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時間:1937年9月中旬至11月9日。


    作戰地域:山西、河北、察哈爾、山東北部。


    參戰兵力:中國第二戰區所屬部隊28萬人;日軍第5師團、第20師團、第108師團、第109師團及察哈爾派遣兵團等14萬多人。


    指揮官:中**隊: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黃紹竑;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第八路軍總司令朱德。


    日本軍隊:華北方麵軍司令長官寺內壽一,第1軍司令官香月清司,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第20師團師團長川岸文三郎。


    作戰結果:中**隊失敗(撤退)。日軍傷亡近3萬人;中**隊傷亡10萬餘人。


    作戰意義:太原大抗戰雖然中**隊傷亡比較大,但也大量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牽製了日軍沿平漢路南下的作戰行動。為華北地區抵抗最堅決最持久,戰績最顯著的戰役之一。


    閻錫山,字百川,山西省五台人。1905年10月加入同盟會。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舉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間任山西省省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追隨蔣介石。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1937年9月,組織忻口會戰,重創日軍。抗戰勝利後,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1949年3月,人民解放軍攻占山西後逃離太原。同年6月,在廣州就任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最後一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1949年12月飛赴台灣。


    衛立煌,安徽合肥人。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9年任國民黨軍第45師師長。1931年任第14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先後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在山西前線與八路軍協同抗日,並與朱德總司令建立了良好關係。後曾任中國滇西遠征軍司令官,指揮中**隊滇西反攻戰役。1948年任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由於消極避戰,被蔣介石撤職,軟禁於南京。1949年獲釋後出走香港。1955年3月迴到北京。


    傅作義,字宜生,山西榮河人。保定軍校畢業。曾在閻錫山部任第10軍軍長。1930年參加了閻、馮反蔣戰爭。1931年後任國民黨政府第35軍軍長,綏遠省政府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第7集團軍總司令、第八、第十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兼綏遠省、察哈爾省政府主席。1949年接受中國**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條件,率部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74年在北京病逝。


    板垣征四郎,日本陸軍大將。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為大陸派軍官首領,有“中國通”之稱。1931年任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主張以武力實現東三省“自治”,是“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泡製偽“滿洲國”的主謀,任偽“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他是侵華陰謀活動的發跡者。1936年任關東軍參謀長。次年任日軍第5師團長,指揮華北作戰。1939年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他是侵華日軍罪魁之一。1941年7月轉任朝鮮日軍司令官。日本投降後,作為甲級戰犯,於1948年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大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山多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山多嬌並收藏中華大抗戰最新章節