍圈中。右穀蠡王死後, 所部實力銳減, 殘存部民被胡騎和蠻族襲擊圍殺,從驕傲的獵人淪為獵物。
不到三年時間,隨右穀蠡王北上的部落,包括老人孩童在內,人口已不足萬餘。為避開胡騎和蠻人,盡數遁入極北叢林,逐漸和林中蠻部融合,再難覓蹤跡。
伊稚斜率部西遷,同樣被漢軍一路追襲,在阿姆河流域遭逢慘白。
匈奴大軍戰死逾六成,逃出的戰士和部民四散零落,少數追隨伊稚斜西進,為了活命,跑起來頭也不迴。餘者改道西南,行進過程中,一邊躲避漢軍,一邊憑借戰馬和彎刀,擊殺小部落,滅掉不知名的小國,依靠掠奪的財富,實力逐漸恢複。
然而,伴隨著實力恢複,人心也隨之生變。
因鷹雕不知所蹤,大單於和左賢王都沒留下繼承人。沒有“正統”的前提下,各貴種再難壓製野心,先後有數人自立為大單於,意圖統一各部,正帝國之名。
都想力爭上遊,誰也不服誰,自然人心不齊,如一盤散沙,再難擰成一股繩。
造成的結果就是,在向西南遷徙的過程中,各部匈奴一邊對外征伐,清掃遇到的部落和小國,一邊互看不順眼,內部互撕互砍,而且砍得血肉橫飛,非同一般地激烈。
在漢軍暫時放棄追襲,撤軍東歸之後,匈奴沒有停止步伐,沿著曆史上月氏曾走過的路,進-入當時的印度地區。
有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抓不盡的獵物,還有可任意抓捕驅使的奴隸,匈奴貴種終於腦袋轉彎,選擇停止內耗,坐下來“和談”,暫時形成一種詭異的平衡。
由於之前打得太賣力,都沒有留手,各部互相結仇,自然無法結成同盟。
沒有盟友,挑事開戰,成為出頭椽子,就有可能引來圍毆。
圍坐在火堆旁,在場的貴種陸續意識到,在沒有橫掃對手、碾壓敵人的的實力之前,彼此之間隻能繼續糾纏,在此地定居下來,專心發展實力,恢複人口,等待碾壓對手的時機到來。
如果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憑借當地優良的條件,即使達不到冒頓和老上的高度,向月氏建立的貴霜帝國看齊,也並非不可能。
隻能說造化弄人,天命不在匈奴。
距匈奴被逐出漠南不到十年,漢朝徹底拿下西域,各國國王冊立繼承人,都要上報西域都護,再由西域都護呈至長安,由朝廷定奪。
西域安定下來,漢武帝拿起小本本,又開始惦記匈奴,派出大量繡衣使者,知曉匈奴正在南邊埋頭發展,當即大筆一揮,下令大軍南征,徹底滅掉匈奴殘部,避免其死灰複燃。
此次南征以魏悅為主帥,趙嘉、曹時和李當戶各率萬騎,分三路南下,徹底滅掉匈奴再起的可能。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漢武帝向曆史證明,甭管月氏還是匈奴,在他統治的疆域邊界,絕不容許另一個帝國出現。敢出現苗頭就給你掐斷,為徹底消除隱患,更要揮舞起鐵鍬,連根鏟除。
為能搭上漢軍的順風車,分享戰爭紅利,以烏孫和康居為代表的西域各國,在大軍出征之前,都哭著喊著要求內附。
大宛還想掙紮一下,結果不等漢朝出麵,就被西域聯軍一頓收拾。若非王子反應夠快,先砍死國師,緊接著大義滅親,這個出產良馬,連通東西方商道的古國,很可能會提前成為曆史。
饒是如此,在烏孫和康居等國的對比下,大宛仍有些跟腳不穩。以烏孫為例,和大宛早就不對付,借此機會,沒少搜集對方的-黑-材-料。
最直接的影響,漢軍南征匈奴殘部,壓根沒大宛什麽事。
數年後漢軍進-入媯水流域,開始向中亞和西亞探出觸角,擴張勢力時,烏孫和康居等國都跟著吃肉,爭相派出隨扈,唯有大宛可憐兮兮地喝湯,有的時候連湯都喝不上。
對比過於強烈,繼續這樣下去,隻能被對方越甩越遠。
大宛國王和國師痛定思痛,決定不要臉皮,以五體投地的姿勢趴到漢天子腳下,哭得鼻涕眼淚一大把,自陳過錯,痛悔往昔。悔過之後,又緊跟著化身八爪魚,牢牢抱住漢天子大腿,死活也不鬆開。
為表誠意,大宛豁出去,將當年出欄的的戰馬盡數獻上。
肉痛歸肉痛,到底換來漢天子旨意,許他們隨軍西征大夏。
據西域都護府史料記載,接到旨意不久,大宛迅速調集騎兵三千,隨軍進入大夏,一路衝鋒陷陣,勇武勝過烏孫康居。大宛國王和王子更是父子齊上陣,斬獲大夏將軍頭顱,敬獻漢天子。
此次西征,朝廷以衛青為大軍主帥,趙破奴、趙信和公孫敖各領步騎充為兩翼。前鋒則由魏昱和霍去病共同擔任。
西域各國及草原胡騎為隨扈輔兵,親眼見證年輕的主帥是如何運籌帷幄,用兵如神,決勝千裏。也親眼目睹初經戰陣的霍去病是何等智勇雙全,和魏昱互相配合,如尖刀-直-插-大夏疆土,一路高歌猛進,摧枯拉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場對大夏的戰爭,是漢朝西進的第一步,也是漢騎踏入中亞的開始。
自此之後,大夏、安息乃至地中海區域各國,從國王到貴族,從官員到士兵,從平民到奴隸,腦子裏都深深刻入一個字:漢!
