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日軍占領九江後,廬山即成為掩護各部轉移二線陣地、牽製日軍的重要陣地。時任江西省保安處副處長的蔣經國,調遣保安第3團及第11團駐守廬山。張發奎另派第70軍第19師在廬山以北馬祖山之線占領陣地,掩護主力轉移。第19師師長由第70軍軍長李覺兼任。武漢保衛戰中,該師被指令在九江以東趕築防禦工事,並擔任江防。


    7月25日守軍放棄九江,第19師奉命撤出九江,晝夜兼程趕赴馬祖山。當晚,該師先頭部隊第109團趕到,即趕築工事。次日主力陸續到達,進入陣地不久,日軍先頭追兵亦到。


    李覺命令所部予敵堅決阻擊,敵先頭部隊受到重創。日軍以飛機大炮轟炸,守軍主力則隱蔽;轟炸停息日步兵進攻時,守軍主力則猛衝猛打。日軍攻堅不下卻付出重大傷亡。第19師在馬祖山與日軍相持三天,給轉移部隊爭取了在二線布防時間。28日,該師奉命撤至馬迴嶺以北地區集結待命。


    7月30日,日軍第106師團在空軍掩護下,分兩路沿南潯路南下,企圖中央突破,猛攻第64軍李漢魂部。該軍第155師在金官橋阻敵,戰鬥激烈,傷亡慘重。第19師奉命接替第155師陣地,堅守金官橋。李覺觀察了金官橋及其周圍地形,認為若像第155師那樣將主力大部集中在主陣地,在日軍猛烈炮火轟擊下,必有重大傷亡。


    於是,他與參謀人員商定,將主陣地一部分改為前進陣地,分散兵力,以靈活多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術打擊敵人。兵力部署是:部隊主力一部堅守金官橋主陣地;第110團第2營占領廬山西麓的土地庵高地,掩護主陣地右翼前沿;第109團第3營占領牯嶺高地,掩護主陣地側背。


    7月31日拂曉,日軍飛機大炮猛轟守軍主陣地數小時之久,大有將主陣地夷為平地之勢。第19師官兵隱蔽在各陣地作迎戰準備。炮火轟擊後,數百名日軍即向主陣地衝上來。守軍各陣地各種武器一齊開火,複仇的子彈像疾風暴雨般襲向敵人。日軍陷入正麵及側背交叉的火力網中,在劫難逃。日軍先後組織了四次衝鋒,全被守軍擊退。日軍付出了上千人的傷亡,殘部隻得狼狽潰退。


    8月1日,日軍不敢強攻了,而以炮火轟炸守軍前進陣地,並以小部隊佯攻,試探守軍兵力配置。李覺根據敵情變化而改變部署:令牯嶺陣地移至西南雞窩嶺,占領側麵陣地,居高臨下俯擊日軍。為加強側擊火力,令第109團所有迫擊炮集中用於雞窩嶺陣地。趁夜間日軍不敢進攻,守軍官兵抓緊時間修複加固工事,加強交通壕及隱蔽部的覆蓋。


    8月2日,日軍轉移火力,猛烈轟炸守軍前進陣地。守軍前進陣地多次失而複得,拉鋸戰中短兵相接,反複肉搏,雙方傷亡均重。至晚,日軍仍未得手,終於龜縮退迴。


    日軍攻擊守軍前進陣地屢攻不克,且付出重大傷亡,於是轉而進攻守軍土地庵陣地,企圖拔掉這個陣地,解除側麵火力的威脅。但日軍每次進攻土地庵陣地,雞窩嶺陣地守軍即以迫擊炮及輕重機槍猛烈俯擊,使日軍無法靠近土地庵,組織不起有力的進攻。


    在繳獲的日軍官日記中記載:“廬山上的**,如雨點般從天而降,皇軍大受威脅,死傷可怕!”李覺頓時大悟,武器固然重要,部署也很關鍵。隻要布兵得當,利用有力地形,則可克敵製勝。他將各團迫擊炮排全部搬上雞窩嶺,由109團統一指揮。


    雞窩嶺山高坡陡,不易攀登,早晚多霧,神秘莫測。在雞窩嶺用望遠鏡既可以觀察到鐵路的情況,也可以觀察到日軍在公路上的活動,更可以居高臨下俯擊進攻之敵。而日軍雖有火力優勢,卻對雞窩嶺陣地鞭長莫及,無可奈何。


    8月中旬,日軍攻金官橋毫無進展,便調集重炮猛轟雞窩嶺守軍陣地,並以小部隊佯攻土地庵陣地。日軍在猛烈炮擊後,組織了一支敢死隊,利用晨霧掩護悄悄爬上來,敵我展開慘烈的肉搏戰。守軍第109團第3營官兵奮勇拚殺,援軍也及時趕到。日軍雖頑強,但沒有優勢炮火支援,卻很脆弱,敢死隊大部被殲。有股日軍退入一岩洞,夜間曾幾次突圍,均被阻擊迴去。天亮後岩洞裏悄然無聲,守軍進去搜索,發現這股日軍已集體自殺。


    戰至9月4日,第19師已在廬山戰守40餘天,陣亡兩名團長,傷亡官兵四千餘人,兵力嚴重不足。第2兵團令第155師接防。第19師撤下休整,二旅四團之師隻剩下士兵780餘人,僅夠編成一個加強營。犧牲如此慘烈的部隊絕非一個師,與此同時,第195師殘部僅編成一個團,撥歸第85軍;第89師殘部僅編成四個營,撥歸第13軍。


    日軍鬆浦第106師團傷亡第145聯隊以下官兵數千人。鬆浦師團自7月底南潯作戰以來,總傷亡達八千餘人,為總兵力一半以上。岡村寧次命令該師團就地休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大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多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多嬌並收藏中華大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