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日本“中國駐屯軍”令剛從日本進入華北、在昌平以南集結的第5師團參戰,並指揮獨立混成第11旅團作戰。17日,日軍第42聯隊第1大隊奪取了長城線上最高峰1390高地。第5師團主力逐次展開於1390高地至鎮邊城之間,向守軍發動攻擊,並將1050高地附近作為主要突擊方向,企圖以側翼迂迴戰術突破長城線奪取懷來,切斷居庸關方麵中**隊退路。中國守軍頑強抗擊。因日軍逐漸增加,中**隊退取守勢。


    8月18日,傅作義召集幕僚研究決定,“先以全力殲滅張北之敵,並將騎兵推進至多倫,保持張垣安全。然後再轉移兵力,增援南口”,並將此意電告閻錫山。但閻複電:“即率大軍增援南口。”又派王靖**長傳達命令:“先解南口之危。”傅作義即遵命而行。


    日軍第5師團參戰,使中國第13軍防線處於危境。18日,傅作義率第72師及第100旅、第211旅和獨立第7旅,由柴溝堡增援南口作戰。蔣介石急令衛立煌部迅速向周口店集中,增援南口、懷來地區作戰。令湯恩伯:固守現有陣地,最後必須死守懷來,待援出擊。


    19日是南口作戰最激烈的一天。敵我在黃樓院、禾子澗、砂鍋鋪、850高地一帶反複爭奪。一日之間,中**隊傷亡1,200餘人。這天,居庸關方麵日軍突入關南門,後被擊退。


    20日,傅作義到懷來前線指揮部與湯恩伯等商定,以第72師及獨立第7旅出擊突入黃樓院之敵,將敵擊退後,即將這兩部兵力轉用於張垣,以恢複張北。但18日、19日,張家口形勢發生變化,由張北反攻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後改稱“蒙疆兵團”)攻陷外長城神威台及漢諾堡。為解張家口之危,傅作義率兩個旅迴援張家口。


    日軍發現衛立煌第14集團軍北進增援南口,即派第6師團第36旅團進行阻擊。22日,第14集團軍在涿縣一帶與第36旅團遭遇,一部兵力與敵激戰,主力繼續北進。戰至24日,將日軍第36旅團一部擊退。21日拂曉,日軍向橫嶺城發動攻擊;22日,一部日軍突入橫嶺城南方高地。23日,向鎮邊城迂迴的日軍與第72師第416團展開激戰。日軍將該團擊退占領了鎮邊城,並占領橫嶺城守軍陣地後方的水頭村。


    23日夜間,湯恩伯下令再次調整部署、緊縮戰線、固守據點,並呈報蔣介石:“居庸關為第1固守點,由第21師及第89師守備;橫嶺城為第2固守點,由第72師及第4師守備;延慶為第3固守點,由第94師守衛備;懷來為第4固守點,由獨立第7旅守備。”湯恩伯嚴令:“非有命令不得移動或放棄。”24日,蔣介石複電湯恩伯:“我軍既退守各據點,務令各級主官激勵所部,死守勿退。”


    25日,日軍猛攻橫嶺城和居庸關。敵我在這兩據點展開激戰。下午3時,日軍坦克衝入居庸關,隨即日軍在飛機大炮支援下猛擊懷來。長城各據點守軍已處於日軍前後夾擊之勢。


    25日夜,湯恩伯將戰況急報蔣介石。蔣於26日上午複電湯:“我軍必須死守現地,切勿再退,否則,到處皆是死地,與其退而死,不如固守而死,況固守以待衛軍聯絡,即是生路。此時惟一生機,惟力圖與衛聯絡之一途而已。”衛立煌軍一部雖已到達大村,但湯恩伯仍未與其取得聯絡,而居庸關、橫嶺城告急。


    26日下午1時,湯恩伯下令全軍突圍。當日南口失守。27日,湯恩伯所屬部隊奉命退至蔚縣、廣靈、淶源。日軍第5師團隨後追擊。南口失守,晉察綏三省門戶大開。


    **機關報《解放》發表評論說:“不管南口陣地事實上的失卻,然而這一頁光榮的戰史,將永遠與長城各口抗戰、淞滬兩次戰役鼎足而三,長久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


    又說:“我們不否認南口的失守,對整個抗戰局勢增加了一些困難,也不否認察綏咽喉的放棄,是增加了黃河下遊各省的危險。然而,南口抗戰的英勇,全國民眾對南口抗戰的後援與擁護的熱烈氣象,已證明,不管多大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中華民族絕不會滅亡!”


    當南口地區激戰時,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團,於8月20日向張家口發動進攻,當夜突破劉汝明第68軍防守的長城防線,占領了神威台。保安第1旅旅長馬玉田陣亡。22日,日軍繼續向萬全方向進攻,擊退守軍第143師後,於24日進至張家口西南高地,並占領孔家莊車站,切斷了平綏路。


    此時,傅作義率增援南口的兩個旅返迴張家口,立即向占領高地的日軍反擊,雖給敵以重創,但未能奏效。劉汝明所部向天鎮、蔚縣撤退。傅作義退守柴溝堡。8月27日,張家口失陷。日軍混成第2旅團與第5師團會合,張家口以東平綏路及其以北地區全被日軍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大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多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多嬌並收藏中華大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