強大的東方帝國,恐怖的黑甲騎兵,如滔天洪流,自東滾滾而來。
在漢武朝後期,漢軍的腳步一度踏入地中海,和尚處於共和國時期的羅馬發生激烈碰-撞,展開數次交鋒。
當時,羅馬內部很不太平,各方勢力撕得火熱,為爭奪公民權打得不可開交。
漢軍突然到來,打了羅馬一個措手不及。
借鑒同匈奴交戰的經驗,羅馬貴族暫時壓下不和,迅速組織起重步兵軍團,迎戰遠道而來的漢騎。
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十萬,有接近七萬都是羅馬軍團。
這支聯合軍隊由風頭正勁,距-獨-裁-官僅一步之遙的蘇拉率領,在平原上擺開戰陣,同兵力不到己方一半的漢騎展開決戰。
戰鬥開始不久,羅馬指揮官驚恐發現,曾擊退匈奴的重步兵和戰陣,對漢軍絲毫不起作用。
在強勁的鐵矢和黑色的鎧甲麵前,羅馬步兵的戰斧和投矛完全不構成威脅。
己方軍團剛剛列好陣型,雷鳴般的馬蹄聲就碾壓而來。
兩名年輕的漢將各持長兵,背負戰旗,盔頂雉羽為纓,率數千殺氣騰騰的騎兵,如撕紙一般,輕易穿-透-軍團盾陣,兇狠-插-入兩翼,在極短的時間內殺了數個來迴。
羅馬軍團陷入混亂,漢軍抓準戰機,吹響號角,隆隆戰鼓響徹雲霄。
三萬漢騎展開衝鋒,頃刻席卷而至,將數萬羅馬軍團吞噬殆盡。
此戰之後,羅馬元氣大傷,直至三十年後,凱撒、克拉蘇和龐培陸續綻放光輝,登上曆史舞台,羅馬轉型進入帝國時代,才逐漸擺脫劣勢,和漢軍的戰爭變得旗鼓相當,有來有往。
不過,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
在三巨頭沒有出現之前,地中海附近乃至非洲的埃及等古國,一次又一次見識到漢軍是如何強悍,又是如何暴風式席卷碾壓。
語言不通沒關係,漢軍可以用實際行動讓世人明白,什麽叫作死就鏟飛你,什麽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時,距漢軍-挺-進中亞尚有數年。
在騎兵真正實現橫掃之前,包括趙嘉在內,都無法預料到,漢帝國的版圖將延伸至何處。更不會料想到,本該在草原綻放光輝的將星,因為曆史拐彎,直接在西方各國頭頂點亮,輝煌燦爛,耀眼奪目,一亮就是半個世紀。
現如今,漢帝國的車輪剛剛啟動,大軍的腳步正摸索前行。
身為曆史撬動者的趙嘉,尚不知自己將達成何等成就,亦不知太史公將為他做傳,並在酷吏和幹吏之間左右徘徊,三易其稿,給後世留下一個不小的難題。
率軍返迴長安當日,趙嘉剛剛迴到府內,來不及休整,就見到宮中來人,傳天子旨意,召他和魏悅同往未央宮覲見。
一同得到召見的,還有隨趙嘉抵達長安的衛青蛾。隻不過,召見她的不是天子,而是皇後陳嬌。
不是匈奴不夠強,而是漢軍更強。
草原連年瘟疫, 人口銳減,加上青壯不斷戰死,新生兒逐年減少, 本部實力肉眼可見的衰落。加上漢軍不斷緊-逼, 王庭又誤判形勢, 做出錯誤決策, 匈奴被逼到懸崖邊,哪怕是冒頓再生,也未必能解決所有難題。
朔方之戰, 是壓死匈奴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戰中,軍臣單於和右賢王先後戰死, 左賢王於單被俘, 押入長安後處死。
匈奴人心渙散,左穀蠡王和右穀蠡王意見不和,麾下殘部一分為二。
右穀蠡王率眾遷入漠北,被漢軍圍追堵截, 最終死在包圍圈中。右穀蠡王死後, 所部實力銳減, 殘存部民被胡騎和蠻族襲擊圍殺,從驕傲的獵人淪為獵物。
不到三年時間,隨右穀蠡王北上的部落,包括老人孩童在內,人口已不足萬餘。為避開胡騎和蠻人,盡數遁入極北叢林,逐漸和林中蠻部融合,再難覓蹤跡。
伊稚斜率部西遷,同樣被漢軍一路追襲,在阿姆河流域遭逢慘白。
匈奴大軍戰死逾六成,逃出的戰士和部民四散零落,少數追隨伊稚斜西進,為了活命,跑起來頭也不迴。餘者改道西南,行進過程中,一邊躲避漢軍,一邊憑借戰馬和彎刀,擊殺小部落,滅掉不知名的小國,依靠掠奪的財富,實力逐漸恢複。
然而,伴隨著實力恢複,人心也隨之生變。
因鷹雕不知所蹤,大單於和左賢王都沒留下繼承人。沒有“正統”的前提下,各貴種再難壓製野心,先後有數人自立為大單於,意圖統一各部,正帝國之名。
都想力爭上遊,誰也不服誰,自然人心不齊,如一盤散沙,再難擰成一股繩。
造成的結果就是,在向西南遷徙的過程中,各部匈奴一邊對外征伐,清掃遇到的部落和小國,一邊互看不順眼,內部互撕互砍,而且砍得血肉橫飛,非同一般地激烈。
在漢軍暫時放棄追襲,撤軍東歸之後,匈奴沒有停止步伐,沿著曆史上月氏曾走過的路,進-入當時的印度地區。
有肥沃的土地,豐饒的物產,抓不盡的獵物,還有可任意抓捕驅使的奴隸,匈奴貴種終於腦袋轉彎,選擇停止內耗,坐下來“和談”,暫時形成一種詭異的平衡。
由於之前打得太賣力,都沒有留手,各部互相結仇,自然無法結成同盟。
沒有盟友,挑事開戰,成為出頭椽子,就有可能引來圍毆。
圍坐在火堆旁,在場的貴種陸續意識到,在沒有橫掃對手、碾壓敵人的的實力之前,彼此之間隻能繼續糾纏,在此地定居下來,專心發展實力,恢複人口,等待碾壓對手的時機到來。
如果給他們充足的時間,憑借當地優良的條件,即使達不到冒頓和老上的高度,向月氏建立的貴霜帝國看齊,也並非不可能。
隻能說造化弄人,天命不在匈奴。
距匈奴被逐出漠南不到十年,漢朝徹底拿下西域,各國國王冊立繼承人,都要上報西域都護,再由西域都護呈至長安,由朝廷定奪。
西域安定下來,漢武帝拿起小本本,又開始惦記匈奴,派出大量繡衣使者,知曉匈奴正在南邊埋頭發展,當即大筆一揮,下令大軍南征,徹底滅掉匈奴殘部,避免其死灰複燃。
此次南征以魏悅為主帥,趙嘉、曹時和李當戶各率萬騎,分三路南下,徹底滅掉匈奴再起的可能。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漢武帝向曆史證明,甭管月氏還是匈奴,在他統治的疆域邊界,絕不容許另一個帝國出現。敢出現苗頭就給你掐斷,為徹底消除隱患,更要揮舞起鐵鍬,連根鏟除。
為能搭上漢軍的順風車,分享戰爭紅利,以烏孫和康居為代表的西域各國,在大軍出征之前,都哭著喊著要求內附。
大宛還想掙紮一下,結果不等漢朝出麵,就被西域聯軍一頓收拾。若非王子反應夠快,先砍死國師,緊接著大義滅親,這個出產良馬,連通東西方商道的古國,很可能會提前成為曆史。
饒是如此,在烏孫和康居等國的對比下,大宛仍有些跟腳不穩。以烏孫為例,和大宛早就不對付,借此機會,沒少搜集對方的-黑-材-料。
最直接的影響,漢軍南征匈奴殘部,壓根沒大宛什麽事。
數年後漢軍進-入媯水流域,開始向中亞和西亞探出觸角,擴張勢力時,烏孫和康居等國都跟著吃肉,爭相派出隨扈,唯有大宛可憐兮兮地喝湯,有的時候連湯都喝不上。
對比過於強烈,繼續這樣下去,隻能被對方越甩越遠。
大宛國王和國師痛定思痛,決定不要臉皮,以五體投地的姿勢趴到漢天子腳下,哭得鼻涕眼淚一大把,自陳過錯,痛悔往昔。悔過之後,又緊跟著化身八爪魚,牢牢抱住漢天子大腿,死活也不鬆開。
為表誠意,大宛豁出去,將當年出欄的的戰馬盡數獻上。
肉痛歸肉痛,到底換來漢天子旨意,許他們隨軍西征大夏。
據西域都護府史料記載,接到旨意不久,大宛迅速調集騎兵三千,隨軍進入大夏,一路衝鋒陷陣,勇武勝過烏孫康居。大宛國王和王子更是父子齊上陣,斬獲大夏將軍頭顱,敬獻漢天子。
此次西征,朝廷以衛青為大軍主帥,趙破奴、趙信和公孫敖各領步騎充為兩翼。前鋒則由魏昱和霍去病共同擔任。
西域各國及草原胡騎為隨扈輔兵,親眼見證年輕的主帥是如何運籌帷幄,用兵如神,決勝千裏。也親眼目睹初經戰陣的霍去病是何等智勇雙全,和魏昱互相配合,如尖刀-直-插-大夏疆土,一路高歌猛進,摧枯拉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場對大夏的戰爭,是漢朝西進的第一步,也是漢騎踏入中亞的開始。
自此之後,大夏、安息乃至地中海區域各國,從國王到貴族,從官員到士兵,從平民到奴隸,腦子裏都深深刻入一個字:漢!
強大的東方帝國,恐怖的黑甲騎兵,如滔天洪流,自東滾滾而來。
在漢武朝後期,漢軍的腳步一度踏入地中海,和尚處於共和國時期的羅馬發生激烈碰-撞,展開數次交鋒。
當時,羅馬內部很不太平,各方勢力撕得火熱,為爭奪公民權打得不可開交。
漢軍突然到來,打了羅馬一個措手不及。
借鑒同匈奴交戰的經驗,羅馬貴族暫時壓下不和,迅速組織起重步兵軍團,迎戰遠道而來的漢騎。
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十萬,有接近七萬都是羅馬軍團。
這支聯合軍隊由風頭正勁,距-獨-裁-官僅一步之遙的蘇拉率領,在平原上擺開戰陣,同兵力不到己方一半的漢騎展開決戰。
戰鬥開始不久,羅馬指揮官驚恐發現,曾擊退匈奴的重步兵和戰陣,對漢軍絲毫不起作用。
在強勁的鐵矢和黑色的鎧甲麵前,羅馬步兵的戰斧和投矛完全不構成威脅。
己方軍團剛剛列好陣型,雷鳴般的馬蹄聲就碾壓而來。
兩名年輕的漢將各持長兵,背負戰旗,盔頂雉羽為纓,率數千殺氣騰騰的騎兵,如撕紙一般,輕易穿-透-軍團盾陣,兇狠-插-入兩翼,在極短的時間內殺了數個來迴。
羅馬軍團陷入混亂,漢軍抓準戰機,吹響號角,隆隆戰鼓響徹雲霄。
三萬漢騎展開衝鋒,頃刻席卷而至,將數萬羅馬軍團吞噬殆盡。
此戰之後,羅馬元氣大傷,直至三十年後,凱撒、克拉蘇和龐培陸續綻放光輝,登上曆史舞台,羅馬轉型進入帝國時代,才逐漸擺脫劣勢,和漢軍的戰爭變得旗鼓相當,有來有往。
不過,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
在三巨頭沒有出現之前,地中海附近乃至非洲的埃及等古國,一次又一次見識到漢軍是如何強悍,又是如何暴風式席卷碾壓。
語言不通沒關係,漢軍可以用實際行動讓世人明白,什麽叫作死就鏟飛你,什麽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此時,距漢軍-挺-進中亞尚有數年。
在騎兵真正實現橫掃之前,包括趙嘉在內,都無法預料到,漢帝國的版圖將延伸至何處。更不會料想到,本該在草原綻放光輝的將星,因為曆史拐彎,直接在西方各國頭頂點亮,輝煌燦爛,耀眼奪目,一亮就是半個世紀。
現如今,漢帝國的車輪剛剛啟動,大軍的腳步正摸索前行。
身為曆史撬動者的趙嘉,尚不知自己將達成何等成就,亦不知太史公將為他做傳,並在酷吏和幹吏之間左右徘徊,三易其稿,給後世留下一個不小的難題。
率軍返迴長安當日,趙嘉剛剛迴到府內,來不及休整,就見到宮中來人,傳天子旨意,召他和魏悅同往未央宮覲見。
一同得到召見的,還有隨趙嘉抵達長安的衛青蛾。隻不過,召見她的不是天子,而是皇後陳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